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出生的蘇芮,從搭錯車電影原唱開始,為台灣流行歌壇帶來一陣黑色旋風,也為當時的年輕人帶來苦悶壓抑心靈的解放。我相信一直到今天,即使是現在的文青聽了她的歌,還是會如當年的文青一樣,心中戰慄著。蘇芮的第一張國語專輯是1983年一樣的月光,第二張是1984年驀然回首,第三張是1984年的蘇芮3塵緣,第四張就是1985年的「有情天地」,也就是這次我介紹的這張專輯。
蘇芮有情天地黑膠版
有關「有情天地」當年的情況,洪致文在2011年寫了一篇「重見天日之蘇芮有情天地專輯」。他那時是為新加坡夢田復刻版所寫,如果您有興趣,不妨點閱連結:
http://cwhung.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5.html。老實說,蘇芮出版那麼多張專輯,我最有感的是第一張一樣的月光,到了1986年第五張親愛的小孩,那是我對蘇芮唱片有感的最後一張,後來她所推出的唱片對我的感動力就慢慢淡了。蘇芮還是蘇芮,她的嗓音還是一樣漂亮,為何她的歌我會漸漸淡了呢?主要還是歌曲本身對我的感動力降低了。
蘇芮有情天地黑膠版
老實說蘇芮當年的製作班底都是當時的俊彥,包括陳克華、鈕大可、小蟲、梁弘志、林雨、翁孝良、楊立德、曹俊鴻、陳復明、陳彼得、孫儀等。而且錄音室班子也是首選,光是鋼琴就用了陳志遠、陳玉立、趙伯乾、曹俊鴻四人,貝斯手郭宗韶、鈕大可,吉他游正彥、陳復明,鼓黃瑞豐、池映傑。弦樂還湊了一團幾十人,和聲更是有八位大咖,包括孫建平等在內。不僅這樣,還找來台大合唱團做背景合唱。您看,這樣的原音樂器班底,動員這樣的人力,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這樣的大製作了。
而在錄音方面,還是找當時最強的冠音錄音室與白金錄音室,錄出來的音效也是當時流行音樂的標竿音效,乾淨、清晰、沒有雜質、一切都收拾得非常精細,腳踩大鼓是當時流行音樂喜歡的略帶硬調飽滿噗噗聲。如果您聽A面第三首感動我與B面最後一首龍,就會發現當年的弦樂錄音效果錄得很好,而蘇芮的歌聲也錄得很飽滿。不過奇怪的是,我還是最喜歡第一張專輯一樣的月光那張錄音效果。
這張黑膠復刻版的封面設計跟當年的CD一樣,我發現封底的歌曲排序怎麼還是跟當年的CD封底一樣是錯的,是故意不改過來、想要維持當年的原汁原味嗎?還是這次復刻製作的人疏忽了,以為只要按照1985年出版的封底來印就可以了。事實上當年CD的第一首是沉默的母親,也是主打歌,第二首是錯,第三首是感動我,第四首是不再輕易別離,而封底排序則是錯、不再輕易別離、沉默的母親、感動我等。B面終究是分手這首曲子的排序也錯了。復刻黑膠的演唱歌曲排序就是跟當年的CD一樣,是正確的。但是黑膠版的封底印刷跟CD封底印刷一樣還是錯的。
華納唱片把這張黑膠送到美國Black Belt Mastering刻片、美國RTI電鍍、台灣Mobineko壓片。Black Belt Mastering是西雅圖一間刻片室,2009年才成立,圖片中看到使用Duntech喇叭做鑑聽。電鍍送到RTI?RTI是美國規模很大的壓片廠,音響迷喜歡的Analogue Productions的黑膠很多都是RTI壓的,品質很受肯定,但是華納卻只給他們做「電鍍」,其實電鍍是筆誤,應該是製版。
說真的,刻片與製版最好給同一家公司一起做,因為刻片完成的Lacquer漆盤很軟,不耐高溫,必須維持一定的低溫,而且越快製版越好,送來送去徒增版質劣化的可能。在美國製版完成之後再送回台灣台中Mobineko壓片。老實說我不懂為何要這麼麻煩?是要扶持台灣自己的壓片廠嗎?還是說要節省黑膠的運費?可能是後者吧?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怕在美國壓片,如果船運,怕高溫導致黑膠唱片變形。
喜歡蘇芮、又沒有這張黑膠唱片的人,現在終於可以一償宿願了。華納唱片出版,每張都有編號,限量發行。全省各大唱片行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