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業界要聞]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李大寶 發表於 2015-11-24 18:52:31 |已閱:61991|評論:3|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Merging Technologies軟體設計總監Dominique Brulhart。

數位流當道,現在的市場已經正式進入規格戰,對應的數位音樂格式上看DSD不稀奇,4倍DSD格式的器材也都率續推出市場。但是你曾經想過在追尋最高規格滿足的同時,這些器材真的能達到最高音質的音樂感受嗎?今天下午筆者參加的是和申達最新代理瑞士品牌Merging Technologies 的NADAC數位流數位類比轉換器。
這個產品今年慕尼黑展才正式露面,隨後才在9月丹佛音響展現身,11月份就移師到台灣進行產品發表。這家瑞士公司對所有音響迷來說,一定感到非常陌生,但是若對專業錄音從業人員提起他們的名字,可能就無人不曉。因為有太多的頂尖錄音室與全球頂尖古典樂團都是使用他們的系統進行麥克風收音後的前製處理作業,舉個最有名的例子,葛萊美獎金牌錄音師Bob Ludwig就是他們產品的愛用者,今天發表的NADAC是他們第一款家用市場製品。
Merging Technologies (以下簡稱Merging )創立於1990年,創始人Claude Cellier本身就是個傳奇人物,曾經為瑞士知名音響廠商Nagra工作長達10年,Nagra那部被稱為盤帶機之王的T-Audio就是由他參與設計的。離開Nagra創Merging後,便一頭栽進數位錄音的領域,發展出的Pyramix Virtual Studio錄音工作站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進行DSD錄音的前製處理設備。說得更明白點,世界上真正原生的DSD錄音幾乎很少,在當時更是沒有。Merging則是與Philips共同合作開發了出了DXD格式(24/352.8),再透過「Pyramix Virtual Studio」 Mastering成DSD格式製作SACD。這樣大家瞭解了吧,我們聽到的DSD檔案其實都是透過PCM轉換的,就算是純DSD錄音,Mastering的時候還是必須先降轉為PCM,最後再轉為DSD。而Merging就是錄音時直接採DXD格式錄製,經過Pyramix Virtual Studio進行Mastering時也是DXD格式,完全沒有降轉讓任何錄音細節減損,最後再轉換為DSD,如此一來耳朵聽到的將是最接近錄音室原貌的聲音。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有盤帶機王稱號的Nagra T-Audio。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只要上網查一下,當推出DSD格式音樂檔案或錄音作品的唱片公司,很多都採用Pyramix Virtual Studio。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這就是Pyramix Virtual Studio的操控介面,和申達也決定引進為保留台灣出色音樂創作盡一份心力。


回到今天發表會現場,負責主持的是Merging 軟體設計總監Dominique Brulhart,他可說是公司重要的靈魂人物,因為Pyramix Virtual Studio這套操控軟體介面就是由他設計的,今天由他來介紹NADAC再適合不過。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這就是今天發表的NADAC。

既然當前DSD錄音市場Merging 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進軍家用市場的產品想必也十分獨特。的確,這款NADAC有別於當今任何一款數位流訊源,他的數位輸入訊號完全無法透過USB傳遞,也沒有配備USB插孔,除了透過傳統光纖與數位同軸(平衡與單端)輸入數位訊號外,高解析音樂檔案僅能透過網路線連接傳遞,而且是RAVENNA(AES67)協議標準的網路線傳遞訊號。這也是全世界第一台採用此傳遞方式的家用機種,事實上這種傳遞方式已經在專業高解析錄音領域獲得普遍的使用。這種傳遞方式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傳遞速度快,資料量大,而且完全沒有時基誤差問題。在搭配彈性上,完全可以與PC或MAC系統輕鬆結合。在內部核心部份,採用的是ESS 9008晶片,最高可對應DSD 256規格(網路線連接狀態)。這款器材最特別的地方還有一個,除了標準的兩聲道版本外,還有8聲道版本。原因無他,因為很多出色的DXD現場錄音都是採多聲道型式製作。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Merging Technologies NADAC產品發表會



