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高雄音響展] 2024 高雄 Hi-End音響大展,4月11日~14日在圓山飯店展出

6#
洪瑞鋒 發表於 2024-4-12 11:22:44 |已閱:66947|評論:121|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318 環球知音

 Honeyview_32.jpg

來到環球知音,您可以很輕鬆享受音樂的美質。因為有三,第一個是現場擺放的音響品牌非常好聽,無論是Sonus faber還是McIntosh,兩者配在一起就是溫暖細緻又甜美。第二是現場人員有精準控制每首歌曲的重點以及時間,想要聽特定的音樂曲風也能接點歌,讓人更清楚可以掌握現場系統的各項聲音美質。第三是現場做足了擴散與吸音,尤其吸音部分,除了系統後方的立幕秀,房間內更是全地毯,在地面初次反射音更使用雙層地毯,這大幅降低了反射音的干擾,聽見的音質很純,很飽滿,音色很甜,我很喜歡這間的音質表現。

 Honeyview_33.jpg

現場動態展出的喇叭為新改款的Sonus Faber Serafino G2,取名的靈感來自於知名製琴家Santo Serafino,意味著該品牌過去的命名傳統。而就外型來看,Serafino G2就像是體型小一號的Amati G5,採用兩只180mm低音,中音單體則是150mm,至於高音單體則同樣採用了特殊的D.A.D. Arrow Point技術,單體前方的箭頭末端有微微觸碰到絲質振膜高音,可吸收多餘的震動音染,用來提升高頻表現。

現場看,我最喜歡就是這對喇叭的精美作工,完美將金屬、木頭,做了一次精彩的呈現。喇叭不僅採用高檔的實木貼皮,還均經過原廠仔細配對,前後一共九層實木貼皮,配合表面精美的鋼烤程序,呈現出高級又優雅的身段,非常喜歡!

 Honeyview_34.jpg

喇叭前面板還配置了高檔的皮革,除了視覺效果更為高級,還可當作阻尼避免箱體的振動干擾。

 Honeyview_35.jpg

箱體結構採用水滴型,用來避免駐波與箱內產生。

 Honeyview_39.jpg

看看,就連箱體後方都採用了金屬片作為結構補強,非常漂亮。

 Honeyview_36.jpg

現場除了撲滿地毯,重點處還用了後地毯做雙層設計,殘響適中。

 Honeyview_37.jpg

現場使用的數位訊源則是Linn Selekt DSM,產品的功能相當多樣,基本上就是一部內建DAC的前級,內中採用Linn的Katalyst DAC 解碼架構,各項細節也是講究到位,不僅如此,機內也配置了先進的高精度時鐘,不僅聽見的音質乾淨純粹,音色也帶著標準的纖細甜美質感,演唱小提琴真的超級迷人!對了,它的特異功能還包括可接受空間校正,並針對喇叭進行低頻相位匹配,真的很難想像一部器材小小一個,可以具備這麼多不同功能。
現場我特別喜歡器材面板上的呈現,採用OLED顯示幕可讓歌曲訊息在必要時從面板上浮現出來,隨後立即隱形,真的太有高級音響的特色了!

 Honeyview_38.jpg

現場驅動喇叭的是McIntosh最新推出的 MC1.25KW 單聲道後級,現場一共配置兩台,外型呈現漂亮的水藍色表頭,看著指針隨著旋律擺動,視覺上非常漂亮,這部後級的輸出功率也沒在開玩笑,每聲道可輸出1200瓦,內部採用獨家的Quad Balanced 線路架構,可為聲音維持著低失真,高純度的聲音特質,同時還有更安靜的音樂背景,現場聽見的聲音表現也確實如此,無論是聲音細微的起伏動作,還是忽然爆開的大場面,處處顯近輕鬆無比的驅動力,音色動人,

另外,這部後級機內的Power Guard保護線路還可為擴大機帶來進一步的防護,讓擴大機即使於過載情況下也不燒機,末端喇叭端子也特別漂亮,專利設計可讓它不易鬆脫,容易鎖緊,前面板兩側配置的當然還有該品牌特色的金屬把手,配合優美經典藍色大眼睛,以及跟著低頻跳動的指針,成就精美的視覺效果。

