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34

[業界要聞] 音響論壇、新視聽編輯例行教育訓練

16#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11-9 21:10:35 |已閱:128682|評論:18|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admin 於 2014-11-12 09:21 編輯

普洛文化技術主編:陸怡昶教育訓練感想
靜電喇叭的確是非常好的教育訓練題材。尤其是老大在整個示範的過程中都是以「多數人感覺到舒適的音量」來播放音樂,更真確地呈現自然樂器、人聲在空間中的聲響,讓大家感受到在零瓦至一瓦之間不僅能呈現出微小的聲響、還能完整呈現樂器的音色與質感,這就是靜電喇叭的優勢之一:敏感反應「超越零」的微小聲音成分,就算音量不大、不用催逼音量也能表現出高動態。正如頂級顯示器材所追求的「高對比度」並不是「比誰的光輸出高」、而是比「誰的黑比較黑」、更完整顯示出微光中物像的階調與細節。但是我不知道大家對於這一點的認知如何,能夠在弱音曲段中表現出活生感、比絕大多數喇叭更好的強弱對比,這不正是「高動態」的特性嗎!
靜電喇叭沒有箱體、所以音染極低,因為振動部分的運動質量(moving mass)很小,所以慣性小→運動後的「多餘振動」少,也可以說是偶次諧波失真成分少且暫態特性極佳。很多玩家以為「豐富的聲音」其實並不是聲音的原貌,而是加入了箱體音染與多餘振動,這些成分會讓音色顯得溫暖,但是會嚴重影響聲音的正確性,剝除了這些多餘成分之後,就像除去了眼前的煙霧、能看到更多的細節,這些細節的呈現是自然的、而不是以凸顯強調高頻而給人高解析度的印象。
以高頻上段的延伸能力來說,我認為這對喇叭還不夠好,具體來說人聲、鋼琴與大提琴的泛音成分相當完整,即使是單一樂器也足以表現出「複雜而和諧」的聲響,但相對而言,小提琴的聲音就顯得比較「簡單」一些、不夠「複雜」也表示音色還不夠完整,昨天沒有聽到長笛,長笛的基音雖不高、但泛音成分卻比一般樂器複雜很多,所以如果喇叭好到相當程度,我會用長笛曲目作檢驗。靜電喇叭的結構與發聲原理的優勢我不多說,我想說的是性能的限制,除了最大音壓的輸出能力以外,音訊在進入極板之前必須先經過升壓變壓器的轉換,而初級圈與次級圈的匝數比很高,我認為這很有可能是限制靜電喇叭高頻上段延伸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Quad靜電喇叭外面是「布套」、Martin Logan是鐵網,相對來說後者的高音比較明朗一些。很期待哪天老大可以試聽Martin Logan CLX啊!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11-10 11:18:05 |已閱:128682|評論:18|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音響論壇業務經理:陳明松教育訓練感想
在昨天之前我對靜電喇叭的認知有限,而且近期只在客戶那裡聽過舊款Quad ESL-2805,在聆聽人聲、小編制室內樂的感覺就是音質很好,但低音表現就不好,且承受不了很大的功率,所以在大編制的管弦樂就很難表現出色。
在台灣這海島地區由其是北部的潮濕氣候,如果沒有注意防潮,很容易就會讓振膜損壞,袁大倫那裡就會常常看到進去換修振膜的QUAD,所以更讓靜電喇叭的推廣受到很多的限制。
第一次有這種好康的機會,可以到老大家聆聽音響,帶著興奮不已的好心情,進入屋內光看眼前的Hi-End銘器,更讓興奮的心情Hi上一層。
我對DaliCD感受是比較深刻,因為這張片子我也有,對裡面收錄的16首曲子也有一些聆聽感受。光第一首的吉他演奏,吉他擦弦的真實質感,就是我家系統很難表現出來,更何況呈現出的空間感,更是讓我口水流滿地。老大放了4首給我們"匹乓:,都有很讚的層次感、定位感及怟頻段的表現。
另一個震撼教育是老大家的空間真的很棒,聽不到一絲絲外界的雜訊。
昨天我的耳朵,享受了2個小時的美好時光,當老大準備播放前的短暫空檔,彷彿時間凍結。音響要好聽還是得多多學習搭配,老大說每首曲子的錄音效果都很棒,但是大多人都沒能聽出真正的好聲音?選擇器材除了自己的品味,良好的搭配更要下功夫。
回覆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18#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11-10 17:04:59 |已閱:128682|評論:18|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普洛文化 於 2014-11-10 17:20 編輯

