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五日下午,台灣音響界發燒同好彷彿進入武林殿堂拜師求教一般,在台灣大學校園中摸索著找到了外語資源教育中心小劇場,參加蔡克信醫師所著「調音秘笈」增訂版的新書發表會。尊品音響謝文祥先生神通廣大的借到了這個連台大學生恐怕也不知道的實驗劇場,不但聲響效果不遜於國家音樂廳演奏廳,舞台上那一套Cello Performance四件式後級搭配Cello Amati喇叭更是讓發燒友眼睛一亮。原本我以為這套經典音響是為了這次新書發表會刻意搬來架設,沒想到這套系統是台灣大學公物,專為這間小劇場而設置,在此處使用已有三十年歷史。活動開始之前,蔡醫師調音社成員已經調整過這對喇叭的擺位,低頻雖然礙於物理天限,不足以在大空間中撐起場面,但是絕美中頻依然透露著一代經典風采。放眼全台北市,恐怕再也找不到比此處更適合作為這次發表會的場地了!
VIDEO
下午兩點半,發表會正式開始,這次活動只靠臉書發佈消息,沒想到小劇場中數百位席竟然接近滿座,可見蔡醫師在台灣音響圈的名望與超人氣。蔡醫師彷彿音響界的大家長一般,娓娓道來促成此書誕生的四位重要人物。第一位感謝的是資深音響玩家、台灣水墨大師李義弘教授,在他的大力鼓吹之下,「調音秘笈」才得以誕生,本書封面「調音秘笈」四字,就是李教授所贈的無價墨寶。
第二位要感謝的是蔡醫師的夫人玲蘭女士,蔡醫師每套音響要在家中落腳,總是得到夫人的全力支持,蔡醫師也特別強調音響系統「老婆滿意指數」的重要性,可見蔡醫師的音響理念始終與家庭、生活緊密結合。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調音秘笈」新增最後六個章節,收錄辜老師「九音真經」、喇叭擺位、PO喇叭設計理念等重要文章,也是本次增訂版最大亮點。
第三位要感謝的是已故的辜成允老師,他在去年底就開始與蔡醫師一同討論這次增訂版的內容架構,這次「調音秘笈」新增最後六個章節,收錄辜老師「九音真經」、喇叭擺位、PO喇叭設計理念等重要文章,也是本次增訂版最大亮點。雖然辜老師意外逝世,來不及看到本書付梓,但是他的音響理念,必將隨著本書傳世,對音響迷產生莫大的啟發。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蔡醫師在本書第二章談到了他接觸唱片與音響歷程,增訂版中收錄的蔡醫師畫作全部換新,也是本書值得注意之處。
蔡醫師第四位感謝的是他的先祖父蔡金柳先生,蔡醫師回憶他從民國六十一年開始愛上音樂接觸音響,他的祖父總是全力支持他的興趣,讓那時的蔡醫師得以接觸大量古典音樂唱片。蔡醫師在本書第二章,就談到了他的唱片與音響歷程。他回憶1972年他在馬偕醫院翻譯了一本「加護病房護理學」,用稿費跟雅士音響買了第一套所謂的「高級音響」,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的走上Hi End音響鑽研之路。重點是蔡醫師經歷的每一套音響器材,都必定要徹底玩透、玩盡了實力之後,才會更換。這種「除非徹底激發器材潛能,否則絕不輕言換機」的態度,成為蔡醫師「降龍十八掌」喇叭擺位法與「伏虎十五拳」超低音功法的理念基礎。蔡醫師認同台灣音響先鋒張繼高先生「音響是手段,音樂是目的」的名言,但是許多人音響根本沒有調好,如何能夠聽到正確的音樂。所以蔡醫師提出「音樂是手段,音響是目的」的先期主張,鼓勵大家多聽現場音樂、多聽雜聽各類唱片,作為調好音響的不二法門。音響調整到位,才能作為聆聽音樂的手段。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喇叭擺位的影響佔音響系統整體表現90%以上,蔡醫師將自身研究心得標準作業程序化,整理為「降龍十八掌」喇叭擺位調音方法。
蔡醫師的音響觀有五大基本理念,值得在此說明:
第一,音響重播的音色表現是主觀的,沒有對錯,無人可以批評。
第二,音響重播的音場、音像、頻寬、動態、細聲與大聲動態、細節、解析是客觀條件,不能各自表述。
第三,喇叭擺位的影響佔音響系統整體表現90%以上,喇叭擺位原則上不需要使用道具,即使更換線材,也是在喇叭擺位之後的動作。喇叭擺位沒有調好,再好再貴的音響器材也是枉然。喇叭擺位的的經驗可以複製傳授,所以蔡醫師將自身研究心得標準作業程序化,整理為「降龍十八掌」。因為低頻是最難調整的部分,所以再針對低音整理出「伏虎十五拳」超低音功法,講究喇叭擺位正確,發燒友才能擺脫不斷換機的痛苦輪迴。
