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展覽]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複製連結
chensingyo 發表於 2016-4-12 20:52:54 |已閱:148667|評論:1|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
字體縮放
本帖最後由 chensingyo 於 2016-4-19 14:29 編輯 7 r7 L! V' r/ a$ |9 U- q
, H5 L- d1 |1 o  v9 }4 b0 ^9 j
徐畢華【無盡藏】個展 As Nature, As Poetry, As Music
2 h  [, }3 z2 c7 l; }5 o3 N/ ?* [+ p9 [7 G* S$ a
談到繪畫與音樂的結合,我們可以從藝術的本質開始說起,藝術是什麼呢?「藝」者,是五官感知、文化、知識、價值觀的融合與平衡,「術」者,意指人為的創作技巧。藝術跟美術聽起來很像,其實是不同的概念,美術泛指創作形式,如繪畫、作曲、雕塑、攝影等。美術可透過反覆練習,訓練出精準、特殊的技法;藝術的定義就比較廣泛且而抽象了,我們可以說一張攝影作品拍得很清晰、色彩鮮豔,但不一定可以感動你的心,反之見到親人、伴侶的照片,即使是用手機隨手拍攝、像素低的照片,也能夠溫暖你的心窩,為什麼呢?因為前者內涵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創作意識和您距離較遠,反之親人照片就能輕易地勾起您的情感,對筆者來說,藝術的核心價值在於「感動」。
# g# x5 J( a, J( l9 a& u& T了解藝術的抽象內涵後,您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不同種類的創作可以結合,以筆者本次報導的「無盡藏」畫展來說,惠樺音響除了特別贊助音響之外,惠樺主人陶怡緯先生還特別招集五人愛樂小組,為每一幅畫作精選一段古典樂,讓您「看見流動的音符,聽見色彩的溫度」
1 h0 U6 H& y# u! n- i1 z4 {; M& X  B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61.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展覽地點在采泥藝術,地址是台北市大直敬業一路128巷48號。離惠樺音響不遠。2 W2 W8 T- s4 Y7 F$ G8 I4 K8 t
" M' i( b* M  M; z* j2 [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55.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5 b0 E& }5 Z0 ?  i走近一看,馬上就有一幅徐畢華老師的畫作。吸引路人的目光。采泥藝術於2012年成立,「采」字意指「摘採」,可引伸為手作(Craft),「泥」則指泥塑,采泥的前身是「采泥藝術文化事業」,是做陶藝教學起家的。
- D3 w, W( v+ p9 ?9 D2 @0 h% Q9 [* d2 f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04.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K. F0 M! j4 z  S5 s
采泥藝術空間很大,令筆者不得已用全景模式拍照,目測超過50坪,挑高約4米多,展出畫作有十幾幅。比起近來很火熱的蜷川實花攝影展,筆者更樂於來這裡看畫,不用排隊排上一個多小時、不用人擠人、還不用付費。
" _8 u0 g6 N- q; v& j
5 X6 l7 P5 u& o. e8 @* z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78.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n) ~+ }0 O# K( {, j$ D( e% h) ~- X- b5 y
筆者到訪之時,采泥藝術正與畫家徐畢華老師開會,討論週六的活動。趁討論空檔,筆者趕緊跟徐老師聊了一下。1 ^# e2 m  g6 M. Y6 n% N* Q

