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以科學製線,達到No Cable的無我境界,Wireworld總裁David Salz...

查看數: 126854 | 評論數: 2 | 收藏 0
關燈 | 提示:支持鍵盤翻頁<-左 右->
    組圖打開中,請稍候......
發佈時間: 2015-11-5 15:43

正文摘要:

本帖最後由 u31101kimo 於 2015-12-9 13:52 編輯 5 @( `0 v( S# |9 c3 f: c " k+ Y1 _' c7 `1 T  g% ? 8 l' q; J  Z" K5 N3 e2 iWireworld的公司人數不到15人,公司位於美國的佛羅里達,Mar ...

回覆

黃有瑒 來自 台灣 發表於 2015-11-5 16:23:24
本帖最後由 WilliamHuang 於 2015-11-5 21:32 編輯
* |3 B' b. u( k9 U. x2 F' r5 ]$ b7 I, R0 g: F  }
 DSC_3642.jpg
" ]1 _8 H1 w( d, E9 B: @1 n. M6 h: O9 cWireworld 總裁David Salz與 國際業務經理Martin J. Harding4 |' w6 R. ^; x6 I) u! G4 Z

: y4 O/ V. u/ J今天專訪的氣氛輕鬆愉快,慢條斯理的老闆搭配言語生動的業務,訪談中兩人一搭一唱,顯現出十足默契。業務Martin J. Harding善於用比喻的方式介紹自家產品,遇到技術方面的問題時,竟然由老闆David Salz補充回應,原來Wireworld全部線材都是他設計的,難怪對於線材的各項細節知之甚詳,對答如流。
6 L5 s# H) d/ `3 K2 w1 ~/ y0 A) T1 i! a  s
 wireworld老闆.jpg
: W/ S8 \# Q( d8 b5 @為什麼耳機上掛了一台隨身播放機% h& t3 j5 F7 c/ j6 ^5 {+ r, X
6 a* F: [9 [3 c* {
這是David Salz想出來的測試方法,作為自家線材的比較標準。這個點子從何而來?David Salz常問參展的民眾,是比較長的線材對聲音影響比較少,還是短的?大家都會回答短的。有些愛開玩笑的人會回答:「不用線的影響最少!」確實如此,不過這裡談的「無線」可不是無線傳輸,那跟傳統線材完全是兩回事。David Salz想表達的是,當器材連接線材之後,聲音「應該」是沒有任何劣化的。但是,線材本身沒有增益,不會放大訊號。在傳輸過程中,線材只會衰減訊號,和增加失真而已。事實上,各家線材只是在比較誰的損耗以及音染低,越低的就代表品質越好。因此,我們使用一條長度只有數公分的線材連接耳機與耳擴,理論上此線產生的損耗一定是最少的,幾乎可以接近「No Cable」沒有線材的聲音表現。
4 R. h8 @, D$ s; m, j2 X# l0 Z. d" }7 ^) V) A
 DSC_3645.jpg
. V6 ?/ X2 e1 z: b% d* a這就是超短耳機線材,作為開發線材中比對聲音的標準。5 L* j( U6 @: q5 f

+ D: f- I4 d) \- B任何人都清楚,上述這條超短耳機線根本不能好用,它只是當做參考基準,由此可知David Salz開發線材的態度有多麼嚴謹。他說別的品牌很愛把測試數據拿出來,Wireworld當然也有提供。不過,人耳是極為精密的構造,可以聽出非常多儀器測試不出的部份。甚至可以說,數據非常漂亮的線材,等到實際連接上器材之後,依舊帶來許多音染,其實那就是失真造成的結果。代表透過儀器測量,只能展現出一部分的真相而已。我們透過如此極端的測試方式,就算看不懂數據或技術的人,也能理解我們設計線材的邏輯。% b6 @) ?/ r: i, O' G  V$ Z& r
# }. q4 w4 I& }' O
 PUH.jpg
# l" L4 a0 Z6 l- w( }9 f# VNano系列中最便宜的Pules使用無氧銅作為導體。; |/ N3 q3 p0 A& H  ?

