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自在美學空間規劃實例 賦予舊器材全新生活美學

複製連結
黃世煒 發表於 2016-10-28 15:58:44 |已閱:118252|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採訪過這麼多的音響空間,讓我深深了解到室內空間規劃是如何影響音響系統的成敗,因為音響與空間從來就是密不可分的,即使採用同一套音響,規劃在不一樣的空間之中,所給人的感覺與呈現出來的聽感也會截然不同。許多人換了新房子或重新裝潢後,不想再花錢在新的喇叭系統上,希望能夠繼續使用原先的系統,又不想要新空間看起來有任何老舊感,而這一次的案例是要讓讀者看看,要如何透過不一樣的居家空間設計方式,讓手邊已經聽了好幾年的器材,與截然不同的裝潢風格相結合,再度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活力。0 M# y% Y3 x( A. P) h$ f" p/ y

. ?5 t# k% k( E 自在美學空間規劃實例 賦予舊器材全新生活美學 155555jx0tk9gxg6kpkpwp.jpg 自在美學 豪宅 BeoSound 9000 BeoVisionAvant B&O
% ?6 A5 ?; m, U6 N. G* I4 v
: n4 M7 G; I3 O7 u4 r5 w$ K在這個案例中,原本住在民生東路十年的屋主,十年後搬遷到大直去,兩次都找上自在美學空間規劃團隊來負責室內空間設計,而關於音響系統的部份,屋主原先舊家已經分別有一套B&O多聲道劇院系統與一對舊款的B&W Nautilus 803喇叭,對於它們兩套系統的聲音表現非常滿意,並不打算升級成更新、性能更強大的音響系統,另外由於新家空間配置問題,也沒有計畫再設置獨立的聆聽空間,新居對於音響的需求與從前完全不同了。
/ B! [( h7 b& I" n+ E' k  c* m& l0 Y8 V, W6 U- u
自在美學空間規劃實例 賦予舊器材全新生活美學 155551ai2zl226rlv2hwih.jpg 自在美學 豪宅 BeoSound 9000 BeoVisionAvant B&O
7 n& _7 [$ K. X3 q$ E$ ~透過大尺寸電視與大面積背牆相互呼應,讓主牆看起來更氣派,空間也更具延伸感,即使器材都在眼前,還是顯得簡單大方。& R8 m# r1 p& o$ Q( M% [8 f
: h; ~% z, a. U2 L) f% w
從上面的圖中可以看到在客廳中的B&O多聲道劇院系統,整套系統氣派大方,與寬闊的空間格局完美融合在一起,一點都看不出來是舊家先前使用的劇院喇叭。B&O的喇叭設計原本就走簡約風格,即使過了多年,喇叭外型依舊不退流行,而直立式的CD播放器BeoSound 9000更是美的有如藝術品,因此即使沿用舊器材也絲毫沒有老舊感。
6 y7 P  {% e) ^3 b  [不過這套系統並非完全都是舊器材,只有前方電視使用全新的BeoVisionAvant,為什麼只有電視換新呢?因為喇叭與CD播放機規格數十年如一日,因此能夠使用很久,而電視規格卻是代代更迭,十年前的電視規格與現在當然也無法相比,BeoVisionAvant除了支援最新的4K解析度之外,同時還內建中央聲道喇叭,使用時會自動從電視下方降下,不但省去了安裝中央聲道的困擾,也讓整套系統更具高科技質感,將新舊器材完美搭配融合在一起,也考驗著設計師的功力。5 T3 v: p1 N2 F4 U8 \' N9 s' z
) M+ @' K7 Z) Z7 ?  I" f
自在美學空間規劃實例 賦予舊器材全新生活美學 155549s2f2rbr611tdg6qf.jpg 自在美學 豪宅 BeoSound 9000 BeoVisionAvant B&O
$ C4 o! a% X  m+ u除了前方的音響系統之外,天花板上的輻射狀隔柵也是相當搶眼,不但能夠消除上方大梁的壓迫感,讓空間更具整體性,對聲音的擴散也很有幫助。. S+ Z2 p+ ?9 r( m- O3 r
+ I6 z# a. @3 R: {% u# p
除了喇叭本身的運用與擺設之外,自在美學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們對於細節的講究與處理,一般設計師面對前端器材的機櫃部份,大部分都是想辦法作個櫃子全部藏起來再說。但是對於自在美學規劃團隊來說,他們認為Hi End音響器材本身在外型處理上十分有質感,與其隱藏起來,不如想個辦法好好運用器材本身的外型魅力,就是這樣的想法,讓自在美學設計出了獨一無二的漂亮機櫃。/ N- A& b/ c4 }! [5 e8 l3 L
