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人物專訪] 鈦孚 Audio Research 專訪行銷經理 Brandon Lauer

複製連結
黃有瑒 發表於 2015-8-3 22:04:19 |已閱:91639|評論:7|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台北
字體縮放
本帖最後由 WilliamHuang 於 2015-8-4 16:48 編輯
' |  _9 h2 u8 `$ N/ ~
8 G& i) Q- c8 H1 t; C趁著八月份TAA國際Hi End音響大展開跑前,Audio Research原廠人員來到台灣,代理商告知這次由他們的總經理出馬,於是本公司由老闆親自領軍,帶領音響論壇與新視聽雜誌共三位編輯來到敦化北路的鈦孚總公司。一見面這位總經理就讓我們嚇了一跳,看起來實在太年輕,一點也不像事業集團的總經理。經過一番自我介紹後,原來Brandon Lauer先生是Audio Research的行銷總經理,但是Find Sounds集團旗下有許多品牌,Lauer先生是其中一位管理產品銷售的主管。其實,Lauer先生看起來雖然年輕,他說自己已經40多歲了,除了在Find Sounds集團上班以外,本身也擅長大提琴,演奏資歷超過25年。
4 ?; J- h! r. }) X3 h5 P% ]- l3 J. H; s8 c1 w) E6 k7 v: d$ f
鈦孚 Audio Research 專訪行銷經理 Brandon Lauer DSC_0032.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G7 k" Q' y, j$ ^8 y4 i9 n0 p6 ]
Brandon Lauer先生不僅看起來年輕,口才也相當好,不管甚麼問題他都能回答出一番道理。' j: D3 P2 |9 }. w- r+ P
6 B( `! l( q" [5 o
這次專訪主要是想幫大家問一下GS系列中最新成員GSi75的狀況,因為它不僅是一台綜合擴大機,還包含了USB DAC、唱頭放大與耳機擴大機在內,堪稱最便利又划算的選擇。Lauer說無論是哪一個價位帶的ARC擴大機,它們都具備相同的聲音特徵,最大差別在於輸出功率的大小。GSi75在USB DAC部分採用了TI的PCM1792A 晶片,訊號管部分依然是6H30,功率管則改成KT-150。既然推出了像GSi75這種輸出功率比較小的機種,為何不乾脆做一台單端電路的產品呢?
/ f; `7 [( |8 YLauer說雖然創辦人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ARC一直秉持著他留下來的理念。重播音樂必須再生出該有的細節、動態、速度,所以推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單端電路雖然擁有很棒的音樂性,但是不符合ARC一貫的理念,而且會購買單端機的客群也不是ARC的目標,因此我們目前沒有推出單端電路機種的打算。
1 A) n: q2 ]  i3 M, J: X& V! Q0 K
- K) S" ~# X- \( D
鈦孚 Audio Research 專訪行銷經理 Brandon Lauer DSC_0037.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h( _/ b- [( k8 V0 Z8 }# B  O這專訪談內容當然脫離不了最新的GS系列商品囉!5 x1 M, m% A( V# @. f
) L! S! Q5 R/ o9 B  ~
