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CD的封面大標是Contrasts,對比,而且是複數。到底是對比什麼?原來是拿莫札特的音樂與巴托克的音樂來做對比,而且中間夾著舒曼與布拉姆斯,還加入一位以色列作曲家Ilan Rechtman(1963-)的作品。對比的樂器是中提琴、鋼琴與單簧管。換句話說,也就是莫札特、舒曼、布拉姆斯、巴托克、Rechtman的三重奏。
- P3 S% l* R, n9 z# V9 F
" h5 e- I! y7 B/ C* k, q0 A
Contrasts,中提琴、單簧管與鋼琴,音樂的對比
; \& d- R* d" D4 F' p& ^# ^ ], i2 T
/ i# @# C& K8 W( @
第一首莫札特的曲子KV.498是正宗的為中提琴、單簧管與鋼琴而寫的三重奏。第二首舒曼的曲子Fairy Tale Narrations Op.132也是為中提琴、單簧管與鋼琴而寫。第三首布拉姆斯的曲子Two Songs Op.91是為女低音、中提琴與鋼琴的三重奏,這裡把女低音改為以單簧管演奏。第四首巴托特的曲子為小提琴、單簧管與鋼琴的對比Sz.111,把原本小提琴中提琴。最後一首Rechtman的曲子Jazzical 2也是原本就為中提琴、單簧管與鋼琴而寫。
- W0 |. x; D5 e( D* C+ f
6 _4 ~4 g) E* F8 t
Contrasts,中提琴、單簧管與鋼琴,音樂的對比
1 D$ y8 j0 X4 E4 V0 ~0 t
6 P9 K3 u A. t
莫札特的三重奏聽起來非常舒服,三樣樂器的和聲美極了,心情不好時聽莫札特的音樂真的能夠解百憂。舒曼這首曲子的標題是童話故事,不過曲中倒是很難聽出什麼童話故事。我們都知道舒曼的許多鋼琴曲都會附上標題,這可能跟他的浪漫個性、文學修養有關。例如他很有名的鋼琴曲「兒時情景」,十三首曲子都各有標題,讓人在欣賞音樂時各自在腦中營造自己的幻想天地。這首童話故事也是如此。
; d0 j; ^( q+ y: S1 c! [: jㄧ
$ I, ?! c! P1 `5 [6 i' u4 P
布拉姆斯的二首歌原本是為他的好友姚阿幸跟妻子Amalie所寫的,姚阿幸不僅小提琴拉得一把罩,也會拉中提琴。而他太太Amalie則是為女低音,所以布拉姆斯材創作這二首曲子送給他們。第一首歌「渴望休息」是來自德國詩人Ruckert的詩作,第二首歌「神聖的搖籃曲」則是來自另外一位德國詩人Emanuel Geibel的作品。這二首曲子都非常好聽。
* c0 N b: `- k+ z* O4 u
# N/ f* i+ c% _! R9 }- [巴托克這首曲子聽了之後,您就會明白為何標題要寫對比?他的曲風跟莫札特的確是強烈的對比。這首作品是巴托克獻給Szigeti(小提琴家)與Goodman(單簧管家),寫成於1938年。不必怕這首曲子艱深難聽,其實跟巴托克其他曲子相比,是很好聽的音樂,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當然,巴托克寫這首曲子時,本來就有結構上的對比意義,並不是拿來跟莫札特的音樂做對比,「對比」只是唱片製作人選曲時所賦予的標題而已。
+ J7 w1 q& i1 H) A4 M
' m( ]. J+ Z! y- D2 z! k' {Ilan Rechtman可不是無名小卒,他十一歲就與以色列愛樂同台演出莫札特鋼琴協奏曲,除了彈鋼琴,他還作曲,他的音樂在2008年北京奧運時,被美國韻律體操(或稱競技體操)家Nastia Liukin選為伴奏音樂,獲得金牌。這首Jazzical 2曲子很短,輕鬆活潑,是很好聽的小品。
3 X0 @! l( r0 y, ^7 n: T2 S- c/ k7 p! m* P4 b& I
這張CD的演奏者分別為單簧管Sharon Kam(姊姊),中提琴Ori Kam(弟弟),以及鋼琴Matan Porat。整張CD聽完,心情愉快極了,耳朵舒服極了。為什麼?因為無論是音樂演奏或錄音效果都太棒了,尤其單簧管與中提琴的和聲真是美極了,難怪作曲家要用這二種樂器加上鋼琴來演奏。您聽到的中提琴、單簧管、鋼琴的個別錄音效果都非常好,而三者合起來的音響效果更好。雖然沒有敲鑼打鼓、低頻毀天滅地,但這種聽了會激起大腦分泌出腦啡的好聲音絕對會讓您延年益壽。
0 ^! d6 ]9 Y' M
# ~ i- ~5 N E) U: P' B* oOrfeo唱片出版,上揚唱片有售。
( I1 E \1 P2 R* z
7 e3 s/ k; q$ ]3 D: M8 b0 B9 E# s" _/ H# ] _' c+ v- v8 S
8 Q% [) i1 k, Y5 q: t% ?& I( L* W% @! F0 X& b6 `6 ?* W1 s
" ~. O3 F9 J/ W$ a' A: @+ `% T0 S. V$ T4 F1 T& @0 j
3 j* ]1 x0 c9 s7 J# U! [' M, P+ d, m. N4 v5 c: n$ Z* C
. V. K' f; L- v6 u%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