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rberation Time(殘響、混響、餘響時間)這個名詞也是音響迷朗朗上口的專有名詞,它有嚴格的定義,不過在音響迷口中,「殘響時間」已經轉化為較像「形容詞」,用它來形容聽感。
音響綿羊講堂44, 難以捉摸的殘響時間
殘響時間的定義是RT60,也就是當一個音源發出後,其音壓(Sound Pressure Level)衰減60dB所需要的時間。老實說這樣的定義對於專業人員來說有其意義,但對於音響迷而言,什麼是衰減60dB呢?這是很抽象的概念。對於大部分音響迷來說,聆聽空間內聽起來比較活、比較死、比較乾、比較明亮、比較澀,比較有水份、比較甜、比較有光澤等才是常用到的聽感形容詞,而這些聽感形容詞其實也跟RT60殘響時間有關。
音響綿羊講堂44, 難以捉摸的殘響時間
為何是衰減60dB而不是50dB、70dB甚至80dB呢?有說法是音樂廳管弦樂團演奏的最大音壓平均約為100dB,而音樂廳的背景噪音(音樂廳本身加觀眾)大約40dB,所以取60dB音樂動態範圍作為量測殘響時間的依據。至於真正原因,可能要問RT60的創始者Wallace Clement Sabine(1868-1919)了。
殘響時間的長短與空間的大小、形狀、空間內各種吸音材料、家具的分佈有關。空間越大,殘響時間越長;空間越小,殘響時間越短;吸音材料越少,殘響時間越長;吸音材料越多,殘響時間越短。想要精確量測RT60,ISO有詳細的條件要求規定。
由於RT60最早是用來量測如音樂廳的大型空間,現在有些人認為這個量測法不適合用在小空間(如家裡的聆聽空間),所以有以其他量測方式取代,例如REW就有T20(衰減20dB)、T30(衰減30dB)、EDT(Early Decay Time,衰減10dB) ,依照不同背景噪音值做選擇,再來乘以3倍、2倍或6倍,藉此來得到RT60。不過,一般的說法還是以RT60代表殘響時間。
音響迷能否自己在家裡量測RT60呢?也是可以,只要有校正過的麥克風、有REW量測軟體,就可以量測RT60。一般音響迷也可以用Impulse Response來觀察直接音、早期反射音在時間軸上的分佈狀態,據此了解聲波在聆聽空間中的擴散是否良好,也可看出RT60。
問題是,量測RT60必須在環境背景噪音很低的狀態下,才能量測到比較可信的數字。而一般住家的環境噪音很難控制在40dB以下,量測結果很容易受到背景噪音的影響。不說音樂廳的嚴格背景噪音值規範,就以美國、英國、歐洲等學校教室量測RT60的背景噪音值來說,都要求在背景噪音值小於40dB(A)或小於35dB(A)的條件下量測。
即使量測出RT60數字,到底音響迷有沒有足夠的經驗去判斷多長的RT60適合自己聆聽音樂呢?說到底還是要靠經驗與自己的偏好。所以,大部分音響迷都是以自己的經驗值來判斷聆聽空間內的殘響時間是否適當。
音響迷可能有去過音樂廳聽古典音樂的經驗,這類音樂廳的殘響時間大多以2秒為普遍接受的RT60(1.5-2.4秒)。請注意,所謂2秒並不是從20Hz-20kHz都是一律2秒,而是中心頻率(500Hz或1000Hz)為2秒,頻域越高殘響時間慢慢縮短、頻域越低殘響時間慢慢增長的分布狀態。這樣的殘響時間分佈被認為是音樂廳好不好聽的要素之一。如果是歌劇院,因為要求歌唱的清晰度,殘響時間可能會縮短到1.5秒。而小型室內樂演奏廳大約是0.9-1.4秒。
那麼,音響迷的聆聽空間殘響時間大約要多少才是適當呢?非常難說,因為殘響時間的長短跟聆聽空間的大小有關係,聆聽空間較大者需要較長的殘響時間,聆聽空間較小者需要較短的殘響時間。我推測家裡的聆聽空間如果在五、六坪左右,殘響時間可能要低到0.3秒。更大的聆聽空間殘響時間可能容許到0.6秒。問題是,什麼是0.3秒?什麼是0.6秒?
如果沒有量測工具,音響迷要如何判斷聆聽空間的殘響時間適不適合?用自己的耳朵聽,不過難免會受到長期居住環境的習慣影響,例如長期住在比較吵的環境中,可能會比較能接受較長的殘響時間。反之,長期住在安靜環境中的人,可能會比較喜歡較短的殘響時間。我的建議是在聆聽空間中以平常音調講話,不能聽到有尾音,但也不能乾,更不能覺得講話吃力。如果講話覺得輕鬆又清晰,還帶著豐潤,那可能就是你想要的殘響時間。
殘響時間的長短跟頻率響應曲線一樣,都是影響聲音好不好聽的要素之一,雖然難以捉摸,但還是要想辦法以居家空間的家具、物品、吸收、擴散來達到自己想要的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