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採訪McIntosh Laboratory是在2005年,當時的採訪報導刊登在「音響論壇」201期上。事隔13年,我再度來到McIntosh Laboratory,雖然工廠的地址、主建築沒變,不過正面改建,變得更漂亮了。Charlie Randall還是CEO兼總經理,但更上層的投資者已經變成McIntosh Group了。
/ \' F- [3 [$ K+ w
2 c3 q' k) D# }& e& _7 I- P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4 w' \5 j: M- `( g6 j
▲
工廠正面,Hi End音響工廠有這麼大的規模還真罕見。
, A( U" i2 J; \0 N _+ e
& b8 t+ X! O7 I+ i; R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L; h/ B2 R- j5 A: c2 ~4 a* ^4 ~/ s& v! a2 n: l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y1 l9 g" D1 q▲
Charlie Randall,現任總裁,其實他從2001年就開始擔任總裁迄今。
' y0 x3 F5 H8 }5 s* t! Y+ C ~. I
在二度造訪出發之前,我把2005年所寫的採訪報導再看了一遍,發現當年就已經很完整的從各個角度寫過McIntosh,除了2005年以後發生的事情需要補上之外,其他資料幾乎都可以重複使用一次,因為那些基本的資料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到底這次的採訪要怎麼寫?真的有點傷腦筋。
8 k+ ~3 _- ~+ u. Z v N7 C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行程增加了2015年才成立的紐約市WOM (World of McIntosh)Town House。這是McIntoshGroup用來展示、訓練、行銷自家產品的一個門市。說門市其實並不正確,因為WOM並不直接銷售,而是把客戶介紹給經銷商,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個行銷活動中心。有關WOM的報導我已經另文為之,在此就不重述了。
$ v [ d+ d+ l( @+ @# _* \! p
) O8 m& f, y+ q: H* W/ `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r1 z4 W$ O& E2 _
▲
這棟建築是研發部門,研發部有24位工程師。遠方就是工廠主體。& d+ z1 q( O! d' d5 w; G
4 z1 e0 Y6 H2 Y) n- ]! h% W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8 h K0 j2 D4 w* O7 F N▲
研發部門獨立一棟建築。
/ B8 n7 M5 E! u2 x/ O) t* A( ~& f4 v7 Y6 O( Z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7 y' f: f9 j" E! L1 C
▲
這是工廠鳥瞰空拍圖
- a4 C+ X3 r( F5 {4 N) g
9 g. P/ r' @+ b8 |& h/ G* l從2005年到2018年,McIntosh到底有什麼改變呢?2003年我來之前,McIntosh的擁有者就已經從日本Clarion轉到D&M集團。2012年,義大利FineSounds集團把McIntosh買下。到了2014年, Fine Sounds被自己的管理階層聯合法國LBO(LeveragedBuy Out)與Yarpa融資併購,McIntoshGroup誕生。一直到今天,都還沒有其他變化。
" Q- ?7 Q/ o$ v8 \( _ T- r$ B9 e$ c7 ?) h6 l) Q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K1 K% ~' }4 i5 i+ s6 g3 c M' \
▲一進大門走上樓梯夾層就是事務部門。
; ]6 C+ T* \& I: {
9 I3 Q, a' ~5 k: m" S5 e+ ^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J L& h3 C3 N8 {) Q2 {
# a2 H/ q$ ?: `' Z; N0 a7 b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5 c, F* k; V$ m& j+ a3 S▲這個鐘是McIntosh的粉絲所設計的,這位粉絲有一次來參觀工廠,結束後就拿出這個自己設計製造的鐘送給Charlie Randall,由於這個鐘設計得很漂亮,Charlie就將它掛在進門處。這位粉絲回去後半年就因為癌症過世了,這個鐘也就成了紀念品。
) e8 F- D8 r8 V
