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仔細看過2018年高雄音響展的海報,就會發現主視覺裡有一個原住民女孩,那位女孩叫做花蝴蝶女孩,那幅畫是高雄畫家張金發所繪。高雄畫家所繪的原住民畫作,當作高雄音響展的主視覺,這是接地氣的做法。不過,您不知道的是,高雄音響展剛結束,四月初,這張「海翁繪」CD就發行了,這張CD的封面也是原住民畫作,其風格跟高雄音響展納福花蝴蝶女孩是一樣的。沒錯,這也是張金發的畫作,而這張CD的小提琴演奏者是張雅晴,她是張金發的女兒。
- Z; M8 X% [1 x& b2 r+ o2 n
海翁繪,濃濃的親情與台灣泥土的芬芳
% e% y; ?1 M' A) Z4 V# F# b
6 I6 B W$ s4 H張金發生於1934年,卒於2012年,一生沒有進學校受過正規的繪畫教育,但卻進入畫家劉啟祥的「啟祥美術研究所」學畫,成為劉啟祥的重要弟子。喜歡種花種草、養土狗,養鳥,喜歡唱民謠,您可以想像這樣一位高雄畫家肯定充滿濃濃的「下港味」。除了下港味,他也喜歡畫原住民,這二樣氣味結合成了濃濃的台灣味。張金發過世之後,小提琴家女兒從2016年起開始籌畫海翁繪的演奏會以及出版CD事宜,為的就是紀念父親。張雅晴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小提琴碩士,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等。而鋼琴伴奏王文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藝術博士,曾任台北藝術大學駐校藝術家。
- [! ^2 a7 A3 g4 ^9 E Y, J
海翁繪,濃濃的親情與台灣泥土的芬芳
& c& |* L. }; j: g. C
% u6 j( W1 f4 j7 U) E
海翁繪,濃濃的親情與台灣泥土的芬芳
+ n! Y$ u |" f1 ^3 j* t; t$ v* o; S* x3 O
這張CD中共有十五首曲子,第一首與第二首是王雅晴委請劉聖賢所寫的「阿嬤吟詩」為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分為第一樂章與第二樂章。從第三首開始到最後一首則是蔡凌蕙所寫的「海翁繪組曲」。這十三首曲子全部來自原住民古調,只有「一隻鳥仔」來自河洛民謠。而整張CD的內裝更是豪華,除了文字敘述說明之外,還附上36幅張金發的畫作,事實上整張CD就像像是一本小本精裝書,這樣的用心製作,我估計CD再怎麼熱賣也賺不回本。
) {# V3 A* Q3 t) h W
海翁繪,濃濃的親情與台灣泥土的芬芳
6 s& w# X( Z9 y2 Z
. l* O: J+ Z U3 u
海翁繪,濃濃的親情與台灣泥土的芬芳
5 ]/ [! U9 L4 W1 O0 v- N- L! \) ^4 I) S9 R l' e) r
錄音師請來徐育聖,他也是2018年高雄音響展那張黑膠唱片「我們,維也納」的錄音師。而母帶後製則是王秉皇,可說是跟黑膠唱片一樣的班底。錄音地點在屏東演藝廳。在此我要提醒大家,如果府上的聆聽空間屬於硬調空間,反射音又多又強;或者所用的喇叭屬於比較陽剛者,聽這張CD時可能會覺得小提琴的聲音會飆高音,琴音沒有真實的小提琴那麼柔。如果是軟調或平衡空間,那就沒問題,可以享受到近距離錄音小提琴直接的聲音。而鋼琴也屬於近距離錄音,音效突出,音粒鮮明有實體感,低音鍵龐大,弦振泛音豐富,並不是觀眾席上所聽到的鋼琴聲。
3 V0 y' ^- O7 f6 l c& j" B8 x2 ?
( T; C8 Z8 x5 a( Y9 ?6 Q3 C
海翁繪,濃濃的親情與台灣泥土的芬芳
: ]( t( t. h k% F
H# ^* m. M, W V6 [$ j
海翁繪,濃濃的親情與台灣泥土的芬芳
( j5 E. D; ^1 T( a: \8 \ z& m; {% f) I) }
! u; r0 F( J5 v' R這十五首曲子聽起來如何?它們不是古典樂迷熟悉的西方小提琴奏鳴曲,而是台灣的古調新韻,您必須花一點時間才能融入。如果您是會因為看到別人用心而感動的人,那就不必遲疑,趕緊把這張CD加入購物車中。或者找好有感覺音樂事業購買。對了,海翁是什麼意思?台語鯨魚的發音。
0 S5 e$ J. Q5 O* J4 q; S6 d
% q' v* J0 W! _1 O4 X' X
海翁繪,濃濃的親情與台灣泥土的芬芳
4 [7 `5 s( U, z" ]
* A c7 t# g* I5 W+ \2 R6 _' t2 k
) ?# B# w+ a3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