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CD] 2017吉隆坡國際AV音響展紀念CD

複製連結
劉漢盛 發表於 2017-8-12 00:07:36 |已閱:26980|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AV Show的CD收 到了,這幾年的製作人都是Dick Tan與Jo Ki,我已經聽過他們所製作的幾張吉隆坡音響展紀念CD,對他們選曲的方向大概也有了解。打開CD一看,全部16首曲子擷取自16張專輯,其中有6張是我有的,其餘10張我沒有,可見他們平日收藏唱片之廣。
- r1 J7 K! @3 H' ^& ^$ x5 L. i6 A- b9 I1 R* o6 x' F
2017吉隆坡國際AV音響展紀念CD K02.jpg 2017 commemorative 2017 Kuala Lumpur ; }3 g$ U* J2 `3 u" m# A

' \& d- C- c& v第一曲「神話」,這曲考驗的是極強與極弱的樂器,大鼓的低頻震波相當長,細節多,大鼓如果開大聲,其他民樂器聲音能否保持纖美?那些細微的敲擊樂器、中阮、笛子、琵琶等音像與音粒雖然小,但實體感能否浮出空氣之上?大鼓的低 頻尾音能否聽到?震撼力夠不夠?此處的大鼓是帶點軟質的,不是全硬的大鼓。而且人聲夠不夠悠揚?合唱層次夠不夠清晰?老實說最難表現的不是大鼓,而是那些細碎的樂器演奏,必須要有很好的解析力,才能將那些細聲 細氣的樂器表現出很真實的演奏接觸質感。3 t( q1 W( b9 ~5 h

5 e7 T4 L- i$ ^$ F+ F 2017吉隆坡國際AV音響展紀念CD k07.jpg 2017 commemorative 2017 Kuala Lumpur
$ R$ w- K: K5 |' K9 T7 K5 W
: S# P, g' H( k" ` 2017吉隆坡國際AV音響展紀念CD K01.jpg 2017 commemorative 2017 Kuala Lumpur + I( ]1 C% I2 {; u7 A" g- |3 k
. }- a+ @4 _* ^) o* n$ g
第二曲鋼琴伴奏,女中音演唱,她的嗓音甜潤寬宏而且中氣十足,歌聲很美。伴奏的鋼琴音粒相當大,不是凝聚鏗鏘那種,而是比較溫暖、木頭味足的那種。雖然只有女聲與鋼琴,但音樂氣氛很美,錄音自然,足可一聽再聽。第三曲是薩克斯風、Bass、鋼琴與套鼓,擺明了就是要享受薩克斯風的口水噴濺,錄音效果很好,鋼琴、Bass與套鼓、薩克斯風全部錄得很好,尤其套鼓的鈸相當堅實,很有鼓棒敲擊銀鈸的質感。
2 o- l, ~% N9 O. _6 Q9 p  f4 x
9 V0 T& }! m9 y4 I 2017吉隆坡國際AV音響展紀念CD k06.jpg 2017 commemorative 2017 Kuala Lumpur ' H% ^2 q0 ?' i