, W+ z  F( r: X7 L! L2 d徐老師從小就喜歡塗鴉,夢想當畫家,大學畢業後不久,就在政大後山蓋了間畫室,之後更舉家遷過去,除了自身對繪畫的熱情,丈夫也是支持她的重要力量。為了精益求精,徐老師還負笈加州柏克來大學與波士頓美術館學院,主修藝術史與繪畫,之後再到歐洲進行六年的文化壯遊,大量吸收西方藝術知識的徐老師,當然也不忘中國傳統繪畫與倫理哲學的根。
& f& D: ^% @+ l& s* J; _如果出身背景、學經歷是孕育藝術家的土壤,那什麼會是陽光、空氣、肥料呢?大概就是徐老師半農半藝、晴耕雨讀的生活吧。她遵行蔬食主義,在家中後院開闢農田,自行打理農事。平常在家除了畫畫,也大量涉獵哲學、文學、音樂、舞蹈、花藝,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賦予她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9 |  C. p# `( V) U) a# H4 m
不過,徐老師為何會與惠樺音響合作呢?其實徐老師本身就是惠樺管機的用家,管機推的還是Altec老號角喇叭呢!徐老師跟陶先生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有一次聚會時聊到開畫展,一不小心就迸出音樂與繪畫結合的點子了。至於為何展覽名稱叫做「無盡藏」,在展覽新聞稿中寫著:「回應大地穹蒼無逝與恆常之道,天地萬物本生於無,一切皆起於細微處的吞吐緜延而『化』為源源不絕,是為『無盡藏』」。熟悉古文的朋友大概想得到,「無盡藏」的出處來自蘇軾的「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而徐老師又結合老子「道德經」和六祖慧能的偈語,有了以下的短詩:7 D- t8 A4 V4 Z$ g" X9 Z* V

1 f# [1 Z% X8 }) G: j5 \$ S, \$ s大象無形
* e9 X, p7 S/ j5 U( g8 i2 Z" |5 C大音希聲+ v$ j5 s+ b8 |5 W  w, l  {7 A
本來無一物, m9 H0 W2 f4 q& k0 c4 M5 Q
無一物中 無盡藏
& \2 {/ N9 k) u0 z
  v2 _8 w$ l2 u$ P) x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03.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 e# ?9 |% J5 S
接下來筆者要帶您一一瀏覽這些畫作,在這些畫作旁邊都有個牌子,說明畫作名稱與搭配曲目。/ h- j' p! U+ x% y& |% y9 A8 I
0 \" D. D' f# Q1 A% q& b
由於公播牽涉到版權問題,也怕影響其他民眾,現場並不提供試聽。若您想親眼觀賞,建議您帶著音樂、耳機、隨身播放設備,一邊聆聽一邊欣賞畫作。現場畫作都是採用複合媒材,筆者詢問徐老師有哪些媒材,得知主要材料是壓克力(Acrylic),再來是油畫顏料與其他創意媒材。詳細的顏料特性和技法筆者後續會再說明,以下,請您先透過照片先「預覽」一下吧。(因攝影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就不提「欣賞」了)
9 C' @3 z& S% V0 {8 `% q, z; E. h% {5 f4 k+ \% ?  P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08.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9 l! e: Z5 K1 y7 c畫作名稱:無盡藏 Endless Treasure3 }5 C% Y* c4 M: O
搭配曲目: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47,第三樂章」
  H1 \3 a4 t# }7 m) `( ]1 `. [$ S, ]- I  U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01.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u) P$ u' w, G' P! k& {! P7 r  k山水冥想 Meditation: W, q; ]/ \5 M$ Y3 c: ?* M- U
搭配曲目:莫札特「第21號C大調鋼琴協奏曲,K.467」
7 s& C, _2 l: v+ S' ]  @$ t5 S+ x, u' g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02.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_0 U; g1 t- e0 y! }迴映天心 Reflection
, a7 [4 l' v( X! e4 v% {% j搭配曲目:舒伯特「幻想曲第一樂章,D.934,C大調」
& L) _- I7 v, ?$ `, ]* I9 X# R% M  O: B, s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23.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o; l' v" u$ q0 `( W
澄懷 Clear Mind
/ w- o/ v( Z( c搭配曲目:史麥塔納「我的祖國 莫爾道河樂章」3 b6 K# _1 s+ p+ W/ S
6 [! s8 @1 N5 N9 q& \; Y6 z3 w7 v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10.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Y! ]. A( P/ L3 A) ~. E) K夏泉 Summer Spring0 C' ^  d) D7 G+ ?+ o
搭配曲目:李斯特「巡禮之年 第三年 艾斯特莊園的噴泉」( y7 B& u/ t4 p) F

