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響的世界,崇尚越簡單越好聲。那麼拔掉DAC,直接將數位訊號放大驅動喇叭當然也能更好聲。咦?這辦得到嗎?這次評測的M32就是這樣一台高科技擴大機。
& A& C1 T' ~4 E' g+ u/ b* [
# \; A# |+ q& u5 o3 ?" {% n$ d* w
NAD M32評測,真正將DAC與擴大機合而為一
- S T# m) S6 w2 r% S2 ]1 g
9 s @+ e# |' F6 t# b
以3020綜擴一戰成名的NAD,長期以來都以平價擴大機的形象深植人心。不過NAD除了依然經營現在稱為Classic系列的經典平價系列之外,也另外推出了更高階的Master系列,要翻轉NAD只會製造平價擴大機的形象。
1 v- W* F/ i7 {( w
+ i. b7 x6 a- y1 j
和一般常見的音響品牌不同的是,NAD的Master系列不只是外觀設計更加有型,作工更加精緻;實際上就連內中線路及放大技術,都與Classic系列有根本上的不同。尤其本次器評的主角M32,更是使用現今業界少見的Direct Digital數位放大技術。到底什麼是數位放大,又與過去傳統的擴大機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優勢?作為現今業界少見的類型,又是M32最核心的技術,首先一定要先了解這葫蘆中賣什麼藥。
$ Q( [" l$ g* K' @7 L; j7 a. Z5 e+ q5 @" [
數位直通概念是關鍵6 a9 z, v. f! H
( f, Z, y# `7 b( o! m! x) ?M32的設計概念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數位直通」;這背後的意思是指,盡量讓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的位置越接近末端越好。雖然到底是數位訊號好還是類比訊號好,目前在音響界還算是爭論不休的話題;不過數位訊號有一項優點公認優於類比訊號,也就是傳輸過程較不會受到外界干擾。
9 o4 W. X9 t; B8 C9 e, g+ V
0 f2 e- n6 v8 a
所以數位直通的關鍵其實就在降低外界干擾,維持訊號的純淨度。數位訊號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對訊號動手腳時理論上不會產生任何劣化。現今相當常見的DSP就是訊號在數位狀態下給予調整,之後才轉為類比訊號。
- A2 g# h. c( o, o5 C7 }
+ O9 D% j# Z( n# ^8 v* }1 |
NAD M32評測,真正將DAC與擴大機合而為一
0 p2 v* f; V1 K7 T* L/ F
▲
NAD M32,Master系列的設計委由紐約知名設計公司DF-ID的主設計師David Farrage操刀,散發著高科技風。除了音量控制之外,全數都是觸控設計。
1 T* q. f+ a3 x6 ]. o' C
" ^/ p( M) W' |7 i+ t不過M32的作法更直接,如果輸入的是PCM訊號,它直接將PCM訊號進行PWM調變放大,並沒有經過DAC數位轉類比。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數位放大並非常說的D類放大。有些人因為D類放大有個D字,而誤認為D類就是數位放大;其實D類不過是個排序數字,代表其誕生在A類、B類、C類之後。
. i+ t8 B4 u# k: y6 c9 w$ @
5 s4 @+ v0 G, N: gD類放大依然是在類比訊號下作放大,只是將類比訊號轉成PWM給開關晶體放大。PWM本身就是一種方波,其實很接近於數位訊號的形式。因此就有天才想到,如果直接將PCM訊號轉為PWM形式,那麼不就可以跳過DAC數位轉類比的過程,使線路更簡潔嗎?
