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P- G3 s& H, U/ T( k1 S- SN200的價格只要自家次旗艦N20的一半,但是不論設計或功能都與N20非常接近,它的內建硬碟暫存快取技術,是目前音樂檔案播放的最佳架構,自家研發的專屬App,在資料庫整合能力上更不遜於Roon。重點是,N200的聲音表現的確優異,徹底擺脫了以往數位訊源乾硬冷澀的「數位聲」魔咒。
6 t# j( t* b. _% N; O, b% I0 p- E4 R$ ^
8 u* D3 _- X! i3 H0 Y H
Aurender N200評測,串流訊源頂尖成熟之作
' p5 x: Z0 o1 m2 U6 |9 X7 f, {2 D
0 e) t+ v. r* r& f: K1 x3 L, g之前測試T+A的MP200訊源、DAC200數類轉換器、A200後級組合時,代理商極品音響同時送來Aurender N200作為搭配,主要目地是讓我測試儲存在N200內建硬碟裡的DSD高解析檔案,不過試聽過程中,N200幾乎從配角躍居主角,聲音表現讓我驚艷不已。與試聽室中其他串流播放器相較,N200的音質聽來明顯更為純淨、細節更為豐富、層次也更為分明。播放大編制大動態樂曲時,整體演奏的穩定感與從容感,也是其他串流訊源所比不上的。
6 y! k" _, z) q( E) Z& C+ G# e. k. d' q6 ~6 P+ e
這樣的感受,與我在393期測試他家次旗艦N20的聽感非常接近。這可厲害了,N200價格只要N20的一半,機箱尺寸也小了一號,但是聲底走向卻與N20如此接近,到底這兩款產品在設計上有何差異?這期N200果然躍居主角,在本篇評論中,就讓我們一探N200的好聲奧秘。
# U4 X% o) i1 w+ N! y- W* \" {: ~9 M2 m* g/ u) G
Aurender N200評測,串流訊源頂尖成熟之作
3 M7 M/ ]; C; l& Y, i1 y H5 `1 z4 {▲N200的機箱寬度比次旗艦N20少了10公分,不過機箱造型與構造完全比造自家高階產品設計,結構非常厚實堅固,金屬加工質感也非常精緻。6.9吋全彩LCD顯示幕雖然不能觸控,但是可以用右方四個按鍵進入播放清單、選曲並且播放。如果設定為專注聆聽模式,螢幕會在播放音樂時關閉,所有按鍵也會停用,藉此降低螢幕與邏輯控制線路的雜訊干擾。2 G& }2 G/ s& Y, w( A4 [. l
+ e# e9 b9 \0 q1 ^# i( w! P
7 C* Q! q2 L, [3 r8 y逼近旗艦,價格卻只要一半
0 O# N7 s: h! g' l) QN200與自家次旗艦N20雖然價格相差一倍,但是兩者的確共享了許多關鍵技術,先說兩者的相同之處。N200與N20的串流功能是完全相同的,透過自家開發的Conductor App,用家可以登入Tidal與Qobuz等串流平台的帳號,完整支援串流音樂播放。除此之外,當然也可以透過Conductor App瀏覽、搜尋儲存在內建硬碟、外接硬碟,以及區域網路中NAS的音樂檔案。
5 ~& v2 i, E1 `- a C9 M/ G( f2 {
( ~- g" ?+ d: | w5 o0 U& O) E9 L6 dN200還支援Spotify Connect,這項功能不需要透過Conductor App,只要用手機的Spotify App就可直接串流到N200播放。N200也支援Airplay,並且可以播放網路電台。所有Aurender的串流訊源都不支援藍牙,因為採用破壞性壓縮技術的藍牙傳輸,音質不符合Aurender追求最高品質的理念。
: a/ S2 v9 \# v) o7 g2 |; J. I# Y8 `$ Q9 Y) Q" J" ~" V1 L& O
Aurender N200評測,串流訊源頂尖成熟之作
: R8 u" f# s& r2 d! m% ~; n▲N200具備USB與RCA同軸數位輸出介面各一個,兩個硬碟插槽也位在背板,只要打開蓋板,插入2.5吋硬碟,即可完成安裝。