2 q7 {2 a* z: G% ~; {+ n1 \; l  V  NEH.jpg
: J* ^4 a8 I8 s" S$ d0 P接著是高一級的Nano-Eclipse,改用單結晶銅當做導體。
1 I+ a2 z* y- h& b* h
- M! s6 V" g- S$ y6 ^  NPH.jpg
% S% {4 _9 B- a% ?0 \再來是Nano-Silver Eclipse,把單結晶銅鍍上厚銀。2 Q8 Y% \4 U$ ^+ x. Z

7 v" i  w& L7 q  NSH.jpg  & ~( R  L; Z0 t7 x
最高級的是Nano-Platinum Eclipse,直接使用單結晶銀,表現最接近參考線。2 u# |- q5 o" z6 k! L. |% y
1 _$ }* I0 R& Q4 P0 S& o+ E
許多人以為我們只是使用不同導電率的導體,以為我們不懂絞繞結構或者其他的細節。事實上,這是我們另外一項設計線材的邏輯。David Salz回想起自己還沒有創立Wireworld之時,就已經發現市面上的線材總是帶著許多音染,對於時常去現場聽音樂的他來說,這些線材只會帶給系統更多的失真而已。因此,為了達成理想中的聲音表現,David Salz開始設計線材。他發現導體傳送過程中,訊號會產生電磁場,不同的絕緣體,正負極絞繞的結構等,通通會影響到聲音。如何讓訊號能「有效率」的通過,不會被電磁場過度消耗,成為他設計線材的主要思維。0 o' |& m9 h  R; k4 X, R; U2 p
經過多年研究,反覆試做,終於開發出了DNA Helix結構,把電磁場影響降低,提高訊號的傳輸效率,降低失真。唯有線材的結構正確了,此時換上不同導電率的導體,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此時不僅細節最多,各頻段量感均衡,不會增加或減少某些頻段,獲取最寬廣的動態表現。另外,大家都知道鐵氟龍是絕緣係數最高的材料,可是它質地十分堅硬,很容易產生噪音。這裡說的噪音不是EMI帶來的雜訊干擾,而是喇叭發出聲波後,讓線材產生震動,這些細微的震動又從線材傳入喇叭之中。我們早就著要到這個問題,開發出Composilex 2絕緣材料,不僅絕緣係數跟鐵氟龍一樣,還有良好的阻尼特性,所以我們的線材噪音非常低。4 _, g0 B$ S$ L- {7 B
+ C; v" h1 T9 Q; U+ B
' s. I, b2 B- p* W
 PES7.jpg
7 i  Z3 K/ Z8 d4 U8 x$ F" {5 }2 _/ l5 H' f4 A- K' |
旗艦Platinum Eclipse 7喇叭線,使用單結晶銀為導體,截面積高達6平方釐米(9AWG),使用最複雜的DNA Helix結構
3 o4 B  V# N1 }) l) L2 b# E
  U* G' ^1 o  F我問David Salz訊號線中使用銀當做焊接材料,但喇叭線要如何處理呢?在Uni-Term的母座中一樣使用銀作焊接,而可以更換的Y型插或香蕉插則是以無氧銅鍍上厚銀,才能獲得最少的耗損。
8 A5 D/ a. \- b, n5 o7 v# H
) m" p+ a+ i9 ]! ^9 i
李大寶 來自 台灣 發表於 2015-11-5 16:01:38
 Wireworld%2002.jpg
 Wireworld%2005.jpg

1 `: ^7 @  b  ~9 G. O. ~+ }
在今天的訪談過程中,我發現DavidSalz真的是技術出身的老闆,他的口中完全沒有任何行銷話術,他對於現在市場上過多天價線材的現象也感到不可思議。在訪談中,筆者也發現David不斷重複提到「測試」的重要性,而且他們對於推出新的線材也抱持著非常謹慎的態度。David也觀察到了,市場上很線材品牌推出新的線材都是為了滿足各代理商與經銷商的需求,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多的話題與利潤,很多時候本身的設計與結構都沒有改變,只有外觀被覆換了顏色。Wireworld並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每次推出線材都要確保內部結構設計與表現都有明顯提升才會推出。David也很老實告訴筆者,目前Wireworld所有線材的基礎設計早在35年前就已經確定了,就是他獨家研發的DNA Helix扁平對稱結構,這多年下來旗下線材幾乎都是遵照此結構為主設計,同時也陸續發展出了許多不同的結構衍生,2013年也推出了最新改良的DNA Helix的結構。在David的設計哲學中,結構最為重要。很多廠商都把焦點放在線芯材質,認為用上更高級的銀或更高級的銅就會讓聲音更好。實際上,線材內部產生電磁能量干擾遠比外部的干擾來得嚴重。DNA Helix結構的特點就是讓線內部的電磁能量傳輸更順暢,音樂訊號不會因此減損。對於線芯材質,David當然也認為有程度上的差別,所有不同種類與系列的線材,都是先已OFC銅製作,這種材質的表現與傳導已經很令人滿意,但是在聽了OCC銅與OCC純銀後,發現這兩種材質的表現更好了。

! b6 H/ c5 X- X
 154723gdr91z5956awxrup.jpg
這就是Wireworld自豪的DNA Helix結構,以喇叭線為例,共有24個讓電磁順暢通過的渠道,比起一般四股線的4個的能量傳輸多了6倍。

