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發現一條好電源線,這次是PAD 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還記得我曾推薦過PAD的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嗎?那條電源線我至今還在用,是PAD算是老三的電源線,而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則是老二,最上頭還有一條35周年紀念電源線。老實說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會比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好是意料中事,畢竟他是老二,而且也比較貴。不過,我沒想到它的好是那個樣子,而且是一聽就可以聽出來。所以也想介紹給大家。
/ d& f! d) K$ A! I6 }5 n
2 y! h) s/ y9 X* \- W# c
又發現一條好電源線,PAD 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
* Y2 A+ ~5 G/ B/ M! d# k6 y- x/ X
( m' T! k' {; F" D1 \5 \% c- N2 n& O4 E2 j# d2 x0 K8 M3 m
首創液體屏蔽
4 Z2 I/ h& ~$ A* ^PAD(Purist Audio Design)是美國一家製線品牌,創立於1986年,創立者是Jim Aud,他擁有電子工程與材料學雙學位,學過核子物理,也曾是NASA工程師,。他的創舉就是利用液體當作屏蔽層,有效屏蔽EMI與RFI,而且能夠抑振。
# [9 ]- s0 p9 {& `) X8 ] R$ N K
& a+ l& n' y+ S當年,線材製造者並不注重屏蔽EMI與RFI,後來也慢慢發現屏蔽的重要,今天很多線材都注重屏蔽EMI與RFI,而Jim Aud無疑是先行者。這麼多年發展下來,他家的線材無所不包,甚至還有排插。可惜PAD在台灣不似Siltech、Nordost、AudioQuest等那麼有名與普遍,實在是委屈這個品牌了。
9 p8 U! Q# J% M# ?* u% F6 z4 }3 h3 Q1 B) `9 `
6 p$ f$ D: Z* t6 {# H1 s6 w
有關PAD的種種,我在上次寫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時,就已經相當清楚的介紹了。現在我拷貝自己所寫的東西,讓沒有看過那篇文章者也可了解PAD的精采處。
4 v" _, g6 F3 _% A) {
2 r4 [- R7 e) Q- x/ @4 j, ?
又發現一條好電源線,PAD 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
7 `+ W2 M! K8 U. N% M- n; e9 j0 l6 ?4 a
PAD的發現
) n# d. T* C' R8 a9 C4 h& n「PAD線材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線身很粗,但很軟,而且也不很重。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裡面用了液體做絕緣。為何要用液體做絕緣呢?這要從頭說起。PAD創始人兼老闆Jim Aud開始對Hi End音響產生興趣是在空軍服役時,當時他為了多賺點錢,在當地的Radio Shack兼差修理各種器材。
, o- }. c& H) H8 C$ ]8 c8 |
2 X1 e( d2 n8 E! I; Q' J0 Q
當地150英里內只有這家連鎖電器行,所以有什麼東西要修都送到這裡,Jim Aud就在那裏接觸很多的音響器材,奠定他的Hi End音響基礎。服役期間,部隊送他去學航空電子、雷達、電腦,以及其他有關軍隊的訓練,經過52星期的訓練,他被稱為航空電子感知器專家。
$ R! G0 c5 ]' }) A5 Z
2 K9 S8 c# }" ~1 T( I& o後來他又去大學念電子工程,又去西屋學了將近二年電腦,最後又進入南德州核子,修習核子物理,那段時間對他的未來人生影響很大。1986年,他帶了這一身功夫創立了PAD(Purist Audio Design),其實那時候只是家裡的車庫公司而已,很多美國Hi End音響製造商都是從自家車庫起家的,不必不好意思。
. c) h. D$ ` e! M& D) N2 g0 j4 r1 p9 R" F; p+ k
PAD第一條線就是填充液體的線材,為何電子工程師要去做線材呢?Jim Aud認為當時很少人注意到線材本身的EMI、RFI、避震的重要性,而他剛好對這個有研究,當然一頭栽入這個領域。
1 h6 n9 M0 s( _! J
9 J4 y0 _% @3 J; Y% U' S
又發現一條好電源線,PAD 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
/ m" Q- G( ^$ z2 y( D
' I4 P7 u- }9 R# r
靈光一閃
, b0 a2 m: a3 D1 k/ Q; ^為何Jim Aud會想到線材裡面填充液體呢?事實上PAD也是全世界第一家把液體填充在線材中的廠家。Jim Aud當時參與南德州核子計畫,他發現核子反應爐以重水來控制核融合,這讓他靈光一現,產生利用液體的想法。
9 O3 N0 j; V D3 K' o+ N8 w6 f" |' Z0 ]4 z* g
第二個啟發是德州的墨西哥灣探油工程,當時採用的探油方式是在海床佈置感知器,然後啟動爆炸,如果海床底下是油,傳遞的訊號就會與海床底下沒油不同。問題是,感知器所拾取的訊號會隨同各種雜訊一併從海底傳到電腦裡,如此一來電腦就無法正確判讀。
$ w) x. s9 |! M- i6 }5 q
/ c3 i0 }; D( j/ f/ T石油公司的人來找Jim以及幾位工程師,詢問有沒有解決方案。他們討論之後,認為採用重油填充在訊號輸送管內,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隔絕爆炸引起的雜訊,電腦就可以接收到正確的訊息。這項經驗成了日後PAD採用液體填充的原因之二。
' U& S4 I. ?" ~2 u
) p7 K8 _3 B5 C' s
6 r+ K) o# Q/ |( L0 I
又發現一條好電源線,PAD 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
' q7 e+ U- w. ]7 z
% K- C: u; t1 J. s! \8 O
度假受到啟發0 i, a K9 K" i7 ^" k1 y* ^' {
不過,重大的發現不是液體填充,而是有一次他帶著全家去度假,在一處遠離塵囂的森林幽靜小木屋中,他發現帶去的音響器材怎麼聲音那麼好,這讓他百思不解。要知道,1980年代是還沒有手機、沒有網路的時代,空氣中、電源中並沒有今天這麼多EMI、RFI,不過Jim Aud並沒有想到這點。
