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1770-1827)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806年,編號Op.61,當時題獻給貝多芬的朋友小提琴家Franz Clement(1780-1842)。貝多芬跟他是在1794年認識的,當時Clement年僅14歲,已經是著名的音樂神童。Clement不僅記憶力特佳,看過譜就能熟記演奏,而且還能表演特技:只用一根弦倒著小提琴演奏小提琴奏鳴曲。貝多芬題獻給他的這首小提琴奏曲在1806年12月23日,於維也納的維也納劇院慈善義演中首演,當年Clement 26歲,是這個劇院樂團的指揮,已經寫了六首小提琴協奏曲。
Daniel Lozakovivh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音效絕佳、演奏者最年輕的版本
貝多芬這場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首演並不成功,有一說是因為貝多芬太晚完成總譜,Clement沒有時間跟樂團排練,只是臨場視奏,所以演出時刻意加入自己的獨奏,還秀倒著小提琴演奏。到底真實情況為何我不知道,不過這首小提琴協奏曲首演之後並沒有大紅大紫,一直到1844年由孟德爾頌指揮、13歲的姚阿幸演奏之後才開始大受歡迎,最終被視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Daniel Lozakovivh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音效絕佳、演奏者最年輕的版本
貝多芬當年完成這首作品時年36歲,首演的Clement也才26歲,而真正讓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紅起來的姚阿幸更是才13歲。如果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全部都是英雄出少年啊!,而且還一個比一個年輕。現在,一位年輕的小提琴家也出現了,他就是Daniel Lozakovich(2001-),今年才20歲,錄製這張唱片時是2019年12月,算起來才18歲。恕我孤陋寡聞,他是我印象中錄製這首小提琴協奏曲者年紀最輕的一位。鄭京和錄製這首曲子時已經超過30歲;慕特第一次錄製這首曲子時也已經22歲;帕爾曼錄製這首曲子時已經35歲。
18歲的年紀在台灣還只是個高三學生,但DG唱片卻敢讓Daniel Lozakovich跟Valery Gergiev、慕尼黑愛樂搭檔錄製這張唱片,這也說明了DG唱片看好Daniel Lozakovich的未來。Daniel Lozakovich的父親是俄羅斯人,母親是吉爾吉斯人,但是他是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出生,所以他的國籍是瑞典。9歲時,他就在Vladimir Spivakov的指揮下,在莫斯科首演。2016年,他獲得Vladimir Spivakov國際音樂大賽的小提琴首獎,從此讓大家認識這位冉冉上升的新星。同年在第十五屆莫斯科復活節音樂節中與Valery Gergiev、馬林斯基管弦樂團合演。2016年同年與DG簽下專屬合約。天啊!這時Daniel Lozakovich也才15歲啊!
2018年,Daniel Lozakovich發行第一張唱片,內容是巴哈的雙小提琴協奏曲、巴哈無伴奏小提琴。2019年發行第二張唱片,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這張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是他的第三張唱片,2019年錄音,2020年發行。對於一位沒有獲得什麼國際性大獎的年輕小提琴家而言,DG唱片公司真的是對他青睞有加。老實說,他也不必再去參加什麼小提琴國際大賽了,即使獲得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賽金牌獎的人,也沒有他這麼風光。
這張唱片在慕尼黑文化中心Gasteig錄製,時間是2019年12月,其實是現場音樂會,除了CD,也有發行藍光碟。如果事先不知道Daniel Lozakovich的年齡,光是聽他的演奏,怎麼樣也不會猜到他在錄音時只有18歲。樂團一開始的速度就比一般稍快,但仍然維持沉穩厚重的莊嚴感,有些地方Valery Gergiev甚至刻意停頓得比較久一點。等到小提琴開始演奏,那是年輕充滿朝氣又溫柔委婉的演出,聽來很舒服。第一樂章後面的Cadenza採用的是克萊斯勒所寫的版本,從這裡可以窺知他的演奏技巧已經精湛無比。此外,最後一首巴哈BWV 1001小提琴無伴奏演奏起來別有風味,刷新以前的印象。
這張CD的賣點除了演奏者年輕,演奏功夫了得之外,還有錄音效果非常優異,小提琴的音質音色之美讓人讚歎,細緻的弦樂聲除了美質,還盡顯小提琴擦弦質感,小提琴的甜味與光澤更是第一流的表現,而溫暖的木頭味也讓人難以忘懷。拿這張的小提琴音效來跟其他前輩的版本相比,一點也都不在他們之下。而管弦樂的音響效果也很好,細緻穩重的弦樂群、光澤甜美的木管,以及溫暖的銅管交織成迷人的管弦樂音響效果,是非常自然的美聲。
不管您已經擁有多少個傳世版本,我建議您還是可以收藏這張CD,免得以後扼腕錯失交臂。DG發行,各唱片行網路有售。
後記:根據網友Onwing Huang所提供的資料,Vanessa-Mae Vanakorn Nicholson早在1991年她13歲時,就已經錄製貝多芬與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同張唱片),唱片公司是Trittico。咸信是錄製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最年輕的小提琴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