! m7 L) N- D6 r0 t第四曲豎琴與Bass一出聲就讓人著迷,尤其那用手扣彈的Bass質感真好,下沉的音階也很清晰,一個個凝聚無比,非常真實。假若低頻解析力不佳,此處的Bass聽起來就不會迷人,也不會有彈性與活生感。鋼琴、豎琴的演奏質感要能分得清楚。剛開始只有豎琴、Bass與鋼琴,慢慢的樂器越來越多,甚至加入無詞女聲,薩克斯風,還有底部的弦樂群,此時就是解析力的大考片段了。第五曲相當特別,人聲分左右二邊,其實應該是同一人唱的混音,伴奏樂器反而在中央,鈴鼓、Bass都很清晰,此時如果您聽到的Bass音粒忽大忽小,忽肥忽瘦,那就是聆聽空間的中低頻、低頻駐波作怪,正確的Bass音粒應該是一樣大小的。
3 {$ V( w" q, p* r: `1 C1 k  E. F2 Q, D. j# b; k. Z. ?, ^. X
第六曲是小提琴獨奏,可以聽出是在殘響時間相當長的空間中錄音,因為小提琴的聲音已經「首尾相連」,整體發出清亮的琴音,但擁有豐富的擦弦細節,如果是硬調空間,這首曲子聽來應該不會舒服。如果是中性或軟調空間,才能感受到錄音之美。第七曲的重點在於腳踩大鼓、吉他、女聲。要注意腳踩大鼓要帶著硬調子,噗噗聲短促有勁才對。女聲直接無隱,聽起來要渾身跟著擺動才對。第八曲瑞鳴的唱片大家都知道,古琴、人聲、蕭等演奏得很清幽,如果您感受不到音質之美,音樂之美,那就不對了。第九曲電子音樂短短的,很難說出要測試什麼?第十曲又是測試Bass彈性的曲子,假若您聽不到會讓您熱血沸騰的Bass牛筋彈跳,那肯定是不對的。其他歌手、薩克斯風反而是陪襯的。0 k! j0 I$ e( B! O3 d. T9 q# _
# \9 ]8 J. `: R; S( E
2017吉隆坡國際AV音響展紀念CD K05.jpg 2017 commemorative 2017 Kuala Lumpur % W4 D, O0 {1 z/ ^( H
8 U/ S9 {+ s* y' A3 f6 w- ~
第十一曲是整張CD中表現難度最高的,那小提琴錄得極好,就怕音響系統表現不出來。伴奏的管弦樂也很棒,不過需要有很好的解析力才能享受到好處。第十二曲又是Venessa的歌聲,同樣又是腳踩大鼓真實度的考驗,紮實、短促帶點硬掉與彈性的噗噗聲就對了。如果腳踩大鼓的聲音太軟,太肥,那都不對,一定要聽起來整個人會跟著擺動,那就對了。十三曲是MA錄音的「交織回憶的國度」,如果您有聽過我們出版的「聽空間在唱歌」,就會發現我們是選同一首曲子,這就是「英雄所見略同」嗎?
$ J* N# q1 }: s2 w
+ R* l8 ?. P! i8 s第十四曲是很美的無伴奏合唱,只要稍微有調校的音響系統應該都能表現得不錯,不過要提醒您,主唱的嗓音 形體可不要太大,太大就不自然了。第十五曲來自MA on SA,這張MA的精選輯大家都有,又是Bass的考驗,同樣的,如果沒有彈性,沒有牛筋細節,那都錯了。假若您聽到的是笨笨死死的Bass,府上音響系統的低頻表現整個都是有問題的。最後一曲是韓德爾的歌劇,小號的聲音有沒有金黃的光澤?能不能聽出左邊與右邊小號的應答?小號的尾音很美,在空間中繞樑,您能夠聽到清楚的尾音與空間感嗎?女聲的嗓音有沒有溫潤的美感?如果聽起來尖銳不夠溫潤,那應該是府上聆聽空間硬調使然。5 Z" m# q' f0 i! [) @& U" R

. u3 |% G. w3 i8 Q$ ~+ k 2017吉隆坡國際AV音響展紀念CD K04.jpg 2017 commemorative 2017 Kuala Lumpur $ V4 D3 x1 D  h, o$ r( k

+ q: E: Z4 P: `5 c/ v2 s# L% Z- \ 2017吉隆坡國際AV音響展紀念CD K03.jpg 2017 commemorative 2017 Kuala Lumpur , S2 ~4 x0 d5 \8 }

  H* F& R3 @4 f- e還是跟去年、前年的紀念CD一樣,內中所選的曲子都很有品味,也都考慮到雅俗共賞,能夠滿足許多音響迷。不過,少數曲子仍然帶有一些難度,不是隨便就能過關。一般音響迷要注意第十一曲與第十六曲,如果這二首都能過關,那也能夠將大部分CD都唱得感人了。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17 00:01 , Processed in 0.763918 second(s), 97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