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CD的標題是「One Movement Symphonies」,也就是說只有一個樂章的交響曲。到底是誰的交響曲只有一個樂章呢?西貝流士的第七號交響曲、巴伯的第一號交響曲,以及史克里亞賓的「狂喜之詩」。雖然名義上說是一個樂章的交響曲,但作曲家們卻認為他們的一個樂章事實上就是傳統四個樂章交響曲的合成,而且時間也不短。巴伯的第一號交響曲有20分多,西貝流士的第七號交響曲偶22分多,史克里亞賓的「狂喜之詩」有將近19分鐘。
Samuel Barber(1910-1981)是美國近代著名作曲家,父親是物理學家,母親是美國著名女低音Louise Homer(1871-1947)的姊姊,這位最小的阿姨嫁給美國著名的作曲家Sidney Homer(1864-1953),巴伯後來成長之後,跟隨姨丈學作曲超過25年。巴伯在六歲就開始顯露音樂的天賦,十三歲就成了費城寇蒂斯音樂院的第一屆學生,在學校跟隨Rosario Scalero學作曲。1933年費城管絃樂團就演奏他的「醜聞學校的序曲」,1935年紐約愛樂演出他的「For a Scene from Shelley」。1937年巴伯就獲得羅馬大獎與普立茲獎。
1938年,托斯卡尼尼指揮他的「Essay for Orchestra No.1」,還有那首著名的「為弦樂的慢板」(NBC交響樂團),使他聲名大噪。他的第一號交響曲創作於11935-1936年,當時他在羅馬,1936年首演,是由羅馬的Augusteo Orchestra演出。這首曲子是獻給他在寇帝斯音樂院的作曲同學、長期摯友、也是同性戀伴侶的義裔美國作曲家Gian Carlo Menotti(1911-2007),梅諾弟以寫出25齣歌劇而著稱。巴伯與梅諾弟在1933年寇蒂斯音樂院畢業之後,就一起結伴到奧地利,他們二人的親密關係一直到1970年為止。如果您有看過他們二人年輕時的照片,就會發現他們是典型的帥哥,跟伯恩斯坦一樣。
西貝流士(1685-1957)一生寫了七首交響曲,第七號是最後一首,我們都知道那首著名的「芬蘭頌」,以及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他的七首交響曲也是音響迷喜歡聽的,尤其是第二號交響曲。而第七號交響曲與眾不同,只有一個樂章,後來巴伯的第一號交響曲也就是模仿西貝流士第七號交響曲的架構。西貝流士最後的三十年幾乎沒有創作,而再往前推,也會發現他的作曲速度越來越慢,第五號交響曲完成於1915年,第六號交響曲創作於1923年,1924年才完成第七號交響曲。1925年西貝流士寫下他最後的作品「Tapiola」,從此沒再發表新作品。
史克里亞賓(1872-1915)的「狂喜之詩」寫作於1905-1908年間,這首管弦樂曲其實脫胎自他自己寫的描寫性高潮的詩,也是一個樂章。他的最後三部管弦樂作品都有類似的標題:The Divine Poem、The Poem of Ecstasy、The Poem of Fire。這可能是因為他在1906年到美國之後,對神祕主義與哲學、神學產生高度興趣,而使得作曲態度變得更為激進。不論您在聽這首「狂喜之詩」時是否能夠跟性高潮聯想再一起,但至少這首作品的管弦樂燦爛非凡、高潮迭起是事實。
這三首有關聯的管弦樂曲被製作人放在一起,演出的是密蘇里州的Kanasa City Symphony,指揮是Michael Stern。錄音時間2016年6月24與25日,錄音地點在堪薩斯市表演藝術中心的Helzberg Hall。錄音團隊是RR唱片公司的王牌錄音師Keith O. Johnson。他雖然掛牌錄音師,但年事已高,從2007年就開始跟助手Sean Royce Martin搭檔錄音。您可不要小看這位助手,他也是獲得好幾次葛萊美獎提名,自己也有錄音室。錄音效果是RR唱片一貫的細緻自然中性,只要音響系統調校得當,都會喜歡這樣的音響效果。由於樂曲的關係,這三首曲子中大鼓出現的次數並不多,但只要出現,就可以感受到那低沉又富彈性的大鼓還是很迷人。
RR唱片發行,Joy Audio進口總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