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未參加代理商舉辦的Dynaudio Contour系列發表會以前,我對於全新Contour系列喇叭,一直都將它定位在為了增加市場曝光度而做的「另一個改款」,如此而已。但聽完Dynaudio產品資深經理RolandHoffmann為媒體做的詳細解說,先前說它僅是「改款」實在太含蓄了,原廠根本是以一個嶄新且開放的思維在設計一對全新的喇叭!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Dynaudio旗下系列喇叭不少,經典者不計其數,為何挑中Contour做改款?Roland告訴我們,第一代Contour最早發表於1989年,直到2003年他們才發表第二代Contour。該系列一直熱賣至今,受歡迎的程度讓Dynaudio從一開始默默無名的小規模製造商,一舉躍升成為國際知名的喇叭大廠。
即便後來原廠為了豐富產品線推出不少高階喇叭,或者順應潮流推出主動式喇叭;但回顧Dynaudio的發展史,Contour依然是Dynaudio旗下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系列之一。因此這次全新的Contour,不僅是該系列最新的第三代作品,更是Dynaudio這幾年技術累積的精華展現。本次Contour系列在產品配置上依然是兩聲道與多聲道通吃,包括Contour 60與Contour 30落地式喇叭(兩者箱體容積不同),與一款Contour 25c中置喇叭,本次評論的Contour 20,則是系列中唯一一款書架型喇叭。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好,開門見山,Contour 20在整體設計上有何改變?我可以直接跟您說,除了單體同樣採用由Dynaudio自行研發的絲質軟半球高音,搭配MSP振膜中低音單體(MSP振膜也改良了),其餘可改的地方幾乎全數翻新。就以外觀來說,第三代Contour是Dynaudio旗下首次採用圓弧形箱體設計的喇叭,將原本筆直的箱體四角修飾成圓弧狀,少了些許俐落線條,卻多了更容易親近的居家感,這點是Dynaudio喇叭過去所缺少的。
再來,Contour的箱體設計也十分有料,整體以MDF製作,前、後面板各厚達26mm與38mm,側板則是16mm與19mm不等(看型號),在箱體內部與單體框架接觸部分,皆有施以木料補強,以確保最少的諧振干擾。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Contour 20的箱體也用上KERF-cut MDF阻尼技術。這是什麼意思呢?原廠強調,箱體設計不是單方面將它設計成圓弧形內部駐波就會被打散,而是要精確的對症下藥,才能確實達到進化音質的效果。而原廠的做法,就是在箱體內部之側板,另外施以凹凸不平的阻尼板打消單體背波的反射,配合適度的弧形箱體,如此便能大幅度消減內部駐波的產生。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看到Contour 20的前面板,作工非常漂亮,採用的是以CNC削切而成的一體成形鋁合金板,邊邊角角被打磨得非常細,厚度達14mm;無論用肉眼看,還是用手觸摸,都是Hi End音響的等級,令人心情大好。為何前面板需要那麼「厚工」使用金屬板?當然是為了抑制單體振動回傳箱體造成的音染。同時為了配合箱體的圓弧形設計,配置於前方的金屬板也會順著箱體的邊緣做出細微的弧度收邊,這可防止高音單體產生聲波繞射問題,是原廠過去沒有做過的設計。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箱體設計表過,現在來講單體。Contour單體設計有何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嗎?有!第一:這次是Contour首次採用Dynaudio旗下最高階的28mm Esotar 2絲質軟半球振膜高音單體,這與過去用在旗艦Evidence系列喇叭者相同,在音質上可掛保證。再來,中低音單體雖然同樣使用原廠專利設計的一體成形MSP振膜,但由於箱體設計與容積改變了,中低音單體性能當然也要順應其特性做改良。
原廠採用的是最新的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單體材料分析技術,可針對單體彈波、磁力系統、音圈,以及振膜的擺盪幅度做最精確的分析,可確保單體在運作時與箱體達到最高程度的契合,原廠將這款全新的MSP振膜單體稱做「18W55」。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18W55僅是一個名詞,但原廠在這單體背後所做的努力,可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舉例來說,透過FEM技術分析,他們發現前一代MSP單體在進行強烈活塞運動時,依舊會產生振膜無法線性擺動的些微失真。為此,原廠特地在彈波內圈特別設計一個寬度不一的「波紋」,如此即便單體在重播低音域時,也能維持足夠的線性表現。