機櫃採用開放式設計,使用了金屬材質底座鑲嵌在背牆的天然石材上,並每一層底部設置暖色光源打亮器材,非但不去隱藏機櫃的存在,反而還作成有如展示櫃一般的美麗設計,讓機櫃也有機會能夠吸引目光,不再是陰暗、雜亂的一個角落,讓器材也能夠成為品味空間的一部分。採用開放式設計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有許多設計師在設計機櫃時並未考慮通風問題,使用時間一長,放在櫃子裡的器材就容易過熱當機,而開放式機櫃讓器材永遠處於空氣流通的地方,自然不必擔心器材再有過熱問題了。& c, a6 s0 c9 ~; [5 D
) ~( h6 x# B: A+ q: C
自在美學空間規劃實例 賦予舊器材全新生活美學 155553edu5pw6zz62rd3e4.jpg 自在美學 豪宅 BeoSound 9000 BeoVisionAvant B&O
# x) y4 @% m- m+ Z) A8 n; ]% {環繞聲道喇叭就設置在沙發兩側,完全看不到任何的線材外露,整體客廳空間十分乾淨俐落。
' f  s/ v# t1 L+ n) o+ i
8 _2 G+ E. Z) D3 v' p至於另一套B&W Nautilus 803喇叭,自在美學一樣為它在家中找到了最適合的落腳處,由於屋主是一位藝品收藏家,在新居之中也特別規劃了一間收藏室來擺放藏品,此間收藏室就成為這一對舊款的B&WNautilus 803最佳去處,將喇叭設置在收藏室中,讓此間除了欣賞藏品之外,同時也能播放高質感的音樂來營造氛圍,空間的品味油然而生。而這對Nautilus803喇叭的木紋外觀與收藏室的木櫃、原木桌完美融合,讓整個空間充滿木頭的暖調,更能襯托出藏品質感。
* ~& W5 I8 L# U1 W) {
) B" E7 t! ?7 ^ 自在美學空間規劃實例 賦予舊器材全新生活美學 155546arrgehg9600hxqef.jpg 自在美學 豪宅 BeoSound 9000 BeoVisionAvant B&O
7 d9 o  V8 [8 s. ^收藏室採用大量木作,木頭的溫暖基調與B&WNautilus 803相當搭配,既具質感又不搶走收藏品風采。, s. n* k9 a# J+ N! n
. t: g  q/ i7 R& ]* g& g
從兩套喇叭的新舊對照圖中,可以觀察到空間配置更開闊,讓居家空間的氣氛顯得大度開闊,比起原先有些侷促的喇叭系統更加從容,不再擁擠,B&O喇叭外型本就簡練,更開闊的空間讓喇叭的器材感完全沖淡,就連一般設計師會選擇隱藏起來的機櫃,也採用了開放式的設置,打上燈光,就像藝品展示一般,顯現出更具品味的質感,與使用了大量自然材質的空間相當合拍。在客廳與收藏室兩個空間中使用的器材都不是新的產品,但透過用心設計,自在美學將音響與屋主的生活方式作結合,使原有器材能夠發揮新的生命,老朋友繼續陪伴在新生活中,同時完全沒有陳舊感,相當難得。
6 v' O% L9 r# s2 v; t% q
1 Q. ?, U+ T5 s* k! g: C5 _/ n
自在美學空間規劃實例 賦予舊器材全新生活美學 155601aa7tfl7l7zm3thgk.jpg 自在美學 豪宅 BeoSound 9000 BeoVisionAvant B&O 自在美學空間規劃實例 賦予舊器材全新生活美學 155600beini4keo47nofhz.jpg 自在美學 豪宅 BeoSound 9000 BeoVisionAvant B&O
) T6 v# U% U+ [- l* B這是B&OB&W兩套系統在先前舊居中的擺放配置,看起來非常不一樣呢?透過好的空間設計,即使是一樣的器材也能有完全不同視覺感受。
% m* u" q* z9 Q, E7 _1 X; x
7 i3 q( m% u% @$ j0 K& ]' |

( A! C5 N( [& m% g9 E# m
【空間設計】
自在美學
02-8712-3133
Http://www.nld.club.tw
$ m6 p2 Y& {8 _: P/ f5 R' Q% D) Z* E3 n5 W" b  E/ J' U5 m& m3 n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1 08:15 , Processed in 0.646123 second(s), 97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