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蕭育霆「沿海憶像,台九線詩篇」這張CD,我第一個浮上腦海的是:這張CD的包裝很耗時,難怪我們普洛將要出版的阿淘新專輯「極樂」的CD包裝遲遲無法交貨。因為CD銷量越來越少,CD包裝廠也一家家收,僅剩的幾家如果接了「沿海憶像,台九線詩篇」這麼複雜的包裝,肯定會拉長其他CD的包裝交貨日期啊!CD的包裝設計那麼複雜,代表這張CD的主其事者有很高的期待,到底這是一張怎麼樣的音樂內容呢?
還沒說音樂內容之前,先讓我來講這張CD的包裝吧!標題是沿海憶像,台九線詩篇,所以CD封面底部一半是藍色大海,上面是空的,可以看到露出一半的黃色CD本體,而在海水最上端貼著一個鯨魚尾巴,此外CD殼右上角貼著一個台九線標誌。不僅這樣,為了撐住那半張的藍色大海,CD殼裡面還要加入一片透明塑膠片,讓藍色大海能夠固定,而又能夠露出上半部的黃色CD。這樣的CD包裝設計當然無法把傳統的CD說明書放入,所以只好另外印一張紙,把這張紙摺得小小的,單獨跟CD殼包裝在一起。您看,光是這樣的包裝設計就要增加多少包裝工序?增加包裝工序也代表包裝費要比一般還高。現在CD已經很難賣了,還多花錢在包裝上,真是的!
不過,等您把這張CD放入CD唱盤,整張聽過之後,就會體會主其事者為何要這樣包裝了,因為唯有這樣的包裝,才能凸顯作曲家蕭育霆對台九線的深厚情感啊!尤其是從第一首開始,這張「「沿海憶像,台九線詩篇」的錄音效果、演奏、作曲就緊緊的吸引住我,讓我會想一直聽下去。為何我要以錄音效果、演奏、作曲來做排序呢?因為第一個吸引我的就是錄音效果,其次是演奏,再來才是慢慢感受的曲子本身。從這三方面的成就來說,這張「沿海憶像,台九線詩篇」真的是少見的佳作。
台九線起點是台北,終點是屏東楓港,全長474.3公里,以前是台灣最長的省道。後來因為蘇花改完工,以及南迴公路拓寬,使得總長縮短為453.3公里,小輸給原本排名第二長的台一線461.081公里。蕭育霆歷時五年,為台九線寫下10首各具地方特色的回憶,寫山,寫海,寫情,寫景,寫人文,寫出蕭育霆心中對東台灣的濃濃情感。這些情感以複雜的樂器編制,各種混搭樂風,以及優異的錄音效果呈現,我不知道別人聽起來如何?但我卻可以感受到蕭育霆音樂創作一路帶領我走過台灣東部壯闊的山與海。蘭陽平原、花東縱谷、太魯閣、清水斷崖等不斷在我腦中掠過。聽完整張CD,如同完成一次東台灣之旅。
有關蕭育霆的背景,請大家上網搜尋即可,我在這裡不再贅述,總之他不是突然從石縫中爆出來作曲家,而是從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畢業之後,歷經多年砥礪磨練,才有今天的作曲成績。在這張CD中,除了第六首「生」是郭靖沐作曲之外,其他9首都是蕭育霆所作。曲風則是古典、流行、爵士大融合。動用的樂器包括一組弦樂四重奏、一組豎笛四重奏、木琴、薩克斯風、低音提琴、打擊樂、吉他、鋼琴、箏
、打擊樂器等,演奏陣容可說龐大。
錄音地點是在Light Up錄音室,錄音、混音、母帶後期處理都是孫天致。此外還有錄音助理陳佳穎、蘇宇翔。這麼多人的編制只用了一個錄音室,而不是分別在幾處錄音室完成,我猜這張CD的製作時間可能拉得比一般還要長。弦樂四重奏與豎笛四重奏的音效都錄得很好,音質也不錯。第一首「台九線夜曲」一開始的弦樂就把我吸引住,那是錄得很好的弦樂。第二首「洄瀾舞曲」以弦樂與吉他(Roberto Zayas)競奏,活力十足。第三首「砂卡礑舞曲」的低音豎笛音響效果音響迷一定會喜歡。
第四首「月牙灣的腳印」則是弦樂與薩克斯風、鋼琴的抒情演奏,加上低音提琴,十足的慢板爵士風情。第五首「蘭雨搖籃曲」是木琴的演奏,配上優美的弦樂,真的有搖籃曲的感覺。第六首「生」可說是弦樂與箏的纏綿;第七首「風與精靈」則是豎笛四重奏的盡情發揮;第八首「搖響平板山歌」則又轉為爵士大樂隊的演奏。這首曲子聽起來好像是整體樂手一起錄製的,不像是分軌分時錄音再混音,音響效果很好。第九首「回憶與快板」又是豎笛四重奏的表現,音響效果也很好。第十首「宜蘭脈動」則很難歸納為什麼樂風,連電子音效也摻一咖,腳踩大鼓的噗噗聲效果很好,木琴與弦樂充滿現代音樂風格。如果家裡音響系統調校不當,這首曲子會比較難以承受。
豐富多變的音樂風格,音響迷會喜歡的錄音效果,濃濃的東台灣人文風土,建議您收藏。好有感覺音樂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