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1685-1750)是大家都知道的音樂家,也是大家都以為自己很熟悉的音樂家,不過,如果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巴哈,他就是一位結過二次婚、生過很多小孩、一生領薪水默默低調工作的人,而他的工作主要就是演奏管風琴與作曲。如果不是孟德爾頌將他「挖掘」出來,讓世人了解巴哈作品的偉大之處,J.S.Bach恐怕也會埋沒在許多姓巴哈的作曲家之中。現在,鋼琴家Daniil Trifonov以巴哈為中心,環繞著巴哈四位作曲家兒子的作品,組成了Bach-A Life in Polyphony巴哈的複音音樂生活,並名為Bach:The Art of Life。
2 Q" C4 k2 j4 q+ W& U$ E& F R' Q( L* G) i* a
生命的藝術,巴哈賦格的藝術,Daniil Trifonov演奏
: t$ k7 p/ |3 {, }2 f0 d+ L* Q9 H
8 `( T2 S; a$ X) k) A% g4 Q! A6 h
0 ]4 b! ?5 U4 u: Z5 Q! q沒錯!巴哈是德國Thuringia區的一個大姓,而且這個家族又以善於演奏樂器著稱,從16-18世紀出過至少50位音樂家,而巴哈則是誕生在Thuringia區的Eisenach。在巴哈之前,他家這支並沒有卓越的音樂貢獻,但是在巴哈之後,他的兒子們Wilhem Friedemann(1710-1784)、Carl Philipp Emanuel(1714-1788)、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1732-1795)與Johann Christian(1735-1782)卻繼承巴哈的音樂香火,讓Thuringia區的巴哈音樂大姓重新擦亮招牌。
5 i" X9 H' F: ^' w
) V+ N( ^" m/ H3 g$ p# y
生命的藝術,巴哈賦格的藝術,Daniil Trifonov演奏
9 e& n* _* J5 g: l, X# G+ D2 c! u! H" g
根據文獻記載,巴哈最早與教堂產生音樂關係可能是1700年在Luneberg教堂內擔任貧童唱詩班一員,後來因為變嗓而離開。1703年,他成為威瑪公爵Johann Ernst宮廷樂團的一員,由此可知巴哈在此之前就已經練就演奏樂器的能力。同年他受聘擔任Thuringia區Arnstadt新落成教堂的管風琴師,一直到1707年。1705年是巴哈的轉捩點,大家都知道他在10月時請假一個月,步行300公里去到Lubeck,聽德國管風琴大師Dietrich Buxtehude的演奏,而且遲滯不歸,一直到1706年1月才回去。這段「遊學」時期拓展了巴哈的音樂視野,對他未來的音樂創作產生影響。
- z1 _5 b3 R$ @' m$ Q% u6 v5 b
& r) Q/ I B3 B A' o& x' c
巴哈是在1707年10月與堂姊結婚,這是他的第一段婚姻(生7個孩子,3個夭折),此時他擔任教堂管風琴師。1714年巴哈獲得威瑪宮廷樂長一職,工作內容包括每個月要創作一首清唱劇。1716年巴哈獲聘去Cothen,在此時期他完成布蘭登堡協奏曲、法國組曲、創意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等重要作品。1720年7月第一任妻子去世,巴哈在1721年11月就再娶,第二任妻子Anna(1710-1760,生13個孩子,7個夭折)就是對巴哈作曲事業幫助最大的助手,也接下前妻的孩子撫養責任,她自己就是音樂家(歌手),又是巴哈的抄譜員。1723年巴哈應聘去萊比錫,在那裏他必須為四家教堂提供演唱、演奏作品,因此創作了許多合唱作品,包括「約翰受難曲」、「B小調彌撒」、「馬太受難曲」等。我們可以想像巴哈根本就是作曲機器,每天都必需為了教堂的需求而產出,一直到他去世,按照BWV作品編號,總共有1080首。
; ^0 {: H4 y+ `3 s/ U: E& w1 ^! [6 l
巴哈二次婚姻總共生了20個孩子,只有10個活到成年,可見當時巴哈收入的微薄與醫療環境的惡劣。然而,巴哈還是與安娜聯手對孩子們施以完整的音樂教育,這些紀錄可以在巴哈與安娜合寫的Anna Magdalena Bach Notebook中窺知,這本記事本中所記載的作品有些是巴哈所寫,有些則是安娜所寫,顯然二人都對孩子們的音樂教育盡了最大心力,這才有上述四個孩子成為著名作曲家。
7 B6 ? A0 b" _9 a
$ U& k, w( ~$ T這四位孩子中,Johann Christian Bach直接影響了莫札特;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影響了貝多芬;Wilhem Friedemann Bach影響了蕭邦;連羅西尼也受到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Bach的影響。這也是為何Daniil Trifonov會選了他們的四首曲子來搭配巴哈最後的鉅著The rt of Fugue賦格的藝術:巴哈家族深深的影響了後世的古典音樂。
: r, G6 J, M; y! I- @8 C* g9 V9 ]
8 ?- b# l6 z3 a4 {這二張一套的CD中,除了巴哈四個兒子的四首作品與巴哈的「賦格的藝術」之外,還收錄了Anna Magdalena Bach Notebook中12首曲子(其中二首非巴哈家族所寫)、布拉姆斯改編的那首著名巴哈「夏康」,以及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Myra Hess改編)。我們都知道巴哈的「賦格的藝術」最後一首巴哈並沒有完成,這裡演奏的是Daniil Trifonov自己補上的。對了,您可以在第五軌開始聽到Ah, vus dirai-je, maman(媽媽請聽我說),這原本是法國的一首愛情歌曲,我們都知道莫札特據此寫下K265/300e小星星鋼琴變奏曲,完成日期是1778年。而此處演奏的則是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Bach所寫的變奏曲。
) @3 r/ f3 S: B" K1 @3 l4 R
9 E( p& q5 ]5 Z9 @/ @Daniil Trifonov在2020年10月曾來台演出三場獨奏與二場協奏曲,獨奏會中就是演奏了這套CD中的巴哈賦格的藝術與布拉姆斯改編夏康舞曲。不過這套CD中的錄音並非台灣演出的現場錄音,而是2020年12月在美國麻塞諸塞州以及2021年1月、2月在柏林的錄音。純粹想要享受鋼琴音響效果的人我看就不必收藏這套CD了,因為錄音中沒有驚人的鋼琴音效。想要了解巴哈音樂對後世影響的人則必收,畢竟這樣的音樂內容製作很少看到。DG發行,環球唱片總經銷。
: i$ D! D7 I2 @! Q( v, Y7 `+ C
0 j5 a; Q& [1 ?; @# V7 o2 }
; W# B- m4 \6 a" N. m
" X8 ?- |# v9 e/ c. [; I4 R* Q/ G: l' a* v# e3 }( Y; }: J' P0 k) w
, c+ _0 l+ R7 u6 Z6 t& J
* R2 v) M) a% n9 ~6 O! H& e) l H
# Q! m# k: O4 h) g: k" a q l% R# S3 I* w6 z3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