/ j% t, i2 ~$ k: t" D0 L, q4 q2018年9月10日晚上飛抵紐約,11日早上看過紐約市的WOM Town House,大約下午二點就驅車前往Binghamton,行車時間大約三個半小時,我們就抵達下榻旅館。第一天晚上就與總裁Charlie Randall共進晚餐,聊起9月7-9日,Binghamton最著名的Luma ProjectionArts Festival剛舉辦過而已。
. [% a) T/ W& |8 k0 l+ W' r: A! i
* z2 }5 A! n* D
Luma Festival是美國著名的投影節,在2015年創立,利用大型專業投影機(如Christie)把影像投射在建築物正面上,展現各種的影像圖案與色彩,每年吸引三、四萬訪客來此觀賞精彩的投影。您知道嗎?Binghamton市區大約只有四萬多居民而已,一下子湧入比居民更多的觀光客,可以想像這那幾天是多麼的熱鬧。當然,McIntosh也是支持廠商之一。
' _+ b) f" v3 b3 p! N8 I$ b9 z/ g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4 P! I# U; d9 ]9 t: O# [
▲這是50周年紀念推出的MC2000,為了紀念Sidney Corderman。8 |5 ~( _: U+ y# R' I
; n1 l1 I, d6 v' U1 I. v$ D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C b) F2 Y$ z( p& Z
9 B" A% ?! T# g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2 T7 K9 N. X8 O9 K, L( {▲這個架子外觀看起來是他家ML1喇叭,不過這只是空殼子,不是真正的喇叭。
! |3 X( i* @9 Z' i$ E9 {+ U6 n4 J* L5 d9 n" V
Charlie Randall今年52歲,早在2001年他35歲時就已經擔任CEO,事實上他在1999年-2001年之間就擔任研發部門副總裁,可說是公司培植的種子。為何公司會這麼看重Charlie Randall呢?這可能跟他學生時代就到公司實習有關。Charlie Randall學生時在Broome Community College念書,後來轉到Institude of Technology in Rochester念書。
8 s& t5 d _4 r# o8 c4 c
3 e2 W/ K( P% v9 j3 u5 R在那裡,他念的是建教合作,三年中在學校每念10個星期的書,就要到工廠做10個星期的實習,而他所實習的地方就是McIntosh。從1985-1988年學校畢業後,他就直接進入McIntosh繼續工作,所以是從學生時代就進入McIntosh,對公司了解很深,現在回頭看,當年公司栽培他應該是選對人了。
; @! D. t/ C2 [4 ~2 Y* K" L; m
) S, N# M5 O; ~% a, K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7 Y4 ~) i! |0 L: @& l7 i
▲事務管理部門. ^: T& C! V2 M% x% u
' A: s/ s# D2 X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4 M2 _2 }8 k2 t3 z" o
▲每個人辦公隔間裡都貼得滿滿的,可見很忙。
X% \) A. ^7 A+ W5 D; H
* Z4 |* }( t, q3 H- y2 ], \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 K" m2 c3 ] |2 M; q
▲福特GT車,曾經有一陣子內部的汽車音響是McIntosh。五年前McIntosh已經停止汽車音響的生產。一來汽車音響的市場越來越小,改裝不易,再者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購買汽車者很多是用租的,用租的就不能改裝內部的汽車音響,這也間接促使市場萎縮。GT總共生產3,500部(一說4,000部),2008年停產。' T( C& p4 S5 G5 p: q6 \& Z
9 u( a! Q* F) @' T/ ?6 J, z到底McIntosh當年是怎麼創立的呢?這當然要從創立者Frank McIntosh說起。Frank McIntosh(1906-1990)高中時跟兄弟組弦樂三重奏團,他演奏大提琴,高中畢業還獲得音樂院的獎學金,不過他對工程比較有興趣,所以選擇唸工程。唸書時當地的電台WOAW聘用他打工, 後來他變成工程師。在這期間,他也在YMCA教數學與Radio,在報紙上寫Radio的專欄,也成為PopularMechanica Magazine的編輯。