第四,喇叭調聲必須以真實樂器實際演奏為標準,不能以自己心目中的「好聽」為準則。蔡醫師調音社的社員除了要通過初級班、高級班課程之外,還必須繳交四場音樂會的心得報告,審核標準非常嚴格,就是希望社員能以真實樂器演奏為師。
第五,必須建立對真實低音的認知,而非追求豐滿卻失去真實感的低頻。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調音秘笈」中有許多關於錄音技術的罕見資料,許多相關資料目前已經難以取得,讓本書更顯珍貴。
除了「降龍十八掌」與「伏虎十五拳」,「調音秘笈」也完整呈現了蔡醫師對於錄音史的深入研究,內中收錄了許多有關錄音歷史的珍貴罕見資料,成為佔據本書最大篇幅的內容。蔡醫師從錄音技術肇始的留聲機時代開始談起,分析磁帶錄音與黑膠片的差異,也從自身研究黑膠轉錄CD的LP2CD技術,探討黑膠與CD的差異。蔡醫師認為盤帶與CD最接近錄音,但是黑膠卻更接近真實樂器之聲。黑膠與CD的差異關鍵並不在於數位化,因為即使將黑膠轉製為CD,一樣可以保有黑膠的聲音特質。種種獨到見解,非常值得音響迷探究。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蔡醫師對於錄音歷史與技術的研究,是本書份量最重的部分。
除此之外,在「調音秘笈」中也探討了錄音史上的經典案例,從玩樂團音響效果出神入化的指揮家史托柯斯基、強生教授與RR唱片、用35mm磁帶錄音的Everest、美國錄音史上極為重要的Mercury Living Presence俄羅斯音樂錄音,到Decca之聲等等。此外還有極致低音、自然錄音、聽聲辨器、HP的超級試音碟等等章節。蔡醫師甚至還特闢一章,論述1930年代絕版台語流行歌,可見蔡醫師的音樂涉獵之廣。最令我感興趣的則是第十五章「漫談CD母帶處理、錄音、混音與壓片」,蔡醫師以他這些年來參與錄音與母帶處理的經驗,探討現代錄音的問題,並且指出蔡琴「金聲演奏廳」中的低頻缺陷,其中許多經驗與見解,都是一般音響迷平常所難以接觸了解的領域。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調音秘笈」增訂版首刷特別附贈大提琴演奏家歐陽伶宜教授的演奏CD,內中收錄由歐陽教授領軍的大提琴四重奏作品,值得愛樂者收藏。
「調音秘笈」增訂版全書共390頁,豐富的內容絕非本篇報導所能道盡。值得注意的是書本雖厚,但是編排設計精美,連紙張材質都經過精心挑選,拿在手上毫不沈重。另一個特點是首版特別附贈大提琴演奏家歐陽伶宜教授的演奏CD,這場發表會就特地邀請歐陽教授現場演奏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本張CD的樂曲之一)等多首樂曲,光是親耳聽到歐陽教授優美的演奏,就完全值得週六下午參加這場新書發表會,沒有來到現場的朋友,則絕不可錯過附贈CD的首刷「調音秘笈」增訂版,第一版賣完,第二刷可能就不會再附贈這張CD了。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歐陽教授演奏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同時也收錄在本書附贈的CD中,琴音線條優美,演奏刻劃入微,只有增訂版首刷才可以得到這張CD。
蔡醫師的「調音秘笈」,對我有著特殊意義。十多年前剛進「音響論壇」,我就是看著蔡醫師在本刊的「音樂 音響」專欄,精進自己的音響功力。後來與郭漢丞創立「音響城邦」雜誌,蔡醫師更不吝提攜後進大方供稿,讓我因此對於蔡醫師的著作印象特別深刻。這次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的音響論述,更是別具意義。在辜老師開場白中,他直言「不知何時台灣Hi End音響業發展已經變質成為展現財富身分地位高價化,名牌化的時尚精品業。所謂發燒友的功力是看他能買多麼昂貴的器材,有多少位專家曾來替他調音合影……」,辜老師所言有如當頭棒喝,更顯得蔡醫師與辜老師堅持器材最高經濟效應的「丐幫」精神之可貴。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發表會最後,感性的蔡醫師在介紹到已故辜老師的著作時,不經悲從中來,一時哽咽無法言語。
