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其他] 數位訊源必修,網路資料大蒐集

#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8-23 15:34:26 |已閱:122159|評論:9|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本帖最後由 PaulTao 於 2012-8-30 16:53 編輯
/ r7 C% J  {9 }2 |) P3 p9 c  `+ {( h3 i
數位訊源必修,網路資料大蒐集 01.jpg
/ F* m! x6 M. \2 z  I( r0 f什麼是CD?
; F; e" r% u* _% _% e# C* r, @# \$ Q" H
這個年頭,數位流都快要成為主流了,還有人不知道CD是什麼嗎?但如果認真探究,真正瞭解CD原理的人恐怕不多,雖然現在數位流當道,但是要瞭解數位訊源,認識CD原理仍是重要起點。網路上有兩篇文章值得研究,一篇是維基百科中的Compact Disc欄目,裡面詳細介紹了CD的發展歷史、各種CD規格,還剖析了CD的構造,音響迷常聽到的Red Book紅皮書規格,在這裡也可以找到說明。另一篇則是由英國BBC新聞在2007年發表,以大事記方式,條列陳述CD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你知道第一張正式發行的CD唱片是什麼嗎?答案是瑞典流行樂團ABBA在1981年底發行的「The Visitors」,以及另一張由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出的理察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
4 P' x% {+ K3 C: C6 Y" s9 [+ r) o& N* G7 t9 f4 Z' [
Compact Disc: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ct_Disc
) c* Y9 a6 W  UHow the CD was developed:http://news.bbc.co.uk/2/hi/technology/6950933.stm) j4 u, @( R* h( M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9#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8-30 17:00:43 |已閱:122159|評論:9|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音樂檔案格式之間有何差異?$ O, H9 a& F$ D) Y4 x& |
進入數位流領域,搞懂各種音樂檔案格式,應該是音響迷必須學習的第一課。在維基百科的Comparison of audio formats欄目,整理了各種非常實用而詳細的表格,比較了各種音樂檔案格式的規格、特點與用途,不論對入門或資深數位流玩家,都是非常有用的參考資料。不過,這裡列舉的並不是所有的音樂檔案格式,在fileinfo.com網站,我們應該可以查到所有的音樂檔案格式,到底有多少種呢?光是A開頭的副檔名就有56個之多!看得我眼花撩亂,數都數不清。還好常用的音樂檔案格式只有其中幾種,如果全部用上,那數位流真的會搞死人!3 |' L  l0 D2 `# {/ n

5 G7 O$ r2 H2 ^! mComparison of audio formats: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rison_of_audio_codecs" g& ^; ?+ D! b* J9 ?$ s9 j
Audio File Types:www.fileinfo.com/filetypes/audio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8-30 16:58:37 |已閱:122159|評論:9|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感謝蔡克信醫師指正
$ C6 p* s2 {( m) t本討論串第一則留言中提到第一張正式發行的CD唱片,除了ABBA在1981年底發行的「The Visitors」之外,另一張是由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演出的理察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
" r' q' G0 L1 G9 h0 f$ V之前沒有查證就引用文章,連音響論壇288期的「網路聲納」也寫錯了,在此向大家致歉......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8-29 15:48:51 |已閱:122159|評論:9|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影響CD轉盤的真正原因?
! O* c$ B* q* R+ |% D2 o  e既然CD轉盤誤讀訊號的機率極低,為何不同的CD轉盤聽起來還是不一樣?Stereophile在1993年同樣由Robert Harley發表的一篇文章,解答了這個疑點。雖然不同CD轉盤可以抓取到完全相同的CD資料,但是時基誤差卻不可能一致,進一步探究,不同的轉盤設計,可能導致不同的時基誤差,對不同的頻段造成影響,這才是CD轉盤為何聲音表現不同的真正原因。Robert在這篇文章中以實測方式,測量不同CD轉盤的時基誤差,並且比較最終重播表現,試圖探討時基誤差如何影響重播表現。在那個年代,這篇文章正是引起音響界重視時基誤差問題的開端。; `6 l7 t- V1 `/ e! P, D

9 _5 V% e" y7 f+ \$ K6 H5 a" qA Transport of Delight: CD Transport Jitter:www.stereophile.com/features/368/index.html
6 V& l3 ~; J) j% u8 g* J; O: c. c3 p( V+ C% B7 |
* L3 S: S$ A) O) d6 @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kkman200163 發表於 2012-8-29 10:22:32 |已閱:122159|評論:9|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原來背後是這樣,受教~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陶忠豪 發表於 2012-8-28 16:54:48 |已閱:122159|評論:9|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PaulTao 於 2012-8-29 10:48 編輯 ' G: Z+ F, y! D2 ^

- ?2 l  Q4 {- n6 PStereophile歷年來針對數位訊源發表過不少重量級研究報告,大部分文章現在都可以在他們的網站上找到。其中一篇探討CD讀取誤差的文章特別值得一讀。有趣的是,這篇文章其實主要是在探討當時興起的綠色麥克筆與諸多類似道具的實際效果,當時許多人認為CD轉盤無法正確讀取光碟資料,會降低重播品質,所以發明了各種道具(例如塗在CD邊緣可以改善雷射光折射的綠色麥克筆),試圖改善CD讀取表現。但是這篇由Robert Harley寫於1990年的文章及實測報告證明,CD轉盤的偵錯系統其實非常強大,訊號遭到扭曲的機會其實非常低。文章中詳細說明了CD除錯系統其實包括兩道處理,第一關是錯誤修正(error correction),可以重整CD讀取時漏失的訊號,這道處理過程的發生機率非常低,而且不會對CD原始訊號造成任何改變。第二道是錯誤插補(error concealment),當CD本身的缺陷大到第一關無法修正時,才會以推測運算的方式進行資料插補,這道程序將會降低聲音品質,但是發生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其實CD缺陷如果真的大到第一關無法修正,通常連第二關也很難插補,CD轉盤將會直接斷音或是罷工,所以我們根本不可能聽到插補修正之後劣化的聲音。在數位流時代,CD轉盤真的不如用硬碟讀取音樂檔案嗎?看過這篇文章後,相信你會重新思考這個觀念。& B! E2 t/ g* [$ a2 b. ~8 Y6 a0 x
  ]8 X7 E! u! _. S+ t& ?$ z
CD: Jitter, Errors & Magic:www.stereophile.com/reference/590jitter/index.html0 h* v4 O; u1 s! ^% V# y# m7 J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12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5-15 21:08 , Processed in 0.673199 second(s), 77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