& V. \; R- ` T0 M2 ~+ R3 O. j$ T; K9 h; q3 T: i! T, Z w8 F o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X' K- x) {4 R- b7 J
▲
工廠內部很大,這是第一眼看到的架子,上面都是線路板測試模組,這些模組是用來測試功能的,而非失真數據。
7 ~8 j9 j3 m6 V& J! S& b) _. \7 B; S, K& x4 n' d+ J$ s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4 W4 _( u4 {" U0 d4 U▲
McIntosh的零件用料都要百分百檢查,包括組裝完畢的機器也是這樣。+ q; b: {$ P; P- j \7 g
$ Y" h; e) {2 j# L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7 h% C/ } ]! C1 g7 r▲
這是美國國旗,美國精神的代表,前方是表面黏著元件SMD的自動機器。' ]0 w' p, w; {5 l
/ g; Z+ R) ?4 `% q H1 q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v8 M' V6 b$ u1 J
▲
這整條生產線從頭到尾就是SMD的塗膏、上零件、烘乾機器,最末端出來的就是已經完成的SMD線路板。不過這僅是完成一部份,因為有些零件是傳統穿孔元件,還要經過第二關。穿孔元件焊好之後還有第三關怕熱的元件,那要用手焊,不能過焊錫爐。
( c7 N/ @2 j3 k# ]
; s) i8 M+ |) \7 [1 }2 J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j. g" d* k7 j& P: n1 \
▲
這部機器正在線路板上上錫膏,錫膏如果厚度不均勻,SMD元件就有可能會沒有確實焊好。
2 v# c1 T$ @; B8 `% T! n# v
% o3 l9 f* ~7 g, K% w6 }1 j; O: h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r- k6 s4 G/ K5 J▲
這就是錫膏。
# V3 V& t$ h/ M; l1 F+ f
* {2 A0 Y; a n2 ^! S3 zFrank McIntosh 23歲就在Bell實驗室服務,在這8年期間,他為235個廣播電台裝設機器設備。後來去西岸替Graybar持續這個工作,還賣起電台設備。1942年二次大戰期間,他在軍方Radio & Radar部門工作,一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在此期間,他還開設一家小顧問公司在華盛頓特區,設計電台,還有音響器材。由於有這樣的背景,在二次大戰後他繼續經營廣播電台與電視台的設計。
5 M1 L/ v% F- m0 ^
& g) m+ s& H2 ~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 ^- J: k7 d* M▲
這整套SMD機器是在Binghamton當地製造的,品牌是Universal/ `$ x+ S& {! ~6 J. H
4 k! i0 W/ t/ w" ~6 y ~4 D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7 R7 \: D5 s% {' [$ ] X1 E1 Y
▲
這種機器一次可放30種零件( m4 W) B4 |, q v; i! \
0 W# F5 W, M% _$ s- l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m8 ?' H. r( w, M▲
這些放置SMD零件的卡夾一個就要2,000美元。7 D$ k ?/ z( L0 ~' j5 n/ o
3 { e5 p, J4 I7 S
McIntosh Laboratory 2018年原廠採訪
' y3 E, i) l' |% T! w▲
整套機器要價100萬美元
1 k/ d4 r! ^. F: y/ a$ @) w8 Q* A) w3 }8 W
1946年,Frank McIntosh參與一項唱片公司音樂服務計,需要一部低失真大輸出擴大機,在市面上找了半天,都沒有能夠符合要求的產品,於是Frank McIntosh決定要自己來做。他雇用了加拿大亞伯達省出生的Gordon Gow(1919-1989),Gordon Gow是在加拿大空軍服役,有雷達的經驗,背景跟Frank McIntosh類似,當時他們公司名字改為McIntoshScientific Laboratory。此時,還有Maurice Painchaud加入,他負責管理與財務,這三個人就開創了McIntosh的一番事業。