 Honeyview_40.jpg

現場還有Marantz以及Denon的系列產品,歡迎前來親自鑑賞!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洪瑞鋒 發表於 2024-4-12 11:33:54 |已閱:66947|評論:121|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320 普立視

 Honeyview_41.jpg
剛拿下新代理的普立視展出非常多樣的瑞士Goldmund產品,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展示都有,包括主動式喇叭、前級以後級,非常有可看性。

 Honeyview_42.jpg

圖中為靜態展示的次旗艦後級Telos 3300。這次原廠在外型上,一改過去的配置方式,以直立式的機身,減少擺放空間,這也是很聰明的左法。這部後級每聲道可輸出420瓦,外型當然還是延續該品牌經典的淺灰色設計,機身採用非常高水準的金屬打造,配合經典的銘牌配置,個人覺得非常高雅漂亮。重點是,這款後級看起來體積不大,但是單機的重量竟然高達180公斤,至少要兩個成年人才能夠搬動它,可見其用料有多麼紮實。

 Honeyview_43.jpg

這次的新產品也是以靜態展出的Goldmund Mimesis 16.8,外觀作工同樣非常精美。這款由Goldmund推出的Mimesis 16.8前級非常全面,背後一共具備16聲道輸出,每聲道最高支援24Bit/96kHz。內部全新的數位運算處理器不僅可以有效針對搭配器材進行訊號統整,還具備獨家的空間聲學校正技術,非常厲害!


 Honeyview_44.jpg

作為動態展示的圖中的主動式喇叭Samadhi,配置為主動式設計,箱體則是上下兩截,箱體材料為頂尖的鋁合金,單支重達180公斤,非常厚實,下方的音箱專給1只12吋的低音使用,上方的音箱最上面則是7吋中音單體,搭配絲質高音單體。

 Honeyview_45.jpg

喇叭內部則搭配了每聲道可輸出700瓦的擴大機,以兩個200瓦擴大機給高音與中音之用,獨立一個300瓦的給低音單體,等於每支喇叭內部就配置了三部Goldmund Telos擴大機,非常奢華。同時喇叭還能接受空間校正,可以解碼。好聲又全面。

 Honeyview_46.jpg

現場還有之前展試過的,由普立視與台灣技術團隊研發的新品牌DIVA,這裡可以看到最新的網路交換器,最新的網路交換器除了過去展試過的那部大台之外,現正展出最新的小台交換器。小台的售價比較便宜,用料與大台相似,但聲音走向不太一樣,講究一點的作法是可以串接在一起,可以將雜訊濾除的更為乾淨,是市場中非常有競爭力的一款,請一定要來這間聽看看他的優化實力。

 Honeyview_47.jpg

現場還有頂級的線材可共選擇。週末快來看!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洪瑞鋒 發表於 2024-4-12 11:53:27 |已閱:66947|評論:121|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322 仩益

 Honeyview_48.jpg

來到仩益展房,絕對要體驗一下什麼是聲音能量全包圍的震撼感。現場一共展出兩對喇叭,包括ELAC的旗艦Concentro M,以及體型小上許多的Concentro S 503。前者的箱體造型完全跳脫過去的ELAC的傳統設計,箱體採用橢圓流線造型,前障板也採用橢圓造型,用來減少外界聲音反射之功效,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單體背波於箱體內的干擾。

喇叭正面仍然只設置一支ELAC著名的JET 5 同軸中高音單體,證明JET 5承載力及聲壓輸出相當之高 ,才能夠與四支低音一起發聲,在大音壓下保持全頻平衡,重現極低失真的完美重播狀態。

喇叭的中低音單體則採用三明治結構,外側是經典的AS-XR 水晶表面振膜,所有單體皆採 LLD 長衝程高線性設計,並且加上了 VX-JET 可調式同軸高音設計,可根據現場環境調整 空間感以及 聚焦程度。至於喇叭的低音單體那就更可觀了,原廠配置於箱體兩側,使用了四支 10 吋低音單體,採Push-Push與Pull-Pull 設定,以呈現出準確而強悍的低頻。

 Honeyview_49.jpg

圖中比比看就知道旗艦落地的體型有多大了!低頻的量感很大程度取決於箱體的內部容積,光看這體型,就知道這對喇叭可發出的聲音能量有多驚人!

