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原廠採訪-國外] KEF五十週年:Uni-Q單體組裝過程大公開

6#
陶忠豪 發表於 2014-12-12 01:43:46 |已閱:210777|評論:7|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台北
KEF五十週年:品管滴水不漏,你沒看過的測試儀器都在這裡
6 X: f5 @( t/ b( w' j1 b1 i% }$ |- i3 \0 e5 ]
大家都知道音響產品的品質很重要,每家音響產也都認為自己的品管檢測很嚴格。不過看過GP惠州廠的品管運作之後,我才發現以往我所知道的音響品管或許都太初淺太單純了,也才知道原來品管的分工可以如此精細、執行可以如此徹底,完整涵蓋製造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y; ]) Z4 R( e6 Z2 i

8 r- K  Q* }1 G+ a3 `+ P* k$ d  62.jpg
- g. v* x9 }& R! f! c+ J8 J+ T3 wGP惠州廠的品質檢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稱為IQC(In-Coming Quality Check),針對原物料進行品質管制,檢驗來自於供應商的原料與元件,只要規格不符,一律全數退回。7 V9 V% J2 p% i) Y' Y
# Y$ u( @  H1 [* Q* Z( S7 m6 N
 63.jpg  # {5 A# s& V8 T
第二階段是IPQC(In-Process Quality Check),在生產流程中進行品質檢測,雖然這裡產量龐大,但是他們卻不採用抽樣方式進行檢測,而是堅持執行100%完全檢驗,每一個半成品都必須通過品質檢測,才能進入下一個生產步驟。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使用的測試系統不只一套,除了MLSSA 2000之外,還有義大利CLIO、德國Klippel及Sound-Check等多套系統,其他音響小廠看了絕對會羨慕到流口水。# D6 S1 z, t, x+ }# \- j5 O& k

$ J7 D7 P) H6 V' ~2 j; z5 w+ O  61.JPG  0 f4 g9 |* u2 @3 t$ R, z
最後第三階段又分為兩步驟,其中OQC(Out-Going Assurance)是在產品製造完成之後,必須通過測試項目非常詳細的規格特性、過安全性與耐用性測驗,才能正式包裝出貨。不過GP惠州廠的品管流程並不是這樣就結束了,最後還有一道QE(Quality Engineering)步驟,由品管工程師收集、分析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意見與使用經驗,一方面負責售後服務,回覆並解決使用者所遭遇的問題,另一方面則將分析結果回饋給生產線,進行製造與產品設計上的修正。, R' J5 {8 m( F. n
這次我參觀了GP惠州廠的IQC部門,雖然這裡負責的只是個品管流程的第一階段,不過光是看他們的檢測設備,就已經令人驚訝不已,其中有許多測試項目以前根本想都沒想過,但是這裡卻都有專業儀器用來測試,許多測試儀器在其他喇叭工廠中也不可能出現,因為很多設備根本買都買不到,全是GP惠州廠自行設計開發的。所以,請千萬別將你以往對大陸製造的品質疑慮,套用在GP惠州廠所生產的KEF喇叭上了,因為這裡的品質檢驗不但比你想像的更詳細,嚴謹程度與國外廠家相較,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O1 ?! Q2 H0 o% T  |6 \

0 Z1 m! V% I* k: q. |  46.jpg
) A5 w+ x" b2 N在Hi End音響產業中,擁有獨立品管部門的廠家並不多,但是GP惠州廠的品管部門不但獨立,而且還劃分為好幾個部門。這次我參觀的IQC來料質檢部,主要負責檢驗原物料的品質是否符合標準。
% }/ ?& Z6 [$ m0 A6 w/ v3 H
0 T' j3 _3 C. \4 R6 \+ U# u5 P8 E  47.jpg
9 g9 p5 A, G# m; f9 K# e: j1 j% [& h在這裡第一個見到的是這部機器,看來有點像洗衣機,因為那個透明窗戶內有大量的水氣凝結,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專門測試原物料件承受溫度、濕度變化能力的儀器。6 f& V7 M9 X6 g* k3 L3 c

