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響調音師,小毛談音響,上海TAS音響展外一章
我第一次聽到小毛這個名字是來自老友許醫師,他告訴我在上海時認識一位年輕音響迷,對音響很有興趣,如果有機會,值得我認識。我心想,在我的周邊,音響迷非常多,年輕的也不少,他們都對音響很有興趣,小毛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上海音響調音師,小毛談音響,上海TAS音響展外一章
2019年台北圓山飯店音響展時,突然有人叫我,一看是個陌生人,我不認識他,但他卻認識我。交談之下,原來他就是小毛,竟然從上海飛來台灣看音響展,顯然他對音響是真的很有興趣。匆忙聊了一會,知道他不僅是音響迷,而且還是博主,自己有一個「小毛談音響」的版位,還設立一個工作室,拍些與音響有關的短影片,也替廠商主持產品發表會,還到府收費調音響系統,當然也寫些器材評論等。
上海音響調音師,小毛談音響,上海TAS音響展外一章
2024年4月19-21上海TAS音響展,知道我會去音響展,小毛事先透過臉書跟我聯絡上,問我如果有時間,能不能採訪我?其實我本身沒什麼好採訪的,因為有關音響的一切,長期以來我都公開在媒體上,大家都可以看到。不過我對小毛的工作有興趣,也想看看他的工作室,所以也就答應了。音響展期間我們聯絡上,驅車去了小毛的工作室,這是我第二次見到小毛。
上海音響調音師,小毛談音響,上海TAS音響展外一章
小毛並不是姓毛,他姓趙,會被稱為「小毛」是因為他的英文名字Maurice所致。小毛是80後世代,他的成長時期剛好也就是中國音響行業起飛的階段,我在1993年5月20日就曾經率領台灣音響業者到中國考察,主要是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個城市,當時上海的音響業者還不多,我想小毛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吸收音響養分的。
上海音響調音師,小毛談音響,上海TAS音響展外一章
小毛說他的音響啟蒙是卡帶,學生時代唸英文必須反覆聽卡帶,聽過之後他就將內中的英文洗掉,去錄些自己喜歡的音樂,就這樣開始接觸音樂。當他對音響越來越有興趣時,就開始到書店去買音響雜誌,那時音響雜誌很少,他記得有上海的現代音響技術雜誌、香港的影音極品,以及台灣的音響論壇等。
上海音響調音師,小毛談音響,上海TAS音響展外一章
由於他當時還只是個高中生,零用錢有限,所以他都會去書店裡請老闆將所有音響雜誌拿出來給他挑。他每本都翻過之後,挑內中有他最感興趣那本買下來,其他幾本他當場也就看得差不多了,小毛說他的音響養分開始時就是這樣吸收的。當時買最多的就是音響論壇,到現在家裡還存有幾十本作為收藏。
有些人聽了一輩子音樂,但可能沒有涉入Hi End音響領域,小毛是怎麼年紀輕輕就進入Hi End音響領域呢?這是我感興趣的事。小毛說這也是音響雜誌領進門的,當時他看雜誌,評論員經常會提到什麼音像觸手可及、可以數人頭、音場扇形展開,什麼層次深度定位等,當時他就覺得很玄,想要體驗這種感覺,於是拿著自己的CD到了音響廣場,一家家去聽,結果也沒聽出什麼?當時並不瞭解內中緣由,只是直覺這套音響好、那套音響不好。後來才瞭解原來音響系統是要搭配的,要調整的,音響空間是要佈置的,他就是這樣踏入Hi End音響領域的。
小毛說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自己就是小白,以為所見即所得,沒有過多的思考,現在自己玩多了就知道音響裡面其實有很多環節是會影響聲音表現的。當你真正聽到這樣好聽的聲音時,就會被感動。小毛說直到目前為止,都還有一些聽音樂的人認為自己只是愛樂者,並非發燒友,只用簡單的器材聽音樂就可以滿足。但其實就小毛所經歷的音響歷程來說,他知道如果用更Hi End的音響器材,經過適當調整,音樂的感動力是會翻數倍的。
小毛說這種音樂的感動力就是聽覺中樞高潮,他很想把這種感覺分享給身邊的人,這也是他從事收費調聲工作的原動力之一。無論是客戶到他的工作室聽音樂,或者他去客戶家裡調聲,小毛說他的目標就是要調出這種聽了會讓人感動的聲音,這也是他認為聽音響最大的樂趣。
