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普洛粉絲團音響論壇&PRIME AV新視聽訂購單公司位置

普洛影音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原廠採訪-國外]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劉漢盛 發表於 2023-5-27 22:13:03 |已閱:77067|評論:26|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自 台灣台北
字體縮放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5月22日早上,也就是慕尼黑音響展結束隔天,我在慕尼黑中央車站等T+A的人,要搭9:45分的電聯車一起去T+A的工廠。T+A的工廠位於德國西北部,我們要先搭電聯車到Hannover,再從Hannover轉另外一條線到T+A的工廠附近城鎮。我們約好9:15分在車站碰頭,我不知道有誰會來,早早就在中央車站等候。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採訪就從慕尼黑中央車站開始

結果來碰頭的人晚到了,事後才知道他是T+A北美子公司CEO Dave Nauber。Dave Nauber是音響界老將,1986年就進入Mark Levinson工作,後來公司改組為Madrigal,算起來從1986年到2002年在Madrigal擔任行銷主管。從2002年到2010年,他轉到B&W Group,擔任Classe Audio的副總裁。2010-2018年他擔任Classe Audio總裁。2018-2022年,B&W Group轉入Sound United集團,他還是負責Classe Audio。2022年7月,他轉入T+A擔任北美分公司CEO。這次,他是第二次到訪T+A工廠,跟我一樣。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這次住的旅館跟2012年是同一家,可能是T+A的簽約旅館吧?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天啊!德國人那麼愛喝酒嗎?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從房間往外看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旅館外觀有古味,內部裝潢有品味。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房間內看不到空調設備,幸好我二次來都是在五月。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鎮內許多店前面懸有標誌,圓圈中的圖案是在挖鹽礦。

當我們進入車廂,已經有三個年輕人在等我們,一位是T+A老闆Siegfried Amft(我們都稱呼他為Siggi)的兒子Conradin Amft,我估計他大約30歲出頭。另一位是T+A的北美經銷商(北卡州,老婆是上海人),還有一位是美國網路媒體Computeraudiophile.com的版主Chris Connaker,總共就我們五個人。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小鎮人口稀少,橫著走都可以。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這個小鎮以前因為鹽礦而致富,所以有許多漂亮的老建築。

Conradin Amft跟老爸唸同一所大學,學的是經濟與管理(Science in Economics),大學畢業後待過幾個行業,包括浪琴錶、Sennheiser、PWC顧問公司、研究助理講師等。不過後來還是準備接班,2018年進入公司財務部門,並回去大學修碩士,論文題目就是自家公司(Family Entrepreneurship)。修業期間就在T+A實習,2020年拿到學位(Master of Arts)之後才正式進入公司,目前的職稱是Chief Operations Officer。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T+A的接班人Conradin Amft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這裡算是市中心,很適合清心潛修的人。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市中心街道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那天氣候多變,前一晚還雷雨交加,第二天晴空萬里。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走在沒車的路上很舒服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這裡有許多餐廳與商店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2023年T+A原廠第二度採訪

人客進來吧

我們從早上9:45分發車,到下午3:30分才抵達漢諾瓦。在漢諾瓦車站等了大約40分鐘,轉搭另外一列火車到工廠所在地Herford附近的車站,已經是下午5:25分左右了。Siggi開車來接我們,到旅館已經6點正。我們入住的旅館坐落在工廠附近的美麗小鎮Bad Salzuflen,名為Lippischer Hof,就是2012年我來時住的同一家旅館。這是一家充滿古味的旅館,水準不錯,但是我左看右看都沒看到房內有空調或暖氣設備,不知道盛夏與嚴冬時,住客要如何捱過?


貼心提示:
1、若由本站編輯所發表之文章,如需要轉貼分享,請記得標註出處來源即可。
2、在論壇裡發表的文章如是網友個人發表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
3、論壇的所有內容都不保證其準確性,有效性,時間性。閱讀本站內容因誤導等因素而造成的損失本站不承擔連帶責任。
4、當政府機關依照法定程式要求披露資訊時,論壇均得免責。
5、若因線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範圍的故障導致暫停服務期間造成的一切不便與損失,論壇不負任何責任。
6、註冊會員通過任何手段和方法針對論壇進行破壞,我們有權對其行為作出處理。並保留進一步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劉漢盛 發表於 2023-5-27 22:34:05 |已閱:77067|評論:26|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台北
第二天早上9:15分,我們就集合去T+A工廠,開車來接我們的是亞洲區業務負責人Oliver John。我們是老相識了,以前他在ELAC,是ELAC總經理的兒子,一直在ELAC工作。ELAC經營權轉換之後,他也轉換跑道進入T+A,一直到現在。很快的我們就到工廠,一看還是跟2012年時完全一樣,沒有絲毫改變。踏入工廠,T+A的老闆Siegfried Amft已經在等候我們。

