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DAC/數位流]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tim 發表於 2015-3-22 16:50:10 |已閱:201682|評論:4|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0 u  V2 f; N+ U/ E. I3 U
這部COS Engineering(以下簡稱COS)的D1是三個朋友花了五年時間研發的成果。方智強(CC Fang)、王務全(Oliver Wang)、龔錫勳(Steven Gong)三人都來自電子業,方先生的專長是業務與管理,王先生與龔先生則負責研發。三人也都是音響迷,他們之間的對話就跟一般的音響迷沒兩樣,通常是像這樣:「下午來我家聽聽看朋友借我的CD唱盤,很厲害喔!」五年多前,他們發現CD唱盤(訊源)竟然是影響整個音響系統聲音表現最劇烈的一環,而影響CD唱盤聲音表現最大的則是DAC裡面的演算法(algorithm)!) @1 Z- W% E" M/ A+ k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 r3 L& e8 C1 \) k  n/ a' c, F$ T1 z雖然大廠都知道這個演算法是數位訊源的核心,但為了節省成本,也只能採用晶片大廠提供的解決方案,就造成了市面上CD唱盤雖然百百種,但聲音卻只有幾種。音響廠商也只能在機械讀取機構、類比電路、電源供應或機箱外殼上作變化,但聲音表現其實都差不多。這個有趣的現象立刻引起了王先生的興趣,本身就是演算法專家的王先生一頭栽進數位音源的演算法世界,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一行一行寫出自創的演算法。一天下午,三個人在龔先生家中聽著熟悉的CD,沒多久,王先生把自己的Mac電腦接上音響系統,用自創的演算法播放同樣的音樂,方先生與龔先生馬上被所發出的聲音嚇到,當下決定要以此為核心推出音響產品。那公司名稱COS究竟代表什麼呢?原來是三個人英文名字開頭的第一個字母C.O.S.,另一方面也是公司對自己的期許Connoisseur Of Sound(聲音鑑賞家)。
4 s/ d4 a7 b" j6 u/ G5 @" Q, N$ F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 f! K$ z" m# m, s這一搞,又過了三年多,再2014年的12月才正式推出D1這件產品,第一篇評論竟然是在知名的網路音響媒體6moon,而這篇評論也給了D1極高的評價。感覺他們的媒體操作有點反其道而行,企圖從國外紅回台灣,其實COS的網站與說明文件目前也都只有英文版,繁體中文版本都還在建構中。關於這點我也問了他們三人,得到的答案是「在台灣,有什麼產品是不需要外銷就可以活的嗎?」因為他們三人之前在國際上打拼的經驗,讓他們不把自家的產品侷限在本地,一開始計畫就是針對全球的市場,眼界也著實與一般本地音響廠商不同。從外觀上,讀者應該就可以知道這三年多的時間花得很值得,除了採用高級音響器材慣用的鋁合金切削機箱之外,表面處理也堅持不用低成本、好施工的打髮絲處理,而是用噴沙表面,質感立刻出類拔萃。加上他們對於極簡的執著,在要造型設計師設計面板時,還特別要求不要有任何字母標示,更不要有螢幕。雖然對於數位流設備來說,沒有螢幕顯示取樣率或輸入端有些不方便,但他們卻認為螢幕會影響整體的美感,所以堅持只用燈號顯示。實際使用上,我發現這樣沒有一點不好,面板上的35顆小燈,在待機狀態只會顯示中間那顆,切換七檔訊源(五檔數位,二檔類比)時則平均分佈,切換時會閃爍,鎖定之後則會停止閃爍,音量則按比例顯示,簡單又大方,顯示取樣率?根本不需要,因為王先生比較過各種昇頻方案,認為將CD規格昇頻4倍(44.1-176.4,48-192)是最理想的狀態,所以不管任何規格一律昇頻到176.4/192。
! y' [, K2 D- E  o3 y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 a# O+ @8 X1 b) D: M* l& \D1邊角的處理非常到位。
. U6 T9 @) O& |  a, Z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7 ]1 G9 v$ n. `3 z. ?7 Z. X+ J
角錐也製作得非常紮實且美觀。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 R# y' T# \: a頂蓋是採用滑扣的方式,難怪密合度這麼好,頂板上還看不到螺絲。
  J) ^4 Q4 s, Q! }# _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 e3 J4 i7 v# n( E2 G
D1的內部最顯眼的就是那二個大型的環形變壓器,中間是插卡式的DSP模組,左邊則分為上下兩層,分別是獨立的左右聲道數位類比轉換線路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電源部份數位與類比完全分開供電。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這就是D1的核心:王先生自己一行一行寫的演算法程式。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類比電路部份還可以看到Dale的金屬皮膜電阻。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D1的背板有5組數位輸入與2組類比輸入,是完整的前級。右邊則有選擇Buffer啟閉與USB 1.0/2.0的扳手開關。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可韻COS Engineering D1,三個朋友,五年心血,一款不可多得...