 Honeyview_53.jpg

這對ELAC喇叭體型不僅是大而已,即便細部觀察,依然可輕鬆感受到頂尖喇叭的細緻作工,周圍弧線的打磨非常細緻高級。

 Honeyview_50.jpg

現場驅動是的全系列之Linear Acoustic,搭配ELAC喇叭,可以發出寬鬆又溫暖的音質,重點是,聲音的動態表現也很全面。相信只要能將ELAC喇叭推得好,要面對其他喇叭也一定是沒問題的。

 Honeyview_51.jpg

現場有新產品,是圖中的EAT Forte S。來自奧地利的EAT原本是一間生產高品質真空管的公司,但在十多年前他們開始出品製作精良的頂級黑膠唱盤,其中包括圖中的Forte S 就在國外專業媒體獲得很高的評價,其中的特色在於在唱臂座那端會發射雷射光,可以自動針對唱臂的VTA進行校正,非常厲害。

 Honeyview_52.jpg

圖中手指比的地方,就是雷射光發射處,可以自動根據唱臂的條件,校正水平角。歡迎有興趣的音響迷,週末前來高雄音響展自行體驗。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洪瑞鋒 發表於 2024-4-12 13:21:07 |已閱:66947|評論:121|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324 鈦孚

 Honeyview_54.jpg

來到鈦孚的324展房,一定要來聽的就是Rockport Atria II落地式喇叭,這是原廠相對入門的落地式喇叭,但單體設計也與旗艦一致,不因為價格較低而有所妥協。

包括在振膜採用進化版本的碳纖維三明治振膜,表層碳纖維有菱格狀編織紋路,厚度僅有0.004吋,作法是必須先浸潤在特殊配方的epoxy中進行固化,再以高溫高壓精密黏合在Rohacell發泡材質的表面,不但重量超輕,而且阻尼特性優異。

Atria II使用的鈹振膜高音單體來自Scanspeak,但單體周邊的鋁合金短號角導波器,是Rockport針對這款單體所量身訂製,也是Atria II與前代的主要差異之一。除了振膜之外,Rockport中音與低音單體的磁力系統也經過精密設計,並且特別重視散熱能力,藉此大幅提升單體在大功率、大音壓時的承受能力。音圈筒採用的是加工難度與製造成本最高的鈦合金材,這種鈦音圈筒不但堅固耐用,而且對於單體阻抗變化的影響最低,市面上只有最頂級的單體才會採用這樣的設計。

 Honeyview_55.jpg

Atria II的箱體結構採用HDF製造箱體,但是前障板一共使用了多達四層HDF黏合,厚度達到10公分,HDF之間還使用了特殊阻尼黏合,構成類似Lyra的三明治箱體結構,也讓箱體的硬度與阻尼特性達到接近Lyra旗艦的水準。

 Honeyview_56.jpg

從各個角度觀賞,都能感受到這對喇叭的優異美感。這對喇叭的箱體結構非常複雜。Atria II的箱體絕非只靠厚度與重量取勝,它的箱體厚度其實是有變化的,最厚處為4吋,最薄處則漸遞減為2.2吋。這種作法可以避免共振能量在單一頻率累積,有效降低單體音染干擾。同時Rockport對於降低箱體繞射也很重視。Atria II的前障板寬度幾乎與單體切齊,前障板表面鋪上了厚厚的毛氈,周邊則有大面積的斜角,這些都是降低聲波繞射的有效作法。

 Honeyview_57.jpg

過去有稍微留意會發現Rockport喇叭的箱體容積都非常大,搭配性能優異的單體,就能呈現飽滿磅礡的聲音能量。不僅如此,Rockport喇叭的分音器都必須個別測試、個別調校,必須將分音器所有元件的誤差降低到1%以內。而分音器的所有元件都是點對點手工搭棚焊接,排除印刷電路板的寄生電容干擾。即便是入門的Atria II做法也是如此。