" J! l* |8 |# v2 I, P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20.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 J# ^, R3 m6 ]: h( Q: }6 V
是否 To Be Or Not To Be
8 b2 C1 a* _8 L" ?搭配曲目: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
5 j! L3 U. s0 X4 W5 g/ z: e
+ @5 o$ v! Y+ F) o) M& e8 w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19.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1 {- f' R8 z% ^) j- A& \7 ?9 U
雲起時 When the Clouds
! X* ?7 ?8 X+ G* a+ Q搭配曲目:佛瑞「第一號鋼琴四重奏,第二樂章」9 O  P5 U6 J! W& h% z
  ]; ^9 y: e% v& Y7 D$ b9 `/ C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09.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K2 i: \* u! |( r) ], n+ Y; \( F! l大展翱翔 Soaring
+ u, C/ i* a- C0 M- J1 v+ t搭配曲目:彼得・基塞韋特「悲愴探戈舞曲」: |9 ~9 O8 E1 \# b9 H

8 P) ^3 c$ n5 S5 e  k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18.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T' D# Z: v5 f9 Y$ X, K
慈悲的種子 Mercy Seeds
! N% T8 C2 m, h) `" ?. O, s搭配曲目:巴赫「第一號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第一樂章」
( w/ d! U! X$ c0 P
5 E+ D1 f4 ?4 |0 F2 V$ B# j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17.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8 ^. P$ P; ^9 k# E6 S- B+ t& u微風細語 Whispering Breeze
$ M9 m7 e' t. ]搭配曲目:韋瓦第「第六號G大調長笛協奏曲,第一樂章,Op.10-6」# k% U( N+ g/ x6 W. F

9 v- A/ N( h  n2 v& t, [( f$ s7 h3 W) |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72.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0 C0 [  H4 G4 e" |憑虛御風 Carefree Fly( J# O0 I' j6 b$ c6 [" ]
搭配曲目: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 i# j# ^  w3 T: |7 m
' [, ]( E3 D( J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73.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6 ?4 |7 ^: @$ v/ U0 f! R1 K邂逅 Encounters$ g$ U0 Z$ V# @+ k
搭配曲目:舒伯特「鋼琴五重奏,鱒魚,第二樂章」
0 c" L) b, L2 _% U+ p. a
4 e3 V0 C- k( j) N0 j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12.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5 y; i1 k; y  o1 G
花開了 Spring Blossoms1 T1 w$ N7 e; j) Q
搭配曲目: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春」
& r9 t/ T6 s2 i# q: H2 p4 m
- R, h" s* v  A3 [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16.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9 E! Z. p6 N$ l. P4 N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徐畢華 遠方 From A Distance 80x200cm mixed media on canvas 2015.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r6 _$ r* m5 _3 G
遠方 From A Distance
5 u# t. H6 E. q2 S1 `搭配曲目: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 第二樂章,Op.95,E小調」* ^; G1 X! C  K7 D( `  `
: T( R# K! B3 b
看過上述十四幅創作與音樂搭配,是否勾起您的想像力了呢?筆者特別喜歡「邂逅」與舒伯特「鱒魚」的聯想,在「鱒魚第二樂章」,小提琴與鋼琴的交疊好像兩隻魚一樣相互嬉遊,給人輕鬆愉快的心情。反映在畫作上,那忽大忽小、忽明忽暗的黑色筆觸就像鱒魚一樣,給人毫不拘束的感受。(筆者聽的是Alfred Brendel主奏的版本)- U8 {+ v# Q( q. x& A- q2 w: F) _
詳細畫作與搭配心得分享,請您不妨於本週六(4/16)下午親自到采泥藝術一趟,分享會流程如下:, d! J' r6 `8 R6 O# e
" q3 E, K* `1 b; M
4/16「光之詠嘆調」分享會流程:2 o5 }, q7 m$ \! f: |* a/ u" U
15:00-15:05   主持人開場
, ?$ V6 n* Q# y, v* x8 e15:05-15:10   采泥林清汶總經理致歡迎詞0 c4 ^+ B3 I6 F1 T; n, M. E' C" }- Y& m
15:10-15:15   藝術家徐畢華分享創作心得
8 }0 w+ G" B$ S) k( ~: ?  l+ Z15:15-16:15   「光之詠嘆調」—徐畢華藝術導覽(音樂與繪畫的對話)
5 `* W/ }9 R. p0 l16:15-17:00    茶敘時間,來賓與藝術家分享、交流
) Y" o* g' }1 a& u* t) w. H: d/ s8 {2 s% p& k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62.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4 ]& |7 N3 H- B
筆者造訪時,現場也展示了一套音響系統,桌上是一部惠樺綜擴People,唱盤則是Micromega CD-10。
. ~3 _0 D) A1 O! e* \* L$ q9 m1 j+ |" ?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64.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g, K( p) O- e0 q# W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65.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Q+ `6 N) I9 f
喇叭是很罕見的Trio Solid State。喇叭背後塞了兩塊靠墊,地板也貼上貼紙定位,一切準備就緒,就等您來親自聆賞。. q4 o1 C( k7 x; f
8 d. Q8 E$ D- `4 X+ c" U
藝術與音樂的對話,徐畢華「無盡藏」畫展X惠樺音響 _DSC6066.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_( }4 d) n# t6 a/ j$ d
惠樺今年新推出的綜擴People,別看它外觀漆黑,內部搭棚工藝可說是精彩絕倫,聲音表現更是Hi End。
; X1 N7 l7 a- ~  Q0 }6 F* F" N% `7 `) T/ {& ]3 u! M