20230523_160904+0200-5993852_調整大小.jpg
T+A位於工業園區內,附近有很多工廠

20230523_160933+0200-7209204_調整大小.jpg
大門前這個旋轉水球上次來就有了,應該是T+A的風水球。

20230523_161016+0200-4452286_調整大小.jpg
典型德國簡潔的室內設計

20230523_161033+0200-5091456_調整大小.jpg
從二樓往外看



20230523_161003+0200-6695482_調整大小.jpg
從二樓另外一個方向往外看,對面是另一家工廠。

20230523_160732+0200-5928450_調整大小.jpg
從入口處看T+A工廠建築

20230523_160428+0200-5270426_調整大小.jpg
T+A工廠建好之後,再經過二次擴建,總樓面積6,000平方公尺。

20230523_093625+0200-3585556_調整大小.jpg
T+A的接待休息處

20230523_093640+0200-3862164_調整大小.jpg
牆上掛滿音響雜誌的獎牌

20230523_093757+0200-4233850_調整大小.jpg
右邊是Siggi,中央是美國經銷商,左邊是T+A北美分公司CEO

20230523_093803+0200-3265416_調整大小.jpg
坐著黃衫客就是美國Computeraudiophile.com的版主

20230523_093847+0200-3626828_調整大小.jpg
這位就是負責亞洲業務的Oliver John

20230523_094038+0200-4645214_調整大小.jpg
漂亮的茶具

德國人果然沒有太多客套,問過要不要喝點咖啡吃點餅乾之後,馬上就啟動教育訓練模式,由Siegfried Amft親自跟我們做公司歷史背景、以及產品線簡報。說是簡報,其實也進行將近一個鐘頭。簡報結束之後由Oliver John帶領我們參觀工廠,繞過工廠一圈之後又回到接待處,簡單用過三明治,下午參觀設計部門,又是二堂課,情況跟我2012年來時一樣,這是後話。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劉漢盛 發表於 2023-5-27 22:51:35 |已閱:77067|評論:26|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台北
T+A的創始者Siegfried Amft(Siggi)生於1950年,於德國北部成長。在他取得大學入學資格(A Level)後,沒有馬上進大學唸書,而是入伍德國空軍服役,退伍後官階是後備中尉。也因為這段空軍經歷,Siggi擁有職業與民用機師執照,到現在他都還在飛行。退伍後他進入漢諾瓦Leibniz大學,專攻高頻工程(電漿)與電聲學。在唸大學期間,他也在當地Grammar School(10-14歲學齡,介於小學與中學之間)教物理與數學,還在所唸大學裡當助教,教物理入門。1977年末他拿到物理學位,回到他的家鄉,創立T+A。

20230523_095056+0200-2342882_調整大小.jpg
Siggi說他不是生意人,而是科學家,公司有15位全職研發人員,這麼多年來他都是秉持Theory and Application(T+A)的思維在經營公司。

T+A成立於1978年,工廠位於德國西北部Westphalia地區的Herford市。Siggi早在十幾歲時,就對音響產生興趣,小時候學過小提琴,參加過合唱團,對音樂有相當程度的認識,15歲就自己做了一部擴大機,他的第一套音響系統是日本山水。

20230523_095108+0200-4295056_調整大小.jpg
每次有人來參訪,Siggi都一定親自為大家「上課,十足的物理學家架式。

為何會在大學畢業後會想走音響製造的路子呢?這是因為大學時Siggi上過三年Fritz Sennheiser(同名耳機創辦人)所開的電聲學課之後,受到啟發,決定朝音響事業發展。在畢業考之後,他就動手設計喇叭,難怪會迫不及待成立T+A公司。畢業後Siggi有幾個選擇,一個是去核電廠上班,但她太太不喜歡。另外一個選擇是去一家大型雷射實驗室上班,不過最後他還是選擇自行創業。

20230523_162012+0200-4675010_調整大小.jpg
Siggi到現在還充滿活力,腦中有很多產品計畫持續要完成。

與大部分老外創業時都喜歡用自己的姓來做為公司名稱不同,Siggi卻選擇以Theory and Application(T+A)「理論與應用」作為公司名稱,由此可見他對科學的堅持。其實,Siggi告訴我,他們是一家由科學家組成的公司,而不是由生意人主導,所以對於產品的開發與設計的觀點會跟一般生意人背景的公司不同。他們堅持的就是理論與應用,或許器材外觀沒有讓人歎為觀止的藝術造型,但內在的含金量卻是多到滿出來,這些技術含金量如果沒有經過說明,一般消費者無法了解其中精華。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劉漢盛 發表於 2023-5-28 08:52:36 |已閱:77067|評論:26|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台北
我想,這可能也是我第二次「被來採訪」的原因吧?我的意思是:其實不是我主動要來二度採訪的,2012年我來參訪時已經寫得很詳細了。可能是台灣代理商鈦孚或T+A要求我來的吧?為何我會這麼說呢?我第一次來時還有功學社的人員,以及幾位經銷商,雖然也安排了了解T+A產品的課程,但印象中沒有這次採訪那麼「硬斗」(閩南話,不容易混過的意思)。