- a) j) m2 I; ^3 ^5 c8 j2 N; r
& V9 S% ~% u0 ?" U. x* ]0 \
1948年,這部機器做出來了,那就是50W-1,頻寬20Hz-20kHz,THD失真低於1%,申請了五項專利,其中第一項在1949年拿到。Frank McIntosh把這部機器拿去Institute of Radio Engineers發表。協會的主要會員之一O.B.Hansen是當時NBC的首席工程師,Hansen研究了幾個小時,下了50部訂單。另外加拿大的CBC也下了大訂單,公司的第一步站穩了。
! t0 U( G! S# B: e1 y$ L$ V" A
5 D2 B# y: U+ P' E7 i& h50W-1並不是當時輸出功率最大的真空管後級,早在1936年,Jefferson Electric就用一對6L6做出每聲道輸出60瓦的擴大機,不過其失真與頻寬都不如50W-1。或許您對20Hz-20kHz的頻寬嗤之以鼻,認為這根本就是小兒科。但是您要知道,當年廣播電台的頻寬只有50Hz-10kHz,而且可能還-6dB或-3dB。
! h2 @0 E1 E4 x |! @( y! @6 R
! b9 a0 O- R" Q1 d5 G/ `& G
為何50W-1能夠一舉突破當年的規格?其實關鍵就在於輸出變壓器,Frank McIntosh與Gordon Gow發明了一種變壓器的繞製方式,並發展出稱為Unity Coupled Circuit。這種線路把真空管陰極與屏極線路都當成輸出負載,而輸出變壓器則有二組初級線圈,稱為Bifilar雙線併繞法。其中一組初級線圈與陰極連接,另外一組初級線圈與屏極連接。如此一來,初級線圈的繞線圈數就比一般只接在屏極的初級線圈少了一半。換句話說,McIntosh的Unity Coupled 可以讓輸出變壓器的初級線圈/次級線圈繞線比降低一半。
1 O- R- j8 g) X: ~/ n# x$ N' A. Y0 k6 G- j2 v! T- N9 x
以實例來說,6L6功率管(推挽設計)的負載阻抗是4,000歐姆,一般喇叭阻抗是8歐姆,二者之間的阻抗比值是500:1。此時輸出變壓器的初次級線圈繞組就是22:1(22是從500開根號而得)。這個高的初次級線圈比會讓高頻段因為磁漏電感(Leakage Inductance)與寄生電容(ShuntCapacitance)而衰減,如果是B類放大,還會產生NotchDistortion。
9 U/ `. ?2 {8 G
8 w- t3 I1 ~& x% n+ U; n
而用了McIntosh的Bifilar雙線並繞法搭配Unity Coupled真空管的方式,可以讓功率管的負載阻抗降到1000歐姆,此時功率管與喇叭的阻抗比值降到125:1。125開根號是大約11,因此輸出變壓器的初次級線圈繞組可以降到11:1。變壓器的繞線降低一半,上述的失真就大幅降低,這也是為何當年McIntosh擴大機能夠把頻寬提升到20Hz-20kHz、失真降到1%以下的主因。
/ A- [) m, C) n- s8 O/ W$ t4 |4 R. G6 e# f
McIntosh初期所使用的測試儀器就是傳統那些示波器等,不過當年他們繞製的變壓器用的鐵芯是剩餘軍需品,這種軍需鐵芯的品質非常高,外面買不到,這也是當年他家輸出變壓器品質出眾的原因之一。韓戰結束後,他們也跟一家公司買了軍需電阻,其品質也是非常高。
: ]' D4 w* \7 ?5 X& `
" R: k' i; h, p3 t% e4 p其實,1949年成立McIntoshLaboratory之後,Frank McIntosh是住在華盛頓特區,只是偶而來紐約州Binghamton工廠,工廠實際上是由Gordon Gow與Maurice Painchaud(負責財務)打理。而Gordon Gow不僅設計器材,更重要的工作是業務,所以,後來設計器材的工作有很大部分是Sidney Corderman所負責的。
' d6 ~( a0 C$ c3 y8 V
6 E$ S q4 r- i9 G3 A, {Sidney Corderman是在華盛頓特區出生的,父親是AT&T工程師,也是業餘火腿族。受到父親影響,從小就喜歡Radio(通信)。二次大戰發生時他16歲,1942年念高中時申請去政府機構OSS(後來演變成CIA)打工,高中畢業後就留在那裏繼續工作。入伍後又被送回原單位工作。他在那個單位做的是跟通訊有關的工作,大戰結束後他被OSS派到日本,在那裏還是做有關通訊的工作,不過當時他並沒有對音響產生興趣。不過,他在小孩時就已經會做擴大機,大約在1939年6L6管子出現時,他就以RCA的線路做了一部60瓦後級。
6 [& }; P$ O4 u* ?* N, w
F% e. \1 Y8 ?' K3 |' c" @5 B
後來他又被派回美國,OSS也改制為CIG,1946年從軍隊退役下來編入CIG,1947年他就辭職離開,為的是要去MIT唸物理。1950年畢業,他對物理比電子還有興趣。MIT畢業後去紐約市的Radio Free Europe工作,不過短短一年在1951年12月就離開。為什麼?因為Frank McIntosh打電話給他,邀他來公司工作。為何他們二人會認識呢?因為當時Frank McIntosh就是在從事電台的建立、設備等工作,而SidneyCorderman在歐洲自由電台工作,當然就會有接觸啊!