音響論壇編輯:周靖庭教育訓練感想

前言
在聽到老大調聲之前,我對靜電喇叭的好印象來自小陸調的Martin Logan,那股透明感與細緻聲底讓人留下好印象,我相信靜電喇叭應該是能夠齊備各項音響元素的。只不過Martin Logan的作法是混血,很難斷定純粹的靜電喇叭在整體頻段表現會呈現什麼樣貌。當然,我先假設了音質音色都沒問題,老大才會在一週之內多次強力推薦QUAD這對ESL 2912。於是,我想先聽到的,是2912讓「真正的速度與細節量」聽起來像怎麼回事。
會說「真正的」速度與細節,是因為老大分析過其結構,使我相信沒有箱體渲染的2912有趨近於零音染的特質,也沒有「錐盆單體一連串運動過程」造成的失真或延遲。

MDG
開頭是Tanski那張鋼琴錄音,首先感到「細節多,不等於聽感會纖細」,播放此專輯時音量較小,但觸鍵仍保有厚度,並帶有那張錄音中淺淺的木頭味,我相信這是頻段比例正確,細節才會這樣自然呈現。說到之前沒注意過的細節,應當算是樂曲不同段落的細緻音色變化,可見2912對聲音變化是相當敏銳的。
不過這並不讓我感到意外。讓我大為驚喜的是2912那驚人的堂音描繪能力,彷彿很容易就能再生出空氣感!這會暗示大腦,告訴大腦它唱出許多寬鬆與真實感。至於我想聽的2912低頻,由於這軌沒轟隆隆的左手低音鍵轟炸,所以還沒感受到。當時我猜想,應該不是2912底盤不夠厚,而是「不給加料空間」,要調聲,還是得靠線材(微調比例)或器材(風味、個性)。換句話說,由於2912的物理結構如此,低頻多寡也許不是真命題。

Yarlung Records
對我來說,用耳機聽Yarlung的曲目,感覺像是考驗音質與樂句鋪陳的層次感(是樂句張力,而不是定位的層次)。從2912聽來,一切都是傳真而上乘的,聽過二張Yarlung提琴專輯的示範,擦絃細節之豐富、琴腔共鳴之清楚,我已經被說服。大小提琴再生非常真實,是我喜歡的聲音;而聽過MDGYarlung之後,2912的特異功能之一也展示得很完整,亦即「在小音量也能有明確的動態變化」。
不過我對2912唯一能夠挑剔的疑竇也在這二張專輯裡。
就我對那幾首大提琴曲的聆聽經驗,以及現場聽過、有類似曲風的大提琴獨奏會,我認為大提琴較低音域的再生能力確實足夠,然而2912在張力方面還是少了點,往低音域走的時候我會覺得不夠「狂野」,嚴格說起來,這會是我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小提琴部份也是,跨弦演奏處不夠「野」、不夠放得開。當時隨筆記下的二種可能,一是音量問題、一是擴大機個性使然。
後來問了老大,得到的答案是無關音量,2912小聲聽也是有一樣的表現力。所以我認為應該不是2912低頻能力不足,而是「這就反應了AVM擴大機低頻不誇張」的狀況。最後老大說有用偏向內斂的線材搭配,或許也是線材與AVM搭配所致,才讓我有「不夠野」的感覺。