連遙控器都做得這麼漂亮,不僅採用機箱採用同等級的鋁合金切削製作,連表面處理也完全一致,一看就知道是個別開模,從小地方就可以知道COS這群人是玩真的。

8 N8 `; o. }5 I7 C' a1 @. T' [) c& [( j8 k8 d+ y. z. p* @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劉漢盛 發表於 2015-3-24 21:14:58 |已閱:201682|評論:4|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3 H! U" {, h6 h& @; i$ g8 i$ a
3月27日,我一定要告訴您一件很重要的事,這是有關三位台灣人所設計製造的數位類比轉換器的事。  X  N. R+ p  p7 {# E/ U

& Y! P! A: M) O
& ~+ k" q! l1 w0 Z* R( m9 K DSC08534.JPG 7 P) V6 S! p5 Y$ b- b- b+ C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劉漢盛 發表於 2015-3-25 17:56:24 |已閱:201682|評論:4|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從這個面板上的音量旋鈕設計,就可以窺知這家公司核心人物的審美品味。
4 n0 D. U/ r; x* \+ C6 A' k  ]3月27日,我要開始講這個故事,也就是後天。為什麼是3月27日?因為那時候您已經買到四月份的「音響論壇」了,裡面有這部數位類比轉換器的評論。不過並不是我寫的,而是書世豪所寫,我要講的是跟書世豪不同的內容,這樣才有意思。
- ~$ q5 ?3 ^8 z% g( U; F4 w8 P1 o) ?+ {; H0 m4 o$ i9 {5 ?- f
DSC08536.JPG + O2 H$ w& W: l) k1 {$ ]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劉漢盛 發表於 2015-3-26 17:41:00 |已閱:201682|評論:4|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音響論壇四月號已經出刊,裡面有書世豪所寫的COS D1 DAC+Pre的評論,我將在明天27日為各位說我所聽到的D1。今天,就先來跟各位說D1的音量控制妙處吧。其實,這個音量控制底下那微笑燈號不僅顯示音量大小而已,還可顯示七個輸入端,圖中您可以看到七個小光點,那就代表七個輸入端,只要您選重那個輸入端唱歌,那個光點就會比其他六個小光點還亮。
- B& P. \1 R8 B9 U6 J/ u. s) E這樣的設計真聰明,一方面省略了顯示窗與相關線路的成本,也避免顯示窗相關線路對機內數位、類比線路的干擾,讓音樂訊號的純度提高。您說,想出這種方法的人是不是很聰明呢?既然設計者夠聰明,他們所設計出來的內部線路一定也是可以期待的,不是嗎?+ ]8 p; o- ~, Q) u
明天見!) d% D5 L3 V4 R9 ^

/ }4 [) z+ d& q. b* Y/ _2 M DSC08560.JPG 5 m7 W/ D* G! F4 S) Z6 m- T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劉漢盛 發表於 2015-3-27 19:00:17 |已閱:201682|評論:4|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
本帖最後由 劉漢盛 於 2015-3-30 13:04 編輯 + p( \5 D9 ^+ y# l0 A
- q9 g0 ?0 F' `" J
現在要來正式開講可韻COS D1 DAC+Pre了。
$ V4 ?2 k' }9 \+ c0 a6 i8 G) J! z7 r' u! K8 F& U  x% x6 I' U
可韻是台灣廠商,前面已經介紹過他們三人合組公司,推出這部產品。先說我為何對這部產品產生興趣,這部DAC是由書世豪負責評論,我是在他交稿之後,看到他寫這部DAC,再看到外觀設計得這麼雅緻,所以才對它產生興趣,把它帶回家試聽。