在其它設計上,NADAC並沒有配置遙控器,而是推出專屬的App完全利用智慧行動裝置控制,而且也設計了隨機附贈的專屬電腦播放程式,聲音品質表現相當優異,許多專業廠商如2L也是這套播放軟體的愛用者。當然,如果你有其他的播放程式,NADAC也是對應無礙。在今天的現場,代理商與Dominique 也播放了多首未經任何後製處理的DXD錄音檔案,讓到場採訪媒體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真正最貼近原始類比感動的數位流音樂表現。請大家看看以下頁面連接,就會知道Merging 的合作夥伴都是當今數位流最高規格的唱片與錄音領導品牌。Dominique 還釋放利多消息,表示購買NADAC的用家,原廠都會附上幾個高解析(DSD)檔案下載網站的序號供用家免費下載幾張錄音檔案,甚至有些還提供僅給NADAC用家專屬的免費高解析音樂。根據代理商表示,第一批NADAC將在近期到貨,敬請期待。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黃有瑒 發表於 2015-11-24 22:04:26 |已閱:61991|評論:3|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台北
本帖最後由 黃有瑒 William 於 2015-11-27 10:48 編輯

DSC_3725.JPG Nadac軟體的開發與維護,全部由Dominique Brulhart一手包辦。

時至今日,相信兩聲道玩家對於數位流器材肯定不再陌生,只能播放CD/SACD的播放機新產品越來越少,而USB DAC則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新推出的播放機通常以設計成「兼容機」型態,不僅要能播放碟片,還要能讀取音樂檔案,才能應付市場需求。甚至,有些品牌直接放棄播放碟片功能,只推出DAC。來自瑞士的Merging Technologies也認同這樣的理念,跨足家用市場的第一個商品就是DAC。相信台灣玩家對於此品牌肯定不熟悉,除非你從事錄音室相關的工作。Merging Technologies成立於1990年,創辦人Claude Cellier曾經在Nagra公司上班了10年,主要負責盤帶機磁頭的研發工作,業界大名鼎鼎的Nargra T與Nargra IV-S都是他的手筆。不僅如此,Claude Cellier還幫助Philips公司共同開發出DSD格式。緊接著又開發出DXD格式,解決了DSD母帶難以剪接、編輯的問題。

104523xolnxbot30n9sto3.jpg
Nadac是Merging Technologies跨足家用市場的第一個商品。

為了像大家介紹資歷這麼顯赫的公司所推出的產品,代理商特地在自家視聽室舉辦一場發表會。同時,讓原廠首席軟體工程師Dominique Brulhart跟大家介紹Nadac。跟目前市面上常見的USB DAC不同,Nadac沒有USB或Firewire端子,除了AES/EBU、同軸與Tslink輸入以外,就只有Ethernet端子。他強調USB端子並不是專門為了傳輸音樂訊號而設計的介面,也無法進行長距離傳輸,容易產生jitter的問題,對於聲音沒有幫助。

DSC_3674.JPG
下方為專業機種Horus,具備處理48個音軌訊號的能力,性能強大。

難道透過Ethernet端子就能解決上述問題嗎?搭配RAVENNA(AES67)協議就可以,可以輕易串連電腦或NAS,抓取內部的音樂檔案。支援格式包括取樣率44.1kHz到384kHz的PCM訊號、DXD、DSD 64到DSD256。訊號進入Nadac後,不會經過升頻處理,減少劣化音質的可能。另外,Nadac沒有附贈遙控器,因為現代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很普遍,只要下載APP就可以對它進行全空能遙控。

