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今年Sony發表2025年式最新智慧顯示器系列的消息讓大家有點意外,沒有更替旗艦與次旗艦級製品,BRAVIA 9、BRAVIA 7持續製造販售,依然是Sony mini LED家族的頂級與高階代表,我雖然也有點意外、但想想也合理:Sony為BRAVIA 9開發獨家的mini LED背光模組驅動IC以及22 bit驅動技術,讓mini LED智慧顯示器的顯黑能力在實際畫面的視感上已經逼近OLED的水準,特別是明暗交接處滲出到暗部的光暈在正常收視的環境下肉眼幾乎難以察覺,都已經作到這種程度了,以現有的技術實在沒有必要為改款而改款,這樣還可以給次世代技術(RGB mini LED背光)新機更充裕的研發時間。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想建構家庭劇院?直上98吋!
今年最重要的新製品正是本篇主角BRAVIA 5,從數字排序上看就知道它是位階在BRAVIA 7之下的中階機種。中階機種有什麼了不起?別家我不敢說,Sony出新品必然有它的用意,我就不賣關子直接說重點:BRAVIA 5的「價格位階」雖然比BRAVIA 7低,但是「畫質位階」卻毫不遜色(這包括主觀視感),而且本系列製品包括55、65、75、85與98吋,是的,你沒看錯,Sony的98吋終於正式登陸台灣了,現在在家看串流電影已經取代上電影院成為看電影的主流,有98吋直視型4K顯示器可以用來看電影、誰還想用超短焦投影機?
我提醒各位不妨在網路上搜尋一下(或者問AI),目前「近百吋」的4K智慧顯示器(電視),您就會知道多數仍是「中低階性能等級」拼價格不注重性能的機種,哪些品牌我就不點名了,這類製品多數仍是以傳統LED作為液晶顯示器的背光,背光模組能做成直下式背光(畫面亮度夠亮、適用於白天明亮的客廳)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如果您對畫質要求更高,同時考慮在明亮的客廳日常收視、能滿足弱光環境看電影與打電玩的需求,我會建議您認真考慮顯亮、顯黑能力都相當好且完全不需要擔心烙印的BRAVIA 5 4K mini LED智慧顯示器。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
98吋很大嗎?這就是BRAVIA 5擺在客廳的模樣,我稍微計算了一下,在3公尺距離觀賞98吋電視的水平視角約為40度,就算音響玩家在兩邊要擺左右聲道喇叭、採取正規的「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擺位法需要45至60度的夾角都沒有妨礙。98吋已經是將近100吋的尺寸,足以作為家庭劇院顯示器,日常收視白天不怕光、BRAVIA 5的22 bit背光控制、環境偵測自動調光與多項適用於弱光環境的影像模式也能滿足玩家想關燈看電影的需求。
分區控光性能接近上位機種BRAVIA 7
在Sony方面提供的資料,性能對照進化的部分都是以比較X90L系列居多,這也沒錯,因為兩年前X90L上市時的價格就跟現在的BRAVIA 5差不多,但是關鍵就在背光模組的等級,內行玩家很清楚客觀區分液晶電視的等級就看背光模組,傳統直下式LED背光的位階高於側光式,在直下式LED背光中還有分「有沒有分區控光」,X90L系列當然有、該系列65吋機種的分區數為88區。
既然要對比X90L我當然要拿出數據,然而「依照慣例」日、韓系一線品牌的智慧顯示器都完全不公開分區控光有幾區、BRAVIA 5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也是「依照慣例」用自己的方式測試控光分區數,本次Sony送來測試的是65吋的BRAVIA 5,根據我用自己做的特殊測試片段在黑暗環境觀察結果,BRAVIA 5的水平方向控光為24區段、垂直為16區段,總分區數為384區,以上僅是我個人觀察所得,非官方數據(不一定完全正確)。照這樣看起來,BRAVIA 5的分區控光不但是X90L的四倍以上,而且跟我去年測過位階較高的BRAVIA 7蠻接近,當時測到65吋BRAVIA 7的分區數是480區。
22 bit精細控制背光模組minbi LED發光強度