) ^0 W- T9 `7 i6 K1 Z: x* s) O  C: ^
: \9 A5 Q, ^8 a8 c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2樓
chensingyo 發表於 2016-4-12 22:30:45 |已閱:148667|評論:1| 只看該作者 來自 台灣台北
本帖最後由 chensingyo 於 2016-4-13 00:08 編輯 0 z3 R; H6 b% i* d8 h! ]' y( J
$ \2 \" ?, M& j9 {) @
面對畫作,筆者通常會透過兩個層面來觀察,第一個層面是感受整體畫作給人的意境,並思考畫家想表達什麼?有時候因為文化背景、生活經驗不同,觀者和畫者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詮釋,而這種詮釋的差異,是欣賞藝術作品最令人玩味的地方。
3 Y  P8 s1 T$ H9 y! v像徐老師對黑色有很特別的感受:「黑色的使用,除了老子所言「知白守黑」對我的影響之外,我覺得生命裡面的很多困難遭遇,也是一種讓我要從黑暗中,突破重圍,分享光明的一個沉潛力量 ! 還有,就是自然的力量,我從泥土,耕種作物裡面,體悟到出污泥而不染的一顆種子,埋在污黑泥土裡面,沉潛蘊釀,韜光養晦,就能發芽展葉,開出美麗的花朵......,黑色對我而言,是一種值得信賴的力量,與充滿希望與能量的前奏曲。」(摘自展翅的浴火鳳凰—談徐畢華的創作),關於這個層面,您可以在週六的分享會中獲得思想激盪的火花。
7 M( n4 t4 T: d# M第二個層面就是觀察創作技法,包括構圖、配色、筆觸、厚薄度等,在所有顏料中,壓克力顏料的自由度最高,最受現代畫家歡迎,它跟傳統油畫顏料有何不同呢?壓克力顏料的優勢是快乾,能摻水做出仿水彩畫的效果,也能用大量顏料來增加厚度,以極少量的顏料用畫筆乾刷,還能做出仿蠟筆/色鉛筆的筆觸;由於壓克力顏料乾掉之後防水,因此又能做出層層疊疊的效果,不像油畫顏料一樣無法溶於水,放乾的速度很慢,油料揮發的臭味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壓克力顏料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調色、顯色不若油畫顏料細緻。但徐老師用的壓克力顏料很鮮豔、放乾後仍顯現溫潤的質感,可想見顏料品質用得不錯。
1 v& Z6 A0 F& q
! j# n! W0 r4 G/ P/ z聽起來很抽象嗎?請看以下的畫作特寫來進一步了解。; s# I" P) ]( V; m, q

. v& D+ w5 W2 c3 g  x! I: p  _DSC6025.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9 f# P3 p- q, m3 s1 ~2 o油畫/壓克力畫的畫布通常是彼此通用的,畫布本身通常會上一層石膏,讓顏料中的水分不這麼快被吸進纖維中,方便做出粗厚的筆觸,但如果水分足夠,仍能做出暈染、浸濕的效果,像此張特寫中的橘色塊,淡淡透出畫布本身的織裡。注意到右下角的白色塊了嗎?那是筆刷刷毛的筆觸,其橘/白色的層次是顏料不均勻混合下所創造的效果。& q& X. d8 Z$ U7 h