) S3 i' H$ t' d: t  48.jpg  / B! j9 B; _3 M: \1 X
這個房間中放的就是準備進行溫、濕度耐受性測試的原物料件,包括單體振膜與金屬部件。有哪家國外喇叭廠會針對喇叭單體進行這樣的測試呢?在本刊採訪過的眾多音響原廠中,我還沒見過。
" V. D# q& @( v+ `  Y5 ?0 A% |. x; D
 49.jpg  " r% b% Q& o% M$ M- U7 |$ Q
這套系統叫做「磁化特性自動測量儀」,應該是用來測試單體磁力系統的吧。機器上貼有警告標語:貴重設備,非指定人員請勿使用!!!# g$ N) j) G+ i$ u/ @- [, O
1 d9 Y- i0 n$ E; z' w
 50.jpg
% D+ ~, B$ {7 W盒子裡裝得是「超聲波測厚儀」,不只能測振膜厚度,還能測量橡膠、塑料、油漆、油漆、玻璃、陶瓷等等材質的厚度。8 r: ]8 y* O  S6 E+ j* t

- R* c' z, i8 K" c% k( n  51.jpg  2 y! D# _+ T7 c$ \6 b/ G% Z8 `& W) G
這部儀器叫做紙張撕裂度測試儀,難道是測試紙盆振膜的嗎?由於這裡的儀器實在太多,領隊的品管部主管沒辦法一一詳細介紹,所以只好自行推測用途了。5 D8 l4 _3 n  \) F/ Z

1 r* X; |5 s( @' ?, T  52.jpg
! i- O- \! e  X7 a這部色差儀(spectrophotometer)可以用來進行色彩配色分析及色彩品質控制,在這裡應該是用來確保產品外觀配色的一致性,可見這裡的品管不只測試元件的規格特性,也檢驗產品的外觀品質。
3 O6 Y2 J: P' p9 R) f1 E8 t) J
; P" c: b' D$ z* S7 a" P- F  53.jpg
: K1 G/ v2 h- M( N  c5 G這是電子挺度測試儀(Paper Bending Strength Tester),看英文名稱比較容易理解,是測試紙盆對抗彎曲的強度測試儀。9 v4 e7 y; B* x* `4 X6 f! m

$ a- N! \- K! a& E) {, u- J9 e" k  54.jpg  9 {* i+ ~6 b7 q$ W4 F; P
這是硬度測試儀,用來測量金屬料件的硬度。
; c) l4 v2 d& {. g
' w, w8 K9 T' l  t. F# [  55.jpg  / a" O7 _: T" `* J
在這裡出廠的產品必須銷往全球,所以所有產品都必須符合RoHS環保規範,這裡負責測試所有原物料件是否含有有毒物質。
1 B6 A& v/ k6 T# Y" j" |- [$ `! n- V) T: @: q( t
 56.jpg
/ {# W* H. `# T4 P# {% i8 Q這部拉力測試儀,可以用來測試元件銲線的堅固程度,以前從未見過其他音響廠商測試到這麼細的項目的。
7 ?" x+ b) O7 M- h& M* W! c0 c& L8 U6 x7 r& Z/ ?
 57.jpg  6 E+ @# F7 F7 d& P4 `4 r' d/ e
這部機器正在測試導線對抗彎折的耐用性,導線下方吊著砝碼,上方的轉軸則不斷擺動彎折導線。
0 i4 c" h5 _: x; ~. J3 M
* Q3 l) v/ _$ R) V3 y$ {' j+ R; k% G  58.jpg
2 B0 N. F3 h7 ~8 Y* X8 Z4 z音圈在承受高溫與劇烈運動時,線圈有可能會鬆脫,這部儀器測試的就是線圈的強固程度。& t- ]7 v& h( m/ X. s3 Z+ u9 g& |5 _' K