既然GSi75包含了USB DAC,為什麼不乾脆納入網路串流功能?Lauer說ARC從來不追求流行,尤其是數位產品規格更新如此快速,例如:環繞擴大機,幾乎每年都推出新規格,相較於我們平均3到5年才改版的速度,實在是過於頻繁。本公司希望消費者買到的是可以使用很久、不容易退流行的產品。況且依照GSi75內建功能,已經可以滿足現代消費者喜愛Life Style的需求了。可是在一台機器中同時放入數位與類比電路,難道不怕雜訊干擾的問題嗎?要說不怕那是騙人的,我們當然知道雜訊會影響到聲音。因此,我們在電路配置上很用心,把數位跟唱放電路刻意拉開距離,並且使用了相當多消除雜訊的技術,以免影響到音質的純淨度。
2 |2 J- o/ Z" l; t1 V' `: J, R& Y. }3 K" e' F! O+ o* F
鈦孚 Audio Research 專訪行銷經理 Brandon Lauer DSC_0039.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o. O: y+ j% I6 R/ G
比較可惜的是現場沒有看到GSi75綜合擴大機,我只在本公司看到一台。3 H  z; n+ W' |! e5 I( h
' o* q( b% }* R5 r/ u+ z
從GS系列新穎的外觀設計看來,大家不免擔心它們已經不再具備ARC器材傳統的聲音了,不過Lauer告訴我們公司內有位任職19年的資深員工Wrren Gehl,任何一部產品開發的最終階段都需經過他試聽驗收,用來維持ARC一貫的聲音特性,甚至連贈送的電源線也是經由他驗收,聲音必須符合機器的特性才能跟機器一起交到消費者手上。不單是電源線,連機器的機殼要用什麼材料,也要透過他試聽後決定,像GS系列的面板材料,就是他決定要用的。因為Gehl先生對於「聲音」有過人的記憶能力,所以公司才能依照他的要求,跟供應商訂做適合產品聲音的零件。看來就算ARC改變了外觀,連電路板材料也跟過去不同了,只要有Gehl在公司,還是可以維持ARC一貫的聲音特性。- z/ ^  t. ~, F9 @" J! n
! E% x% K. T6 D9 P! @; ]- E$ Z- J
鈦孚 Audio Research 專訪行銷經理 Brandon Lauer DSC_0041.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9 f9 u( `' @0 _, S
GS150質感大幅度提昇,但保留了諸多ARC外型的經典元素,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來。
3 U4 ?3 E! R: \. N1 `6 q6 Y* Y' ?6 C0 [2 C* f
另外,我們也看到GS系列選用了新的功率管KT-150,它獨特的外型可以降低麥克風效應,同時性能也比KT-120更好。那麼要怎麼配對真空管呢?每一批進到公司的管子都必須先Run in兩天,等到它穩定之後才開始測試、配對。你可以看到出廠的管子上都有兩個數值,那就是我們測試出來的結果。事實上,我們連JFET也是這樣配對,你看到晶體外表上塗有色條,那就是配對過後的記號。7 X+ g4 v! v, B( L
既然真空管經過挑選,是不是把數值比較好的用在高級機種上呢?Lauer回答確實是如此,素質最好的管子都運用在Reference系列上,用以維持最高的聲音品質。
  q  H0 g% z0 v7 D2 W% A6 c6 ?- q* n
  L/ X( Q0 H( `! l/ ^0 e0 {
鈦孚 Audio Research 專訪行銷經理 Brandon Lauer DSC_0042.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2 J' }* V, j  j( b前級的手把被取消了嗎?其實沒有,只是換個位置到後面去了。' G" z, J, ?* S0 ?- `/ U