; v9 k. O3 x! P6 p' G8 M把器材接好之後,我第一張放的是潘麗麗唱的「再會把北投」,當我聽到副歌時,耳朵不自覺的豎了起來。啊!我怎麼聽到那麼清楚的主唱背後的和聲跟層層細微伴奏聲?按理說這麼清晰的背後和聲與層層伴奏聲不應該在這種價位帶的DAC上聽到啊!這應該是要二倍、三倍以上售價的數位訊源上才能聽到的,一般數位訊源在聽這段副歌時,當然可以聽到主唱背後還有和聲,不過那是跟主唱混在一起的,不是像現在我聽到得那麼清楚,就跟洋蔥切開一樣一層層那麼清楚。為什麼能夠那麼清楚?依照我的經驗,相位失真越低,跟洋蔥一樣的層次感就會越清楚,奏主唱背後的那些細微層次樂音就能夠浮出來,這是器材真正好的表現。
0 _0 W: y( r2 I4 i DSC08552.JPG
2 L, K. V- Y% ~" g+ E" N( D: a3 d
$ J! b4 x* E; Z% d DSC08551.JPG
- N+ Z- U2 s+ H7 B* g% @" W+ r+ p9 p' q' X5 E1 `2 l% c
DSC08550.JPG   q; ^4 V5 a  a3 y
& ]. K0 q' g# y& R+ S! G5 N5 e
許多人對於器材真正的好容易產生誤解,以為高音如何中音如何低音如何就很了不起,其實高、中、低頻段的量感可以藉由器材或線材的搭配,取得您想要的量感,這僅是器材的特性而已,並非真正的「好」。器材真正的好表現在二個地方,一個是音質表現,另外一個就是相位失真低。只要音質夠好,相位失真夠低,高中低頻段的量感平衡可以借助器材之間的搭配,以及線材來調配。所以,當我聽到COS D1能夠把主唱背後的那些聲音分離得那麼清楚,這真的讓我大為驚訝,因為這是真正的好。一部台灣製造的DAC能夠讓我聽到這「真正的好」,這是我從來沒期待過的。
) T! V/ P" |9 D* h5 { DSC08536.JPG 2 I: h* Z# j$ P" }" U
$ z. f9 a& J1 D9 F# _+ J0 N7 n4 |
DSC08556.JPG
1 @5 \" s! p1 I2 v2 K  i5 d9 B: P
DSC08555.JPG
& C0 T( |" q. }  x( o3 K( x& [- i. ~9 |! u" Q
聽過潘麗麗的「再會把北投」之後,我陸續把其他平常聽的大考片輪番上陣,我又發現COS D1的音質非常好,樂器與人聲非常真實。老實說COS D1能夠展現出那麼好的解析層次已經讓我驚訝,它的音質還能表現得那麼好,這是讓我第二個驚訝之處。我聽過的數位訊源不計其數,當我說它音質好時,它的音質表現就是可以跟二倍、三倍以上價錢的數位訊源相提並論的。而樂器與人聲的真實感則是形體活生生浮凸於空氣之上,樂器演奏質感的細微細節非常豐富,那種真實存在於擦弦、吹管、中氣嗓音之中,讓我耳朵聽到的演奏演唱是活生生真實的,而非有隔閡的。事實上,我應該說COS D1把我跟聲音之間的好幾層薄紗都拿掉了,讓我更真切的聽到各種聲音,不管是大聲的?還是細微的,所以才會讓我倍感聲音的真實。
, n# J0 t7 }0 F- \$ n+ P+ e& \
( R0 n$ ~& ~* g. W IMG_0007COS D1.JPG 0 q9 z1 g4 l5 d; R
IMG_0001COS D1.JPG 1 p, {+ F" w' B3 P

# D+ }" g/ ^1 V對了,我在聽COS D1時搭配的器材是什麼?喇叭是AER Momentum,前級是Linear Acoustic LA-V4II,後級是Tidal Impulse Monoblock。由於D1宣稱是DAC+Pre,原廠建議不要經過前級,直接讓D1接後級。事實上我後來也這樣做了,當我把D1直入Tidal Impulse Monoblock時,很明顯的D1顯得更中性,因為原本前級的個性被拿掉了,此時我聽到的就是D1、後級以及喇叭的聲音,非常的純淨,透明感又好上一層,層次感也好上一層,我所說的相位失真又更低,因為少了前級。您知道嗎?相位失真會影響樂器與人聲的音質音色,尤其音色因為相位失真高時,複雜的樂器泛音無法在正常時間點結合,而泛音正是決定樂器音色的元素,所以一旦相位失真高,樂器的音色也會被扭曲改變。除此之外,我所聽到的鋼琴顆粒與重量感也更真實更自然,這都是去除前級之後更上一層的表現。/ Q3 @% Q% [- ^
IMG_0003COS D1.JPG $ G' F. x" O$ G0 L5 L
$ M% c7 F! s2 k0 ^
IMG_0004COS D1.JPG
  g7 w# e* d3 Z: H! J, e