; z  q' f4 q- Y  59.jpg
# s" w4 z3 w' V這部儀器叫做「萬能材料試驗機」,用來測試元件對抗強大拉力的能力,藉以測量元件的結構強度。
) t, y+ H( b* Y  L- `! y
: Y  t% D' j0 \0 Y- [6 n" {0 T  60.jpg
7 m8 k. r( a' Y0 M1 {$ H4 kCNC加工的金屬元件一定精密嗎?不一定。這部被放在獨立房間中的儀器,可以用雷射光測量測量CNC精密加工的元件是否符合標準。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陶忠豪 發表於 2014-12-12 01:44:52 |已閱:210777|評論:7|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台北
KEF五十週年:怪獸級代工業務,以規模經濟降低成本的關鍵" X3 b3 V) s1 F2 R1 r8 W  G
, x8 z  h+ N2 U7 Q. K0 m8 [
GP惠州廠除了製造KEF喇叭與Celestion單體之外,也代工製造其他音響品牌的產品。這麼做並非不務正業,而是為了充分利用工廠產能,達到規模經濟效益的必要手段,也是在不損及產品性能的前提下,盡可能攤平降低KEF製造成本的關鍵。在代工產品的種類上,這裡主要代工製造的是專業用PA喇叭與吉他擴大器,以及AV環繞擴大機與DVD播放機。由於這天採訪工廠的時間實在太短,沒時間逛完整個工廠,開放參觀的都是可以公開的音響品牌,這裡是否還有代工其他「隱藏版」音響產品則不得而知。總之,看過GP惠州廠的代工業務之後,你才能真正體會GP集團與KEF的真正實力,也才會知道這裡的生產規模到底有多驚人。
/ F& a& ]/ m- t. C* R$ B7 q6 a2 z7 A6 G# b
# ^8 _. ^# l, L  n9 l  61.jpg   / B0 e6 Z" y, l  F( p* Y. C
走出KEF生產線,第一個看到的是多到數不清的電路板,這裡是代工製造音響器材的廠區。  L( ^* E4 U, V- _

7 y) j  \) Z6 C2 I  68.jpg
1 ]) a  Y$ M" d( l3 _/ T, K. \還有更多的電路板存放在此。0 q# [  G& m; X3 t  H2 S; q6 p. T

4 b/ K2 s/ y# z2 |8 p6 K  72.jpg
, K4 K0 H2 e" z8 W/ ^% u# g這裡還有更多,數量多到嚇人!
* q: P2 k" `! {. Y
( ?* w: Y( A9 q( M- Q  62.jpg   % _4 |: u/ H5 s8 a' ^
這裡有數量驚人的電路板自動插件機、自動上錫爐,以及X光檢驗機!本來想仔細數數看到底有多少部,不過廠區實在太大,生產線實在太多,每一條生產線都有好幾部自動插件機,不知從何數起,最後只好放棄。看到這麼大的生產規模,同行每個國外代表都一臉不可置信,瞪大了眼拼命拍照。
. j- |, d7 p0 q" a* [5 e% u
% |# X% u+ T. z8 h9 V  63.jpg   1 I! G1 c( {. C- W/ }9 u6 ^
這裡只是其中一條生產線的自動插件機,每一部都全速運轉,沒有一部閒著。插好元件的電路板直接經由輸送帶送往自動錫爐上錫,再到X光機檢視品質。
9 B2 ]. t) d3 p3 Q% i
1 j- U. p( e/ F& o1 _' b  69.jpg   ' N& ^0 M2 a' K
這裡還有更多的電路板自動插件機。
- W7 Q, p1 U, m1 _" u/ l2 k: R# r$ Z  Q4 M
 70.jpg
4 ?. y2 v7 }8 o% ]5 v' J自動插件機完成的電路板,直接經由輸送帶送到這裡面自動上錫。! F3 X9 Y% Q. C0 n5 O$ U' l! p

$ J8 M2 f3 {+ g% k! g  64.jpg   . F5 x. r# I0 ~
自動錫爐不是擺著讓它跑就行了,每個小時都必須監控運作狀況,檢測項目包括連錫、少錫、假銲、漏膠、氧化,品質控制非常嚴格。  `6 K6 t/ K3 Z. I

