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CD] 葛利格三首小提琴奏鳴曲,還加上一首民謠變奏曲

複製連結
劉漢盛 發表於 2020-5-20 19:30:52 |已閱:18856|評論:0|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台北
字體縮放
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著名音樂家,音響迷不可能沒有他的「皮爾金組曲」,以及他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他的Holberg Suite、抒情小品與Two Elegiac Melodies也很好聽。如果也喜歡聽他的三首小提琴奏鳴曲Op.8、13、45,那就是比較內行的音響迷了。
- U: }$ Y. S; \/ U, H8 Y
7 v5 Q0 X; n1 K  W 葛利格三首小提琴奏鳴曲,還加上一首民謠變奏曲 DSC04192.JPG 葛利格 小提琴奏鳴曲 Homecoming Folk Tune BIS 上揚唱片
5 o" _, [  ?1 {( R1 K" {4 L, `
% k# F9 H+ S2 Q. j0 W+ g8 d葛利格對音樂的興趣來自家庭,尤其是身為音樂老師的母親對他的影響最大,6歲就開始讓葛利格學鋼琴。葛利格十幾歲時就寫出自己的作品,15歲那年他的作品被挪威著名小提琴家Ole Bull(1810-1880)聽到,推薦他去萊比錫音樂院學音樂。19歲畢業,20歲到了哥本哈根,在那裏住了三年後才回到挪威。無論是出國前、暫時住在哥本哈根或回到挪威,北歐大地的種種養分都是葛利格作曲的重要活泉,包括挪威的壯麗山川、挪威的民謠、文學、詩歌等等都綿密的交織在他的各種作品中。5 L" C/ {& b7 i7 N! R& Z

  i" U1 H& Z& U9 L 葛利格三首小提琴奏鳴曲,還加上一首民謠變奏曲 DSC04193.JPG 葛利格 小提琴奏鳴曲 Homecoming Folk Tune BIS 上揚唱片
/ W9 v6 J6 s' `4 h) @) W+ _: \! b; }, J! b( r6 A
葛利格的身分是鋼琴演奏家、作曲家,甚至還兼指揮,他的許多鋼琴作品都是自己擔任首演,也寫了不少鋼琴作品,尤其抒情小品(Lyric Pieces,10冊,共66首曲子)前後花了大約37年,可說是葛利格鋼琴作品的代表,所以他也被稱為北歐的蕭邦。不過,他卻只寫了一首鋼琴協奏曲,也就是那首著名的A小調,那是完成於1868年,也就是他25歲時。據說這首鋼琴協奏曲可能是葛利格在萊比錫時,聽過舒曼的太太克拉拉演奏過舒曼那首鋼琴協奏曲,所以才引起作曲動機的。5 I, m3 y3 W2 |; j" V! H" R1 i

1 t; v. F3 c$ N/ x3 U3 h葛利格算是少數衣食無虞的作曲家,他的父母家境本來就很好,而他又長期接受國家年金奉養,所以可以專心作曲。不像莫札特要以寫曲維生,也不像舒伯特經常要靠朋友接濟。而且還有個好賢內助。他太太Nina Hagerup是他的表妹,也是歌唱家,二人於1864年訂婚,三年後結婚,婚後對葛利格的幫助很大。葛利格寫了很多歌唱曲,這可能也跟他的太太有關。
* \7 m/ D  _9 n1 c% C" Q0 f4 B0 i/ t- ^  B
不過,葛利格一生只寫了三首小提琴奏鳴曲,第一號Op.8完成於1865年,第二號Op.13完成於1867年,二首相距不遠。而第三號Op.45則是完成於1886年,距離第二號已經將近20年。如果以年齡看,第一號完成於22歲,第二號完成於24歲,第三號完成於43歲,第一號與第二號的心境思維應該是相近的,第三號則是葛利格人生完熟時期的作品。- U9 l- n! r9 W: t. Z  v4 h2 V6 t
2 ~9 O* z& a' e8 Q9 a5 z4 ^8 e
葛利格曾在1900年時寫給Bjornstjerne Biornson(1832-1910,挪威作家,190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信中說:第一號是比較幼稚的,充滿榜樣的風格。第二號則是國民樂派民族風的。第三號則是視野廣闊的。到底葛利格的作曲榜樣是誰呢?舒曼?或者丹麥作曲家Niels W. Gade(1817-1890)?英文原文中是寫Models複數,所以作曲榜樣不只一人,應該說是他在萊比錫音樂院習樂時所受到的影響。第二號奏鳴曲是曾哥本哈根回到奧斯陸時期的作品,也是葛利格心中浪漫樂派與國民樂派的釀造期。3 B! j  Z: S8 j1 x$ G! O  W  T