' A4 w! [, K8 r6 T- q

3 ~& `+ N* [! M/ l0 I
對於線材到底該扮演什麼角色?David也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很多音響迷在進行線材比對時,耳朵聽到的都是不同聲音染色的差異,換了一條線後,或許音像聽起來變大了,實際上動態有著嚴重的壓縮。Wireworld目的是希望今天錄音室錄到什麼,音響迷耳朵聽到的就是忠實的音樂訊息。這次共同到訪的Wireworld國際業務經理Martin J. Harding問了在場媒體一個問題,他問:「今天眼前出現兩條線,一條極短,一條很長,你會選那一條?」答案顯然是短的那條,因為線材一長,面臨的內外部干擾更多。David告訴大家,他認為最好的線就是沒有線,因此他也想到了一個方法測試研發線材,這是做了一條線芯不到1公分的頭對頭訊號線(請參考圖示),因為這種線的音樂訊號損失最低,因此Wireworld等級越高的線材,聲音表現越接近頭對頭的接續方式,今天現場,David也帶來了他們新推出的5Nano系列耳機線,現場以耳機搭配高音質隨身音樂播放器,讓大家體驗這五款線材與原廠配線以及頭對頭直通訊號線的差異。筆者親自事後,發現即便是換上Nano系列最入門的線,也比耳機附的廠製線要好很多。業務經理Martin也舉了親身例子,他說他太太平常都是雪鐵龍C1汽車音響連接手機會隨身播放器聽音樂,聲音表現糟透了,並告訴他:「你在音響產業工作,可不可以幫幫我讓聲音變好聽。」有一天,老婆很驚訝的問他:「聲音變好很多了,你到底動了什麼手腳?車用系統沒變啊?」Martin說它只是幫他換上Nano訊號線而已。
這就是Wireworld線材展現的巨大差異,目前已經有超過60個國家可以看到Wireworld線材在市場上流通,David也經常巡迴各地示範自家線材。所有筆者採訪過的線材設計者,每個都是說自己的線最好,大多數也說自己家的線沒染色。不過David在採訪中舉的幾個例子有著很高的說服力。David告訴比筆者,所有從事混音與錄音工作的專業人士其實最不迷信器材。不過當他自拿著線材讓專業人士現場比對試聽後,他們都信了線材有著很大的差異。因為這些專業人事並不在乎聲音聽起來有沒有染色,只在乎他們混音過錄音是否忠實還原錄音時的細節,他們會與原始母帶進行比對。以最近負責操刀「披頭四樂團」專輯重新混音工作的美國紐約Sterling Sound工作室為例,他們就全部採用了Wireworld的線材。

  i0 m& Y% M$ D: M  x1 ?9 ~
 Wireworld%2001.jpg
這就是David用來測試研發的點對點超短線材。
 Wireworld%2003.jpg
普洛文化的同仁黃有瑒正現場以點對點線試聽。
 Wireworld%2004.jpg
點對點線聽完後,當場與廠製線與最新推出的一系列Nano耳機訊號線進行交叉比對聆聽。
 154748efthl7w57pbol9oj.jpg
這就是Nano耳機訊號線的剖面電腦示意圖,全數都用上了DNA Helix結構。

/ O: g- p3 ]& Q$ c3 G, S
& L! a5 I2 I/ I1 p6 s5 b
關於Wireworld的技術與重要設計核心,原廠官網都有非常詳盡的介紹。筆者這次特別針對兩個比較細微的問題提問。第一:銲錫到底重不重要。第二:端子的設計重不重要,為何Wireworld推出自己的純銀被覆端子?
首先針對銲錫,David告訴筆者:「我們認為銲錫一點不重要,他不該是影響聲音表現的元素,不過Wireworld的線芯與端子都是以純銀焊錫焊接,除了傳導效率高外,也符合環保規範。」事實上,要用銀錫焊接是需要很好的技術,焊接溫度點至少要維持穩定的攝氏800度。至於端子,David認為重要性就很高了。他說:「以RCA訊號線為例,實際上與機器上端子連接時,傳遞訊號只有表面的一個點,我們會選用銀被覆於端子外部的原因就是它的傳導性很好,而且很軟,一旦連接後,表面因為很軟受到擠壓後,傳遞訊號的就不會是小小的那一點,而且純銀也有抑制雜訊的功用。」你看看,一般音響迷看到純銀,想到的是聲音聽起來會不會更高級,人家David腦袋想到的盡是傳導會不會更好。

, b# e0 F4 M$ c) ^: d1 h
 154723wb17l1b5iaw9gn75.jpg
Wireworld非常重視材質的傳導特性,他們也列出了不同材質的傳導效率,這張圖應該不難看出為他們最貴的線要用上OCC純銀了吧?
$ P: q2 t4 k! {8 U6 {6 A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13 20:15 , Processed in 0.613160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