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環繞擴大機與環繞解碼前級都具備低頻管理功能,但是當我們進入到環繞擴大機的設定選單、未必會找得到低頻管理(Bass Management)這個項目,到底低頻管理是作什麼?該怎麼設定?如果設定不正確會有什麼問題?在此我就為您說明。
0 s: g( \! K. H- G- a. ~
0 H; ~, K9 E# A# N7 h+ {
居家練功小帖:低頻管理
2 P7 L- t' Z5 t8 s' I4 N `
4 M- {2 w3 T2 z+ t! ?
目前多數環繞擴大機雖有低頻管理,但是通常這項功能是分為兩個項目作設定:第一個項目是喇叭設定(Speaker Settings或Speaker Configuration)選單裡面的喇叭大小(Speaker Size),例如左右聲道用落地喇叭,我們(或環繞擴大機自行測試設定)就會把Front L / R設為Large(大),至於中央聲道、環繞喇叭、後環繞喇叭與上方喇叭通常就很少會用到落地喇叭,因此「正常狀況」我們都應該把這些聲道的喇叭設為Small(小)。
0 [$ S5 W2 u/ J# j2 d
9 m- J, z7 W/ r/ |另一個與低頻管理相關的設定項目是分頻點(Crossover),此處所說的分頻點並非喇叭內部分音器的分頻點、而是該聲道喇叭與超低音喇叭之間的「超低音分頻點」。正常體型的中央聲道、環繞與上方喇叭受限於體型與單體尺寸,大多數並不能發出40Hz以下的頻段,並且除了本體條件以外還會受到空間條件影響、在40Hz至80Hz之間很難作到響應平坦又飽滿,所以「按照一般規範」我們會把這些聲道的分頻點設為80Hz或100Hz,以80Hz為例,環繞擴大機就會在上述聲道設定一個「高通」濾波、讓它們「不用負責」80Hz以下頻段的發聲,問題是原本這些聲道的電影音效都有80Hz以下的低頻,如果它們不負責、這些聲道分頻點以下的低頻誰來管?
( |# o: i6 V5 C6 _7 `. `
% u6 ]* ]* l) K& s; ~8 _# L* Z環繞擴大機的低頻管理同時會把上述這些「設為Small的聲道」、同時作一個「低通濾波」,若上述各聲道的超低音分頻點設為80Hz,環繞擴大機就會把該聲道80Hz以下的低頻交給超低音喇叭發聲。在電影音效中、原本就有給超低音的「.1」聲道超低音信號,而在現實系統上,超低音喇叭負責發聲的不是只有電影原有的「.1」聲道,還要加上「所有設為Small的聲道超低音分頻點以下的頻段」。現在您知道超低音喇叭「責任重大」了吧!
! A) y( y* d; I) G7 p2 x$ ~, @
3 Y: Z9 u: e6 e8 ?5 k& t) y; t如果沒有裝超低音喇叭呢?環繞擴大機在作初始的系統設定時,如果它檢查到.1聲道(超低音喇叭)沒有發聲,就會判定「系統沒有接超低音喇叭」,這時候它會把左右聲道喇叭「強制」設為Large,各聲道喇叭只要是設為Small的、該聲道「Crossover頻率以下的低頻」就會轉移到「讓左右聲道喇叭發聲」。
. z I9 I0 ~# A5 i9 V
; S& _% m6 R: K NOK,我希望您已經看懂以上所講「低頻管理」的原理、我接著講「實戰」,我要送給各位玩家一個練功心法:不管是落地式、書架式、壁掛還是嵌入式喇叭(除了極少數體型龐大或有特異功能的喇叭以外),「大多數」都應該設為Small。為什麼不是設成Large?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只要該聲道喇叭設為Large、在環繞擴大機的認定就是它要自己負責該聲道「全頻段」的發聲,就算50Hz以下「低不下去」超低音喇叭也不會出手幫忙。
* Q; i9 R r, b' q: Q/ G% W
) p4 w. E* T( ~9 Y) ~所以即使左右聲道是用中型、中小型落地喇叭,我還是建議設為Small,超低音分頻點可以設在40至60Hz,如果超低音喇叭用得夠好,要比照其他聲道設在80Hz也行,這樣環繞擴大機各聲道功放電路的輸出就不用再推80Hz以下,功率負擔更輕、失真更低。
. r$ w/ `, B" x6 n% D% J! Z
6 Q: H( v* m3 j$ u0 G: V7 b
這幾年來我曾經在本社以外的多聲道系統上聽過不少「有問題的低頻」,其中發生問題機率最高的就是「把不該設成Large的成為Large」,環繞擴大機的自動測試設定「把該設成Small的設成Large」我認為錯誤率不低於五成!把中央聲道和環繞喇叭設成Large我還真的看多了、一點也不奇怪,如果所有聲道都設成Large,超低音喇叭就會「只管.1聲道」、不會幫其他聲道銜接「低不下去的低頻段」,用其他的非常手段去調整,只會得到很不均衡的低頻響應。所以我強烈建議在環繞擴大機音場校正的自動測試設定之後,千萬不要「設後不理」,要自己從手動設定選單進入、自己逐一檢查設定各聲道的Large、Small與分頻點。
" q/ \* i' G2 { M! s! m$ |1 j: D2 C
5 d% t/ W [9 y
居家練功小帖:低頻管理
5 h0 p1 A$ }) a, u: Z$ N▲
即使是體型不小的落地喇叭,一般環繞擴大機也很難把它們的極低頻推得夠強、夠飽滿,與其如此不如讓主動式超低音接手負責更低的頻段,以本圖為例,我左右聲道其實就是用「蠻大支的」落地喇叭,我還是把它設在Small、分頻點設在40Hz,至於其他聲道當然是設為Small、分頻點我通常會設在80或100Hz。
2 V) F5 Z5 G) i" p% j8 _4 G( N" K
, ^0 v1 D: { y) ^% P8 T' }) ~最後我補述低頻管理設定的「特殊狀況」,這種狀況在Hi-end級多聲道系統遇到的機率可能會比較高一些。在正常的多聲道系統上我們都假設「超低音喇叭性能夠好」、讓它多負責一點低頻與極低頻發聲比重,但是也有一種相反的狀況,那就是「左右聲道喇叭的低頻發聲能力佳、推它的擴大機也很夠力」,但超低音喇叭性能平凡、低頻的量感、速度與延伸沒有左右聲道喇叭好,在此狀況下我建議把Front L/R設為Large,讓左右聲道喇叭與超低音喇叭共同負責超低音頻段。您還可以聽聽看在環繞擴大機選單把超低音喇叭設在None、低頻會不會比較敏捷乾淨、量感也很足夠,如果真被我所說中,您現在用的超低音喇叭可以乾脆不用(超低音喇叭就設在None),或者是另覓一款高性能主動式超低音,這樣才能配得上府上的系統。
# Q% m2 x: f3 G$ R& i6 t) F6 N/ n! @$ i# i& T
" F; V2 l! C6 E+ \+ b8 P,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