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另外,單體後方的音圈套統也改為玻璃纖維材質,質量更輕,單體音圈也改由鋁線繞製。雖然我們都知道傳統銅線音圈的電流傳遞會比鋁製音圈更高,但鋁線繞製的好處在於可繞行更多圈,同時質量很輕,可承受更大的功率輸出達到長衝程目的,讓振膜的推動更靈敏。在MSP振膜規格上,全新的18W55比起前一代厚度減少了0.1mm來到0.4mm,單體懸邊也改為長衝程設計,可達到比前一代多70%的擺盪幅度,單體後方的磁鐵系統也改良為雙磁力系統,在單體控制力上將有更進一步的展現。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好,這次的聆聽有幾件事情要釐清,第一:第三代Contour的聲音會瘦嗎?這是過去一般人對於Dynaudio喇叭的刻板印象。在這裡我要告訴您,Contour的聲音一點都不瘦弱細小,相反的,聽見的聲音健康飽滿、富有光澤,形體浮凸圓潤,聲音厚度也很棒。當然,如果您看待Contour的聲音厚度要如同聆聽老虎魚唱片這般的「血盆大口」,那很抱歉,Dynaudio向來不走這種風格,即便他們家再大對的喇叭,呈現於眼前的音像比例始終都如同錄音室出產那般精確。這種高度的精確性會讓人對他們家的喇叭產生信任感,因為聽起來很中性。簡言之:Dynaudio要做的不是第一時間的煽情,而是讓錄音忠實呈現它應有的味道。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第二:很多人說Dynaudio喇叭低頻太少,這點可以套用在最新第三代的Contour嗎?恐怕不行。因為當我在8坪大小的空間聆聽Contour 20,我不僅可以感受到絲毫不輸給小型落地式喇叭的中低頻能量,如果將範圍縮小在低頻解析力,那Contour 20的表現甚至比起許多同價位帶的落地式喇叭都還優異。當我在聆聽林二汶那張同名專輯,它充裕的箱體容積可以再生出流行音樂迷人的低頻噗噗聲,要清晰解析電貝斯明快如電光石火的速度感也是駕輕就熟;那種精確、中性、夠力度與音樂衝擊力的綜合聽感,讓瞌睡蟲一掃而空,這種低頻表現怎麼會不好呢?當然,您的擴大機也要夠給力才行!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回到搭配經驗,當我以McIntosh MA8000來驅動Contour 20,我發現這對喇叭有兩件事情處理得非常自然,第一是細節,再來是解析力。在播放古典音樂時,我可以在音場中聽見許多細微且豐富的騷動聲響,好像將音場劃分出如同3D電影一般,解析出一層又一層的立體感。散播在音像周圍的細節,不僅是存在高頻與中頻而已,更多的弦樂下盤擦弦時,那由琴腔共鳴出的溫潤木頭味,聽起來十分舒爽。如果以電影來比喻,我會說Contour 20自然的細節與解析力就如同一個優秀的電影美術設計,可以稱職的在畫面背景中做好傳遞環境時代氛圍的重要任務,讓觀眾「入戲卻不搶戲」,始終將目光留給戲中的主要角色,我認為這是很高明的做法。
Contour 20的音質好嗎?很好!好到原本只想聽三首歌,卻可以不自覺聽完整張專輯的那種好。整體的音質調性傳承Dyanudio喇叭一貫純淨細膩的特質,但在我聽來,Contour 20比起過去多了點聲音韻味,尤其在中頻部分的著墨比過去更有渲染力;中性卻不冰冷,溫暖卻不煽情,就是這種恰到好處的甜蜜點,吸引著耳朵繼續聽下去。在聽DG那張「蕭邦:第一號、二號鋼琴協奏曲」,我發現Contour 20的聲音特別靈動細緻。怪了?過去在聽Dynaudio入門喇叭很少可讓我感到這種靈氣逼人的氣質,顯然Contour 20夠中性,精確反應出McIntosh這部綜擴在這方面的聲音特質。
當我換上Cyrus CDi與Densen B-130+的組合,那又是另外一種風景。雖然音質音色不比McIntosh,但隨著Run in時間拉長,我發現這組搭配在聲音平衡度上一點都不遜色於前一組。尤其在播放「韋瓦第:12首小提琴奏鳴曲」,那富有彈性的弦樂質感與散佈在琴音表面的光影變化還是十分迷人,如需聲音調味僅要在線材搭配上多加留意即可,想組一套北歐美聲派的書架型音響系統,這套組合值得推薦。
Dynaudio Contour 20,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
在過去一兩年間,許多人對於Dynaudio的未來動向十分擔憂,但聽完Contour 20,我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因為無論是喇叭的外觀設計、技術含金量,還是那他廠模仿不來的細膩音質,透過這次全新的第三代Contour,Dynaudio完全綻放出嶄新的能量與活力,以實際行動證明誰才是丹麥喇叭首屈一指的第一品牌。這是2016年末的最大驚喜,期待Contour未來能為音響界帶來更多的後續效應。
Dynaudio Contour 20規格:
類型:2音路2單體低音反射式書架型喇叭。推出時間:2016年。使用單體:28mm絲質軟半球高音單體×1、180mm MSP振膜中低音單體×1。頻率響應:39Hz-23kHz。靈敏度:87dB。平均阻抗:4歐姆。分頻點:2,200Hz。最高可承受功率:180瓦。外觀尺寸(WHD):215×440×360mm。重量:15.5公斤。參考售價:19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