 Honeyview_58.jpg

這次搭配上場的是全套Constellation Audio,其中還有Innuos數位流轉盤,以及MSB數位訊源。在前級部分採用了Constellation Audio Virgo III ,內中具備原廠最新的被動式數位音量控制,帶來極為出色的音質音色表現。內部線路同樣遵守雙單聲道獨立放大,取得最高的聲道分離度,配合內部左右聲道獨立配置的電源供應,即可再生出色的音質純淨度。後級則是Centaur mono II。

 Honeyview_59.jpg

而本次會場中,也可見Innuos的旗艦訊源The Statement,不僅是該品牌的最高等及,也是旗下唯一一部採用兩件式箱體設計的音樂伺服器。圖片中的上層機箱內部為主要的數位處理線路與電源穩壓,下層機箱則是配置電源處理,主要負責AC/DC電流轉換。

採用這種雙層機箱作法很實際,就是以純物理方式最大程度的將線路與電源之間的任何振動與干擾完全隔離,是目前音響設計中最有效,也最高級的作法。

Statement在內部沒有任何DAC解碼線路,屬於音響迷口中常說的「數位流轉盤」。而內建硬碟則有1TB、2TB、4TB、8TB四種可選,在出廠時即可加購選擇需要的容量。再來,Statement還有一點很特別,那就原廠在官網一共推出了兩個版本,兩者的差別在於電源箱內部使用的電源等級不同。標準版名為Standard PSU,另一個升級版則為Next-Gen PSU。

電源架構請來英國知名的電源專家Dr. Sean Jacobs所設計,在內部一共配置了一顆大型的環形變壓器,並在機身兩側個別配置了八顆德國Mundorf濾波電容(總數達16顆)。若為Next-Gen電源升級版,除了中央配置的大型540VA環形變壓器不變,電源內最大的更動就是採用了Dr Sean Jacobs最新研發的ARC6 AC/DC電源模組,於內部增加了兩顆獨立的Choke來做主動式電源整流。

Mundorf濾波電容也會從過去的全數16顆,改為電容量更大的12顆Mundorf電容。雖然數量減少,但總電容量卻比過去提升幾乎4倍之多。配合Next-Gen電源下方使用的Panzerholz wood防彈木做振動避免,可說是最高等級的作法。

 Honeyview_60.jpg

來到本間還可看見MSB的頂尖數位訊源,這也難怪這間的音質表現為何可以這麼好了。聽見的音質醇美,乾淨,又具備著非常全面的低頻控制能力,演繹大編制樂曲的表現更是精彩。

 Honeyview_62.jpg

現場還有擺放特殊的聲學道具,都配置在房間角落。

 Honeyview_63.jpg

在離開前,還看到房中有展出Siltech最新的Single Crown Power電源線,而與更高一階的Double Crown不同之處,在於線身作工、線身結構,以及導體用料都一致,但兩者的導體線徑不同,Double Crwon更租。Single Crown電源線採用向IeGO特別訂製的Audio Grade製品。本體採用金屬打造,色澤呈現霧面黑,配合周圍俐落邊角,看起來比傳統圓頭插頭更有型。

線中則採用與Siltech旗艦線材相同的S10單結晶純銀導體,利用全新研發的導體製程,不僅可迫使單一結晶變得更長,不會產生裂縫,無需使用額外的金去填補。這次原廠更重新調整了導體冶金過程中的拉抽速度、鑄造溫度以及冷卻時間,希望藉由更精準掌握導體冶金過程的每一處細節,提煉出比過去更純粹、截面積更大的單結晶純銀導體。

而就結果來看,S10無疑是Siltech現階段最理想的導體用料。由官方公佈的測試數據,S10的導電率比起傳統銀線相比高達116%,音質耗損極低。而Royal Single Crown電源線採用了Hexagon結構,內中導體股數為6+1。至於屏蔽以及絕緣則同樣都用上Siltech經典的Kapton搭配Teflon,同時具備最新的Wide-Range Shielding屏蔽技術,整體看來的完成度同樣非常高!歡迎週末前來鑑賞!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洪瑞鋒 發表於 2024-4-12 13:36:12 |已閱:66947|評論:121|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326 鈦孚