+ v6 g4 r( B+ F7 L  D  k" |  71.jpg   6 b1 F7 A; t6 @$ `6 m- z
上錫完成的電路板,每一塊都要經過X光檢測機,檢視品質是否合格。2 d% V% y. B" \. m* H1 [

) C. c5 h0 Y5 i  74.jpg
+ O# |4 S1 o0 a% ^* a% ?, u除了利用X光機檢查,目測檢視也是必要的。即使GP惠州廠的產量驚人,但是生產過程中卻堅持100%檢驗,也就是每一塊電路板在每一個生產步驟,都必須通過檢驗才行。在歐美工廠如果要做到這個地步,成本恐怕會高到嚇人吧!1 F0 H  W0 Z/ z$ y/ E( y
& Z' d3 v" [. ]- t/ w; k8 y
 73.jpg   & ~8 W! y" D4 i
完成之後的電路板。- j* o6 y1 q' ]
" \6 @* E; a- Q( w( {
 65.jpg   ' T+ u0 z. |* ^  |1 R! k
有些電路板必須手工插件,這裡當然用人海戰術執行這項工作。G惠州廠到底有多少人呢?這次沒有得到確切資料,不過我們可以從員工餐廳的規模推測,這裡的員工餐廳可以容納650人,而且員工中午用餐時間必須分為兩班,才能讓大家都順利吃到飯,不會發生大塞車狀況。相較於與國外Hi End廠的「蠅量級」規模,GP惠州廠簡直是無法想像的龐然大物!" b# F; l" N  v8 k: r( g
5 Y( Z5 N" M0 ~) Y
 77.jpg
2 s  d8 }9 j# E, ]6 p* C你對中國工廠的觀念該不會還停留在壓榨勞力的血汗工廠時代吧?GP惠州廠員工一律工作八小時,每天準時上下班,絕不超時工作影響生產品質。
7 x" i5 S# \# e/ X5 d& y4 W0 [2 J
4 I# r: |" k9 a. E7 w$ D  75.jpg
/ f6 j/ U) P4 k% r8 KGP惠州廠多項ISO國際認證可不是拿假的,所有元件用料與生產過程一律必須符合環保規範。
( x+ W' S) z) X* G, Y
( X$ @6 O' w& r6 _, `  76.jpg
' c$ h; ]( j- K8 D- ^生產廢棄物當然也得集中回收。) Z1 \4 S# g2 F2 t  k. S. _* o
( ]. C1 V, l+ A  t1 P
 78.jpg   5 \% q6 G! I( X/ r& {
再進入另一個廠區,規模同樣一望無際看不到邊,這裡主要生產Celestion單體與吉他放大器。
9 u" S2 h# j2 ?2 y; z/ }0 B
 66.jpg
* }6 `/ D) D" P( V" b生產Celestion單體的產線也是大到嚇人,完成的單體堆積如山,等待裝箱。
# w2 Y( R8 f. Y/ Z
 67.jpg   . R  x! A9 q+ E
吉他放大器是這裡的主要代工項目,Marshall、Fender、Peavy、Vox這些後後有名的大廠牌,全在這裡代工製造。
7 s% S  d; h! D/ ]( i# C6 _# Y
 79.jpg   4 y, w+ n. Z/ m4 Y
難道這裡也有生產管機嗎?錯了,這些真空管放大線路是給吉他擴大器用的,架上正在進行燒機測試,以確保真空管線路運作穩定。4 a" U6 T  i1 o" Z$ c/ \

9 {) D7 D3 J& G4 I- I3 B% n  80.jpg
5 ^  m+ H$ B7 t5 }/ x& d工作人員正在用電腦測試PA播放系統用的音控台。
. W$ X# g- ~5 T1 p- Q) C! I4 O( G8 H
 81.jpg
1 Y- \* U) b3 c9 j$ b# p這裡是Celestion單體的產線,到處可見生產中的紙盆大單體。+ q- c$ B% i  E" t% \  }