直接拍馬屁時間
Mark Levinson那張時,老大要求聽人聲肉感,當專注在人聲肉感,我反而發現另一特色!這對喇叭唱「詩篇23」時,人聲與磬的對比極其明確,完全不同的質感可以並陳,可見喇叭功力。嗯,當然也是老大調聲功力嘛!
感謝老大推介蘇芮,這張錄得原來如此清爽有韻味!由2912唱來,透明感與形體都有漂亮的比例,也與老虎魚有明確的對比,小時候根本聽不懂啊…
另外,這應該是我聽過最好聽的一次「The Very Thought of You」,雖然「調味」沒有之前聽錐盆單體那麼「迷人」,但我喜歡2912這種自然而淺的韻味,弦樂群漂浮的光澤感雖不炫目,但極佳,不乾澀,也有適度的重量感,反倒襯托出Nat king Cole那種翩翩君子又帶有溫度的歌聲。
真的「暫態速度快」,其實聽起來並不快!?
2912本質註定是暫態快、速度正確的;聽過2912,回頭想想,一般在器材上聽到「感覺好快」的時候,或許是整體調音偏向刺激了?BluePort Jazz Sampler這張是個好證據。儘管喇叭速度快,聽起來也應該要有柔軟舒服的吹管表現,自然感、毫無壓力、寬鬆是其優勢。也就是說,喇叭速度快,指的並非「能夠輕鬆駕馭快速段落」,而是可以把每個音符表達得很到位,也就是活生自然的一個指標。
再到Blue Coast那張,一樣直接聽到高頻光澤,另外還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速度感,可以從吉他撥奏時,音符「收」的地方聽見;再來就是「歌聲瞬變」的對比,因為細節多與反應快,歌者的唱功(咬字與頓挫)就能表達得淋漓盡致。

幾個「第一次」
這次教育訓練,也讓我聽見幾個第一次注意到的細節。先說「Kissed by a Song」,人聲好聽就不用說了,但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原來鋼琴伴奏錄得也很甜潤哪!
再者,Mark Levinson第八軌(應該是第八軌吧)錄下了一般系統難以表現清楚的「銅管氣柱」,本次教育訓練應該也是我聽見最有「管狀氣柱」的一次,這樣聽爵士樂一定很爽!
還有,李小沛那軌「鴨子拌嘴」:有幾項打擊樂器「有中空凹槽的形體」原來可以聽得這麼分明?既有形體感,也有樂器內部中空部份壓噴空氣的細節,實在驚人。(這裡講得很模糊,大概打個比方。例如「鑼」,中間有凹陷,有凹陷的兩片鑼互擊,會有樂器中空的感覺)另外,傳統擊樂喜歡一個技巧,就是「在沒有明確音高的樂器上製造明確的頻率變化」,這點在解析力夠的系統上聽,趣味滿點。
最後是「電子混音質感」,聽起來,好的電音質感至少要具備「速度感,加上量感與頻段平衡」才能達成,讓電子泡製也有「好聽」的感受。「春江花月夜」有如此細膩的低頻表現就是證據,電子低頻的層次非常豐富,還能聽到那些一顆顆音符泡製得很用心,有不同的彈性與細節,一點都不死板;錄音師實在厲害!(老大也是!)