/ x" X6 H% A) C5 [: [) j
/ G& _$ r. x) L" P
這就是「數位放大」與D類放大不同之處。況且數位放大在轉換的過程同時也會進行放大訊號的工作,等於是將訊號轉換與放大的工作一次解決。在目前的理論上,數位放大是數位訊號最簡潔的放大方式。
9 t, U, d1 y3 X' }% x$ W* m! g2 c( G$ u/ a5 L( i# K
DDFA解決實務問題
% J) E- q0 t9 z
! r' x0 C4 L' r1 I2 E( G, M雖然理論上數位放大是最理想的放大方式,不過在實際應用上卻面臨聲音不夠理想,達不到音響迷要求的情況,這個問題就出在負回授上面。負回授的使用與否雖然在Hi End音響上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理論上,使用負回授可以大幅增加線路的穩定性與精確性,還可以降低失真;不過也有許多擴大機設計人員發現負回授會增加相位失真,因此開始強調無負回授的線路設計。在這問題上,NAD認為負回授之所以被嫌棄,追根究底在於負回授的比對修正速度跟不上;一旦負回授的速度能夠達成理論上的要求,那麼負回授的缺點將不復存在。
1 o6 M; |" k- Q7 A9 F1 ]
, ^' H, V! K( N, o: hNAD內中採用的是被稱為DDFA的數位放大技術。DDFA全名為Direct Digital Feedback Amplifier,是英國半導體公司Zetex在2003年開始研發,NAD在2005年參與開發的數位放大技術。Zetex當年將這技術稱為Z類放大,而NAD也在2009年推出M2綜擴,也就是M32的前身。不過從Zetex被Qualcomm高通併購之後,現在DDFA便由高通繼續研發。
5 ^, { N; x4 ?6 v; Q" A" B$ A+ r
NAD M32評測,真正將DAC與擴大機合而為一
4 r! b" ?3 i- C+ T6 Q7 Y4 z# u▲
NAD M32,在數位輸入的部分,M32幾乎都是放在MDC插槽以應對未來變化。類比的部分則包含MM唱放,以及前級輸出。也附了兩組喇叭端子給用家Bi-wire。3 i) o& _' c$ n8 ]) H6 |
/ |+ h# B# V/ m$ ?8 A究竟DDFA與傳統的數位放大有什麼不同呢?首先,DDFA做了一組傳統DAC轉換成的類比訊號,作為負回授的校正參考。再來DDFA的負回授處理器會比對PWM調變放大訊號與DAC轉換成的訊號,再將校正結果透過ADC轉回數位訊號,來跟上PWM調變放大的速度。DDFA的比對頻率是10奈秒一次,其速度已經完全足夠解決傳統負回授速度無法跟上的問題。
% L0 k7 D8 X5 a/ |/ f
- o' Y! S& P3 r* r快速進化的BluOS 2
T( X. G3 b$ t4 K; D
( m y' L9 U+ D+ [雖然目前都是透過MDC插槽擴充的方式才能使用,不過BluOS也是近年NAD投注許多心力的重量級系統;這次代理商送來的M32也已經安裝完畢,也強烈推薦用家不妨一同購入。簡單來說,BluOS是NAD的母公司Lenbrook費時七年打造的數位串流系統。BluOS最大的特點,在於不是走傳統的UPnP,而是透過共享資料夾的方式。現在使用BluOS的公司除了同集團的NAD、Bluesound之外,知名丹麥喇叭品牌DALI也加入,旗下數位串流皆是使用BluOS。
1 I, X7 l5 }, ~2 U5 ? R. E5 P. b" m, {( s- F: U) `
而以筆者自己的經驗,早期BluOS只有兩大手機系統;現在則多了Windows電腦版、MacOS版,甚至還有為Amazon Kindle Fire設計的版本,喜歡用什麼平台就用什麼平台操控。而且更新速度頻繁,每次接觸BluOS都有感提升,完全是3C產品的水準。從這幾點上,可以看出BluOS頗有稱霸Hi End串流系統的雄心壯志。
" U( a% _/ p9 ?3 A) F
6 `, @7 l4 Z: ]可調阻抗補償8 K4 \9 O7 c; {( o. w J
' b4 n5 M/ k/ W2 }8 G5 q4 E