9 p* H: Q0 B6 A# p  82.jpg
  {9 k- n4 X+ B5 e* ^這裡有數不清的磁鐵,等待組裝中。
. d! T- j7 B* j% a8 s! U" x4 M4 E+ m( I& J
 83.jpg
4 [4 y( O* R* W5 q/ FCelestion單體的生產過程同樣完全自動化。
0 z% k/ i% Y0 v2 }& U8 \6 S3 u( w; K+ t1 {% i6 x
 84.jpg
/ Z- H0 y3 B& |6 n, o另一款Celestion單體。
- m1 Z: B; H; o& u& Z
 85.jpg
8 A- i  t8 g$ O2 _; a/ f& I單體完成後,會隨著自動輸送帶進到這間小房間中進行頻譜測試。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陶忠豪 發表於 2014-12-12 02:01:01 |已閱:210777|評論:7|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台北
KEF五十週年:KEF紀念特刊獨家開箱,五十年珍貴史料大公開' ]7 k! L, y( V5 \  ~9 j
: K' N- f% ]' T, n: h' b
 01.jpg
& T7 k- b5 y0 j* D前文提到這次KEF為了慶祝五十週年,同時推出一本KEF大百科。翻開一看,我才發現此書絕非一般免費贈閱的紀念特刊,而是一本內容詳盡、史料豐富、印刷精美的重量級出版。不但如此,我還可以很確定的告訴大家,這絕對是所有認真音響迷都應該擁有的一本重要音響書籍,因為裡面介紹的不只是KEF五十年的故事,它同時也記錄了整個英國音響工業、甚至整個Hi End音響產業的發展史。
4 J% D* c% n( J: p這本名為「KEF 50 years of Innovation in Sound」的精裝書,是KEF耗時超過一年才完成的心血結晶,未來計畫在Amazon上銷售,不過價格未定,目前也還買不到,而且數量有限,連媒體都拿不到,所以我也只能借來「聞香」一番。以下就請大家隨著本書的獨家開箱報告,一同回顧KEF五十年的歷史剪影。; y; T9 o, \6 w

  l0 ]4 M8 J* G9 F* v  02.jpg    $ U* W0 C- u1 B2 v/ _# P+ X; W; p
書本用瓦楞紙盒保護周到,拿在手上沈甸甸的很有份量。) z2 x6 j! j& F" N' d, o% r! z+ p

4 |* e$ s: l: q% H) m, Y  03.jpg    0 C  F7 |3 @- ?/ m
低調而有質感的黑色封面設計,有料的內容是不需要過度花俏的包裝的。
  g* w7 g" P0 m# x' }
, _1 |0 B+ W) m  04.jpg
/ J% S! c2 Y) Y: O7 T( M全書共分20個章節,還有許多珍貴歷史圖片,內容紮紮實實,絕不只是精美的畫冊。
, c  q6 U2 @% l3 S& L9 V- j# Q% z
2 A$ ]" Q* w8 U! A  05.jpg    3 g& m5 ]9 K, ?4 r; X
全書之始,由KEF創辦人Raymond Cooke之子Martin Raymond Cooke寫下序言,旁邊的照片是1979年Raymond Cooke與兒子Martin、女兒Ann在白金漢宮合影,這天他從英國女王依麗莎白二氏手中接下「大英帝國最優秀勳章(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表彰他對英國音響產業的重大貢獻,那時女王問他:「This is for loudspeakers?」Raymond Cooke充滿自信與驕傲的回答:「High fidelity loudspeakers, Ma’am.」短短對話,道盡了KEF半世紀的榮耀!4 @. M/ @: V3 a8 h2 V- K/ A5 |
; [+ l( r# r* F; `
 06.jpg    ! h7 K3 X; m( D1 ]( Z+ h2 |
如此重要的著作,當然要由最厲害的作家操刀。這本書找來英國音響評論第一把交椅Ken Kessler與KEF總工程師Andrew Watson共同執筆,前者評論音響的資歷長達36年,曾在全球超過200種的刊物上撰寫音響相關文章,他同時也是Quad與McIntosh兩個品牌的特刊的作者。後者則是KEF研發部的首腦,在KEF工作長達17年,是Moun等近代重要喇叭的主要設計者,也是承傳KEF道統的靈魂人物。由這兩位重量級人物執筆,可以保證內容的權威性。. C: b, K4 |1 R