. s" Z5 o) M8 A9 M# B$ I  _DSC6051.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8 l: M: W8 L, Q談到筆觸,請注意這張特寫,像不同布料拼貼的筆觸起碼超過五種,對了,徐老師的母親就是一位裁縫師喔,徐老師從小就接觸各種花樣的布料,啟迪她對不同紋理、色塊拼貼處理的想像力。這種筆觸跟筆刷刷毛迥然不同,要怎麼做呢?您可能要捨棄畫筆,改用紋理特殊的「畫具」,像海綿、紙板、樹皮、魚鱗都有可能。6 c+ c) A- [/ X1 N5 P& a
7 l, i% F1 u3 q. u
 _DSC6050.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L0 w; s$ s' I3 ~+ c
在此張特寫中,徐老師運用很特殊的媒材創作,仔細看,您會發現被白色顏料沾染的布邊,簡單來說,就是藉著壓克力顏料將布料沾黏上去。聽起來很簡單,實際做起來您會發現很容易做出突兀的構圖,布料要多大、怎麼抓皺、佔構圖比例多少?配什麼色?都考驗藝術家拿捏色彩平衡的能力。
1 o8 J6 c% d6 s5 Z" Y' ^
0 a6 D, B( b. x  _DSC6042.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7 {; l9 g+ I; l& d1 j$ m; {6 Z
此張特寫所呈現紋理很特殊,像月球表面般地滿佈粗糙礫石。這有可能是用砂石混合顏料嗎?坦白說筆者不清楚。但即使畫作紋理特殊,徐老師仍是透過紋理對比與配色,將畫作表現得平穩和諧,給人一種脫離塵世的寂靜感。
/ b0 ]2 h- s# y5 D3 E) L
% D8 P: `5 j( Z, c* i' B( l' d' {  _DSC6040.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t% g3 ^0 L+ R見到那一抹彩色了嗎?這也是顏料在調和不均勻時所創造出的筆觸,看起來像是用畫刀「抹」的。
" w( v0 {) M4 t4 s8 f5 p8 j4 `, ?7 M, r  m1 ?
 _DSC6034.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4 B+ m5 d, r7 r% E0 \6 `+ _
畫刀除了能抹顏料,還能「刮」出像圖中那一道灰黑色的長勾,這也有可能是用筆桿刮的。左上藍色塊有白色顏料點綴,如果您到現場看,還會發現閃著藍色、紫色的亮粉,這也是徐老師畫作的特色,她四歲唸幼稚園中班時,就懂得在耶誕卡片上撒上亮粉,增添活潑絢爛的光點。. Y/ o' }- p, `& b4 l; ^

* i9 `, ?, n' o3 B8 R* y- `. P  _DSC6033.jpg 惠樺音響 Oriole Audio People 徐畢華 采泥藝術  + Z- v3 c/ d$ T6 ?3 c4 k  F' H
此張特寫攝自畫作「微風細語」,裡面有兩處深綠色的特殊媒材,一邊像布、一邊像毛線,這就是玩複合媒材有趣的地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筆者的感受是,當微風吹拂大片花草時,人們通常只會觀察花草的擺動,傾聽空氣摩擦枝葉所產生的細碎聲響,忽略了土壤與根部才是生命力最堅韌的部位。用此張畫作的搭配曲目來形容,當您聆聽韋瓦第「第六號長笛協奏曲」時,除了細聽曲中小提琴、長笛、大鍵琴彼此交織的聲音線條外,也不能忽略大提琴作為襯裡的重要性。0 f! x6 c2 o# K+ o, G8 A4 c
讀完上述分享,相信您重新再看一遍徐老師的畫時,會有不同的感受。其實看畫跟聽音樂一樣,心境不同、經驗不同,對畫作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徐老師本人很親切,但畫作卻很有生命力,相信您到采泥實際走訪後,也會如此感受。
- I% p. g8 z$ P; B5 K. E' A
! O5 f3 B+ C. Z+ v
$ N, k, q) @7 i" Q2 O% }$ b6 b- i& z- c2 H
+ N" M9 Y  m7 g/ v" G( Q1 D" x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6-7 15:53 , Processed in 0.639463 second(s), 72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