W7 Z( d2 l2 @, w9 e+ R& N. ^7 P) ?2 J
其實他們更早就認識了,早在1942年,他高中畢業時,全家遷往紐約市附近,但是他家的鄰居McIntosh家邀請他來家裡住,這樣他就可以不必去紐約市。他在McIntosh家一直住到入伍當兵為止。住在他們家附近還有一個鄰居的女兒,在中學四年級時Sidney Corderman跟她認識,後來就變成他太太了。他太太在還沒結婚之前,Frank McIntosh就請她到公司當秘書,處理雜務。SidneyCorderman在1950年跟太太結婚,婚後她就離開了。
2 Z* @- F+ `% T. L% U, K. e
% x* H1 Q. g' ~ f: E' V. C為何McIntosh會從華盛頓特區搬到紐約州的Binghamton呢?一來華盛頓特區工人難請,大部分居民都吃公家飯,再者Binghamton當年是工業重鎮,IBM在那裏、GE在那裏、Link Aviation在那裏,可說是工人素質很高的地方,初期McIntosh的工人有很多都是老公在IBM或GE上班的太太。紐約州Binghamton跟Johnson City、Endicott這三個城市在當年是高科技三角洲區域,許多重要科技、軍需設備工廠都在這裡,一直到1990年代雷根與戈巴契夫大和解之後,冷戰結束,許多軍需工廠單位結束或裁員,這個地區才開始沒落。
7 I. W) y3 z2 t; Y2 u! K+ p5 L% B4 Q, W6 o, o
McIntosh的藍色面板早期McIntosh的玻璃面板常受到品質的困擾,因為玻璃裡難免會有雜質與細微的氣泡。這些雜質或氣泡在背燈的照射下,會看得很清楚。他們的工業設計顧問Art Burton建議不妨加裝藍色濾片,因為藍色濾片可以降低視覺持續性(,視覺暫留,視線離開發光體之後殘留在視覺上的時間),這是他從飛機藍色跑道指引燈得到的靈感。Art Burton也是一位飛行機師,他了解跑道指引燈採用藍色的原因就是藍光視覺暫留的時間比較短。藍色濾片最早不是用在前級、或後級上,而是用在他家MultipathIndicator產品上,那是1962年。到了1967年推出2505後級時,才第一次把藍色濾片用在後級的二個大功率指示錶上,這個作法獲得廣大的讚賞,於是一直沿用迄今。
, d' }& f) K7 z7 A5 D9 V
! L7 l, c0 K2 s% G# z( i: w, P
其實藍色的光不僅是加上藍色濾片就能達到,還要經過色彩校正儀器人工調整,因為無論是LED燈或濾片都會有色彩上的誤差,所以必須以人工來比對原本正確的藍色,如果發現色彩有偏差,就要調到一致為止。這就是為何好幾部McIntosh機器放在一起時,藍汪汪的表頭色彩一致的原因。
* v5 M" T+ r @2 @6 v7 ?3 |. p0 n2 U. w: I% m! s
玻璃面板的製造1959年以前,McIntosh的面板使用的並非真正的玻璃,而是樹酯玻璃,背面印成黑色。樹酯玻璃質地軟,很容易就刮傷。Tom rogers(後來的首席工程師)進公司所接受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樹酯玻璃面板換成真正的玻璃。1959年推出的C20前級是最後一部採用樹酯玻璃面板的產品,後來就都採用真正的玻璃,背面印成黑色也迄今沒有改變。
3 v* ]3 r" {- w. m& p7 Y ?$ a
5 J+ C# r9 P& {# E" [ P
1961年推出的C11前級就是第一部面板下半部採用金色鋁擠型刷絲、上半部採用黑色玻璃面板的產品。玻璃面板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鑽孔。面板上要裝旋鈕,所以必須鑽孔,可是當時玻璃鑽孔很容易把玻璃弄出裂痕,這是個要解決的問題。幸好他們找到一家在紐澤西的鳥籠小工廠,他們製造的鳥籠底部是用玻璃的,而且他們在這塊玻璃上鑽了小洞來固定他們公司的名牌。McIntosh發現這家鳥籠公司有這種鑽孔技術,馬上跟他們合作,學得了在玻璃面板上鑽孔不會有裂痕的技術。現在這種技術當然太容易了,不過在當年,他們可是要花很多腦筋去解決這些細節。
1 {4 V" G; d8 i
2 w1 v7 N, n3 v0 k現在玻璃面板的切割打孔都是用水刀去做,水刀的刀頭直徑大概只有一根頭髮的直徑,在60,000psi的壓力下射出。不僅用水,水裡還要摻一種礦砂Garnet(石榴石),這種礦砂很早就被人類用來作為研磨材料,幫助切割,所以在水刀池旁邊可以看到很細的這種褐色細沙。
9 f5 `/ o2 c+ J$ Z/ Y; e- C- n- j6 c/ V
經過那麼多年,以前我去時,工廠的玻璃面板印刷機器一次只能印刷三片,現在一次能夠印刷24片,產能提升8倍, 一天可以生產150片面板。印刷時一次要印五種顏色,最多要印十二種顏色,印刷時還要以紫外線照射,讓每層印刷能夠快乾。印好之後,把面板拿著對光,就能看到面板上該有的藍綠紅黑等顏色。至於那部老的面板印刷機器現在則用來專門製造維修機器的面板之用。