' j% |) g+ u/ D1 P1 p. e: j
7 c4 {5 w- M U最理想的音樂檔案播放架構2 ~- ?1 v& i: X4 M. R8 b
Aurender串流訊源另一個值得強調的特點,是獨特的暫存快取技術,這項技術必須與內建硬碟搭配才能運作。N200與N20一樣可以安裝兩顆2.5吋HDD或SSD硬碟,不過產品出場時沒有內建,用家可以自行購買符合需求的硬碟容量。如果你只聽網路串流,當然不用加裝硬碟。如果想要安裝硬碟,N200可以安裝的單顆SSD硬碟容量最高是8TB(兩顆共16TB),就算是以檔案最大的WAV無壓縮格式儲存音樂檔案,也可以存放超過25,000張的CD解析度唱片,非常夠用了。
% c; |4 k* B* U0 ]+ [% G1 r
& B1 ?+ P$ W" B2 ?# W- h前面說的暫存快取技術,到底有何特殊之處?接下來要介紹的,才是Aurender串流訊源真正優於同類產品的關鍵。
" K0 ^' \- }/ G0 b& `+ G
( E( Y. n9 s$ A# A) c( AAurender認為聲音品質最好的音樂播放方式,並不是網路串流,這點大家都能理解,因為網路串流有時基誤差與電源雜訊問題,傳輸過程還有可能丟失封包,這些狀況都對音質有害。
; n+ j- V+ A5 ]. | n5 B) s1 Z7 O! x/ _( L% N: [
最好的音樂傳輸與播放方式是什麼呢?Aurender認為是將音樂檔案儲存在內建硬碟中,要播放音樂時,先將檔案資訊暫存在內建的SSD快取記憶區中,再從SSD輸出音樂訊號。這個過程不會受到網路傳輸干擾,也不會受到硬碟運作的干擾。新推出的N200將內建SSD的容量增加到240GB,如此一來可以暫存更多的音樂訊號,重播品質也可以更為穩定。
- b0 |4 k3 S2 m1 C# z2 s- C, a
6 u; @- [7 @) O( d5 x
Aurender N200評測,串流訊源頂尖成熟之作
! }6 G' W$ Y6 b' k0 L+ \( ^- t▲電源供應線路配備兩顆變壓器,還使用了特性接近電池的超級電容,等於內建UPS不斷電裝置,即使忽然斷電,也不會對內中線路與硬碟造成損害。* w. Z5 N+ E& U6 A
( ~9 f- S! A$ i' B+ D0 E' W比NAS更理想的音樂伺服器
1 c% h% H% M, I4 k& u! k上述暫存快取技術,聽起來容易,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硬體與軟體架構都必須特別設計,不能像大多數串流訊源一樣,直接套用電腦架構就算了事。傳統音響廠商不可能具備這種專業,不過Aurender原本就是電腦與伺服器專業廠家,難怪有辦法設計出高人一等的串流訊源。
! }# R& b; l9 j6 k3 D
3 m" p( f# K& i6 r$ Q2 x這項特殊技術,解答了N200與NAS網路硬碟之間的差異。N200與NAS都內建硬碟,許多NAS也跟N200一樣可以透過USB而不透過網路,將音樂訊號傳輸給USB DAC解碼,為什麼我們要買貴上好幾倍的N200,而不直接用NAS當作音樂伺服器呢?答案就在於NAS少了大容量暫存快取這個動作,難怪傳輸品質與聲音表現無法與N200相提並論。
0 H( s6 R" g0 d: v. u0 `. Z
5 l1 Y2 e+ s0 k- x
Aurender N200評測,串流訊源頂尖成熟之作
. ~ u) x& r8 D% L- E: P4 ]- \ u
▲Aurender自家開發的Conductor App不但使用起來直覺流暢,更是除了Roon之外,唯一具備跨資料庫整合能力的串流App。光是這個App,就值得您成為Aurender的用家。
6 @9 m/ I; \ n) M. J) R
8 p0 V9 r( U# z {4 s1 B" m不遜於Roon的Conductor App$ a! G3 t' o( |# Y