除了分區數之外,2024年Sony開始在mini LED背光模組採取22 bit驅動控制,其中包括12 bit PWM與10 bit電流控制,理論上讓每區mini LED從全黑到最亮之間可作4,194,304階的發光亮度強弱控制。這到底有沒有用?去年我在黑房中仔細測試BRAVIA 9,就覺得光暈小到幾乎可以完全忽略,並且使景物的光影階調更為分明、立體感也明顯提昇。實際觀察BRAVIA 5,儘管我知道的的控光分區數跟BRAVIA 9有落差,但「很難察覺光暈」這點我認為已經明顯優於分區相近的其他品牌製品,跟自家的BRAVIA 7相比,我說句大實話:如果是看正常畫面(不是特殊測試片段),我真不相信有人可以看出65吋384分區和480分區的差別。
65吋BRAVIA 7的分區數是480區,如果分區密度相近,我推測BRAVIA 5 75吋的分區數約為500至600區、85吋約為600至700區、98吋可能在800至1000區,以上數據純屬推測僅供參考。我很確定BRAVIA 5的mini LED背光模組的控光性能已經接近次旗艦款式BRAVIA 7。
局部峰值亮度能符合HDR10標準
我接著實測局部峰值亮度,在此我要特別說明,目前這項測試沒有世界標準,例如在全黑背景中顯示多少%全白測得的亮度值,而且測試員還要一試再試在何種模式下、相關參數要如何調整可以達到最高數值,所以我說實話,所謂的局部峰值亮度其實很少在實際收視時(包括HDR影片)出現,但此測試對於HDR光照感的顯示性能與明亮環境收看的明室對比度仍有參考價值。
我實際測到BRAVIA 5的局部峰值亮度在20% Window是1044 nits,多次嘗試最終找到在27% Window的亮度最高、實測峰值亮度為1055 nits,從實測結果可以確定BRAVIA 5的局部峰值亮度已經有高階機種的水準、跨過HDR 10要求的1000 nits門檻。我以此數據跟我去年實測上位機種BRAVIA 7的結果比對:Son y果然還是把等級分得清楚:BRAVIA 7在20% Window峰值亮度是2128 nits,最高亮度發生在12% Window測到2296 nits,兩者之間峰值亮度相差一倍、在明亮環境顯示HDR影片是能看出來的,如果您很在乎這點,就考慮提高預算買BRAVIA 7吧。
色域幾乎與DCI-P3相當
講到這裡,我覺得BRAVIA 5再跟自己同級的舊機種相比已經沒有多大意義,我想乾脆繼續讓它越級挑戰現役上位機種BRAVIA 7 比較實在。我接著說色彩部分,比較仔細的讀友們可能有發現去年有人說mini LED背光、也有說「QD」mini LED背光,看似有QD的mini LED顯示器比較厲害,但就我所知這些mini LED機種的晶粒都是發藍光,肯定都是用量子點薄膜轉換成高演色性的白光、唯一目的當然是擴張色域,所以請大家理解:mini LED沒寫QD也有QD,名稱不要緊、看實測色域最實際。
我實際測試BRAVIA 5:其中Cyan-Green與Magenta-Red兩區段的色域超過P3標準、暖色系的Red-Yellow-Green區段則比P3標準略小,實測結果可以看出BRAVIA 5的色彩空間幾乎與DCI-P3相當(但覆蓋範圍略有不同),我調出去年以相同裝備實測BRAVIA 7的結果比對,兩者的色域非常接近,BRAVIA 5的綠色系顯色範圍還略大一些哦!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
圖1至圖4分別是BRAVIA 5色彩增強設在「關」、「低」、「中」、「高」4檔的實測結果:各圖中黑色三角形為HDTV標準Rec.709、白色三角形範圍則為實測色域。其中僅「關」的色域與HDTV標準相近,其他三檔都超過Rec.709標準範圍不少,儀測結果得知BRAVIA 5具備色域性能,在日常收視顯示SDR視訊時就能採取廣色域顯示、擴張色彩濃淡變化的範圍。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
圖5是以我測到BRAVIA 5的最大色域(白三角形)與數位電影標準DCI-P3(黑三角形)比較,兩者的顯色範圍很接近,我再找出去年BRAVIA 7在相同項目的測試結果(圖6),您看出來了嗎?BRAVIA 7與BRAVIA 5的廣色域性能很接近,BRAVIA 5的綠色系範圍還比BRAVIA 7稍大一點、能顯示出更深的綠色。