- C7 ~: J s( b; N3 d2 c2 ?0 A+ w% g$ t( }) u* E1 |
停止真空管機的生產McIntosh在1971年停止真空管擴大機的生產,因為那時晶體機開始盛行,大家也普遍認為晶體機好過真空管機。最後的真空管產品就是MC275與MC3500。在1988年時,由於收到許多重新生產真空管機的要求,McIntosh開始討論是否要重啟真空管擴大機的生產?結論是否定的。為什麼?因為他們發現如果要重新製造MC275,它的成本將遠高於當時在生產的MC7270晶體後級。
3 m0 {3 h4 Y0 q9 ^1 E) y9 j& ~: G: _+ o0 n* c c
他們當時比較了這二部機器,MC275的失真可以壓在0.5%,但是MC7270的失真卻可以低至0.02%。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市面上很難找到品質如1960年代以前的真空管。有意思的是,McIntosh量測了一些現代真空管機,發現其規格性能還不如他們在1950年代所生產的真空管機。所以他們認為,對McIntosh真空管機的需求只是錯誤的懷念,事實上他們現在所生產的晶體擴大機比他們的真空管機還好。
6 }/ n; N. o0 b- k) B' a! C
2 F$ \; u2 X9 \9 W& {0 @在McIntosh廠裡,SidneyCorderman可說是真空管擴大機之父,而晶體擴大機之父呢?Ron Evans。1971年決定停止生產真空管機時,是先停止真空管前級,而真空管後級還是持續與晶體後級同時生產。McIntosh第一部真正在市場上成功的晶體後級是MC250(每聲道輸出50瓦)。
/ i T& _$ `; Q( H1 k1 ?/ f7 p
4 S- G; K- D$ }% m: @* K其實McIntosh早在1971年以前就開始著手研發晶體機,問題是當時的晶體存在著品質的問題,此外耐壓也不夠,所以早期的晶體機經常燒機(以前我DIY晶體擴大機就是如此,這是事實)。後來他們去找GE,看能不能提供高耐壓的晶體。GE的人原本告訴他們:你們應該學習怎麼使用電晶體,而非要求耐壓值更高者。後來還是提供耐壓70V的晶體給McIntosh,這批高耐壓的電晶體是從軍需品打下來的,但是McIntosh拿來用了之後很滿意,那就是TO72鐵殼功率晶體。
5 z% l) S1 }$ q: K! Y
! m5 ?8 E$ K# P7 c; t8 c5 ^* P
功率晶體如此,小訊號晶體也是如此,McIntosh測試了市面上的小晶體,發現噪訊太大了,於是又去找GE,說要高增益低雜訊的晶體。同樣的,又被GE的人訓了一頓,最後還是拿軍需品打下來的小晶體給他們,McIntosh試了之後如獲至寶。從這二個例子中,可以了解軍需品的規格要求遠高於家用,軍需品淘汰下來的晶體對於製造家用擴大機來說,已經是如獲至寶。McIntosh第一部晶體前級是1964年推出的C24,第一部晶體綜合擴大機是1966年推出的MA5100。
8 e% f6 ]1 O' ^0 A' `
! B( z7 Y8 k" u _1 @6 U重啟真空管機生產停產真空管機之後,市面上一直有要求恢復生產的聲音,尤其是亞洲。為了回應市場的需求,1992年,McIntosh正式重啟真空管機的製造,第一個產品就是紀念Gordon Gow的復刻MC275。當年二手MC275大概要價5,000美元,但新推出的紀念機種卻只賣3,995美元。接著C22前級也復刻。包括最新的前管後晶綜合擴大機MA252、MC2301每聲道300瓦管機、MC75復刻真空管後級;MC275復刻真空管後級;C1100真空管前級、C2600真空管前級、C22復刻真空管前級、MP1100真空管唱放。
$ s; q+ ?4 z: l) ~" Q8 d
; M3 q3 O) o( m8 V3 J& j2 K講到這裡,McIntosh成立的故事大概就說完了,接下來公司順利發展,也陸續聘用許多傑出的設計工程師。以下,我以編年方式來呈現McIntosh某些重要事件與產品:
$ w1 M4 n) f' m& L4 j& B" L
1 G3 q# p( ]# ~4 rFrank McIntosh生於1906年7月12日
) ~" |7 b# @2 d7 y }1944年 Maurice Painchaud加入顧問公司。
: n% f! U. P" s) l8 ]1 ~5 l' v& c( n: O2 U/ h
1946年 Gordon Gow被Frank McIntosh聘用。
+ z$ t5 Z" i: T& r" a$ w- p
8 C5 G% G' S% i$ G# c4 ]1949年 成立McIntosh Laboratory。(1948年Columbia發表LongPlaying Recoed,也就是黑膠LP)。第一部產品就是Unity Coupled 50W-1,THD與IMD低於1%,頻寬20Hz-20kHz。
9 E* L5 t) @$ ~. I8 s
. k' H! u6 Z# z. n+ s
1950年 第一部前級AE1,另外推出更小功率的後級15W1