NAD M32的操作方式與設定項目在擴大機中也算是比較新穎的,除了音量旋鈕與電源開關之外,其餘全數都用面板上那塊觸控螢幕來操作;就連設計在頂蓋邊緣的電源鈕也是觸控式設計。開啟電源時,NAD的商標會發出白色的光;長按電源鍵進入待機時則會發出橘光。在播放時螢幕會顯示詳細資訊,從輸入源、音量、取樣頻率,到極性、超低音(如果有外接的話)的分頻頻率都會顯示。
, L# h' Q" }% L3 v2 d
! v; \* d7 C% f
進入Mode選單,一共有兩種選項可調整。一種是雙聲道、單聲道,甚至還有Reversed,也就是兩聲道換邊輸出;另外一個則是極性轉換。在EQ選單可以調整高音、低音、平衡三項,還有個EQ開啟與否的按鈕;如果禁用EQ也依然可以調整平衡。
& ?* Y4 I+ S2 [, }" _+ d: X* N
% @# ^: S1 A e; b
Setup內一共有四種,第一種喇叭除了超低音開啟與否,竟然還有喇叭阻抗補償可以設定。一共有2、4、5、6、7、8、>8等七種,能與喇叭進一步匹配,更加精進聲音表現。超低音的設定也比照AV環擴,可以各自設定主喇叭與超低音的分頻點與增益。第二種則是各輸入端的設定,除了可命名,音量可變還是增益之外,類比輸入還可以調整電平與ADC的取樣率。第三種則是選擇要將輸入訊號統一升頻成何種規格,最高192k。最後一種則是待機模式與紅外線通道設定。
# b) o& H6 f6 u6 T0 S* S* \5 h
5 G7 J! d |% M, `3 }% g. @
無比精準、無比真實0 a9 ]& {3 ?* W- Z0 F
0 [2 r: c6 i: R8 j- t
試聽在本刊2號試聽室,搭配的喇叭有Marten Django XL、Klipsch Heresy III。聽過兩組搭配之後,可以確信M32是遇強則強的類型;搭配不同價位的喇叭,聽起來就像是不同價位的綜擴。搭配Klipsch這種高靈敏度號角喇叭當然沒問題,同樣能唱出好聽的音樂;不過搭配Marten更令人驚奇,因此以下便以搭配Marten為主。同時也試了喇叭阻抗補償,不得不說形體、音樂流瀉速度都有變化。雖然Marten官方標示阻抗6歐姆,最低4歐姆,不過最後筆者定在5歐姆最合個人喜好。
7 @& W( R6 @0 D, ]0 t! C: r
5 S, N6 U1 [! S6 M5 ~, E2 xM32的聲音一言以蔽之,就是真實。在Eagles「Hell Freezes Over」上,我聽見身歷其境的效果:每位表演者的身形輪廓、彼此之間的距離都清晰明確。這不是個人第一次聽到這種效果,但是卻從未想過會在這價位上聽到。
: @: c, [4 m; A; F3 l$ f9 h
' T( M" V7 c& r$ x
NAD M32評測,真正將DAC與擴大機合而為一
) P+ B: g( ]4 p d▲
NAD M32內部可被分為前後兩區,靠面板的那一區全都是交換式電源,以交換式電源來說是很巨型的尺寸。真正的放大電路只有左上那一塊,是真正的簡潔設計。
* z- O& t6 ]/ R% S( `7 w* p
$ S# E& S; y' |- h" A- ?/ p- \聽程氏雙人組「Violonchelo del fuego」,甚至可以明確感受鋼琴與大提琴彼此不同的發聲方式;鋼琴的敲擊音、大提琴的摩擦音,彼此的差異明確反映在音符上。聽Salvatore Accardo演奏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穠纖合度,在不同的片段可以欣賞到Accardo怎樣有技巧的操弄弓弦,使小提琴發出不同的聲響效果。這種低音染低失真的清晰感,令人聯想到靜電喇叭。
+ @- }% m& a( e8 Y% S4 d) s
; h/ |; M5 P) S
M32對錄音的絕佳分析能力,使筆者想起The Rolling Stones的專輯「Exile On Main Street」,這張以發燒片角度來說爛透的錄音正好可以當作M32的終極大考片。而M32真的不負期待的把那簡直像在浴室內錄音的一團霧氣層層撥開,終於能夠細細品味每首曲目到底合了多少音軌,用了幾個樂器,所有音符此起彼落又井然有序。透過M32,又更貼近了當年The Rolling Stones那自我放逐的歲月。