% n8 _# L7 W; m3 h  07.jpg    8 e" S% q! v5 M/ x% d4 _7 q7 v( O
書名明確的指出了KEF的核心價值 — 不斷創新。對一般公司來說,「創新」或許理所當然,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請想想,一間公司要能持續50年不斷創新、不斷突破、不斷挑戰自己現有的技術,50十年來沒有任何懈怠,也沒有一絲安於現狀的念頭,這是多麼難做到的一件事。不過KEF辦到了,從1961年Raymond Cooke創立KEF之初,他們就勇於突破創新,而且50年來每一次創新,都走在Hi End音響技術的最前線,這本書詳實記錄了KEF每一次的進步軌跡。
$ b7 f% z0 k9 {/ {  `- `: u/ |5 W& d$ o: \, a: n$ c
 08.jpg
- C* `( i2 e; r; ^1 _2 P在創立KEF之前,Raymond Cooke曾在Wharfedale公司工作,成為Wharfedale主事者Gibert Briggs的左右手。許多音響迷應該知道,Gibert Briggs當時寫了不少音響書籍,直到現在仍有許多音響大師深受這些刊物的啟發。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Raymond Cooke其實也是這些書的幕後作者之一。原來Raymond Cooke不但是設計喇叭的天才,同時文筆也非常好,所以深受Briggs賞識,找他一同出書。
2 S; w& o' _- a! G6 W; h
5 b. K. j7 G' G7 Z* _4 Q  09.jpg    4 ?$ V& r8 D; G
1961年,Raymond Cooke就是在這間位於英國東南方Kent郡的Kent Engineering & Foundry小鐵工廠中展開喇叭研發與製造工作,這也就是KEF品牌名稱的由來。" L- s) b2 a2 j& K; B3 t

% J" [9 l* K5 {3 ]- t0 U( g  10.jpg
" x( U' q9 q9 d8 G( VKEF創業之初所開發的三款單體,分別是一款採用polystyrene振膜加上鋁箔表層的單體,一款橢圓形振膜中音單體,與一款採用Mylar振膜的高音單體。不論設計與振膜材質,在當時都非常先進。; L$ N0 K. @) l' k9 C  A( f7 f7 O

6 F2 @4 e: ?0 {  G! L0 E  11.jpg    ) B. L. }* q: w" [2 [3 V
KEF第一款喇叭K1,那個接近於長方形的單體,振膜面積是當時所有喇叭單體中最大的。  {! Y' k0 |/ I- ^5 |4 W+ }
9 |$ u  m& p7 G2 ?; J% W( `- k5 b
 12.jpg
! L+ _& Y: p. B/ ?( n1968年,KEF的規模已經大到Raymond Cooke一個人無法應付,所以此時他們找來KEF歷史上另一個重要人物Laurie Fincham擔任技術總監。此時KEF接受NPL(國家物理實驗室)邀請,共同研發單體技術,不過測試工作掌握在NPL手中,KEF認為與研發無法整合,所以決定自己進行測試工作。當時他們制定了一套嚴謹的測試流程,執行一次需要耗費六個小時,實在太耗時費力,所以1971年時,Laurie Fincham從Bradford大學得到資料,向HP借了一部傅尼葉分析儀,開始用數位電腦分析喇叭特性,此後不斷改良,將電腦分析測試進一步運用在實際生產階段。這是KEF領先其他同業的一大創舉。+ ^2 U9 i9 |# }% X  o" ]  T
$ C: ]2 x* @1 G
 13.jpg    : Y# W# Q( }& A2 n8 j  R7 d1 B: g6 h
大家熟悉的喇叭設計大師Andrew Jones也曾是KEF的研發核心人物,他在學校中主修電腦輔助設計,畢業後如願進入KEF研發部門,接到的第一項工作正是測量技術的研究,在Raymond Cooke與Laurie Fincham的調教下,練就了一身好功夫。  d) T( a- l: Y) k