* t3 I" f2 `: e7 f) o% M- B* D或許您會說,如果不加前級,恐怕增益會不夠,聲音聽起來軟趴趴,不夠力,不夠活生。加了前級之後,整個聲音才夠威猛,才夠活生。沒錯,一般數位訊源直入後級的確會有這些問題,所以必須再加一部前級,把音樂訊號放大。不過,COS宣稱是DSC+Pre,難道裡面有前級放大線路嗎?沒有,COS雖然宣稱是前級,但是並沒有電壓增益,僅有Buffer作用。不過,它設有XLR與RCA輸入端各一組,您的類比訊源可以透過這二個輸入端進入D1,進入D1的類比訊號只會經過音量控制系統而已,所以染色的可能性不高。1 I# s) q; t: I/ e! {* [* m
當我把D1直入後級時,試的不僅是Tidal Impulse Monoblock而已,還試過Luxman M-900U,以及Linear Acoustic LA 100M,三套後級的音量都夠大,音量要開到最大的反而是輸出功率最大的Impulse Monoblock,其實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為每部後級的輸入靈敏度跟輸入阻抗都不一樣,所以當D1直入後級時,也會調整出不同的音量大小。不過,這三部後級的直入音量都夠大聲,也沒有軟趴趴增益不夠的現象,活生感一樣好,說得更清楚些,直入的效果比經過前級好。
5 \# b* J, S5 K9 Z9 Y5 B, }; _6 q# o% X# M" T1 A* q) k
IMG_0005COS D1.JPG & |" F6 t- T2 A8 O: Q) \4 A
在一種情況下,很多人無法聽出直入的好處,那就是數位訊源的相位失真本身就大,此時「再會把北投」裡面的背景和聲演奏等本來就不夠清楚(聆聽者也根本就不知道可以這麼清楚,因為沒聽過)。因此,當他接上前級時,得到的好處是音量變大了,但卻不知道相位失真更大,使得背景演唱的和聲跟樂器伴奏更模糊,因為根本聽不出來。而D1因為相位失真低,可以清楚解析出層層不同的樂器位置以及音樂細節,一旦加上前級,就好像蒙上一層薄紗,馬上聽出透明感差了一皮。所以,我的結論是,如果您使用D1,真的不要經過前級,直入後級就好。除非您的喇叭靈敏度很低。我搭配的喇叭靈敏度都在90dB以上,所以完全沒有音量不夠大的問題。
- U! |0 {/ F9 r/ ^' Q; H
0 J; b3 }2 @6 U8 X2 P IMG_0006COS%20D1.JPG " N# t7 s  P. t9 W8 C5 P( `+ H

- V+ u" q% k0 j' G' Q  q" b! t8 B8 i現在我們來分析,為何D1能夠有讓我這麼驚艷的傑出表現,以致於忍不住要在這裡告訴大家呢?老實說,如果分析D1的內部線路,並沒有比其他DAC有什麼特別的地方。D1用的數位類比轉換晶片還只是TI PCM 1792,這只是24/192規格的DAC,規格比不上目前流行的32bit晶片。為何設計者選用這個相當常見的DAC晶片呢?他們認為以D1的架構,用ESS Sabre 32bit並不會比較好,這是務實的想法。既然DAC晶片沒有比別人好,為何D1的聲音表現會如此傑出呢?他們的昇頻是自己寫Algorithm(演算法)的。說實在的,無論是倍頻或昇頻,在數位類比轉換器中都很常見,倍頻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現成市售倍頻晶片SRC,而昇頻則有很多廠商自己寫演算法,以DSP來執行,所以D1自己寫演算法並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們寫的演算法能夠發出好聲,讓相位失真聽起來這麼低,樂器與人聲聽起來這麼自然真實,音質這麼好,這才是他們厲害之處啊!D1的聲音表現這麼好,第一個功臣應該就是自己寫的演算法。
1 C. v+ u# V' w5 F再來,如果您打開D1內部,會發現有四根白色的跳線突兀的在線路板上,而且就是連接PCM 1792,老實說這是我拆過那麼多數位類比轉換器,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做法。為何DAC晶片與線路板之間要用四條跳線連接呢?我問過他們,得到的回答是這是他們獨特的調聲,而且實際量測過,用這四條跳線時失真數字比較低,唯一要注意的是這四條線的方向不能去改變,也就是不可以動到這四條線。這四條跳線使用的是銀線,而且當然是手焊。說真的,通常線路板上所看到的跳線大部分都是線路板設計有錯誤之後,所做的補救措施,一般正常是不會這樣做的。為什麼?因為跳線要用人工一條條去焊上去,這要多花成本,所以廠商一般不會這樣做的。如果這是為了調聲,那就另當別論了。對了,為何四條跳線呢?因為PCM1792是立體晶片,裡面有二聲道,D1每聲道用一顆,所以剛好可以把二聲道合併成一聲道當做平衡架構,因此才用了四條跳線。: W; ~6 B! {& B3 `/ s) T% F' n
