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1770-1827)雖然一生不是活得很快樂,但他帶給世人的快樂與激勵能量卻是無法量化的。2020年就是他250歲的冥誕,世界各地已經拉開慶祝序幕,一道道大菜端出來,讓大家再喚醒一次這位偉大作曲家對我們的啟示。對於唱片公司而言,最大的敬意莫過於推出磚頭大套全集,環球唱片公司推出118張CD加上3張藍光2張DVD,售價才9,319元。而華納唱片也推出80張CD一套的貝多芬全集,只要4,119元。現在我介紹的這二張一套的黑膠唱片Heroic Beethoven正是華納唱片這套的精選輯。
大家都知道,貝多芬的祖父是宮廷樂長,父親是宮廷樂團的男高音,一家子可說是音樂世家。跟莫札特一樣,貝多芬也是音樂神童,由父親教他鋼琴,據說如果彈錯,就會挨父親一頓打,小小的貝多芬竟然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音樂,可說是天意。在父親這種高壓教育下,貝多芬八歲就登台演出,十三歲也完成鋼琴奏鳴曲,不過他要到大約25歲時在維也納才真正開始讓大家知道。
貝多芬本來是一位傑出的鋼琴演奏家,不過因為耳朵重聽越來越嚴重,到了大約1815年就停止獨奏會演出,1819年他的耳朵就全聾了。在這段半聾、全聾期間,貝多芬還能創作出那麼多今天大家依然在演奏的作品,難怪會被人稱為樂聖。想要了解貝多芬,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一趟維也納,順著貝多芬在維也納的足跡走上一遭,看過貝多芬遺囑之家、貝多芬之家、維也納森林、Heiligenstadt、貝多芬散步小徑等等,您就會突然靈台大開,好像更貼近他的作品。據說貝多芬在維也納搬過六十幾次家,可以想見,貝多芬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否則那需要一直搬家?
有關貝多芬的作品詮釋,唱片界有太多的大師,每位大師就好像烹飪大廚,使用的是相同的食材,但做出的料理色香味卻有很大的差異。如果不追究貝多芬寫曲時的原意,每位大師的指揮詮釋都有可以欣賞之處,也都能夠撼動心靈。身為聆聽音樂的樂迷,我們實在沒有資格去針貶那些大師們的詮釋是對是錯,充其量只能說是自己喜歡與否。就以樂曲的速度來說,拍節器(或節拍器Metronome)在1812年才發明,1815年由Johann Maelzel申請到專利,貝多芬作曲時心中的速度到底與拍節器相差多少?貝多芬的漸快漸慢、漸強漸弱、弱弱弱強強強到底是什麼光景?聽過越多貝多芬的唱片,就越覺得自己走入一處幽谷,繁花怒放,目不暇給,哪裡有不美的花?
這二張一套的黑膠唱片中,節選了貝多芬交響曲、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序曲、彌撒等片段,甚至還有給愛麗絲。雖然都是片段,但都選得很好,尤其第四面選了Stephen Kovacevich彈的月光、Renaud Capucon與Frank Braley演奏的春、以及Artemis uartet的Razumovsky弦樂四重奏,老實說,這D面精彩極了,光是買這一面就值回票價。
二張黑膠唱片中,老大師只有Otto Klemperer,製作人選了他1959年指揮的Coriolan Overture,以及1966年的Missa Solemnis,Klemperer這個版本素來就是名版,錄音效果也很好。而交響曲選的都是Harnoncourt指揮歐洲室內管弦樂團的版本,無論是錄音效果或詮釋演繹您應該也會喜歡。雖然這二張一套的精選輯來自華納唱片那套80張CD,但您也可以將它視為以前沒買過的黑膠唱片,畢竟,要聽整套80張CD的機會少,隨手拿起這張唱片來聽卻是很容易的。
2020年是貝多芬的250歲冥誕,也是全世界古典樂壇的貝多芬年,大年初三,我就以這張Heroic Beethoven拉開貝多芬年的序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