4 v1 L, a" M" v6 n  14.jpg
1 m0 X& W  i6 s$ o6 r5 jKEF始終致力於用小型箱體創造充足的低頻,ACE技術是達成這個目標的關鍵,將一種類似使用於淨水器中的活性碳顆粒放入喇叭箱中,利用活性碳粒中極細微的孔洞與通道抒解箱體內的背波壓力,不但可以縮小40%喇叭箱體積,而且還能提升低頻清晰度。KEF早在80年代就開始採用這項技術,但一直被視為機密,直到2005年才正式對外公開。) M7 W0 v# Q$ O+ M; C( j. M' `
+ c4 q8 m6 T, w6 [8 H% I
 15.jpg
7 h: [+ g; ?, r; J& w, b音響迷無人不知的LS 3/5A喇叭,是KEF歷史中的重要篇章,光是這一個章節就值得音響迷買下這本書了。因為這個章節講得不只是LS 3/5A,也是BBC喇叭體系的來龍去脈,以及英國喇叭的崛起。本章引言明確點出了KEF在這段歷史中無可取代的地位 — 「BBC之聲與英國聲音品味的定義者(Defining the BBC sound and British tastes)」。這段Hi End喇叭產業影響深遠的故事,值得專文介紹。
; c) T/ |7 [" Q
. ^0 B: l" Z) M0 Z# _3 s; N  16.jpg
& y4 A) @$ [# W% e1 T7 Z前KEF技術總監Laurie Fincham親口描述當年與BBC合作的過程,當然也包括LS3/5A的誕生歷史。有趣的是,雖然LS3/5A的所有研發,包括單體、箱體與分音器都由KEF與BBC合作完成,但是直到這款喇叭推出20年之後,第一款掛上KEF品牌的LS3/5A才正式推出。這段歷史在這個章節中當然也有清楚交代。  ]$ |! Y" z/ \5 c0 x8 H. _7 W

( R9 Y; y- E) r& Y  k4 P  17.jpg
$ p5 @7 D/ D( I0 [5 _" j% U1990年中期推出的鋼烤版KEF LS3/5A,全球限量500對,音響迷拼死以求的夢幻收藏品。
; D6 `& y1 s6 K% Z
3 ?: u  _- y" W& K% A3 K  25.jpg    ) U& T1 [# U0 w. N( o
音響論壇主編書世豪才剛從英國回來,採訪了另一間英國喇叭廠PMC的20週年慶,沒想到PMC主事者Peter Thomas竟然也出現在KEF這本書中。原來Peter在1980年代任職BBC公司時,曾與KEF共同研發過KM1主動式鑑聽喇叭,試圖解決當時鑑聽喇叭無法承受大音壓的限制。
) D: h4 X/ Q1 ]9 f& s0 D+ vPeter還回憶他對喇叭產生興趣的緣起,與KEF也有關係。1972年時,Peter還是個暑假在餐廳打工的工讀生,當時餐廳一位同事的弟弟是音響迷,而且是KEF的死忠擁護者,就是他帶著Peter認識KEF的經典喇叭,也讓Peter對喇叭產生興趣。& J6 y7 C8 @3 P3 ], M& i
0 }& }$ W6 z0 _, Z/ I# q
 26.jpg    0 g9 |$ o% L  ]* {
當年象徵KEF最高技術工藝的Reference 104、105系列相繼登場,不但將KEF帶向顛峰,也是許多資深音響玩家的共同記憶。" U' a& L& J1 x* |* t: F
6 Y; ]* {; A9 s6 b- K1 p. B7 y6 H
 18.jpg    % m' V, E# O4 P# B& w: |% Z; ]
日本是KEF最重要的海外市場,為了滿足這個市場的特殊需要,KEF甚至專為日本推出了許多特殊型號,日本代理商還指派音響工程師專程飛往KEF原廠參與研發,由此可見日本市場對KEF的重要性。圖中推出於1997年的Model 109即是一例。" ?7 }% o; P+ s' L. x