20230523_094215+0200-3640976_調整大小.jpg
參觀T+A工廠是來上課的,不是觀光。

20230523_094155+0200-5934916_調整大小.jpg
走向另外一個區

這次從早上大約十點開始上課、參觀工廠,中午簡單三明治裹腹(不是招待不周,而是老外午餐本來就這樣)。接著繼續參觀研發設計部門,上二堂課,一直到下午五點多才結束。上課內容包括T+A的歷史、產品線、T+A的產品要點、HV系列與其他廠商不同之處,還有T+A耳機的設計要點等,由Siggi與T+A另外一位靈魂人物前研發總監Lothar Wiemann主講。

20230523_104949+0200-4047342_調整大小.jpg
這是教室之一,慕尼黑音響展剛結束,器材還沒擺定位。

20230523_105343+0200-4983988_調整大小.jpg
教室之一。T+A另外有一間擁有聲學處理的聆聽空間,這次Oliver John錯過了,沒帶我們進去。
20230523_142248+0200-2734926_調整大小.jpg 前研發總監Lothar Wiemann


天啊!這種課程應該安排鈦孚的相關人員與台灣的經銷商來上課才對啊!怎麼會是我來上課呢?要將T+A的產品賣得好,鈦孚人員與經銷商必須擁有這些知識不是嗎?不過如果要這樣上課,就不可能加入即席翻譯,因為時間會拖長為二倍,這些課恐怕要二天才上得完。所以上課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英文聽力。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劉漢盛 發表於 2023-5-28 09:14:41 |已閱:77067|評論:26|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台灣台北
或許您會奇怪,Siggi沒學過喇叭設計,怎麼懂得如何設計喇叭呢?要知道他主修是物理,物理涉及很寬,大概音響設計所要的知識都具備了。而且德國的大學制除了學理論之外,還同時要實作,所以Siggi對於設計喇叭與擴大機都沒問題。當年他只是大學剛畢業的小夥子,哪來創業的資金?那時也沒有新創天使啊!沒錯,所以他第一筆創業資金來自他太太跟銀行作保,借出一筆錢來創業。

20230523_093553+0200-5904902_調整大小.jpg
最早開始,T+A的外觀就是長這個模樣,現在也差不多。

20230523_093700+0200-3592712_調整大小.jpg
當年還曾為杜拜生產鍍金版,T+A第一桶金是從生產喇叭而來。

20230523_093600+0200-5182742_調整大小.jpg
最早時的機器內部,現在完全不一樣了。

Siggi運氣很好,當時趕上1980年代經濟起飛,很多人開始對音響產生興趣,生意一直很好。1979年他推出Delta喇叭,這是一對落地式喇叭,單體朝四面八方發聲,以反射音來創造豐富的音響效果。Siggi說當時很得意這樣的產品,但現在回頭想想,那是沒有定位感的喇叭,在現在是行不通的。那年他還推出一對書架型喇叭,密閉設計,型號是LK。

20230523_093606+0200-5140608_調整大小.jpg
幾十年前的器材外觀

20230523_093711+0200-3279248_調整大小.jpg
T+A連抽屜、雷射讀取系統都自己做,除非全世界沒人生產雷射讀取頭,不必怕CD唱盤會絕種。

20230523_093611+0200-4777224_調整大小.jpg
各種箱體結構T+A都生產過

1982年,T+A推出採用傳輸線式箱體的Criterion系列,這個系列一直到今天都還在生產。當時推出TMR 70、TMR 100與TMR 150。1984年,T+A推出Solitaire系列,這個系列一直到今天都還是T+A的旗艦系列。您知道當年Solitaire是主動式設計嗎?高音單體採用靜電單體(物理學家無所不能),低音單體內部裝有感知器來回授校正單體的運動,這套回授校正系統還申請專利。

20230523_093614+0200-4117380_調整大小.jpg
這是當年傳輸線式喇叭

20230523_093727+0200-3672998_調整大小.jpg
分音器也是自己設計生產

20230523_093617+0200-4199088_調整大小.jpg
傳輸線式內部結構

Solitaire系列當時推出大中小三款喇叭,其中最大者的靜電高音單體是用真空管擴大機來驅動的(又是物理學家無所不能)。這樣的作法一直延續到後來,可能也是喇叭設計界前所未有的做法。在1985-1990年間,T+A曾經是德國賣最多喇叭的Hi End音響廠家,可見Siggi一開始就走對路了。

20230523_094425+0200-3289016_調整大小.jpg
這片小線路板是工程師的玩笑之作,您能看出是什麼嗎?

20230523_094515+0200-3125376_調整大小.jpg
多年前T+A就已經採用感知器校正振膜運動,還申請專利。

1985年,T+A推出Criterion TMR 160,這對喇叭超級成功,在德國五年內賣出11,000對。同年,由於他們在研究主動喇叭時,對擴大機的設計累積了經驗,於是首度推出Pulsar前級與後級,包括P1000(前級)、P2000、A1000(後級)、A2000。


回覆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熱門討論HOT
2013年Moon新廠之旅
原廠採訪-國外

售後服務

產品購買

網站合作

關於我們|普洛影音網 ( 8567034 )

GMT+8, 2024-9-20 18:47 , Processed in 0.701698 second(s), 80 queries , Gzip On.

普洛達康有限公司版權所有©2011-2020

Copyright©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