0 P  {8 b0 H2 x( K: F( O第三號奏鳴曲是受到義大利年輕小提琴家Teresina Tua來訪的啟發。葛利格的第二號奏鳴曲演出之後,Niels W. Gade告訴葛利格:下一首小提琴奏鳴曲不要再那麼挪威風了。當時年輕氣盛的葛利格有點挑釁的回答:是的教授,下一首可能會更糟。沒想到將近20年後這首曲子在萊比錫首演卻大獲成功,當天鋼琴由作曲家擔綱、小提琴則是在萊比錫音樂院任教的俄國小提琴家Adolf Brodsky負責。不僅演出大獲成功,連樂譜的銷售也大賣,Brodsky從此也成為葛利格的好友之一。+ v2 Y7 B, r/ b0 n- ~# j

) y$ D$ P7 |4 B1 C/ T2 z& w這張CD還有一首1990年的作品,那是這張CD中的小提琴演奏家Eldbjorg Hemsing所寫的小提琴獨奏曲,取名是「Homecoming,Variations on a Folk Tune from Valdres」,曲子不長,音樂聽起來充滿民謠風格。到底這首曲子與葛利格有什麼關聯呢?否則怎麼會放在同一張CD中?原來Eldbjorg Hemsing的家族來自挪威Valdres地區,那裏的民謠被葛利格的作品採用。話說葛利格從萊比錫回到挪威時,最早見面的人之一就是他的教父,也就是送他去萊比錫的Ole Bull。Bull聽了葛利格的作品之後,給他意見,要他去挪威四處旅行,親炙挪威的好山好水風土人情,這樣才能寫出屬於挪威的音樂。3 R9 ?/ m. P, h, P0 X) j
" G! l4 i- }5 {1 }
葛利格採納了教父的建議,不過當時交通沒有現在那麼方便,想要走遍挪威沒有那麼容易,所以葛利格也從前人所收集的民謠中取素材,其中就包括Ludvig Mathias Lindeman所收集的民謠。Lindeman在1848年獲得奧斯陸一家基金會的贊助,旅行挪威採風,其中就曾到過Eldbjorg Hemsing的家鄉Valdres,在那哩裡,小提琴家的曾曾祖父曾經唱民謠給Lindeman聽,Lindeman收集之後,葛利格就從中取用,作為他的作品Op.24 Ballade的重要素材。
( L7 l& m) s7 t) t( y0 q& B) }& U7 Z0 M
這張CD的錄音與BIS其他唱片一樣,都有很高的水準,無論是小提琴或鋼琴都會讓人喜歡,可說是清新雅致的錄音效果。提醒您,BIS的SACD除了有CD層與二聲道SACD層之外,還有5.0 CD層,有多聲道系統的人可以聽聽看。封面中小提琴家所穿的那身衣服跟背景的荒瘠景象很搭,難道那就是Valdres嗎?( x4 x& T' E. r- ~* u* g
% W! F% `, H) D3 r0 [6 y

! U$ ^8 n/ m3 a1 z* N, f- ?  d( L* f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8 16:02 , Processed in 0.528764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