同樣是4K顯示,日常收視畫質差別很大
影像處理與色彩調校向來是Sony電視與4K智慧顯示器的兩大優勢,在影像處理方面,我認為目前中、高價位製品的競爭重點在於日常收視串流影片與有線電視頻道的畫質提昇,4K面板的解析度都是3840×2160,這些日常收視的視訊以1080p(Full HD)居多、4K影片現在也不算太少,但Full HD的畫素數僅有4K的1/4,因此FHD在4K面板上顯示需要插補添加原視訊數據三倍的運算值(由影像處理來補),而網路4K影片的畫質雖說是4K、但受限於bitrate(資料率往往只有4K藍光片的1/3或更低)必須重度壓縮而損及畫質。
Sony早在Full HD進入4K時代轉換期的十年前(2002年)就已經著手進行超解像的研究,在2012年把自家的「資料庫型超解像」實際應用在初代的4K電視,技術核心是影像處理晶片會檢視輸入影像的畫面、分辨其中物像與背景的類型,從內建的實拍影像資料庫尋找相關的物像細節、以此即時補充原畫面缺少的細節與質感,正是因為日常收視的原畫面畫質並不理想、讓Sony的影像處理有大幅提昇畫質的空間,這就是Sony 4K電視在相同的面板條件下、畫質看起來就是比較細緻的原因。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
圖1是BRAVIA 5在標準模式測得的RGB曲線,標準模式(未調整)的色溫約為9460K,標準模式若用「暖色溫」檔位則為8250K,在預設色溫檔位中最接近D65的是「專業1」與「專業2」,實測色溫約為6852K,實測RGB曲線請見圖2。如果用家不擅於調整,想看到接近專業校正的色溫,只需要把畫質模式選為「電影」,此時多數階調的色溫就會落在6750至6850K之間的範圍,圖3是實測的RGB曲線。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
圖4至圖6依序是標準模式「中間色溫」、標準模式「色溫專業1」以及電影模式三者的實拍畫面,比較圖5與圖6就可以看出兩者雖然色溫相近,但標準模式對應SDR視訊時有擴張色域、電影模式仍以HDTV標準色域顯示,因此色彩看起來就是要比沒有擴張SDR色域的電影模式鮮艷。
進化的XR Clear Image
BRAVIA 5配備的影像處理引擎是以往用在Sony高階機種的「XR認知智慧處理器」,超解像處理應用最新的XR Clear Image,和以往的資料庫型超解像處理相比,它在開發過程中導入深度學習(AI的一種),進一步提昇影像處理引擎對於影片畫面中物像類型的辨識能力,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讓網路影片重度壓縮受到的畫質破壞得到修復,使BRAVIA 5用家看到網路影片的畫質更接近母片(沒有壓縮破壞)的狀態。
此外XR處理器還加強對於畫面中複數(多個)物像與背景的識別能力(例如人物的臉部包含側臉),識別視覺焦點、加強超解像處理。所以請各位理解:4K面板的解析度一樣、實際看4K智慧顯示器的畫質細緻程度差別卻不小,影像處理技術就是關鍵。
動態解析度測試
接著說動態解析度,Sony在中、高階4K液晶智慧顯示器應用的XR Motion Clarity包含兩項處理:其一是俗稱的倍速顯示,以60Hz視訊為例就是在原生畫面先後相鄰的兩畫面之間、由影像處理電路分析兩畫面景物位置的差異、插入物像位置介於兩者之間的生成畫面,最終在4K面板以120Hz畫面更新率顯示,這可以提高移動物像的解析度、降低顫動提高流暢性;另一個手法是「黑插入」,在相鄰兩畫面之間插入極短時間的黑畫面打斷液晶顯示的殘影,多數的作法是全畫面的黑插入、Sony獨家的作法是「追隨物像移動的局部黑插入」。正因為Sony中、高階4K液晶智慧顯示器的Motionflow結合上兩種技術,因此至多年來都在動態解析度性能稱霸,在此項目也勝過我測過的Sony OLED機種。
實測BRAVIA 5的動態解析度,在FPD Benchmark 1080級的動態解析度測試中,本機在完全未經調整的狀態下於移動速率6.5 ppf與12.5 ppf測試片段都達到1080條的動態解析度(滿分),在移動速率18.5 ppf片段則為800條,先前我測試BRAVIA 7與BRAVIA 9則能在出廠預設狀態下在18.5 ppf片段就達到1080條。難道說BRAVIA 5的動態解析度不如上位機種?
