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聲道到二聲道,我想許多玩家已經看出Dirac Live的版圖在這兩年快速擴張、逐漸成為音響廠商數位音場校正應用的主流技術,在今年(2023)CES大展期間,Dirac發表了一項最新開發的先進技術「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這項技術將會為未來應用此技術的高階與頂級製品帶來革命性的進化。
" n- _4 r$ f: p) _1 Y7 M# |; G# j$ g
CES 2023特報: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發表
' @+ z: q! @+ R* @! s+ R+ M9 R, j% p
到底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是什麼?它跟我們知道的「一般」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有什麼不一樣?簡單說,基本的Dirac Live空間校正是優化頻率響應與各聲道時間相位的一致性改善暫態特性,而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的作用則是「抑制空間的低頻反射」,效果就像是在聆聽空間中「裝好裝滿」低頻陷阱(多數居家空間絕對不可能裝這麼多佔位的東西),把多餘的低音吃掉,砍斷低音的拖尾。
) y) ~! H- z2 c! ?: d
% O, o3 x* a$ i. l! e
CES 2023特報: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發表
. j8 j6 G0 ^: M }' Z5 H" ]; @
▲
在所有音響系統上,每個聲道喇叭的低音都會受到空間壁面與天花板反射到聆聽位置,這些「空間低音的殘餘能量」就會影響低頻的正確性與乾淨的程度。
# O* u# n9 t) G5 o" `$ O: `* T8 u$ O R5 Y0 _
CES 2023特報: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發表
; r: }; ^' R" S7 S6 _▲
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這項技術原理則是與ANC(主動抑噪)耳機,知道何時何處會有「多餘的聲音」,就發出「多餘聲音的反相聲波」抵銷多聲音的能量。以本圖為例,右聲道喇叭發聲原本受到右牆反射多餘的聲音、被「其他聲道喇叭」發出「反射音的反向波」抵銷。
: N g, A1 o4 b% y2 K- L/ Y$ ~& w! h9 C
接下來我就以Dirac官網提供的實測瀑布圖說明,讓大家比較Dirac Live從基本到最新技術所做的校正與優化。
3 h8 G0 d0 Z" O# |, _ [( q" h+ ~
' x' E, @3 {4 R% H1 @7 f: D& R& w
我先解釋一下瀑布圖怎麼看:它是一個三維座標圖:x軸(橫軸)是頻率、左起由極低頻至高頻;y軸是Level、位置愈高表示聲音能量愈強;z軸由後至前則為時間。瀑布圖由多條頻率響應曲線組成,最靠後面「牆壁」的那條曲線就是在聆聽位置測到喇叭一開始發聲的頻率響應,接下來初始發出的聲音隨時間增加,各頻段的能量受到空間吸收或散發而逐漸衰減,頻率愈高、衰減的速度愈快,右手邊的高頻掉得最快、中頻其次、低頻要回歸寧靜的時間最長。簡單說,除了牆面上那一條頻響曲線之外,其他都是「多出來的」聆聽空間反射音,多出來的聲音愈少正確性愈高。
7 J P+ f: b) k1 G
! o' v- Z/ @# |2 m$ t# Y: E
CES 2023特報: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發表
1 Z4 E3 R$ A; x2 E+ B▲
這是沒有使用Dirac Live的測試結果,光是牆壁上那一條頻響曲線就已經是相當曲折的,低頻的彎曲狀況尤其嚴重,這就是我們常說Room Mode會造成的影響。
( x5 o! p. d, i% r: ?
8 ?2 M6 I% _; E; }8 Q% Y
CES 2023特報: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發表
% p" k. f; ~) e4 f7 O) [% ?' d+ i▲
Dirac Live空間校正的基本功能是測試校正各聲道喇叭在空間中的頻率響應,並修正時間差與相位差、優化暫態響應,它能讓頻率響應變得相當平坦,各位比較本圖與上圖能看到雖然Dirac Live的頻響校正已經減少一部分低頻殘響能量,但圖左低頻段衰減時間仍拖得很長。
/ W1 f/ F2 U) [+ V* N: L/ u: n# Z+ g! Q' y
CES 2023特報: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發表
8 z. U* `8 R: k- \2 W0 u
▲
這是「Dirac Live空間校正 + Dirac Live Bass Control」的測試結果,Dirac Live Bass Control的技術特徵是同時管理與控制空間響應與各聲道喇叭之間低頻的交互作用,Dirac Live Bass Control能精確控制多聲道喇叭與多超低音作相位微調,使較大的聆聽「區域」都能獲得良好的低頻響應,比較上圖也可以看到在Dirac Live空間校正加入Dirac Live Bass Control之後,在20Hz至50Hz區間極低頻段的殘響有縮短(改善),但Dirac認為這還不夠。
5 { ?8 w* E* v5 G% O/ B, k, R2 g& u' Z
CES 2023特報: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發表
" s! Z* {/ D {+ N7 q
▲
這是新技術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加入Dirac Live空間校正與Dirac Live Bass Control「三管齊下」的處理結果:從20Hz至300Hz從極低頻到整個低頻段的殘響大部分都被「消音」了!我已經能想像經過這項處理之後,肯定能表現出「超乾淨、超快」的高解析度低頻與極低頻。
2 \9 w7 D) \0 m! E
r. C- s7 O( y; q% a$ A# Q
CES 2023特報: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發表
3 O$ ]+ _& Q- L3 J/ D4 h# b$ U1 v
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需要做多進多出(MIMO)的混合相位校正即時分析運算處理,每一支喇叭與超低音除了要負責發出屬於自己聲道應該發出的聲音之外、還要額外發出「控制抵銷其他聲道多餘聲音的反相聲波」,這需要更強大的數位音訊處理效能、「正常的」環繞擴大機恐怕無法執行,因此我們只能期待「頂級製品先行」。這次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新技術的展間是設在威尼斯人飯店,現場使用的環繞處理前級是StormAudio ISP Elite MK3。
) M% S5 J' F: ]$ y# e, R: `
( M8 @" y( y/ i3 r+ m$ Q& \
目前除了StormAudio之外,還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廠家會跟進應用Dirac Live Active Room Treatment技術,但有競爭總是好的,看起來頂級機種的性能競賽要加速了!
+ u" w# d2 @2 A; K- F* c& O1 e( f$ Q: K3 |
/ A) z$ W5 _( G1 B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