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D自推出Reference One(R1)喇叭以來,因為聲音效果出色,吸引了很多音響迷的關注,不過R1價格不菲,非一般消費者能夠負擔,為此,這幾年間TAD將技術下放,推出較為平價的製品,讓消費者能以較輕鬆的代價擁有TAD的好聲音。就在近期,TAD發表了新的落地喇叭E1TX,並於7月5日在台灣舉辦了發表會,同時登場的還有新的兩聲道後級M1000。
n& X5 c9 t# v* A) ^
9 h: e( B; _% B( t% X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4 S- X& Q" G) x5 d* l
! J. b; q# l5 ~* Z! e9 V" l; S' }
為了這場發表會,兩樣產品的設計師都打算親自來台進行解說,E1TX喇叭的設計師是末永智裕先生,大約自2009年以後TAD的喇叭產品都是由他所設計的。
) a% |4 T a* ], x' N9 Z7 S
% x; H+ p4 a8 K2 o, k* k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3 y8 G% _$ [! v0 C
& Z& D& o! @5 P
而後級M1000的設計師是沼崎裕光先生,他是TAD最重要的音響單機設計師,大部份的擴大機、訊源產品都是由他操刀。不過後來沼崎先生為了準備日本大阪的發表會,選擇以視訊連線方式與我們進行解說,一樣有進行了面對面的互動。
1 v0 p4 F" l& q, @& _/ _& b: S% Y8 I0 b) R. W- Y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 D- j9 d- S4 t" T" x3 h, f2 E5 ?
# l4 M! { p- i# Z' v: k先來看E1TX喇叭的部分,它在TAD的產品線中是哪個位階呢?2007年時TAD以Reference One打開品牌名知度,這點大家都知道。2011年時,TAD推出了書架型的Compact Reference One,聲音一樣超群,不過價格仍然不便宜。所以TAD後來又推出了更平價的Evolution系列,系列中除了落地款Evolution One(E1)之外,還持續發展出Compact Evolution One(CE1)和Micro Evolution One(ME1)書架式喇叭。
1 L. I. @% n" e( K# R& u
$ p! [5 q# c& P' ~, g, z* V: a% J: h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 e7 o6 i6 T6 Z# Y$ ^ a
: B' p9 x1 }0 ]/ r! D
從這樣的發展來看,新推出的喇叭型號是E1TX,感覺很像是E1的後繼款,或是取代E1的新產品,結果現場詢問才知並非如此。設計師表示,TAD推出的ME1書架式喇叭受到很大好評,所以團隊決定以其為基礎開發出落地款,這就是E1TX,所以兩者共享技術。至於型號中的TX兩字並沒有特別的意思,只是TAD公司內部的產品編號而已,加上去是為了和原有的E1做出區隔。
- n1 N) Q) w( i" d- o+ n
$ W& N% v4 F( ~/ r) u
在設計上,E1TX集合了TAD的經典技術與新技術,例如採用該廠招牌的「CST」同軸中高音單體,這是自R1以來的TAD招牌技術,而且高音部分是採用2.5cm的鈹振膜,請留意喔,是「鈹」振膜,這是公認的高性能振膜材料。而中音部分是採用9cm鎂金屬振膜,是為了E1TX全新開發的。
8 q) Q+ i' E# L1 l9 Y$ G# v# U5 b: u m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5 E9 T' g: X3 a/ R; z
6 o' O1 h, g/ T. E+ F為了讓E1TX擁有和ME1不同等級的中低頻性能,它配置了兩只16cm中低音單體,振膜材料為MACC,也就是「多層芳綸纖維複合振膜」,內含芳綸纖維(Aramid fabric),能強化振膜強度,並具備高內阻特性。
9 ~ ?$ n2 b3 W2 ]8 |
/ I: k, `- h/ P- @( e( t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3 T6 E+ b+ |1 C( Y) C' G
% U) _6 Y5 |5 m% k
除此之外,E1TX還採用了「Bi-Directional ADS」雙極式空氣力學低音反射孔,這樣的設計ME1上也有,然而為了讓此設計在E1TX上能有更好表現,設計師花了很長時間研究各種形狀與位置,最後決定在E1TX的兩側下方配置圓形的ADS設計。
1 D3 _" V$ s J% U
7 U# e6 ~5 [0 m2 }8 I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7 g/ s7 z3 m9 P; L
% h# d1 L% O1 Z' ?4 p& x$ y
它與一般低音反射孔的差異在於:一般的低音反射孔就是一個管道而已,氣流通過時中央和管壁的行進速度會不一樣,容易產生孔口擾流或是噪聲。而E1TX的設計是將反射孔開口設計成二條長的細縫,而其內部的開口為喇叭狀,運作時能讓氣流從開口前後方兩側洩出,不僅不會有孔口擾流,同時又能優化低頻表現。
/ ^ e4 t+ G% J2 _9 E( J) l, r k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 y# o$ p( C2 b
. K* J9 [ t: h# ^而在M1000後級部分,是採取非常嚴謹、超級仔細的製作,整個設計的核心理念就是兩個字:「平衡」,徹底的平衡,包含左右聲道的放大電路、電源供應,乃至於結構設計,全部都是平衡,甚至連機內部左右聲道線路的長度、位置都是對稱的,你幾乎可以把M1000視為是兩部單聲道後級整合在一起。而M1000除了能單機使用,也能兩台合併採取Bi-Amp方式驅動,在其背後有切換撥桿。
2 R; ~; z0 D7 x& Q1 T; @
1 A) r8 K6 ^6 x9 b, E: Y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 u2 d% v1 Q% P4 c% `0 d- @
" V' i2 j$ Q4 b! |# TTAD的擴大機一向採取D類放大,因為D類放大的效率高、速度快,更重要的是:它能傳遞很「直接」的聲音,這是TAD一向追求的聲音重點,M1000也是如此。而它與一般D類設計的不同,在於採取更高品質的元件及更講究的電路,讓M1000能發出更高質感的聲音。
- [0 x8 B5 ]1 E, k% I8 X3 o
7 }- k }- Y2 [+ E( Y8 Z& {% X8 K
舉例來說,很多D類放大的擴大機會搭配交換式電源,M1000不然,它不僅採用線性電源,而且是左右聲道都有各自獨立的環形變壓器(貫徹平衡概念)。為了加強變壓器的工作效率,初極圈與次極圈線路幾乎是採取並列式配置。
" H. R, A( g. a+ S# v. k
" d# |; P6 Y$ i
TAD E1TX喇叭與M1000後級發表會
$ [- p9 l5 A K/ g, @7 ~8 E: n5 Q
8 t5 r. I* |6 ]/ Q; y* [
再來,為了強化瞬間電流供應能力,左右聲道都有容量高達的33,000uF的大濾波電容,這款電容是TAD委請專業廠商特別客製的,設計師強調,為了找出最好的設計,這款電容前後修修改改就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定案呢。而這樣的電容M1000一次就使用了四枚,在它的左右聲道的正、負極都各有一枚(又是徹底貫徹平衡概念)。最終,讓M1000擁有傲人的輸出功率,在4歐姆負載下,能提供每聲道500瓦的功率,而且機箱還能做得很緊緻(不需要散熱片),運作時不發燙。
8 {# g& I- h; n* J+ M6 U: }2 J- Y1 U6 k; L* T3 h3 t- [3 v
一輪聽下來,TAD E1TX與M1000都是相當有看頭的製作,而且有許多設計十分吸引人,近期想組建高階兩聲道系統的音響迷,請務必要將它們列入參考名單。
# |" A6 `0 }) f3 w& { F# q% b. I7 ]8 U8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