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納的交響曲音響迷一向不太買單,Sinopoli的指揮也不是如吃自助餐大眾都接受,不過,這套黑膠唱片卻值得聽。這是DG 4D數位錄音,第一次轉刻成黑膠,由Analogphonic出版,台灣是由博樂伯樂代理進口。
Sinopoli生於1946年,死於2001年,得年55歲,是指揮中很短命者。他的死是音樂界的損失,因為他的音樂詮釋觀點與一般指揮都不同,可說屢有新意。當然這跟他的興趣、教育背景都有關係。他不僅只是對音樂有興趣而已,還學醫、研究心理學。他還是個作曲家,他的歌劇作品1981年就在慕尼黑上演,當年他才35歲。1984年他獲得倫敦的愛樂管弦樂團常任指揮一職,到1994年為止。1992年他獲得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常任指揮一職,1994年底就錄製了這套唱片。他對義大利歌劇很有一手,也喜歡理查史特勞斯、華格納的歌劇與管弦樂,沒想到他指揮布魯克納交響曲也那麼好,
布魯克納屬於大器晚成,他年輕時並沒有受到重視,一直到第七號交響曲完成演出後,才算是被世人認定是偉大的作曲家,那時他已經將近60歲了。他在1884年開始寫第八號交響曲,大約三年就完成初稿,不過正式演出要到1892年,由Hans Richter在維也納舉行首演。這八年時間其實他沒有閒著,而是在修改第一號、第三號,以及新完成的第八號交響曲。布魯克納對於作品的修改是出名的,也因此許多作品在演出時,要註明是哪年的版本,這也造成許多人研究布魯克納作品的困擾。不過,他這種「龜毛」個性與指揮Sinopoli有某種相似之處,Sinopoli每年的演出場次不多,每年頂多推出二部新的歌劇或交響曲演出,他錄製唱片時也從來不是在唱片公司的要求指定下錄製,而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去進行。換句話說,他每指揮一首作品,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進行,尤其是錄音。他認為錄音可以演出得比現場音樂會還完美,錯了還可以重來,等於是錄音當下他內心狀態的紀錄。布魯克納越往後完成的交響曲越接近上帝,而Sinopoli的指揮卻是如醫生般的冷靜解析,甚至可以視為對作曲家的心理分析,按理說這樣的指揮充滿理性,對音樂的詮釋可能會過於精確,少了感性。然而他指揮的第三樂章卻非常優美,第四樂章不僅優美,銅管齊鳴時更如花火在夜空中爆開,燦爛無比。不過,最後一切又回歸極度的莊嚴。
與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像大山一樣的架構相比,理查史特勞斯這首「Metamorphosen」(變形)就如小溪般,情感潺潺流出。這首作品是為23把弦樂器演奏所寫,完成於二次大戰結束前幾個月,作曲的動機是悼念德國在二次大戰時受到的嚴重破壞,樂曲聽起來的確散發著淡淡的哀傷。德勒斯登在二戰時遭受盟軍轟炸,幾乎全毀,德國最精華的建築藝術付之一炬,我相信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的成員在演奏此曲時,心中的感受一定特別深刻。即使我們是旁觀者,聽了這首曲子心裡也不由得戚戚焉!
這是1994年12月的錄音,地點在德勒斯登Lukaskirche。錄音師另有其人,不過混音師是KlausHiemann,也是DG頭牌錄音師。銅管群是這張CD最難表現的部分,當樂團使勁演奏時,您聽到的到底是光輝燦爛的銅管?還是如利劍穿耳?聽「變形」時,弦樂群是否真能絲絲縷縷?如果是死氣沉沉,又沒有解析,也聽不到弓弦摩擦的輕微震顫,那一切都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