4 V* U8 t. r6 w+ ^' B0 t1 G$ W' [5 |/ R2 l
1951年 從原本的Silver Spring搬到紐約州的Binghamton。Sidney A. Corderman加入。
( {' A5 Q' b- m% B7 `3 \0 _
1 w$ c- A+ t& b2 E- n
1953年 推出A116後級,C108前級。
$ ^& Y: [$ x# @$ {; n
) Y" ^: e/ x: K) C4 l1954年 推出MC30後級、C4前級。
) Q5 Q. E5 S# ?6 S( f' P( k6 ?" c6 c4 }% i$ I2 [
1955年 推出MC60後級、C8前級。
) Q4 ~* H+ b; m( W
$ c7 X) ?: Y; I" i8 d& ~9 Q1957年 搬到現址,推出第一部Tuner MR55。
8 o- l' ?! R. Z l2 r& r(1958年立體唱片正式推出)
; K# E! @- ]) y' r" R- z
' P* ^0 q* y6 B8 r. a$ o1959年 推出第一部立體前級C20。
, C) z& J+ E' S
* m, R: |* S! D n3 H; q" }1960年 推出第一部立體後級MC240。
) i/ B! a3 i* ^. [# N' P" i' x! |
& b3 z7 \( b _9 k: p8 c' m0 k1961年 推出C11前級。
2 D" g- z) `( u, h3 f/ `
L6 a* o/ A" m$ X+ i8 L2 U9 J
1962年 推出第一部前級帶Tuner MX110、MC275(每聲道75瓦)、C22。
) \6 p9 Q9 ?( l8 Q2 f1 p- w5 y+ s# w$ _* n: s: i+ d
1963年 推出MA230,這是他家第一部綜合擴大機。MR67、MR71 Tuner。當年還推出第一部面板全部是玻璃製成的MI-2。
; I$ n+ S$ n- k2 t& [5 |; y(1963年Philips推出卡帶機)
6 z* [. b% K: \, ^
( p9 H$ L- R. J% d& n1 V' X( {1964年 推出他家第一部晶體前級C24。MI-3
% t I* c$ o& B# r9 j B
$ K# }1 |1 [4 e1965年 推出第一部ReceiverMAC1500。
" U$ C6 M! r3 b- k" J; {9 ]; r
* t F) ]& R" C2 `1966年 推出第一部晶體綜合擴大機MA5100。
" m4 Z% B3 a0 P& l& g
8 [; [4 Q) w1 ^1967年 推出第一部晶體後級MC250,MC2100、MC2505、MC2105。當年也成立喇叭部門。
/ {2 a, v- @$ X& d9 F7 j
% ]- ~3 [, p4 l& @' }) i i- L1968年 第一部晶體Tuner-PreampMX112推出。還推出第一部全玻璃面板前級C26。
& f0 h1 }: x, P: v3 o% f {
& I' G4 Y* v) l v' h1969年 推出第一部晶體Tuner MR73。(當年8月15-17美國Woodstock音樂會。)
. c/ D: a/ D* R) [0 p
5 z' `- r" _* y% a
1970年 第一次推出喇叭ML1、ML2、ML4。這是Roger Russell所設計,他擔任喇叭設計總工程師到1993年退休為止。
3 t! x- w2 X* w6 R
(1971年Denon推出18bit PCM錄音,以錄影帶來錄製。)
$ U6 \& |' [& S+ C
1 x1 D( p$ n, R' T" r' z1972年 推出著名的MR78 Tuner。
' J" W8 l/ V1 w" s* m4 @7 @3 i+ Z" p- X; H3 \7 u
1975年 獲得Power Guard線路專利,MC2205第一部內建Power Guard的擴大機推出。
8 n: ~+ h5 n2 }+ Z% O" X; i; G3 M
& n( d# U1 L; A: R1977年 Frank McIntosh退休,Gordon Gow接任President,推出C32前級。
& D( X( k. x: V# f% A
0 o5 a1 T- L# i1979年 推出他家第一對線音源喇叭XRT20。
4 k5 k) E' A) E m/ A4 k: U ?8 }# q" `
9 t- ?, T6 P8 g* q) w; ~. v3 `1980年 建立無響室,第一對在無響室設計完成的喇叭XR16推出。推出MC2500,獲得專利,XRT20也獲得專利。
8 U2 I# q; v% E B+ V& B
(1981年有二件大事,一是Sony/Philips推出CD,二是IBM推出16bit個人電腦。)
8 P; c2 h" @" G
+ h9 Q% |. E& \. l
1983年 推出C33前級。
) ?3 N' i' k) X- O( j
(1984年Apple電腦上市。)