Aurender不支援Roon,這是他們的另一個獨特的堅持。Aurender認為Roon的運作必須仰賴處理器高速運算,此時處理器會產生大量高頻噪訊,對聲音其實是有害的。
- O; D: m$ e* u4 w h
9 q7 I7 i2 c" A/ {. m9 ?, a對於Aurender串流訊源的用家而言,不能使用Roon其實一點損失也沒有,因為Aurender自家Conductor App的資料庫整合與搜尋能力,跟Roon相比一點也不遜色,運作速度甚至更為直覺流暢。Conductor App可以無縫整合串流平台與硬碟中儲存的音樂,除了Roon之外,Conductor App是我所知道唯一具備這項能力的串流資料庫控制軟體。
; I$ ]) W; ?" k" {" l% s
: ^) S; t7 ?% T. m) ]: D3 F* C最棒的是,只要你是Aurender訊源的用家,就可以免費使用Conductor App,不像Roon得要花699美元購買,還必須將Roon Core核心程式另外安裝在一部獨立的電腦中。老實說,使用過Conductor App之後,我實在找不到理由花錢買Roon來用。
* t/ c) {. F3 j3 v# Z" D- E/ c$ A' l8 O+ ~$ \5 K5 [: G) O: k0 x
具備UPS不斷電功能' i7 h$ u" e2 p8 i
Aurender對電源供應非常講究,N200採用線性供電而非交換式電源,一共配備兩顆變壓器,並且配備特性接近電池的超級電容,等於內建UPS不斷電裝置,即使忽然斷電,也不會對內中線路與硬碟造成損害。
+ c( O+ Z. z$ y) w5 S& T
+ ]8 Z7 z F0 h) @' ]9 dAurender對於傳輸介面的設計也非常重視,網路接收介面具備嚴密的隔離技術,可以排除由網路傳輸夾帶的噪訊。數位輸出介面則有USB與RCA同軸兩種,USB最高支援PCM 32/384與DSD512高解析音樂傳輸,RCA同軸則最高支援PCM 24/192訊號傳輸,如果你的DAC不支援USB DAC功能,那麼N200的RCA同軸輸出就可派上用場。
% d' a' T0 z0 u3 F9 S. V" h# [' Q- B. z3 D# C. Y
上期鈦孚之所以送來N200與T+A MP200/DAC200訊源搭配,就是因為N200可以輸出高達DSD512的超高解析音樂,而DAC200可以接收的DSD訊號更高達DSD1024之譜,市面上可以支援如此高規格傳輸的數位訊源並不多見。
" [& T2 a2 i0 ?2 h4 Z1 A
5 t0 Z5 U3 H% H8 o擺脫數位聲魔咒5 Z! g1 Y" H& V
DSD512是什麼樣的概念呢?它是SACD的8倍調變,是C D取樣率44.1kHz的512倍(22.4MHz)。在Native DSD網站,我們可以付費下載到原生的DSD256錄音,有些唱片甚至提供重新調變之後的DSD512或DSD1024檔案。問題是,播放這種超高解析DSD檔案有意義嗎?
2 n4 s. u9 u( L
: r% i1 @. e9 E" J# x實際用N200搭配T+A MP200與DAC200進行試聽,我聽到了極度柔軟順暢的弦樂,還有圓潤又通透的鋼琴觸鍵,樂器形體明確立體的在音場舞台浮現,音樂背景則極度漆黑沉靜,音樂與聽者之間彷彿沒有任何隔閡。我可以明確感受到,數位音樂重播至此終於擺脫「數位聲」的魔咒。不過,如果說這樣的聲音「很黑膠」,卻又不完全如此。因為這套系統所展現的音質純淨度與細膩感,恐怕是最頂尖的黑膠系統也未必比得上的。
2 Y. ?$ v) E2 s. U% N3 Y
. L# o" p6 f$ X) W6 w+ x% v如果用這套系統聽一般CD解析度的檔案又是如何?我聽到的聲音走向與上述聽感其實是一致的,音樂背景依然非常安靜,音質同樣非常純淨,而且順暢自然,毫無生硬乾澀緊繃跡象。
- R0 g* X$ S& Q6 X/ S- \/ U! ]
+ h+ b) _5 D$ p7 i, ?