我認為是出廠調校造成的差異,因為只要在BRAVIA 5 Motionflow項目選擇「自訂」、將「清晰程度」從1改為2,18.5 ppf片段一樣能達到1080條,此時雖然為因為黑插入調得稍高、使畫面亮度稍減,但我仍然察覺不到任何畫面閃爍,這樣的簡單調整能讓BRAVIA 5的動態解析度更高、可以用來觀賞體育節目。在4K動態解析度方面,本機在4K/60p測試片段、移動速率4 px的物像仍有完整的4K解析度,這項測試結果高於平均水準、但仍不及BRAVIA 7與BRAVIA 9。
BRAVIA 5實拍畫面(僅縮放裁切無修圖)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更鮮艷、更清晰,迎合大眾口味的影像特性
說這麼多,BRAVIA 5「看起來如何」才是最重要的,我老實告訴大家,它跟我預想的不一樣,我原以為它應該與BRAVIA 9、7系列一樣採取趨近專業顯示器的中性調校,但我認為Sony似乎是刻意讓BRAVIA 5與價格帶最接近的BRAVIA 7系列呈現不同的影像風格。
BRAVIA 5在電影模式、專業模式以及對應Netflix與Sony Picture Core的校正模式(Calibrated Mode)開啟狀態下,依然是趨近 專業顯示器的中性調校,但「標準」模式下是往「更吸睛」、「更討好眼球」的傾向做調校:在色彩風格方面,它在顯示HDR視訊時充分利用了廣色域特性讓色彩表現得更為鮮艷,中間色(不是接近最深色)的色彩飽和度比較高,視感上會覺得色彩比較豐富,跟專業顯示器(口味清淡)相較是較為重口味的傾向。並且我能感受到它加大了細節增強、物像線條輪廓描繪的銳利度施予更強的力度,切換比較真實解像(超解像)有沒有開,可以更明顯看出開了超解像視感的解析度會明顯提高,突顯Sony 4K智慧顯示器在影像處理性能的優勢,此外我還觀察到這會XR處理器針對視覺焦點的超解像處理力度也提高很多,因此使視覺焦點(合焦處)的質地精細度以往更遠高於背景(散焦區塊),再加上22bit背光驅動對光影層次的助益,使物體的立體感、畫面從前景到後方的深度感(景深感)更強。
BRAVIA 5實拍畫面(僅縮放裁切無修圖)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在光影表現方面,我認為BRAVIA 5的黑位殘光收斂的非常好、有直逼上位機種的高水準,但我認為BRAVIA 5「極暗位」的顯示性能小輸BRAVIA 7,在偏重收斂殘光的同時我觀察到它犧牲了接近全黑、在1 IRE附近的極暗位階調,我必須說這只有慣用高價顯示器材的超龜毛玩家才會在意、正常人根本看不出來,大部分其他品牌高價機種普遍也有這個問題(有些還更嚴重),倘若您真的在意這一點,那就考慮提高預算購入BRAVIA 7、BRAVIA 8與BRAVIA 9系列的高性能機種。
注重音像定位「影音合一」的內建喇叭
在聲音方面,薄形電視原本就受限於體積、無法比照音響製品配備大尺寸喇叭單體與箱體,能夠像BRAVIA 9採取三音路設計、有獨立低音單體,讓聲音能量表現像有裝Soundbar那樣的智慧顯示器畢竟是特例,不過BRAVIA 5還是保留一項Sony「影音合一」的優良傳統,除了在機體底部配備兩支X-Balance全音域單體以外,在機體後方左右兩側略高的位置還有配置「高音定位」單體,主要作用是讓人物對話聲音結像的位置(高度)落在畫面上,讓聲音定位與畫面上的人物結合。
BRAVIA 5還有虛擬環繞音效處理,如果單純比「電視機本身的聲音」,BRAVIA 5在聲音定位、清晰度方面都是在平均水準之上,但是我說大實話:真要拿BRAVIA 5的大尺寸款式(特別是85吋、98吋)在家享受電影樂趣,只靠內建喇叭的聲音能量、尤其是低頻的說服力我認為真的不夠。