# L# F. Z: Q. Y' ]" g* Y0 j& n; J8 q6 @* `& ?
1985年 推出第一部CD唱盤MCD7000。XRT18,這是他家第一對以電腦設計的喇叭。
~ T+ t4 i$ H i
, ]9 |! Y4 c. I' U0 [4 g. }4 O1988年 Charlie Randall進入公司,跟「音響論壇」創立同年。
" A6 t9 w4 S% r( O9 x
3 `: M0 M9 C: x; F3 W, P1989年 Gordon Gow死於6月。公司與日本汽車音響大廠的美國分公司Clarion談合併。
2 J' f, V' F Y: X. B/ `; `
) G1 m3 A7 p% ^# r0 [- s _; H1990年 Frank McIntosh逝世,享年83歲。當年公司賣給日本Clarion。推出第一對鑲牆式喇叭WS200。
1 @' \1 F5 `. _8 V& h; ^, m
5 p( l; f3 T7 f3 |$ }# K- j
1991年 Ron Fone進入公司,成為CEO。
1 |! w& m( `* g7 c0 b/ o! ~, g
6 N/ u& u; f0 [- f. @
1992年 創立元老MauricePainChaud退休。MC1000全平衡單聲道後級推出。XR290加上四個低音的喇叭系統推出,這是19年來第一次這樣的產品。
6 V5 L4 F1 U% }" t
, Q: l' m P3 J3 L- g/ q4 U1992年 McIntosh正式重啟真空管機的製造,第一個產品就是紀念Gordon Gow的復刻MC275。當年二手MC275大概要價5,000美元,但新推出的紀念機種卻只賣3,995美元。接著C22前級也復刻。
; x; h* Y* X% k9 ]% ~
+ n9 H$ U1 u) F6 r& j4 B, z1993年 Sidney Corderman退休。C39前級推出、MC106後級推出,同時推出家庭劇院喇叭。
" ^- U) q5 i6 V4 c" M' T( W5 F H& d: t7 C p1 H* i/ `
1994年 第一次推出車用音響包括MS468,這是他家第一個汽車音響。
7 C. l3 f9 g: P; z4 Y0 G
D' I# r. F/ Y1 c! L4 Q& m7 A1995年 MA6800、MA6400綜合擴大機推出,CR-12多室AV處理前級推出。
8 Y% x1 M( S9 ]* B
& Q2 q# B( O4 |+ \9 {: A
1996年 SL-1第一個主動式超低音喇叭推出。
; c$ T" W. ]; ?9 s: m2 E
4 n1 ]+ T" }" O2 S1 c% V1997年 推出C100前級、MAC-3杜比數位環繞處理器。(1997年世界推出DVD與播放機。)
/ G3 A, g; d4 v) S
- m6 J# m/ ` ]& c6 k7 s
1998年 推出MDS4環繞處理器、MDA7000 平衡式DAC、MCD751 CD唱盤。、MC352雙平衡式立體後級,C42全平衡前級。
p) P( ^- ~* P
(1998年全世界出現MP3播放器。)
8 ?+ Z4 y4 d, X4 d& l9 |. v" h1 D5 y% G! ?2 n' ~
1999年 推出MX132 環繞控制中心、MVP831 DVD Player。MC2000 50周年紀念限量版真空管後級,因為這部後級是Sidney Corderman所設計的。
% V2 S& A+ K& e& z6 [! |. ~6 D' X' P. J
2001年 Charlie Randall成為President。
/ s Y% m& H3 `
: l* e/ t* n0 @' ], q
2002年 XRT30推出。
( u7 R$ r1 T, ^
/ G9 c7 s e. W" @; y0 \3 V2003年 公司賣給D&M。
; i" d: z) ^$ |0 U9 t
1 I* H% |4 I/ R2 K2004年 福特GT車內採用McIntosh汽車音響。
% n9 B( m; r0 X7 x# u) W
+ W; z$ P0 U7 ^# _* Z6 x A: P2005年 推出三箱式前級C1000、MC2KW 2000瓦單聲道後級,以及XRT2K喇叭。
. U1 |0 x' K* n* A6 P) t7 X( ~
e+ o& H# B$ e5 Z2012年 D&M把McIntosh賣給Fine Sounds。
5 h b8 C ~" p
6 e! t+ b! ?; O8 i4 ?7 F* q; _. _% _
2014年 Fine Sound被自己的管理階層聯合法國LBO(Leveraged Buy Out)與Yarpa融資併購,McIntosh Group誕生。Charlie Randall仍然擔任公司的Presdient一直到今天2018年。
5 ^ Y$ x! K9 f% a& q9 B0 I
& Y) l! J3 T" ~4 P+ u5 h4 Q, E# G8 F* ]2017年 推出XRT2.1K旗艦喇叭,以及MC1.25KW單聲道後級。
9 U$ E) W+ n! s" x; ?6 R: I! B- H% w2 c. L( ]* ^- s* v+ Z# Z
2018年 推出MTI 100 All in One黑膠唱盤,內建D類100瓦綜合擴大機、有耳擴、有藍牙,是針對年輕人所設計的產品。未來陸續會有新產品推出,我們這次採訪已經看到新產品,但還不能發表。
1 s$ d1 w+ `# i
) x1 ^ z* [' @2 f
報導未完,待續
& F4 ^2 L5 |6 |5 j: e. N8 D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