5 b8 L* ?4 Z0 s' _/ I9 \" l. p2 H( b8 F: u- N) Z
當他回到市中心的住宅後,同樣一套音響器材,他發現又跟原來一樣難聽了。於是,他想到了重水,想到了重油,於是把音響器材拿到浴室,做好絕緣工作,把線材放入注滿水的浴缸中,沒想到聲音竟然變好聽了。這是他第一次證明液體可以讓聲音變得更好聽。
) V) t2 e4 i5 P; Y9 v% F
8 _; [' K( I* V3 J' P4 A, @/ J
因為如此,PAD發展出他家專利的Contego處理技術,這是一種將導體置於半液態矽漿內的作法。另外一項專利做法是Cyromag,這是Cyro與Mag二個字合體,也就是將導體先做低溫處理,再暴露在強力磁場中。經過這雙重處理,可以讓導體內的分子重新排列。這二樣技術都可讓聲音表現更好。」
) u+ u- k: M1 b5 J1 i! m1 E% x! x% d9 o3 H
又發現一條好電源線,PAD 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
3 y& G# K0 [% F& A* h6 K0 w
1 F/ J# {- [" w7 o5 T1 p二者比較
! U) U3 }& J6 n+ i我們都知道,想要做好一條電源線,導體本身的材料與純度、導體的低阻抗、屏蔽方式、介電質(絕緣體)的選擇、線材的幾何結構、端子,甚至低溫處理等都會影響聲音表現,PAD的線材當然在這些方面都做足功課,尤其是以液體來做屏蔽更是他家首創。
8 q ]$ V; i7 ?, ~+ L: v5 N! I: A
( w$ z- V5 f' O& {& U比較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與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的不同處,前者導體採用PCCC銅,後者採用Nano PSCC銀。絕緣層前者採用P.P.,後者採用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 Teflon。導體直徑前者9 AWG,後者10 AWG。液體前者是Contege,後者則是Enhanced Contego。
- r& w2 H+ i: Z* Q9 B: F
& ?: b' S {! [+ S: f低溫處理二者都是三倍低溫。端子二者都使用Furutech NCF,編號不同。導體阻抗前者0.00321歐姆/一米,後者0.00262歐姆/一米。其實,最大的差別看起來就是銀導體與銅導體之差,此外就是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多了一個黑盒子。這個黑盒子裡面說是有五級處理,能夠降低EMI與RFI,我猜裡面可能就是一些被動元件,最終影響電阻、電容與電感。反正不管他怎麼說怎麼做,最終還是要以自己的耳朵收貨。
* E4 ?1 D1 D9 q% h8 |* k
3 P" s0 T6 B J6 i300小時開嗓
% S& s5 _8 U9 @. P0 D聽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電源線,原廠強調要有300小時的Break-In時間。天啊!我怎麼可能開嗓那麼久才聽,總之拿到線之後,我就將它接上,只要開機就會用上,粗估應該也Break-In超過100小時,如此來跟我早已煲熟的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來比較,它是比較吃虧的。
8 {1 i1 v7 k8 g( S8 o3 D$ |6 x0 Y, E) n( G6 b: y' z; t/ j$ F% X
即使比較吃虧,但是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硬是比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更好。好在哪裡?第一個好在音像的凝聚清晰程度,雖然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已經很好,但還是被比下去,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的樂器、人聲形體更凝聚,輪廓更清晰,更有3D感。
, u2 n0 |) ?9 q4 Q
x$ |+ O& z& X U7 k. Q a @
尤其是低頻段,乍聽之下您會覺得好像低頻量感變少了點,仔細聽就會發現其實是低頻樂器更清晰了,更凝聚了,更有實體感了。以前覺得低頻量感多其實是暈開的那些虛的量感。
@: e9 G- N3 k9 K7 U% Y* w1 o. v$ R" Q( t/ D* w; p
Nano PSCC銀6 J; j) m2 ?( ^
再來,我也發現雖然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的導體是純銀,但聲音聽起來卻比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的銅導體更柔更順,延伸更好。乍聽,您可能會喜歡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中高頻、高頻段比較亮麗些,多聽之後,才會喜歡上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的柔順與延伸。
1 E1 W1 @5 M( I8 _ W9 u
g# I8 r `1 D3 P$ x; B這種特性使得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在聽小提琴時,音質稍贏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一皮。而鋼琴聽起來則更圓潤、實體感更好些。至於其他方面的差異,我認為都會好一點。我還沒有唱足300小時,就有如此的差異,如果唱過300小時之後,我相信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與Diamond Revision Dominus II的差異應該還會加大。
+ V2 ?1 f5 h. V. Y% N3 I
& s& w6 S2 L; Z8 V! D' }
Diamond Revision Limited Edition實售價24萬台幣,雖然不便宜,但我認為值得。典立音響總代理。
0 m: u. w9 u3 s, q# X
% G+ f" `" `# P2 |0 V9 n# Q& c
9 {0 g! P- B: A
8 u! r, }# J. _3 Q5 l; V: C7 A
7 j( z' e. q% ]$ w$ h2 @
1 o& W( D8 w- T# x$ r1 W2 J# i1 Z9 D6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