三度空間音效、內建功率1000瓦的BRAVIA Theatre System 6
電視內建喇叭再怎麼做都是低頻有限,Sony很務實地在BRAVIA 5的上市同期推出能與它搭配的平價家庭劇院系統BRAVIA Theatre System 6(HT-S60),這次我也拿它與BRAVIA 5搭配測試。這是一套相容Dolby Atmos與DTS:X「實體5.1聲道」音響系統,應用Sony 自家的Vertical Surround Engine音效技術能虛擬上方聲道、讓用家能聽到有三度空間包圍感的音響效果。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本系統的「主機」是做在超低音喇叭箱體中,它有HDMI ARC對應BRAVIA 5輸出的數位音訊進行多聲道或二聲道音訊解碼、並進行多聲道處理與放大,除了驅動超低音喇叭自身的單體之外,它還負責驅動前方三聲道(也就是Soundbar部分),並且採取無線傳輸將環繞音訊送至後方、驅動兩支環繞喇叭的無線擴大機,全系統均採用Sony自家的S-master數位功放電路、總功率1000瓦。
這麼便宜還採取二音路單體配置
這一整套5.1聲道系統的售價僅18,900元,比家庭劇院玩家買的入門級超低音喇叭還要便宜,但讓我沒想到的是Sony還相當重視這套系統的音質,除了中央聲道僅配備全音域單體以外,左、右、左環繞、右環繞聲道全部都是二音路設計,高頻延伸與細節肯定會優於多數僅配備全音域單體的平價Soundbar系統。對應有多聲道環繞音效的串流電影,用家可選的音場類型包括Sony Vertical Surround Engine、Dolby Speaker Virtualizer與DTS Virtual:X三種;對應一般電視節目與音樂(包括藍牙)的二聲道音訊,這套系統依然能上轉成多聲道、讓所有喇叭發聲,其中「上混」 處理的多聲道音場效果我覺得與Dolby Surround相近:對白清楚,前方音場以表現畫面上相關的聲音為主,環繞音效自然、不會喧賓奪主;「多聲道立體聲」則是像Party模式,用途是播放音樂、前方與環繞喇叭的發聲比重相當,我認為可用於開趴(大聲)或者作為日常在空間播放背景音樂(小聲)。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低音很夠力、入門玩家大滿足
這裡所說的入門玩家我是指沒有玩過正規多聲道音響系統的一般消費者。我剛把BRAVIA Theatre System 6設定好、一開聲,馬上就引起同事的關注,因為這套系統的超低音喇叭真的很夠力(兩倍價格的Soundbar系統還未必打得過它),如果只是按照程序正常設定,低頻與極低頻的量感給得很誇張、環繞聲道的發聲比重也稍重,我想這麼做應該是為了更容易吸引一般消費者、感受到這套系統強勁凶悍的電影音效與明顯的環繞包圍感吧。
聽過這套系統滿滿的低音、我再馬上切換僅讓BRAVIA 5內建喇叭發聲,感覺就像是突然沒了低音,差別就真的是這麼大、絕對是聽過就回不去了!在此我也建議這套系統的用家把超低音喇叭比例調低(降低「低音電平」的數值),讓電影音效、日常收視與音樂獲得更好的三頻均衡性。
最佳推薦
在本篇上稿前我已經看到BRAVIA 5其中55吋、65吋與98吋三款在官網的價格分別為45,900元、53,900元與249,900元,我認為這就是Sony把高階mini LED智慧顯示器相關技術往中階製品轉移,相當於把自家高性能機種當成中價位機種賣,毫無疑問是降維打擊、在所屬價位帶找不到能比拼畫質的對手,而BRAVIA Theatre System 6很有爆發力的環繞音效也遠超過我對兩萬元以下入門多聲道系統的預期,評估性價比,我認為BRAVIA 5與BRAVIA Theatre System 6都應該獲得我們的最佳推薦。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BRAVIA 5重要特點