結語
QUAD這對2912之前,我也設想了一個比較抽象的問題。我關心的重點是從「聲音表現」能不能連結到音響本身的藝術性,也就是靜電喇叭會呈現什麼樣子的「聲音美學」。每對喇叭、每件器材,應當都是某種美學的實踐,主事者對於聲音的想法往往貫徹其中。不過,既然是美學,我認為應該有些原則不會「因器材而異」,姑且不從外觀造型的視覺美感討論,這次教育訓練讓我更意識到一個原則:中性無染是優點,要懂得欣賞原味之美。
前幾天老大開會提到「真實vs覺得是真實」,引用駭客任務(還有香草冰淇淋)當作例子。其實這部電影對於人文研究是個很有力的例子,在詮釋「超現實主義」的時候,駭客任務是非常經典的範例,這裡講的超現實主義不是達利那種超現實創作風格,而是基於社會現象提出的批判。簡單說,駭客任務中,意識被「母體」控制的一般人,其呈現的思維不只可說是「以假亂真」,而是從根本上「接受那是真的」,這也就是超現實主義關切的社會現象。這件事情,與音響如出一轍。
對於不習慣現場聲音的音響迷來說,音響系統發出的好聲,已經取代了「真實,但可能不夠討喜」的聲音。但我得說,其實這也不是錯。就像我們喜歡聽各種CDLP,不過也不在錄音現場,只能盡力架構、還原出現場可能的樣貌。然而,也唯有這樣的企圖,才會認為「中性無染」是優點;基於這個邏輯,靜電喇叭越是純淨、越是細緻,就越是挑戰、越是好玩。它只是調聲的起點,讓「真實世界」參與音響系統的比例提高,剩下的,就是音響的趣味所在。替這篇心得下個結論吧!「聽靜電喇叭,應該要是很有趣的事情。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11-11 13:07:24 |已閱:128682|評論:18|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新視聽編輯:黃世煒教育訓練感想
這一次關於靜電喇叭的教育訓練,與前幾次到老大家所聽到的聲音相當不同,以往教育訓練時,坐在座位中間時和站在後面時,不同的位置所聽到的聲音差異相當大,但是這一次Quad 2912靜電喇叭唱出的聲音,在每個位置聽起來聲音都很美,這是首先讓我感到與先前教育訓練時在相同空間裡差異最大的地方。
Quad 2912的聲音最讓我驚訝的是它細節的表現能力,不論是吉他彈奏、鋼琴演出、小提琴擦弦聲,都比一般錐盆喇叭聽到更豐富的細節,尤其是在低頻的鼓聲或是Bass表現,充滿了彈性,不會糊成一團,雖然沒有誇張的量感,但是聽起來顯得非常真實而且舒服,高、中、低頻均衡而且自然的聽感,讓人想要一聽再聽。
由於Quad 2912的細節描繪能力相當好,空氣微小的振動都能清楚的傳達到耳朵,當聆聽現場錄音的時候,可以聽到相當豐富的空間堂音,配上老大家的大坪數空間,讓舞台寬度與縱深的空間感表現相當好,即使沒有誇張的力道展現龐大規模,但是Quad 2912的空氣感是我覺得這個喇叭最迷人的地方,能夠清楚的聽到現場錄音與錄音室混音兩種錄音方式的差異。
我聽音響的資歷太淺,目前所聽過的靜電喇叭只有這次Quad 2912與上上個月小陸評測的Martin Logan,當時就已經被靜電喇叭純淨的音質與豐富的細節所震懾,但Martin Logan在低頻部分所使用的是錐盆單體,與Quad 2912全部由靜電薄膜發聲不同,我覺得這一次教育訓練所聽到Quad 2912的聲音在低頻段所展現出來的細節表現更好,而量感對我來說也相當剛好,兩者相比我更喜歡Quad 2912這樣自然真實的表現。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劉漢盛 發表於 2014-11-11 17:18:03 |已閱:128682|評論:18|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音響論壇主編:陶忠豪教育訓練感想

這是本次靜電喇叭教育訓練的最後一篇編輯感想。


在聆聽經驗中,我認為靜電喇叭的最大特徵就是輕鬆,這次的聆聽再度證明了這點,小提琴即使高音強奏,而且聆聽音壓其實已經滿大了,也沒有絲毫緊繃乾硬、令人覺得疲勞難耐的跡象。不過除此之外,這對2912還讓我聽到了更多,它的小提琴不但輕鬆,而且依然可以展現出非常凝聚的線條與穿透力,不因為寬鬆的表現而喪失了演奏應有的力道。除此之外,細節的表現真的非常豐富,弱奏尾韻的擦弦細節依然清晰,而且不會因為過度強調解析而失去自然的質感。特別的是,琴弦與琴身的共鳴聲響雖然非常清晰,但是與我以往聽到的「木頭味」卻不太相同,以前聽到的木頭味通常是略帶暖色調的,但是2912的木頭共鳴聲響卻非常清澈、透明、中性。老實說,略帶暖色韻味的聲音通常比較討喜,太過中性無色的聲音通常流於乏味,但是2912卻沒有這種問題,音質雖然透明中性,但是卻能完全讓人聽到樂器的原汁原味,並且被豐富的泛音細節,以及極強到極弱之間從容不迫的表現所吸引。
2912的低頻表現也令我驚喜,印象中全靜電喇叭的低頻通常比較扁平,無法像動圈低音單體那般擁有強勁的衝擊力、紮實的音質與飽滿的形體。不過2912的低頻不但量感充足、延伸優異,而且也有非常好的低頻厚度與飽滿感。不過如果仔細與動圈喇叭比較的話,我認為2912的大鼓敲擊形體感還是稍平一些,低頻密度感也不像動圈單體那般紮實。
總而言之,我認為2912的最大優勢在於毫不緊繃的輕鬆感、超高的解析與細節表現、極度透明中性卻不失自然的音質、即收即放的暫態速度、完全展開的強弱對比。
主要弱點仍在於實用性上,這種喇叭仍只適合擁有極大空間的少數人使用,擴大機的驅動力必須充足,而且耐用度雖有改善,但是推測振膜壽命依然有限,無法像動圈喇叭一樣耐久。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1234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4-20 03:36 , Processed in 0.582385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