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的BWV 1014-1019是音響迷很熟悉的作品,巴哈這六首曲子大約寫成於1720-1723年間,是他在Gothen時期的作品,當時是為小提琴與大鍵琴而寫,現在我們也可以聽到很多小提琴與鋼琴合奏的版本。不過,想要聽到小提琴與管風琴合奏的版本就比較稀有,這張黑膠唱片就是小提琴與管風琴的版本。
巴哈為Keyboard與小提琴的奏鳴曲BWV 1014-1019
擔任管風琴的是Marie- Claire Alain, 法國著名女管風琴家,生於1926年,死於2013年,她錄下超過260張的管風琴唱片,由此可知她對管風琴的用力之深。這張唱片錄製於1956年12月與1957年1月,而她正式登台演出的時間是1950年,可見當年法國Erato唱片公司也是大膽起用新秀。
擔任小提琴的是Michele Auclair,法國女小提琴家,生於1924年,死於2005年。在巴黎音樂院學習時,曾經是Jacques Thibuad的學生。台灣著名小提琴家吳昭良也曾在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受教於她,出版「海翁繪」那張CD的小提琴家張雅晴也是她的學生。1943年與1946年,她分別獲得Marguerite Long-Jacques Thibaud 比賽首獎與瑞士Geneav Concours 首獎。1957年,她才與鋼琴家Jacqueline Bonneau登台演出,而這張唱片是1956年底與1957年初錄製的,顯然當年Erato唱片公司的製作人真的賞識她們這二位樂壇新秀。
巴哈的BWV 1014-1019這六首曲子當時是為小提琴與大鍵琴而寫,從大鍵琴演變為鋼琴,這也是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改變,看起來很合理。不過,用管風琴來取代大鍵琴,這好像就比較不合哩,因為管風琴的演奏方式與大鍵琴基本上是不同的。然而,當我在聽這二張一套的黑膠時,卻一點都沒有感覺大鍵琴與鋼琴會格格不入,反而覺得那長線條的小提琴搭配管風琴是剛剛好的,聽起來很自然,好像巴哈本來就是為小提琴與管風琴而寫。事實上,有時候我會錯亂的以為是二架管風琴在演奏,有時又會以為是二支小提琴在演奏,那種感覺是聽鋼琴版所沒有的。
此外,讓我更驚訝的是,我在聽這張唱片時,沒有先看錄音年代就直接聽,一直到聽完,我還以為這是現代的錄音,因為錄音效果非常好,無論是小提琴或鋼琴,都屬於發燒唱片級的。小提琴的細緻甜美,擦弦質感,婉轉的轉弓音效都那麼好聽;而管風琴的快速彈奏時的音階變化那麼清楚,彈到很高音域時竟然是發出跟小提琴一樣細緻的聲音,讓人會誤以為是二把小提琴在演奏。一直到聽完看過唱片說明,我才知道這是1956年底與1957年初的錄音,真是太神了。
我相信當年的類比錄音會比我現在聽到的黑膠還好,因為這二張黑膠一定是把類比母帶數位化之後,再轉回類比去刻製黑膠唱片的。而現在我聽再版的黑膠,就誤以為是現代錄音,可見如果能夠找到第一版的黑膠,那該是多好的音響效果。這張黑膠唱片曾經在2014年再版過,那是管風琴家死後的第一年,我猜是為了紀念她而出版的。無論您是音響迷或音樂迷,都值得買這張黑膠唱片。華納唱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