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黑膠] [黑膠百科]基礎知識-唱頭

複製連結
tim 發表於 2013-3-6 13:13:24 |已閱:55971|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黑膠百科]基礎知識-唱頭 03.jpg
5 X1 F2 C7 W- z) }" Y4 s
唱頭是用來拾取唱片訊號的重要設備,常見的有「動磁」(MM, Moving Magnet)唱頭與「動圈」(MC, Moving Coil)唱頭,早期還有動鐵(MI, Moving Iron,針桿末端連接小鐵塊),現在已不多見。唱頭結構可分為唱頭殼(Body)、發電總成(Generator)、針桿(Cantilever)與針尖(Stylus)等四部分。

1 ~( b4 A; z: o' R; D, W! E3 w# D
唱頭殼是用來保護發電總成,不過唱頭殼的材質也會影響聲音,所以有些廠商捨棄唱頭殼,讓發電總成直接裸露。發電總成裡有線圈、磁鐵、阻尼等元件,磁鐵作用在產生磁場,線圈則是用來與磁場產生相互運動關係而切割磁場產生電壓,阻尼則是抑制針桿過度振動。如果把磁鐵固定不動,讓線圈振動用以產生電壓,就是動圈式MC唱頭。反之,線圈不動,讓磁鐵振動以產生電壓,就稱為動磁式MM唱頭。

9 ?& o' {6 m# i+ U' }
MC唱頭裡面有一個很大的磁鐵固定在唱頭殼上,而在磁鐵下方有針桿,針桿近末端處繞著一個十字形線圈。由於線圈是繞在針桿上,而針桿必須靈活運動,所以線圈的圈數不能繞太多匝,而且線圈的線材也不能太粗太重,否則都將影響針桿正常運動。通常MC唱頭只能輸出很小的電壓(通常只有0.2mV),這樣的輸出電壓太小,無法滿足前級唱頭放大一般約3.5mV以上的需求,所以必再經過一次放大或以昇壓器昇壓達到足夠的輸出電壓。由於繞在針桿上的線圈量很少,所以MC唱頭的阻抗都很低,大部分都在10歐姆以下。MM唱頭的工作方式剛好相反,線圈固定在唱頭殼上,磁鐵在針桿的末端,因為線圈匝數較多,雖然磁鐵體積小,但依然能夠產生足夠的輸出電壓(通常為3.5-5mV),一般前級的唱頭放大輸入靈敏度就是依照MM唱頭去設計的。

# [# u4 [, {# \$ ~& A* M7 P; a
一般來說,MM唱頭的循軌能力雖然比MC唱頭好,但因為針桿連接的是磁鐵,而不是負責傳遞音樂訊號的線圈,沒有那麼直接,所以對於細微的音樂細節再生能力通常不如MC唱頭。
* h# t8 y6 Y* ]4 ?3 m5 j  M6 S0 f3 x

% |/ H/ R1 j9 f+ F1 [$ d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18 06:25 , Processed in 0.559846 second(s), 41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