. [  d( t" Y. R. c自從ARC加入Find Sounds集團後,我們看到同集團品牌之間技術交流,GS的外觀就是由同集團中設計部門提供點子。未來ARC會不會也帶點McIntosh或Wadia的聲音特色呢?Lauer笑說集團大老闆從來不會干預ARC產品的聲音走向,而且McIntosh無論是外觀還是聲音風格都跟我們有極大的差異,他們比較像是American Muscle Car或Harley-Davidson,跟ARC創辦人一直以來的理念不同,所以不會出現那樣的情況。  B3 ?, v& \- @) |! [

# K2 E. X6 ~: ^  d 鈦孚 Audio Research 專訪行銷經理 Brandon Lauer DSC_0044.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 O3 f# ]3 j4 [/ \
從GS系列上不難看出 「基於ARC,更勝於ARC」 的種種設計概念,無論表面的精細度,機箱每處細節,甚至是功率表,通通都超越以往的質感水準。1 ]* o0 ^& s1 O: B, _

5 C9 d& V, l" l# A1 y+ ~: [3 M$ o9 J那麼GS系列未來會不會推出單獨的耳機擴大機呢?Lauer說公司了解到現在市場流行趨勢,在GS pre與GSi75上面都已經有耳機輸出了。如果要推出「單獨」的機種,可能會是6000到8000美金的產品,但是市場上有多少人能接受如此高價位的耳機擴大機呢?所以我們還在討論,這方面暫時還沒有結論。9 A& g/ \, l2 F4 l, Y; t8 j5 q

% l: W3 N9 j. q5 n1 o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2樓
蘇雍倫 發表於 2015-8-3 23:48:03 |已閱:91639|評論:7|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chris_Su@G 於 2015-8-4 00:49 編輯
- T5 f" t! Y9 R9 D
2 W  K. s9 T6 t. o9 {$ |/ T! ]  IMG_9651.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0 W$ p* @' b8 I
, C  {) d" i5 ?6 Y1 r( o
Brandon Lauer先生不諱言說數位流是目前市場的趨勢,所以在新一代GSi 75放入了USB DAC,也是向市場靠攏的決定。 Mr. Lauer也說,將這麼多實用的功能集中於一台擴大機上,一方面也是想讓這個Hi End產品,增添些許「Life Style」的味道,讓用家享受一絲不苟的高階音響產品時,也可以在生活上有更多元的應用,可能隨時想接個電腦聽網路電台、串流音樂都可以不必煩惱。
) A3 H0 X4 t) Y3 I: X( d3 L2 ]6 Y- z8 ?3 U# u

) N: g5 [0 c6 D0 l別忘了GSi 75還具有唱放功能,果然黑膠復興也是並行的市場活路,更讓這部綜擴CP值再往上加了不少。然要做到這麼多功能,內部電路設計就要非常小心,因為功能越多,不同元件干擾就多,所以內部線路設計與各部零件、線材的屏蔽就非常重要。 Mr. Lauer說譬如在內部上來看,唱放線路就在最邊緣,離其他所有線路都很遠,因為唱放必須放大頭非常微小的信號,受到一點干擾就會造成很大的雜訊,所以特別對線路上的安排有所考量。另外在各種屏蔽層的用料上也都是經過不斷的測試與配對, Mr. Lauer說隔絕、屏蔽固然對訊號的純淨度有幫助,但是這些阻隔對聲音的影響並不一定是全部正面的,所有屏蔽的使用必須經過實際用耳朵測試,才能知道效果好到什麼程度,有時候過度的阻隔也可能造成聲音不正確。 Mr. Lauer一再強調「平衡性」,是製作器材時他們最注重的部分。而經過最佳調校之後,Mr. Lauer表示原廠對於GSi 75所有功能,包括耳擴、唱放、USB DAC、綜擴等不同功能所唱出的聲音都非常滿意,即使功能做多,但 Audio Research絕不允許不專精、做表面的事情在他家產品上出現,所以請用家放心,每一項功能背後都絕對是最嚴苛的設計與測試。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好聲!
6 E5 |: j5 d4 A! K! l; l  IMG_9681.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D: S$ G9 Q1 |1 }5 i# l+ c2 @
7 P% @( D; }1 E. [) m* p# Y. _
Mr. Lauer說GS150這個表頭指針,也是花了他們相當多心血設計打造,他說這個部分的設計靈感是來自於50年代美國國產汽車的時速與轉速表!非常有意思。+ @! |( Y, w$ @- ^5 D  G$ ~
 IMG_9688.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b1 @, ?2 U) U8 ~& W
而頂版的壓克力蓋板絕對不是降低成本!是經部不同材料下去測試之後,認為壓克力板各方面表現,如抑振效果等較優秀,聲音也比使用其他材質好,所以最終才使用這個材質,每一細節的背後都是精密的微調與實測才決定的。
4 M, }2 m% w# X  {# R' k" T, U, r# G6 y! T; w6 }) J  [
1 e" n# Y6 Z: @7 R6 T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樓
陶忠豪 發表於 2015-8-4 17:08:45 |已閱:91639|評論:7|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02.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0 j) Y9 `9 j8 Z7 z' m& P9 G
美國管機老牌Audio Research加入義大利Fine Sounds Group集團之後,相信大家都有點擔心Audio Research會不會偏離了傳統路線?這次行銷經理Brandon Lauer來訪,明確的告訴我,Audio Research的DNA絕對不容改變,即使創始人Bill Johnson已於2011年去逝,但是Audio Research至今依然秉持Bill的音響重播理念與聲音走向。Fine Sounds Group不會干涉Audio Research的線路或聲音,不過集團旗下的品牌之間,倒是時常分享新的技術發現與經驗,例如有某一個品牌發現了不錯的晶片,或是導入了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就可以與其他品牌分享。& M, ]* m( u1 \) Y7 \2 O4 R