DSC_3675.JPG
左手邊下方黑色的那台是Merging Technologies目前最高等級的處理器。

220346a88cp688pj360zzk.jpg
Nadac共有兩個版本,這是八聲道的版本,所以背板上布滿了輸出端子。

Nadac內部使用ESS出品的Sabre ES9008S DAC晶片,比較特別的是,它總共用兩顆,一顆用來轉換類比輸出,另外一顆則是單獨提供給耳機輸出,難怪原廠網頁要特別著註明是無妥協的耳機輸出。大家比較好奇的是,難道Nadac可以用在家庭劇院上嗎?不然怎會有八聲道的版本?答案是不行。其實過去SACD就推出過5.1聲道的版本,在錄音領域中多聲道本來就是常態,立體聲只是配合家用市場。而且,高解析檔案有很多是多聲道版本,如果聆聽多聲道版本的高解析音樂檔,就能聽到十分接近錄音現場的表現了!
220346cvdqtdnj66iqjdtl.jpg
如果是立體聲版本,背板端子就顯得簡潔俐落許多。

目前代理商兩種版本的Nadac都有引進,但八聲道版的價格只比立體聲版多一點點。況且,買八聲道版的Nadac還可以選擇「兩聲道」模式工作,此時內部DAC晶片會用四聲道合併處理一聲道訊號,可以增加3bB的動態範圍,聰明人當然要選八聲道版本的Nadac囉!

DSC_3673.JPG
Nadac型號開頭「NA」代表Network Attached的意思。

發表會接近尾聲時,Dominique Brulhart跟大家補充一點,Nadac型號開頭「NA」代表Network Attached的意思,可見本機最重要的技術精華就是透過RAVENNA協議來達到高音直傳輸之目的。甚至,目前Nadac不提供Wireless傳送音樂,畢竟無線傳輸的頻寬有限,干擾又無處不在,對於講究聲音品質的高解析檔案來說,不是適合的傳輸方式。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陶忠豪 發表於 2015-11-25 15:40:02 |已閱:61991|評論:3|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RAVENNA_AES67now_large.jpg
專業錄音設備的重量級品牌Merging Technology首度跨足家用領域,推出第一款數類轉換器,型號名稱Nadac中的「NA」隱含一個重要技術特點,Na是「Network Attached網路對應」之意,這跟Nadac使用的Ravenna(AES67)網路串流技術有關。
Ravenna有什麼特點呢?它是專為傳輸數位音樂訊號而開發的網路通訊協定,可以在一般網路環境中運作,使用一般Cat5e或Cat6網路線傳輸,只需要在PC中安裝一般ASIO,就可以支援所有音樂播放軟體(JRiver, Audirvana, iTunes, Foobar等等……),使用上跟大家熟悉的USB傳輸完全一樣,甚至比目前主流的USB介面還方便,重點是特性更為優異,因為Ravenna在先天上有幾個優勢:

Ravenna先天上就是非同步(Asynchronous)傳輸,時脈是由訊號接收端(也就是Nadac)控制。採用Ravenna的Nadac的時脈可以精確到1 nanosecond(十億分之一秒)之譜。這次來台的Dominique笑說,有時他們專業訊源必須要提高時基誤差,才能與其他訊源鎖定。為什麼?因為大多數數位訊源的時基誤差都太高了,時脈超精確的Merging訊源可能抓不到!

Ravenna可以精確的傳輸高解析數位音樂訊號,PCM最高支援384kHz,傳輸DXD, DSD 64, DSD128, DSD256也完全沒有問題,重點是Ravenna可以確保音樂訊號不會有任何遺漏,而且Latency延遲超低。除此之外,Ravenna還會自動辨別訊號的解析度,電腦端不需要做任何設定,使用更方便直覺。
Networking-6.jpg
Ravenna與USB連接的最大不同,在於USB只能進行點對點的連接,但是Ravenna可以同時連接多部Nadac,而且時脈可以完全同步。為什麼要同時使用多部Nadac呢?除了可以進行多室播放之外,還可以輕易的建構、擴充多聲道系統。如果你使用的是兩聲道版本的Nadac,只要增加一部,就變成四聲道系統,增加兩部,就可建構5.1聲道系統。如果你直接買八聲道版本的nadac,同時使用兩部可以建構16聲道系統,四部就是32聲道的超級多聲道系統!Nadac本身內建音量控制,所以可以從多聲道的Nadac陣列,直接輸入多聲道後級,或是多部單聲道後級驅動喇叭,這是多麼驚人的超級Hi End多聲道系統啊!

