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谷津
* H8 y) d/ Y. L K+ f3 b
4 H, S- m$ u8 l* O' Q5 e) I, [& `
# U w) T, u8 t" ]7 j% C六樓的谷津展間是我花最多時間去了解的一間。裡面展出的音響作品非常值得您我深究。首先看到的是去年高雄展剛有雛形的DDSDSP主動式喇叭有了確定的型號,叫做Xi-61,在「X」的下方加上一個「布」字,就變成中文型號:希-61。不僅如此,老闆還創造出了Xi-61的「下半身」,叫做Xi-12,有就是他的低音柱部分。當然要好好跟老闆討教一下這次的重點技術面。8 M1 L' Q/ N. w
) U0 Z8 _$ H9 n- g: J
1 |) Y2 Z, G3 F8 Q7 ~# x/ Y
Xi-12老闆說「目前還是被動式」的,那就代表老闆其實期許他是以主動式的方式呈現,那才會是他理想中的樣子。不過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而且,他認為,廣大的音響迷要認為「主動才是比較好的樣子」這件事情,還是同樣需要更努力推廣,才會得到認同。" X, `( d, S. D8 g. L( \% P) l
7 C& p7 a# g/ e# {/ }, {老闆表示,目前「被動式」的設計會沒有主動式靈活,因為主動式喇叭可以針對空間特性去作調整,所以可以說被動式喇叭是比較「笨」的。目前Xi-12兩顆低音單體,一顆是負責55Hz以下,另一顆是負責70Hz以下,內部還是有分音器,但是老闆特別在一組Xi-12用上了兩組Q系列擴大機去推動,其實一台也可以,但是一對Xi-12一共用上四台機器去推,主要是為了展示谷津的Q系列擴大機是可以串連去使用的。上半部的Xi-61本來就是主動是設計了,也就是說,DDS架構,串聯起一邊聲道六個單體,展現了DDS無線擴充的可能性。
g L1 E x* ^ k6 P( i- }8 `
( C0 I: @5 k; j; E
2 m0 j0 R D5 n
上半部的Xi-61,在去年展出時,老闆說實話還有點牽強,但是今年再見到它就很不一樣了,老闆說已經非常接近可以量產的最終樣貌了。首先可以看到在Xi-61前方的同軸單體前方加上了看起來相當精緻的網罩;另外,在同軸單體所裝設的位置,也做了一個非常微妙的曲面,配合特殊的網罩,靠著曲面的聲波傳遞,可以補足特定頻斷的凹陷,這也是為什麼不把高音和低音坐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原因,因為就不能創造出這個曲面來上聲波達到最佳狀態。而網罩上運用了絨布,可以有效減少聲波繞射的情況;老闆也說當然他可以用DSP去修正、補足頻率凹陷的部分,但是老闆認為,DSP用來「減少」是可行的,但是若要去「增加」,則不一定是好事情,所以才會盡量採取物理性的方式來補償。
- C9 P, Y4 o9 `, ]' O
* O4 d' N+ G! w, [% c# Z2 f
* w. e& ]) P3 h& ?
另外音箱的設計也很有玄機,Xi-61和Xi-12用到的是一種稱為曲木的木工技藝,是由老闆一位七十幾歲的朋友幫忙開發的,那位朋友在二十幾歲時,就接觸到了這個源自於日本的技藝,在照麼長的日子中,不斷的增進自己的技術。曲木的強度是非常高的,老闆表示,即便是取木做成的空箱,站在上面跳,也不會崩壞,強度比一般木頭高出非常多,用來做成喇叭的障版,強度越高越穩定,越可以達到類似無限障板的理想狀態。不過非常難加工,製作門檻相當之高。. `+ _. i$ E+ N5 B K/ d
. N5 T$ {4 j6 K- Z" }* ~5 r
最後我問到了老闆為什麼要取這個名字「希」呢?原因是來自於老子的道德經,在道德經中「希」表示為「幾乎聽不到的聲音」,另外「夷」則代表「幾乎看不到的影像」。而「希」系列喇叭主要是「DSP主動式喇叭」,所以可以把放大器的輸出直接接在喇叭上面,造成最短路徑,所以可以把「最微弱」以往可能認為聽不到的微小訊號細節,都能直接反應在喇叭振膜上唱出來,所以就命名為「希」,而「61」代表上半部有六寸和一寸的單體,「12」則代表用了兩顆12寸低音。
/ ?# W7 M& W q4 g
0 n6 j" [, t% R4 p$ Y& ~1 W0 _8 \總而言之,這次谷津展防的喇叭非常非常的有學問,雖然主要的理念再去雄展時老闆已經說了很清楚,但是今年藉由Xi-12的開發,老闆說了更多更深的設計理念,雖然在場的我不見得能夠完全理解箇中奧妙,但是我對老闆永遠努力不懈怠的精神感到非常佩服,總之,老闆正在以最有科學邏輯、最有熱忱的態度,要將「天堂才會有的好聲音」透過技術、透過科學方法,在音響產品上實踐出來,今年谷津展房的聲音,似乎又離「只應天上有」的極致美聲,更近了一些!
" G& P, [' u" R" E# S7 H1 C) h8 e, T& c) N
) {! d9 a* _!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