/ c8 Z( i) R% M* Z% s0 Y' S& b L$ N% C3 R/ e" W( q
2018 EISA大獎
2 n7 t) E$ l& q- ~; q5 ^9 H; a8 b! P: U" ^7 K+ L
殊為可惜的是M32沒有早兩期送來,不然其技術之創新,足以獲得前瞻器材的提名。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摒棄NAD平價的印象,來審視這台超值擴大機。不過也因為如此,明知純論聲音表現絕對不是這價位的機種,NAD依然不將價位定太高。M32才剛拿下EISA 2018-2019 High End擴大機獎項,其實力已無需懷疑,就等識貨的音響迷了。
- R# j/ _2 e0 L3 ^& k
1 ~; o5 M/ E& q1 W) ]* d(文/蔡承哲)
# F# v5 O7 r2 t0 B9 o
( t* D# u/ w. o1 C+ E v5 e; z9 r焦點:9 D. l# v1 \! I
①採用DDFA數位放大技術,將PCM訊號直接進行PWM調變放大為類比訊號,解決一般DAC進行轉換後的損失。
- F, k4 |, d1 t
②佔據幾乎一半空間的大陣仗交換式電源。
! e' P5 b/ N4 u2 G! r③4組MDC插槽,能夠應對未來數位技術的變化。
% f2 ~0 Y+ T3 W4 X④Bi-Amp設計,有雙組端子的喇叭更能發揮優勢。
+ P3 G$ S4 B! |9 y) s+ w P
- B0 H4 Y* {+ j' u建議:
- C2 w4 O+ n- K8 p) f* B' K①建議搭配NAD投注巨資開發的BluOS MDC插卡,讓M32具備串流能力。
% `- L; r% o$ m4 N: F
②建議搭配低音染、低失真的喇叭,更能展現M32的超水準。
2 R2 c. t" d0 Y$ S+ o6 H
; E3 R6 B( a$ s+ N2 G1 q1 X4 c! U" P9 G產品規格3 R, v* K( K, E5 T& S
●產品類型:數位直通綜合擴大機
$ d. B2 t2 z+ R
●輸入端子:USB Type A×1、USB Type B×1、AES/EBU×1、同軸×2、光纖×2、RCA×3(MM×1、Line in×2)
, g2 j$ ~+ V$ n& A. l2 C- c●輸出端子:喇叭端子×2(1組Bi-Wire)、同軸×1、光纖×1、RCA×1
" s4 a7 i2 {" A: b●MDC插槽數量:4組,1組已使用
' {/ \8 \( i0 |2 h" Z2 z- u●最大輸出功率:220瓦(8歐姆)、360瓦(4歐姆)、400瓦(2歐姆)
) S( f* D8 E4 I( {1 X, p●THD:0.005%(250微瓦到180瓦,8歐姆與4歐姆)
# p* @' b2 V/ O) Q" Y, `2 I9 M
●訊噪比:大於92dB(A加權)
: z; \' M# J3 @! l
●峰值輸出電流:大於30安培
$ g& g% s6 \+ v) j- t
●阻尼因數:大於160
4 P+ L Z' M5 p1 [3 P●頻率響應:±0.3dB(20Hz-192kHz)
: Y! E/ L% w3 u6 p9 ^●最高採樣率:24bit/192kHz
8 H- M; K! W$ [& g" y; N6 L' n●量感調整:高音±10dB(20kHz)、低音±10dB(60Hz)、平衡-10dB
2 N* r5 g7 X& v8 w/ M
●重量:9.8公斤
6 W2 A, P; L. B
●外觀尺寸(W.H.D):435×133×396mm
% V& f" [& u+ `3 E& r●參考售價:198,000元
/ t9 c' G( a& V! e3 e' ~1 o
$ q" M2 ^: d! u* P
進口代理:迎家 02-2299-27773 G) N7 X3 _- T% w8 c2 s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