! Y# _; |/ g- f" D% O" u7 i+ Z& c
除此之外,Fine Sounds Group對Audio Research造成的最大改變,主要在於工業設計上的幫助。Brandon特別推崇Fine Sounds Group主導工業設計的Livio Cucuzza,這位年輕的設計師在義大利西西里島長大,家裡開的就是音響店,從小被音響器材環繞,最愛的品牌之一就是Audio Research。前陣子推出的「G系列」,就是出自Livio手筆。0 ?5 b; I% V+ }9 N' n1 U
( F  u% x2 n9 G" @: U

0 g9 `0 e) M. L( R" S, _資深音響迷應該都知道,Audio Research雖然一向不重視外觀,但是他們的產品造型卻有很強烈而且一致的特徵,,Livio到底是如何「重塑」Audio Research的器材外觀?與其將舊設計砍掉重練,Livio選擇親赴Audio Research原廠,深入他們的產品庫房(archive),這裡保存了Audio Research歷年所有產品,甚至包括Bill創立Audio Research之前的作品。Livio在這裡仔細觀察Audio Research的產品特徵之後,才終於設計出G系列。簡單的說,G系列是Livio向Audio Research歷代經典致敬之作,是比Audio Research還要Audio Research的工業設計作品。8 f+ g+ C& h1 S

5 \0 e; H6 z8 H( H4 L3 c" K1 \
' F  F. b0 c% `1 z% ~- \, n  o6 a) C1 l1 {$ k9 G- r' g: z' `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樓
陶忠豪 發表於 2015-8-4 17:14:07 |已閱:91639|評論:7|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audio_research_sp-3a-1_pre_amplifier.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I$ D& H1 p  S+ W
 gsi75.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i8 s. I. s  r2 \) o- v0 c# X
上圖是Audio Research的經典前級SP3,推出於1972年,也是Livio致敬的對象,G系列那充滿復古風情的旋鈕,就是取材自SP3。此外面板上的框線,也與SP3遙相呼應。2 E( r0 w. E7 `5 A, m% m/ h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陶忠豪 發表於 2015-8-4 17:28:54 |已閱:91639|評論:7|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
 d7af7dc13305ba87d734eada9e188d4b.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2 {+ Z1 F6 [$ s; TG系列GS150後級的面板layout與三表頭的設計,靈感則來自於1979年推出的D-79後級。當然,GS150的設計要優雅的多,這次訪問Brandon,我才知道這三個表頭竟然是特別為G系列量身打造的特別定製品,成本非常昂貴,不過視覺效果也非常出色。Brandon還透露,這三個表頭除了向當年銘器致敬之外,靈感還來自於1950年代美國大車的時速表。
- g5 q7 O  d' j9 `: l4 A; A; U% k( _3 V6 x
 stock-photo-interior-of-a-classic-american-car-200113064.jpg audio research 鈦孚 GS pre Gs 150 GSi75
& i' f1 ~7 [% ~# D& l1 x2 W對照美國老爺車的時速表,就可以感受到G系列濃濃的復古風情與美國精神象徵!當然,G系列的表頭設計精緻多了!
1 x6 r+ a  ^2 n9 I$ n) h' _% B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12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9 06:40 , Processed in 0.721510 second(s), 109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