 Honeyview_64.jpg

來到這間展房,可以聽見滿滿的Dynaudio喇叭發聲。現場為Confidence 60,搭配Focus 30。前者用上了最新的Esotar3單體,原廠在背後保留的空腔,比過去的Esotar2更大,用以消除單體背波諧振。並在Esotar3裡面用上所謂的Hexis結構。就是在軟半球振膜後面,增加內凹的球狀結構,可有效打消單體多餘能量,同時還能避免軟質振膜被外力壓迫而產生受損的狀況。

而Focus 30則是現階段市場上最成熟的串流喇叭。原廠正式捨棄了外接式傳輸盒,支援更多類型的數位輸入。從Focus 30的背板,您可以看見原廠已經將主要的數位與類比輸入端子均配置於此,包括主流的RJ45網路端子、光纖,以及同軸,同時備有RCA類比輸入以及Sub Out輸出。前者您可用來連接黑膠唱盤,後者則是讓您另外連接一組獨立的超低音喇叭使用,基本需求都有考量到。

Focus 30同樣備有主副設定(Primary、Client),兩者只要個別接上電源線,之間的溝通與訊號傳遞都是以無線方式進行,您可以盡情將喇叭兩側擺位拉開。透過最新的WiSA無線技術可讓Focus 30對應最高24Bit/96kHz之音訊規格,若採用RCA數位有線做傳輸,則可最高達到24Bit/192kHz的解碼能力。

至於串流技術方面,這次Focus 30也大幅提升串流技術的對應能力,這次一次補齊,對應技術包括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Apple AirPlay 2、Google Chromecast、Roon Ready、藍牙,並支援UPnP可做區域連線整合NAS,完全與主流使用習慣看齊。喜歡一次進入串流世界的音響迷不可錯過。

 Honeyview_65.jpg

現場備有電子顯示幕,可以即時顯示目前的播放內容,非常方便。

 Honeyview_68.jpg

這次在展場上,Innuos的可見度非常高,圖中左邊是Innuos ZENith MK3 ,內中採用了講究的線性電源設計,同時用上了Mundorf 電容,讓電源品質大幅提升。

ZENith MK3內部主機板是完全針對發燒音響打造,不僅針對 EMI 的隔離以及時鐘電路特別講究,可取得優秀的寧靜音樂背景。機身後方,ZENith MK3還配備了兩組RJ45端子,兩者皆備有隔離變壓器,可以針對網路訊號降低噪訊,藉此提升串流音質。機內具備8GB 記憶體,其中4GB為快取專用,可將音樂先存至快取再進行播放,可用於提升音樂播放的流暢度,減少停頓產生,對音質更有助益。

ZENith MK3還搭配了Teac CD轉盤,可將CD內部之音軌儲存於內。相容的串流方式和串流服務也十分完整,包括 UPnP、Roon Bridge、Qobuz、Tidal、網路廣播等,配合自家開發的Innuos Sense app即可享受方便的串流世界。

 Honeyview_67.jpg

這次驅動現場喇叭的Constellation Audio Argo綜合擴大機,前級放大線路選用直接由高階器材轉移過來的高電平增益模組,功率放大模組也與Hercules II旗艦後級所使用的模組相同,是一款結合自家精華技術的超級綜擴。

外觀上,Argo的外觀同樣素雅漂亮,鋁合金機箱採用厚實美觀的鋁材打造,這向來是該品牌的特色。而機身兩側則是大量的鏤空雙層散熱片,做工質感也是一流。左邊旋鈕調整左右聲道平衡,右邊則是音量控制旋鈕,中間安置觸控螢幕。此外,Argo還配備了搭配家庭劇院的bypass功能,讓您可以輕鬆與自家的環繞多聲道前級作結合,將這部綜合擴大機當作純兩聲道後級,驅動系統中的主喇叭,好處是可以輕鬆與多聲道系統整合,增添了搭配使用的彈性,也是目前許多人在整合多聲道與兩聲道之間的主流做法。

 Honeyview_70.jpg

現場還有其他Innuos的器材做靜態展示,展出多樣。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Sony IFA 2016採訪團
其他音響展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9 06:08 , Processed in 0.732581 second(s), 109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