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交響曲第一號到第五號,這樣的曲目您已經聽累了吧?不要說第一到第五而已,就算是第一到第九全套您手上也已經有很多版本。不過,我還是要推薦您這套Jordi Savall指揮Le Concert Des Nations的版本。Jordi Savall,大家都知道他對古樂很有研究,自己也是膝琴(Viola da Gamba)的演奏家,他的中世紀音樂、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巴洛克音樂評價很高。而現在,他已經跨到古典時期,率領他的小樂團錄製貝多芬的第一到第五號交響曲。老實說,聽了第五號我嚇了一跳。
* r% E8 Q3 t2 J- }" W
, K' ?3 F& l$ x6 T5 Z: a
貝多芬第1-5號交響曲,Jordi Savall指揮Le Concert Des Nations
+ a: L1 C' t% h
+ T. B3 N5 ?, G% B/ [ q" T/ C8 Z- z) T$ R$ ?7 ?+ `$ ?3 R
- @( F) T! c5 z* b( _1 x
這套唱片共有三張CD,我是刻意先聽第五號的。為什麼?因為Le Concert Des Nations這個樂團團員只有四十幾個人,大提琴四把、低音提琴三把、基本上是小型二管編制。對於習慣聽龐大樂團演出的音響迷而言,這種迷你交響樂團能夠演奏出什麼驚人的音響效果來?何況,Jordi Savall與這個樂團以前給人的印象就是纖柔細緻,怎麼能演奏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呢?可是,當那命運來敲門的動機一出來,我就被嚇到了,這哪是古樂團所演奏出來的?完全不是以往那種纖柔套路。一路聽下去,那定音鼓怎麼會那麼猛,錄音場所的空間迴響都是定音鼓的尾音,簡直就是能夠激起千堆雪。
% q; a4 A0 x% e% |( ?0 [5 ~
5 ]: o( h7 I, _( }% w* a
貝多芬第1-5號交響曲,Jordi Savall指揮Le Concert Des Nations
, C" \4 q( u& Y
; y; s2 @( U _. c j" d0 t聽過讓人驚心動魄的第五號交響曲,我回頭從第一號交響曲開始聽。沒想到,Jordi Savall連第一號交響曲也指揮得虎虎生風。我說虎虎生風一點都不誇張,弦樂群的快速凌厲、定音鼓的猛力捶打,絕對比許多樂團還要威猛。四十幾個人能夠發出那麼龐大的聲音能量?這真的是錄音技術的神奇效果。錄音地點是在西班牙卡塔隆尼亞的Cardona市一處山頂上的堡壘裡面,這個堡壘名為collegiale du Chateau ,建於1020-1047年,整個堡壘都是石材建成,是著名景點。或許就是這種空間,使得小樂團產生大樂團的威力。
6 h9 d+ X7 j' o9 m
# X4 I9 L* @2 J, f4 Y8 Q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寫於1799-1800之間,第二號交響曲寫於1801-1802年之間,第三號交響曲寫於1803-1804年間,第四號交響曲寫於1806年,第五號交響曲寫於1805-1808年間,當時同時還在寫第六號交響曲。這五首交響曲可說是不停歇寫成的,真的厲害。寫第二號交響曲時,貝多芬被告知耳聾,而且是不可逆的,這也連帶地讓他寫下著名的Heiglnstadt遺書。透過那封寫給他兄弟的信,我們才能窺知原來貝多芬內心是那麼的無助,但是留給我們的音樂卻又是那麼的美好。
: k+ T& |( O: K4 r" g3 ?
: x3 u2 {4 M7 ~; \貝多芬這五首交響曲基本上都是二管(每一種木管、銅管都是二位團員)編制,第三號交響曲一樣是二管編制,不過法國號用了三支。第五號則在二管編制外還加了短笛、倍低音管、三支伸縮號(長號)。從這個樂團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木管、銅管跟現代的管樂器有所不同,應該是以貝多芬當代的木管、銅管去演奏的。我們現在當然不可能搭乘時光機回去貝多芬那個時代,聽他親自指揮樂團所演出的這五首交響曲,所以也無從比較Jordi Savall指揮Le Concert Des Nations的這個版本到底得到貝多芬幾分精髓?音響效果差多少?不過,Jordi Savall的指揮充滿動能,活潑鮮明,或許真的符合貝多芬的個性也未定?
; [: @+ v8 [; g1 M! `+ }% w
7 X7 j. B# I6 I非常棒的錄音效果,很新鮮的指揮詮釋,反正您已經有很多貝多芬九大,多半套何妨。AliaVoxt唱片出版,上揚唱片代理進口。
6 h* {, v0 p7 L; {& V% }# r3 r
: U/ s4 R1 |- q0 u9 b- d0 r7 Q# t. k+ A9 m1 m4 p2 _# e
4 n, B& T: [* w# @
; U3 D: [) a: _7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