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二聲道喇叭] Daniel Hertz的M1喇叭聲音嚇死人

 
21#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11-26 14:49:08 |已閱:425874|評論:75|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P1510825.jpg
另一個問題是,既然M1的效率這麼高,需求功率這麼小,為何M5 Telikos後級需要做到200W大功率呢?

Mark的回答是,他希望M5 Telikos後級可以適用於任何音樂播放狀態,最好是用家買了之後,可以永遠不用再換機,所以他將功率一次給足,讓用家無後顧之憂,不用擔心日後搭配其他喇叭,M5 Telikos後級會有不夠力的狀況發生。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11-26 14:55:10 |已閱:425874|評論:75|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PaulTao 於 2012-11-27 10:10 編輯

 P1510822.jpg
既然M1的效率已經這麼高了,為何一次要用上四部M5 Telikos單聲道後級驅動呢?

總編在前面已經說過了,答案是其中一對用來專門驅動那兩只18吋低音單體,另一對則用來推高音號角與中音單體。M5 Telikos後級還設有分音切換,等於低音單體與中、高音單體之間,是以電子分音劃分工作。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這不就是用獨立擴大機驅動低音單體,把那一對18吋低音單體,當做主動式超低音喇叭在使用嗎!難怪這對18吋低音單體的速度可以這麼快了。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11-26 14:59:28 |已閱:425874|評論:75|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P1510821.jpg
M1的分音器還有何特殊之處?

哎呀,我又踩到Mark的「技術」地雷了,大師只能告訴我,分音器既是「科學」也是「藝術」,你沒有辦法從技術斷定分音器是好是壞,唯有當聲音對了的那一刻,才是分音器設計對的時候。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11-26 15:02:41 |已閱:425874|評論:75|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P1510826.jpg
Mark使用的超細喇叭線也實在很神奇,看來像是廉價的紅黑電線,而且為何要拉得如此緊繃呢?是因為線不夠長,還是另有調音秘技,現場忘了問他......。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11-26 15:18:48 |已閱:425874|評論:75|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PaulTao 於 2012-11-27 10:12 編輯

 P1510828a.jpg
最後談談M6 1Megohms前級吧,設計特點總編前面已經介紹的很清楚了,這裡補充Mark在發表會提到的一些特點,他刻意把機器做得比較小,主要是要縮短訊號路徑,降低雜訊干擾。此外輸入阻抗做到1M歐姆,這是Mark在Cello時代就擅長的特點。

厲害的是,在沒有音樂訊號輸入的狀態下,即使將音量開大,喇叭單體也絲毫沒有嘶聲與哼聲,別忘了,M1是一對超高效率喇叭,任何從擴大機傳來的嘶、哼聲都會無所遁形,但是M6 1Megohms與M5 Telikos前後級竟然可以過關,不簡單啊~~。

對了,M6 1Megohms前級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極度耐用,Mark說這部前級裡面沒有什麼會耗損老化的元件,P&G音量控制也是十分精密耐用的製品,足夠讓用家用上數十年而不壞,符合Mark買一次就不用再換機的理念。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8 15:17 , Processed in 0.535217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