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1756-1791)一生只寫過二首鋼琴四重奏,那就是編號KV 478與編號KV 493,前者在1785年完成,後者在1786年完成。二者完成時間僅相差一年多,但編號卻差了15號,可見莫札特在這一年中寫了多少作品,真是產量旺盛啊!
5 E" d; L8 Z" s4 r. t
$ S2 l) j, ~! Q% Y7 D: {
優美的莫札特二首鋼琴四重奏,演奏錄音都迷人
' f1 q% D7 V* `4 t3 d
, v) K6 D3 S, s1 b7 g莫札特一生寫了23首弦樂四重奏,但只寫二首鋼琴四重奏,可見鋼琴四重奏並不是他的重點。不過,這二首鋼琴四重奏都是很好聽的作品,而且也是莫札特創風氣之先的作品。他的前輩海頓(1732-1809)寫了許多鋼琴三重奏(鋼琴、小提琴與大提琴),但沒有寫正式的鋼琴四重奏,倒是寫了不少二支小提琴、一把大提琴與鍵盤樂器合奏的Divertimenti。海頓的同時期作曲家Johann Schobert(1735-1767)有寫鋼琴四重奏,不過也是二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與鍵盤樂器的編制。而莫札特這二首鋼琴四重奏是為一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與鋼琴而寫,每件樂器都是獨立而平等的的,而且營造出與前輩不同的和聲效果。
) I( @/ J2 U2 p# h1 v, k0 f7 o/ d% f
優美的莫札特二首鋼琴四重奏,演奏錄音都迷人
/ l/ H" B- \: o) x% ?: G: }; `% }
莫札特的太太Constanze在莫札特死後再嫁,第二任老公Georg Nikolaus von Nissen寫莫札特自傳,提到維也納的出版商Hoffmeister委託莫札特寫三首鋼琴四重奏(一說是六首),但是對第一首KV 478就很不滿意,因為樂譜銷售不佳,認為對業餘演奏者而言太複雜、太艱難,而業餘演奏者正是樂譜出版商的主要客戶,莫札特馬上同意解除後續鋼琴四重奏的協議。不過這個說法值得存疑,因為根據1788年的報導,許多貴族與中產階級都對莫札特這首KV 478很狂熱。而後來Hoffmeister也有出版莫札特其他演奏技巧一樣難的作品。至於KV 493則由另外一家出版商Artaria出版。
2 {9 K( Q& E# ~# v- Y; \
2 y) y& |+ R( O3 T莫札特早期為鋼琴與小提琴寫的奏鳴曲中,可以聽出小提琴是為鋼琴伴奏的角色。但在這二首鋼琴四重奏中,三把弦樂器卻已經與鋼琴分庭抗禮,而且是以正宗三樂章奏鳴曲式來寫。或許這跟莫札特當時也在寫鋼琴協奏曲有關,因為莫札特寫這二首鋼琴四重奏的期間是從1784年2月開始,一直到1786年12月。而這段期間,莫札特寫了12首鋼琴協奏曲。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莫札特時代,現代鋼琴尚未出現,莫札特的鋼琴作品當時可能是由Fortepiano來演奏的。古鋼琴的音量遠比現代鋼琴還小,現在以鋼琴演奏,鋼琴演奏者在音量的控制上可能要更費心,才能跟其他三把弦樂器達到平衡狀態。
( z; P6 x1 a; L6 A* F2 F
W9 @& p" E1 }; Y L4 w0 L/ }8 \8 e這張CD並沒有標示演奏團體的名稱,只有秀出四位演奏者的名字,顯然他們四人是「臨時編組」的。小提琴由Francesca Dego(1989-)演奏,她出生在義大利,父親義大利人,母親美國人,4歲時父親教她演奏小提琴,5歲就獲得加州Fairbanks表演藝術學校入學許可。7歲首次在加州聖地牙哥登台,演奏巴哈小提琴協奏曲,顯然她也是音樂神童等級的人物。2006年她在米蘭音樂院畢業,又到倫敦皇家音樂院修碩士,2010年取得學位。她的第一張唱片是2015年由DG出版,到目前為止出版11張唱片,除了DG唱片之外就是Chandos唱片。她用的琴是1697年Cremona的Francesco Ruggeri所製造的。
" D8 O6 U- c: T5 Y
) D, u5 k7 `% b' Z& X中提琴家Timothy Ridout(1995-)是英國演奏家,也錄製過許多唱片。大提琴家Laura van der Heijden(1997-),英國人。鋼琴家Federico Colli(1988-),義大利人。他們三位也都是獲許多音樂比賽獎項,可說都是年輕一輩的新星。雖然他們四位都是年輕演奏家,不過演奏詮釋卻相當迷人。更重要的是, 錄音效果很好,每把弦樂器的優美音質音色都能完全呈現,尤其是大提琴更是迷人,而且三把弦樂器的和聲非常美。而鋼琴的晶瑩鏗鏘也不輸給那三把弦樂器,也不會壓過那三把弦樂器,四件樂器融合起來發出很美的音響效果。
; k, j5 Z$ Q' z' r& ?6 W8 K) A" Z0 Q. }
3 b8 J# D" Q4 L( a0 O錄音時間2022年9月6-8日,錄音地點Suffolk Dunwich的Potton Hall。Chandos唱片發行,上揚唱片進口總經銷。
9 P' M* I M/ O: i# L
# N8 T0 {% X a! s+ j. \7 o3 e/ c5 d; t4 ~ K
2 j( e9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