到底小毛是怎麼為收費音響調音起的頭呢?小毛說這要從家訪說起,以前上海音響圈很熱衷家訪,就是有發燒友買了一套音響系統,或買一張碟,甚至買了一條線,覺得效果很好,就會請朋友去聽。這條線、這張碟也會帶到另外一位燒友家裡聽,結果聽起來卻不是那回事。於是就尋找原因了,小毛說:「後來我就發現影響聲音表現的因素還是很多的,想要聽到好聲,還是需要有人來幫他把聲音弄好,於是我覺得如果能夠幫朋友把聲音弄好,也是一件蠻快樂的事情,於是就這樣踏入幫人調音這行。當時我就想是不是要開一個這樣的工作室,當然這種工作走在比較前面,但我就想嘗試一下。」
幫人調聲其實是很困難驗收成果的,因為我的耳朵不是你的耳朵,我喜歡的聲音不一定是你喜歡的聲音,幹這行一定會碰上許多困難,到底要如何解決?小毛說:「通常要接案之前,會請客戶先拍家裡的影片給我看, 讓自己先瞭解狀況,並且先溝通一些事情,例如喇叭的位置能不能動等。如果客戶說不能動喇叭,但我必須動喇叭,這就沒有後面的事情了,我不會接這個案子。還有一個問題,大部分客戶聆聽的場所都是居家客廳,你也不能把客廳搞得像是專業的場所,所以必須因地制宜,以現有的條件將客戶家裡的聲音調到最好。」
音響迷都是耳聽為憑,到底什麼是「最好」呢?每個人的最好定義肯定是不一樣的,萬一小毛覺得已經調出這種條件下最好的聲音了,但客戶卻不認同怎麼辦?小毛說:「這就好像我們去餐廳訂幾十桌酒席之前,都會先到餐廳試菜一般。通常我都會先請客戶到我的工作室來聽聽看,體驗一下,Hi Fi這個東西不像家庭電影院一般有個標準,如杜比啦,THX啦,我請客戶先來工作室聽,如果聽音觀點一致,應該就能接受我的調聲結果。我調聲的標準是以音樂廳現場為準的,我也會推薦客戶到音樂廳現場聽音樂,當你聽到樂器真實的質感,現場音樂的起伏、規模感、張力等,就會更加投入在音樂中,而不會去挑剔某些音響效果。事實上,我總結調聲的結果有六個字,那就是:坐得住,能感動,這就對了。這些年來我接的案子,客戶多數是滿意的,有時候我調到某個狀態時,有的客戶會說這樣已經很好了。」
小毛接著說:「幫客戶調聲,遇到最多的困難就是必須有妥協的藝術,因為大部分客戶都是以客廳為聽音樂場所,你不能把客廳空間變成一個音響店,所以我必須因地制宜的做一些適當的吸音、擴散,並且將客戶的居家家具、沙發、書櫥等適當的融入空間處理中,這樣就能夠兼顧客戶的日常居家生活。
「但有一種是比較難的,那就是客戶的空間要同時做家庭電影院與聽音樂,由於這二種空間的要求是不同的,家庭電影院需要比較重的吸音,而聽音樂需要比較活的空間,所以這時候就是二難。通常我都會請客戶拍影片,然後先做充分溝通,如果他願意做一些適當的調整,那麼我就會接這個Case;如果他不願意做調整,我就不接這個案子,畢竟我也不是魔術師,魔棒一揮就能把聲音變好。」
有關收費調聲這件事,在國外時有所聞,台灣我偶而也聽過有人收費調聲,但是在上海,這就讓我好奇了。通常能夠接受收費調聲觀念者,都是比較成熟的行業,或能夠尊重技術價值的社會,而我認為這二個條件上海應該都還沒有具備。例如西方社會對於水電工的收費跟台灣或上海應該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社會尊重專業,水電工一出門就算收費時間,一直到他回到公司為止,這段時間的費用,加上他的技術費用,以及零件費用,這就是客戶所要付出的費用。
由於加起來費用通常不低,所以老外通常都會自己買零件自己動手修,除非是太專業自己無法處理者。在能夠接受「專業有價」的社會中,到府調聲收費是行得通的。但是在上海,小毛要如何說服客戶請他調聲?事後又要如何收費呢?如果客戶覺得聲音不滿意,要如何處理?如前所述,西方水電工的收費標準是很清楚的,大家都能接受,而小毛的調聲是比較抽象的,到底要如何收費?小毛說:「我是按照音響系統三大件的價格按比例來收費的,訊源、闊大機、喇叭的價格都是按照國際公開的價格去計算。至於這個比例數,還是要看整套音響系統的複雜度而定,例如客戶只用綜合擴大機與喇叭,收費的比例數就會比較低。如果客戶用了很多器材,如播放機、DAC、前級、後級等,這裡面還會牽涉到許多線材的搭配等,調聲的時間會比較長,那麼比例數就會比較高。還有就是房型,如果房型比例很好,容易出好聲,收費比例數也會比較低。有的音響系統不是去一趟就能搞定,可能要去的二、三趟,這接都會影響收費的比例數。