發表會最後,蔡醫師像是老師指定回家作業一般,叮囑大家拿到這本書有兩件事一定要做,「CD一定要聽,辜老師的文章一定要看」蔡醫師講這兩句話時,那認真的神情是發自內心的,彷彿深怕大家錯過了最精采的內容,自己的著作部分竟然絕口不提。回家的路上,蔡醫師講這兩句話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心中,感動久久不能散去。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連台大學生也不一定知道的外語教學資源中心小劇場,若非這些小指標引路,實在很難找到。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終於來到台大外語教學資源中心,沒想到裡面的實驗劇場別有洞天!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離發表會開始還很早,但是報到處已經擠滿音響同好。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台灣管機製造廠冠球董事長黃國真特地送來花籃祝賀。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發表會當天「調音秘笈」增訂版的銷售就十分熱烈。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這就是神祕的外語教育資源中心小劇場,是很適合室內樂演奏的空間大小。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三十年前落成的小劇場,可以看到天花板的空間聲學處理作法。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舞台上驚見Hi End一代經典Cello Amati喇叭與Performance四件式後級。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套發燒音響竟然是台灣大學公物,不知是哪位識貨內行的教授或職員建議學校購入?資產標籤上寫著1989年建檔,透露著這套系統的年紀。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Cello Performance後級,電源分離、單聲道四件式架構,輸出功率200瓦(8歐姆),400瓦(4歐姆),總重量高達125公斤。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舞台另一側的Cello Amati喇叭與Performance四件式後級,發表會開始之前,調音社成員已經先行調整過喇叭擺位。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發表會開始之前,小劇場已經接近滿座。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風度翩翩的華視主播黃柏齡是蔡醫師調音社社員,也是調音社各種活動的主持人不二人選。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尊品音響謝文祥先生不但全力協助籌備這次發表會,也大力贊助這次增訂版的出版。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因為低頻是最難調整的部分,所以蔡醫師除了「降龍十八掌」之外,再針對低音調整,整理出「伏虎十五拳」超低音功法。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辜成允老師的「九音真經」是調音社高級班上課講義,這次隨著「調音秘笈」增訂版才首度公開內容。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一套Hi End音響系統到底要花多少錢?辜老師在本書第二十七章告訴你。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小空間的低頻一定有限嗎?辜老師在本書最後的這個章節,可以解救大多數在小空間中聽音響的玩家。
蔡克信「調音秘笈」增訂版,新增辜成允老師音響論述
別忘了,CD一定要聽,辜老師的文章一定要看,蔡醫師在發表會最後認真的叮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