Networking-1.jpg
Ravenna的連接很類似DLNA網路串流,不同的是,Ravenna也可以完全不經過網路路由器,如上圖一般,直接用網路線連接電腦與Nadac。這種使用法就很接近用USB線連接電腦與USB DAC了。

其實Ravenna並不是Merging的獨家技術,而是國際廣播會議(IBC,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Convention)在2010年制定的通訊協定,在專業錄音領域已經被廣泛採用,不過家用領域目前則只有Nadac一款採用而已。Dominique告訴我,Ravenna是開放的協定,廠家不需要支付任何權利金就可使用,所以他預期Hi End音響市場很快就會有更多數位訊源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陶忠豪 發表於 2015-11-25 17:21:38 |已閱:61991|評論:3|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03.jpg
要了解Merging Technology在專業錄音領域的重要地位,就不得不提他們在DSD錄音技術上的成就,他們的Pyramix Virtual Studio是最早的DSD錄音設備之一,除此之外,他們還制定出DXD格式,做為DSD檔在混音與後製階段的過渡格式。
什麼是DXD?這得要從DSD的本質開始說起,1 bit架構的DSD格式有一個先天限制:這種格式沒有辦法進行混音或後製處理的,或者說,要混音或後製DSD訊號,必須經過非常複雜而龐大的運算,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失真。Sony當年為了SACD錄音而研發的Sonoma工作站(由Playback Designs總裁、主導DSD規格制定者Andreas Koch主導設計),雖然可以直接剪接DSD訊號,但是功能依然非常有限,對於錄音工作者而言完全不切實際。因為如此,所以大多數的數位錄音都採用PCM格式,因為多位元PCM的混音後製技術早已非常成熟,各種軟、硬體的支援也非常齊全。

9Z_e7fAG.jpeg
Merging Technology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所以在2004年推出Sphynx 2 AD/DA轉換器時,同時制定了DXD格式。DXD其實是一種PCM訊號,將錄音所得的DSD訊號先轉為PCM架構的DXD格式,就可以毫無障礙的進行混音後製,直到最後再轉為DSD格式發行。這就是DXD的由來與用途。
DXD的解析度高達24/352.8,換算解析度是DSD64的三倍,就算對應DSD128也綽綽有餘,不但可以完整保留DSD的訊息量,甚至連DSD的高頻噪訊也會一併保留。所以不少錄音師會直接以DXD格式錄音,這樣就可以直接進行混音後製,不需要再多一道DSD轉DXD的過程。總之,我們聽到的大多數DSD錄音,其實都是經過PCM編輯之後,最後才轉為DSD型態。
DSD一定要轉PCM才能混音後製嗎?其實還有另外一招,有些錄音師就是喜歡DSD有點類比的聲音特質,堅持不碰PCM,這些人會將DSD轉為類比磁帶,用純類比工作台進行的混音後製,之後再轉為DSD!聽起來實在瘋狂,但是真有人這麼搞。倒底有哪些錄音是這麼做的呢?我要問問Dominique。
到底有沒有「純DSD」錄音呢?如果錄音空間聲響特性良好,而且歌手與樂團技術夠好,有辦法現場一次演奏錄音,加上麥克風架設得當,再這種狀況下,的確可以DSD直錄,不做任何後製剪接,直接以DSD檔案發行。Dominique這次就播放了Quad DSD直錄(四倍DSD訊息量!)的音樂檔案。聲音如何?真的非常類比、非常自然!這就是某些錄音師堅持DSD錄音的原因。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3-19 16:44 , Processed in 0.594066 second(s), 52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