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對於高頻段、中頻段、低頻段量感多少的聽感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所謂「相對的」是指它們之間是會相互牽引、相互影響的。例如高頻段量感多了,就會覺得低頻段量感不夠,此時聽感上就會覺得高頻突出甚至刺耳。如果將低頻段量感增加了,而高頻段量感維持不變,耳朵的聽感就會覺得高頻段量感並不會過多。反之,如果低頻段量感過多了,就會覺得高頻段量感聽起來好像不夠,聲音悶悶的鈍鈍的。
音響綿羊講堂62, 人的聽感就像是翹翹板,Less is more
此時如果將低頻段量感減少,即使高頻段量感沒有改變,但聽感上就會覺得高頻段量感好像增加了,整體音樂活了過來。這就是人耳對高頻段、中頻段、低頻段量感的奇妙平衡反應。如果我們把高、中、低頻段類比為視訊中的R、G、B,就可以想像為何高、中、低頻段量的變化會改變整體音樂的聽感,就如R、G、B 量的變化牽動整體色彩的變化一般。
例如,中頻段凹陷的音響系統(我說過的125Hz-500HHz凹陷)很常見,這種音響系統的高頻段往往聽起來會覺得過多,太前衝了,不耐聽。如果能夠將中頻段有限程度的補上,就會覺得高頻段的侵略性消失了,這就是中頻段量感對高頻段所產生的聽感平衡改變了。
又例如,高頻段怎麼聽都不夠透明清澈、不夠活生、不夠Sharp,暫態反應好像也快不起來。此時不妨檢查一下頻譜,是否中頻段或低頻段量感太多了?適當降低中頻段突起的量感之後,您會發現整體音樂變得很活、很透明,形體輪廓夠Sharp,而且速度感整個快起來了。
所以,當我們在大幅度移動喇叭擺位、或改變聆聽位置時,耳朵都會感受到整個聽感改變了,這是因為不同的位置導致空間中整個聲波反射的關係都改變了,由此也改變了聆聽空間與喇叭所組成的頻率響應曲線。當頻率響應曲線一改變,上述的聽感也就產生改變了。
例如你將喇叭距離後牆約86公分時,就會因為後牆邊界效應,而在100Hz處產生聲波反相的凹陷(原因請找出我以前所寫者)。此時如果你將喇叭往前移到距離後牆150公分處,這個凹陷會往下移到約57Hz處。在聽感上你會覺得腳踩大鼓的鼓聲、Bass聲反而變得更飽滿了。
奇怪?喇叭離牆越遠,低頻量感不是會減少嗎?喇叭離後牆越遠,受到後牆低頻反射的加持量感就越少,這是事實。不過因為100Hz補足了,影響聽感比較大。而凹陷往下移到57Hz處,影響聽感比較小,所以此時反而覺得低頻更飽滿了。
想要了解人耳聽感對高、中、低頻段的平衡反應,你要有量測頻譜的App,最好還要有參數EQ(Parametric EQ),這樣就能很快參透其中奧妙,以後也就不會因為覺得低頻段量感不足而拼命加低頻,此時最好是減高頻,低頻段自然就會覺得飽足了。而當你覺得高頻段悶悶鈍鈍時,也不要一直想加高頻,將中頻段或低頻段減少,漂亮的高頻自然來。你說,這是不是Less is more呢?溫馨提醒,當你使用PEQ時,Gain的調整幅度不要太大,通常0.5dB的增益改變就可以聽出差異,Gain的調整最好不要大過3dB。
假若沒有PEQ,要如何改變高頻段、中頻段或低頻段量感呢?改變喇叭或聆聽的位置都會導致高、中、低頻段量感的改變;減少聆聽空間內的吸音物質,能夠增加高頻段量感;相反的,增加聆聽空間內吸音物質,也可降低高頻段量感,讓中、低頻聽起來感覺更多。
空蕩蕩的聆聽空間通常中頻段會太多,此時對高頻段與低頻段的聽感都會有負面影響,將更多的物件擺在聆聽空間中,就會降低中頻段的量感。至於想藉著更換線材、墊材來改變高、中、低頻段量感也可以,但那是很微小的量,遠不如我所說的那些方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