「通常,客戶在經過我的調聲之後,大部分是會滿意的,因為調聲改善的結果不是他換一對喇叭或幾條線材能夠解決的。例如如果是喇叭擺位的問題,擺錯地方,換另外一對喇叭也無濟於事;如果不是線材的問題,你換線材也搞不定。我這個行業其實就是為金字塔中的頂端客戶服務,不諱言只有少數音響迷能夠接受付費調聲的觀念,但凡能夠找我,他的理念,他的經濟能力都能夠支撐得起我的收費,只是最終的效果是否能夠跟他的預期一致而已。」
目前上海音響迷對於小毛這種付費調聲的接受度如何呢?這也是我很好奇的。小毛說:「我的客戶大多是留洋或海歸,他們在國外生活過,對於「尊重技術」、「技術有價」是有概念的,能夠接受的。例如我有客戶在買房時就找我諮詢,看看哪種房適合聽音樂。有的在裝潢時就請我跟水電工等研商,因為電源配線都要事先規劃,你不可能事後再走明線,人是靠吃飯的,音響是靠吃電的,音響如果沒吃飽電,後面再怎麼調都是沒用的,這就是所謂的前期介入。
「不過Hi End音響的群體本身就很小,你說要期待有多少找我做案子的量其實是不現實的。這二年我做音響諮詢業務,發現有更多人是需要教育的過程,我這二年都在音響展搞講座,雖然主題是冷飯,但我認為需要炒,因為還是有很多音響迷不瞭解調聲的重要。就說喇叭擺位好了,這次上海TAS音響展,週四時,我就帶著大疆穩定器,去到每個房間將廠商在佈展時的喇叭擺位、調聲過程拍了下來,準備剪輯成影片。大部分觀眾不會知道原來參展廠商在前一天、前二天已經花很多精神在喇叭擺位與其他調聲工作上,觀眾只是認為這家音響不好聽,但卻不知道他們已經很努力的在調聲了。這種情況如果換成是在音響迷家裡,雖然空間展場小,但道理是不變的,器材買回去是要經過適當調聲才會好聽的。我走在前面,教育的道路會比較艱辛,但我相信一點一滴累積,會有越來越多人知道調聲這個事情。
「還有一個例子,上回有一個客戶買了奔馳房車,上面配備Burmester音響,但他說不好聽,要請我去調聲。我說車行小哥會調啊,客戶說車行小哥懂得用儀器,但不知道怎麼樣才是好聲。於是我就跟客戶開車去了車行,小哥先用儀器校過一遍,讓我來聽,我一聽就覺得中頻唇齒音太重,要減少;聲音密度不夠,要提升;低頻的量感還可以增加。就這樣我跟小哥配合,聲音就調好了。隔行如隔山,車行小哥的儀器調整跟我的聆聽判斷是二回事,所以我相信我調聲這行還是有其需要的。
「就好像我以前在獵人頭公司上班,一方是人才,一方是需要人才的公司,我們的工作就是將二方對接起來。現在我做的音響調聲工作其實就是Hi Fi音響調音師,社會上普遍認為調音師就是鋼琴調音師與專業舞台表演的PA調音師,像我這種Hi Fi音響系統調音師就很少人知道,因為這個圈子太小眾了。」
如小毛所言,目前知道音響調音師這個行業的人很少,能夠接受這種觀念的音響迷也不多,那麼小毛的工作室到底要如何維持生計呢?小毛說:「我們的工作室分為幾條腿走路,一條就是接音響代理商器材的一些測評與拍影片,做一些推廣活動,講座等。第二條腿就是為音響迷做諮詢,例如我測評的器材,音響迷如果有興趣,也可以預約到我們的工作室來聽,你可以聽到小毛所聽到的聲音,不需要用想像。
第三條腿是搭配服務。音響迷不太可能跟代理商借到器材做搭配,而我們的工作室可以,這樣的服務無論是器材到我這裡來聽,或到府搭配收取適當的費用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四條腿就是提供解決方案。今年我做了幾個案子,都是客戶在網路上發消息,說他這套系統聽起來有什麼缺點等等,結果就有很多人上去留言提供意見。而我的解決方式很簡單,就是請客戶把這整套音響搬到我們的工作室來,讓我來聽聽,用不同的功放、喇叭、線材做搭配。這就像在醫院裡做診療,這我也是收費的。我崇尚的是中醫的理論,也就是一人一方,你找到我,我根據你的情況量身訂製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因人而異、對症下藥。」
我看過「小毛談音響」的影片,點擊數還不多,稱不上是音響網紅。不過我知道上海音響圈很多人都知道有「小毛」這號人物,顯然他的音響諮詢、服務、解決方案事業正在展開。我不知道在台灣有誰掛招牌在做這種服務,但我也期待台灣也能夠發展出跟上海小毛一樣的音響服務業務。畢竟音響器材不是買回家就好聽,音響店或代理商也沒那麼多時間幫消費者解決「不好聽」的問題(總不能叫三、四家代理商三天二頭都到府調出好聲吧?),此時,專業的「Hi Fi音響調音師」就有其市場需求。到底小毛能夠踩出一條多大多寬的路子?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