# s  @$ v  T8 S; t+ D+ z1 Q  27.jpg    & C! U* V, J& ]& A4 E1 w
日本Stereo Sound雜誌已故資深評論員朝沼予史宏1998年參訪KEF原廠時,與Andrew Watson、Ric Cecconi等主要設計者合影,歷史鏡頭。
: l0 D% S$ K; h& \4 x5 C
( f+ W5 c7 ?2 _9 a  19.jpg    / Q0 e6 \( \$ E) T' u( P
1988年KEF推出Uni-Q同軸單體技術,圖中的C35是最早採用這種單體的喇叭之一。
) c. _- U- f9 N* Y3 s5 {0 K3 r
8 K( X! u/ M/ B9 _$ i  20.jpg    + [' s! M4 s- a7 a+ w7 F
或許有人不知道,KEF曾在1985到1999年間生產過非常高檔的汽車音響。
6 N) {% s: T4 x* l- f5 O5 }7 p$ S# k7 D, z' M8 P* C9 G
 21.jpg
; C3 K8 z5 P/ ]. P" X全書進入尾聲,這個章節介紹Raymond Cooke除了技術之外,對於音樂的熱愛。這段專訪Raymond之妻Jennie Goossens Cooke的文章,從音樂與家庭的角度看Raymond不為人知的一面。Jennie是知名雙簧管演奏家之女Leon Jean Goossens之女,與Raymond因為音樂而相識結婚。
; n' h7 g* G+ N8 v9 R7 k7 g* k& w* T/ D1 D& T
 22.jpg    5 F! X" G9 }' B2 a+ R6 Z# D
在中國設廠生產的Hi End廠家不在少數,但是願意坦承公開這項事實的廠家卻幾乎沒有。KEF不但從不避諱討論他們的中國工廠,這次甚至帶著全球媒體與合作伙伴實際參觀KEF位於大陸惠州的廠房(如圖)。哪一家在大陸設廠的歐、美廠家曾經這樣作過?KEF是頭一家!8 x* T2 a/ T1 O( Z9 d

% a/ G7 [8 ]7 B  23.jpg    - o+ k# U% f2 i/ y; _
2008年KEF推出超弩級旗艦喇叭Moun,由Andrew Watson主導設計,知名工業設計大師Ross Lovegrove負責造型,將聲學科技與造形藝術一次推向頂點。
2 |# U0 K5 G/ p' V0 L, Z
) d- @2 z: q4 @7 B  24.jpg
4 s! K7 O, D% X  U5 V; ~( W* A2009年,貫徹全頻段點音源理想的概念喇叭Concept Blade推出,2011年終於克服超高製造難度,正式推出量產版Blade。
4 r' C: {  w3 e9 ]; S
, a# f7 R- q' E, b  28.jpg    2 I9 K+ t0 I# s
寫這篇文章時,進入KEF官網一看才發現五十週年慶祝活動一過,他們的網站立刻全面改版,效率實在高得嚇人。新網站的內容比舊版更為完整,除了現役產品的資料之外,也可以在KEF Museum中找到五十年來所有產品的詳細資料,連所有型錄都可以在此下載,可以想像KEF花了多少功夫在建構這個新網站。在這裡也可以下載一本KEF Story Book的PDF檔,甚至有中文版可看,內容雖然不及本篇介紹的書豐富,但是同樣介紹了KEF各個階段的歷史,值得一看。此外,在慶祝晚宴中發表的50週年紀念影片,在KEF新版官網上也可以看到了。
6 V" I& K- p5 w, a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瑩聲2014 PMC原廠採訪
原廠採訪-國外
2013年Moon新廠之旅
原廠採訪-國外
12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12 21:53 , Processed in 0.651791 second(s), 70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