再來,您可以看到線路板上有Dale金屬皮膜電阻,這種金屬皮膜電阻已經存在很久,評價很高,也有人不喜歡,我以前年輕時DIY級進式音量開關時,也是用這種電子來銲接的,沒想到在D1的線路板上也看到這種電阻。您知道嗎,通常數位類比轉換器上的元件可以全部使用SMD表面黏著元件的,沒有必要另外使用傳統穿孔元件,使用穿孔元件反而增加成本。為什麼。因為SMD跟穿孔元件的上錫方式完全不同,如果您用二種方法,那就要先做SMD,再做傳統穿孔元件的銲接。我也問了他們為何要如此?他們說這也是調聲,他們比較過不同電阻,最後選定Dale電阻來使用。這些穿孔電阻用在哪裡?用在256階 R2R音量控制系統上。沒錯,D1用的音量控制系統不是晶片,而是把Analog Devices的ADC 1436開關晶片跟穿孔電阻組合,形成256階類比音量控制系統。您在線路板上所看到八個IC跟Dale電阻的組合就是音量控制線路板,那些電阻不是只有那幾顆而已,線路板背面還很多,看不到。對了,您所看到的線路板只是一聲道,另外一個聲道在下層。
8 w. d5 w2 ]* U8 e/ w: w% ED1的音量控制很科技,就是用細小LED來顯示,當您轉動音量旋鈕時,啟動的是裡面的微處理器,微處理器感知使用者音量調整的位置,而決定R2R的組合,改變了音量大小。+ W/ B6 {6 v& B( {
除了音量控制系統、DAC晶片的跳線,以及自己撰寫昇頻演算法之外,D1其他做法應該一般數位類比轉換器都可以看到,二個環形變壓器分別供應數位類比電源,數位、類比線路分置左右,擁有USB DAC,不過只相容到24/192,跟DSD也不相容。我也問了他們為何不把DSD也相容?這樣會比較好賣啊!他們的說法不明確,我猜可能是一次把一件事做好吧,如果要DSD,以後再來。的確,現在這部D1的表現實在太棒了,不聽DSD也沒關係啊!  j7 b! f- Z' ^  X% w6 `5 ?) }
COS D1為什麼要賣那麼貴?他們很老實的說機箱成本非常高。這是真的,這個機箱的經製程度絕對不輸給歐美任何一部高級數位類比轉換器,事實上歐美很多音響器材的機箱就是在台灣製造的,台灣的機箱製造能力很強,就看您要付出多少錢?要求到什麼精度而已,這是台灣的驕傲。5 s9 ~' `4 ~; S' @

/ X. M+ Q* Z: ^: MD1的外觀工業設計絕對是第一流的,非常有品味,我不知道工業設計是誰做的?如果是COS他們三人做的,那就太了不起了,如果是台灣設計的,那也值得驕傲。我忘了問他們,就先當做是台灣設計的外觀吧!後來有問了,確定是台灣的設計公司負責的。
  g' M) A8 N* k5 H/ ^# x4 z1 |COS D1的聲音表現遠遠超過25萬台幣,我不想說它能跟上百萬級的數位訊源相提並論,但聽了絕對有這種感受,如果您的空間跟音響系統夠平衡,能夠聽出D1的真正優點,我相信一點都不會嫌25萬的台灣製品太貴。: }/ N; s4 l3 C5 F3 n
D1的外觀設計那麼有品味,這也絕對超過25萬的價值。還有D1的金屬加工水準那麼高,這也絕對超過25萬價值。$ u2 u' e) ]: g* u
D1唯一還沒達到25萬台幣價值的就是品牌價值,歐美廠牌因為擁有品牌價值,所以開價百萬也有人買單。COS能否擁有25萬台幣的品牌價值?那就看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裡如何努力贏得消費者的信心,品牌價值來自消費者信心的累積,這是無法速成的。
. y+ Y9 k5 K9 d$ p$ r- ^" N) ?' |" rCOS D1已經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但這並不意謂著消費者就會買單,D1能否打動消費者的心,要看經銷商的聲音調整能力,要看行銷活動的效果,也要看COS未來還會推出什麼產品。
5 m7 S6 a! M( n" V5 w這是一部很棒的DAC+Pre,我由衷期待COS能夠一步步建立起他們的品牌形象,打開國際市場。5 c+ I, ~6 C" [; J

1 b; z# v% p# Z# u( I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熱門推薦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3-12-3 08:41 , Processed in 0.588724 second(s), 54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