- 本系列包括98吋超大尺寸機種
- 比照上位機種配備XR 認知處理器
- XR Backlight Master Drive mini LED 背光技術
- 22 bit背光模組精細發光強度控制
- XR Clear Image AI超解像處理
- XR Motion Clarity提昇動態解析度
- Perfect for PlayStation 5對應ALLM與VRR
Sony BRAVIA 5智慧顯示器 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劇院系統 評測
BRAVIA Theatre System 6重要特點
- 1000W 總輸出功率、超低音很夠力
- 注重高頻延伸與解析度的二音路單體配置
- 對應Dolby Atmos和 DTS:X
- 二聲道音樂與影片都能上轉多聲道環繞音效
- 可在BRAVIA智慧電視操作選單控制
- 可透過 BRAVIA Connect App進行設定控制
BRAVIA 5 65”規格:
●類型:65型4K智慧顯示器●畫面寬高比:16:9●面板類型:LCD●面板解析度:3840×2160●背光類型:mini LED●背光調光類型:區域背光控制技術●數位視訊相容:4096 x 2160p (24、60 Hz)、3840 x 2160p (24、30、60、120Hz)、1080p (24、30、60、120 Hz)、1080i (60 Hz)、720p (24、30、60 Hz)、480p●HDMI 2.1相關功能:4K120/eARC/VRR/ALLM/SBTM●USB相容格式:FAT16/FAT32/exFAT/NTFS●HDR相容:HDR 10、HLG、Dolby Vision●端子:AV輸入端子×1、HDMI輸入×4、USB×2、RJ-45網路端子×1、數位音訊輸出×1、耳機輸出×1●內建喇叭:Acoustic Multi-Audio, 音效定位高音單體×2、X-Balanced全音域單體×2●功放電路:10瓦×4●外型尺寸:1447×832×58 mm(WHD,不含底座),1447×865×345 mm(WHD,含底座)●重量:約24.9公斤(不含底座)、26.3公斤(含底座)●參考售價:53,900元。
BRAVIA Theatre System 6規格
●喇叭配置:10單體、5.1聲道●系統組成:Soundbar SS-S60、超低音喇叭SA-WS60、環繞喇叭SA-WS60●總功率輸出:1000瓦●HDMI eARC輸入對應:Dolby Digital、Dolby Digital Plus、Dolby TrueHD、Dolby Atmos、DTS、DTS ES、DTS 96 / 24、DTS:X、LPCM:2 聲道 / 5.1 聲道 / 7.1 聲道●光纖輸入對應:Dolby Digital、Dolby Digital Plus、Dolby Digital Plus / Atmos,DTS,LPCM 2 聲道●藍牙接收對應:AAC、SBC●虛擬環繞音效:S-Force PRO、Vertical Surround Engine、DTS Virtual:X●音效強化:DSEE●參考售價:18,900元。
品牌公司:台灣索尼44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