Aurender N200評測,串流訊源頂尖成熟之作
* e0 v( @( S. A, O v" R m' {% x1 @2 W' z0 |9 c+ p6 Y1 b6 c
動態完全釋放
6 n# W& R3 `7 F% B聽Hagen Quartett演奏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No.14,因為背景安靜,所以微妙的弱音演奏變化得以充分浮現,撥弦泛音也更為延長。小提琴的音質更緻密而有光澤,音質雖然滑順,但是並沒有抹除真實的擦弦細節。N200的優勢並不只於純淨的音質與豐富的細節而已,我發現音樂強弱對比的動態表現也拉得更開,這種特質讓音樂演奏的氣勢得以盡情伸展,樂手灌注在演奏中的表情也可以完全呈現。
" }# O; c9 ]8 A- o# R
. z9 e1 l% K' x" C3 h4 g# a
Aurender N200評測,串流訊源頂尖成熟之作
5 Q' L- \. }$ _5 K
) M8 y! Y8 Z* M; K聽冰島鋼琴家Olafsson演奏的巴哈作品,N200可以毫不保留的展現Olafsson觸鍵所散發的華美音色,不過我所感受的琴音,並不是那種浮面明亮的華麗,而是散發著溫潤自然的光澤,與我以往聆聽這張專輯的經驗相較,音質沒有那麼銳,也沒有那麼硬,彷彿將傳統錄音
) H4 T0 z9 o1 K7 M8 h一切為人詬病乾、硬、冷、澀的銳角,都不留痕跡的消去了。
% ~* C2 I& C$ H
2 c& ^3 s+ [5 O* Q D
Aurender N200評測,串流訊源頂尖成熟之作
; U; P! D1 h h9 o4 N0 X7 z
1 h& A5 V Y. \) M$ M
聽Andrei Gavrilov演奏的舒伯特D.899、D.935兩部即興曲,這是我私心最愛的錄音版本,Gavrilov對於這兩部作品的詮釋較為理性節制,N200精準重現了觸鍵的輕重緩急與速度控制,觸鍵音色極度晶瑩通透,不過樂曲的流動卻又流暢無比,絲毫沒有雕琢斧鑿的痕跡,完全展現出這份演奏的神妙特質。
4 b8 I& ^4 x0 k$ Z" m# i$ a" W
# h1 T* C: b+ X3 z9 ?# C# \# e6 z$ J# ~. Z# }' S
Aurender N200評測,串流訊源頂尖成熟之作
0 K8 x5 {: h/ G9 ~, ~
8 J, m9 R8 s. I來聽搖滾放克大樂團Tower of Power現場演奏的「What Is Hip」,即使銅管、電吉他與鍵盤合奏熱鬧非凡、火花四射,但是我依然可以聽到非常清晰的層次感與樂器分離度。電吉他演奏犀利奔放、銅管真實度極高,擊鼓低頻量感充足,而且收放速度超快,整體演奏緊湊過癮無比。
a6 d! G4 N9 F( I) w
7 k/ N3 `8 {5 U6 G0 G, O' P最理想的串流訊源解決方案
; U, Z2 B) c! y1 y9 {. e2 PN20與N200在等級上的差異依然存在,N200不論在電源供應、機箱內部屏蔽與時鐘元件上,都是比較簡化的設計。不過聲音表現上,我認為N200已經與N20非常接近,而且絕對夠資格與他廠頂級串流訊源一較高下。在競爭激烈的串流訊源市場中,N200有幾項點特點是無可取代的。
+ ^' b+ w8 ?, n% [+ o# K9 l+ x# [2 H8 C u
如果你有大量音樂檔案收藏,N200的內建硬碟快取暫存技術,堪稱是目前最理想的音樂檔案播放架構。如果你只聽串流,N200嚴密屏蔽的網路介面,讓你不用擔心網路傳輸的噪訊污染。Aurender自家開發的Conductor App不但使用起來直覺流暢,更是除了Roon之外,唯一具備跨資料庫整合能力的串流App。光是這個App,就值得您成為Aurender的用家。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Aurender的確是可以兼顧串流與檔案播放的最理想訊源解決方案。而功能逼近旗艦、價格卻只要一半的N200,就是您最超值的選擇。
) F+ w/ T5 l. K# ~' t5 l: o; P% O0 j
4 c1 E$ \* r0 v& K
; X% `3 P* H, {
9 `9 q7 h# Z2 Z! lAurender N200規格:& s; s( ^3 `- v* p% _
類型:串流音樂伺服器
- B( j+ M5 l4 o0 h2 k* k/ h d- B
SSD硬碟容量:240GB(DDR3 8GB)
J, z+ B) F( x0 X; Y
內建硬碟容量:可同時安裝兩顆硬碟,最大支援HDD 5TB或SSD 8TB
5 w: j7 V) `( M2 ?6 T% B- X' t( v/ k% C% \
數位輸出:
( D# @* V J9 T! _/ URCA同軸×1(最高支援24/192)
# h& Y: P. p; d& P$ t9 e( fUSB×1(最高支援32/384、DSD512)
9 O A: o0 @( U% ]2 t7 V- F數位輸入:
7 z3 t6 O6 S( I5 f
Ethernet×1、USB 3.0 Type A×2、Airplay
& J7 P/ i6 ]2 l% S& h
支援串流平台:Tidal、Qobuz、Spotify Connect、網路廣播
2 o4 W! C9 |1 {) b7 D外觀尺寸(WHD):330×96×335mm
: i! v4 U V% W7 p重量:9公斤
4 k w" N- J3 O7 `" g4 z1 B" }* }! S0 ^9 L4 @/ V
參考售價:235,000元
0 n* q! h2 G/ r- s" k4 g% n' | l總代理:極品(02-2792-9778)/ x5 o6 i0 Z8 n' z1 }; E1 U
1 O/ D% r. X0 B R/ w# Q/ p" S4 V! J4 f) e. x6 }- u, _0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