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2年美國RIAA統計數字,美國唱片工業營業額是159億美元,其中133億美元是串流(84%),而實體唱片營業額只有17億多美元(11%)。這17億多美元由黑膠唱片與CD瓜分,其中黑膠唱片有12億多美元(71%),連續成長16年,剩下的才是CD。2022年也是黑膠唱片從1987年以來,第一次「銷售量」勝過CD,該年黑膠唱片銷售量四千一百萬張,而CD只銷售三千三百萬張。
音響綿羊講堂53, 純類比黑膠、混血黑膠
從以上RIAA美國唱片市場的調查數字中,可以明顯的看出黑膠這16年來持續成長,而且2022年已經越過死亡交叉,在營業額與銷售量上雙雙超過CD,雖然其營業還還無法跟串流相比,但黑膠唱片在少數音樂愛好者(不僅是音響迷)中擁有一片天也是不爭的事實。
音響綿羊講堂53, 純類比黑膠、混血黑膠
黑膠為何會連續16年成長?懷舊、趕流行、好聽、會增值、保存期長可能都是原因。如果是音響迷,喜歡黑膠唱片的原因可能集中在好聽與增值這二項上。有關增值,網路上一大堆黑膠拍賣的市場價格相當驚人,當年300元買的進口古典唱片,現在有許多已經是10倍、百倍價格。只要有人渴求,黑膠唱片也是黑膠迷的一筆資產。
音響綿羊講堂53, 純類比黑膠、混血黑膠
而在好聽方面,就見仁見智了。從理論上看,黑膠唱片的動態範圍輸給CD很多,黑膠系統因為唱頭、唱臂、唱盤、唱放所帶來的「音染」也大過CD。然而,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黑膠系統調整出一種「獨特美好」的聲音特質,我想這才是音響迷所謂「好聽」的重點,也是黑膠系統迷人的地方。
長久以來,音響迷所謂的黑膠好聽,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對純類比的信心上,所謂純類比就是錄音時母帶是類比的,刻片時用類比母帶刻片,因為是純類比,所以好聽。當然這種觀念是「數位派」無法接受的,數位派相信呈現在眼前的規格數據,這且跳過不提。畢竟,聽音樂有很大一部份是感性的世界,不是純理性可以解釋的。
最近10年,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混血黑膠,所謂「混血」就是製作黑膠唱片過程中,已經混入數位。例如,原始母帶是類比的,但是因為年代久遠,復刻黑膠前要先轉成數位,做適當的修復與Remastering,刻片時再將數位音訊轉為類比音訊驅動刻片機。目前幾乎大唱片公司的復刻片都是採用這種做法,很少有純類比的。
另外一種是原始錄音就是數位,刻片時將數位轉為類比音訊,驅動刻片機。從1980年以後大部分唱片公司都改採數位錄音,所以這種混血黑膠唱片也很多。對於純類比派來說,數位錄音刻製黑膠唱片毫無意義。不過少數1990年以後的錄音也有刻意採類比錄音者,例如音響迷都有的那張Hugh Masekela「Hope」,錄音時間1993年7月30日、31 日、8月1日,但卻是採用類比錄音。
還有一種比較罕見,原始錄音格式就是數位,但錄音完成後卻轉成盤式錄音帶保存,刻片時以盤式母帶驅動刻片機。Patricia Barber那張著名的「Cafe Blue 」錄製時以Mitsubishi數位錄音座錄音,錄好之後馬上轉成類比盤帶,刻片時就以類比盤帶去刻片。此外,Patricia Barber 的「Higher」更是刻意以DXD(32bit/352.8)格式錄音,再將數位轉為類比去刻片,如果不說,誰聽得出來?
如果唱片公司隱瞞事實,強調是以純類比來製作黑膠唱片,實則已經是混血黑膠,你聽得出來嗎?老實說我可能聽不出來,就像Patricia Barber黑膠唱片一樣,如果沒有讀過資料,我會深信那就是美妙的純類比黑膠唱片。
復刻唱片是目前新出版黑膠唱片中的主流之一,許多人會懷疑復刻版跟原版相比孰高孰低?其實這也不必比,復刻時母帶的狀況跟原版一樣嗎?復刻時所用的設備跟原版一樣嗎?復刻的工程師跟原版一樣嗎?製版、壓片設備跟原版一樣嗎?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二者之間有差異是合理的,黑膠迷最好接受復刻跟原版不一樣的事實。
如果想要買到真正純類比黑膠唱片,最好是從1980年以前出版的二手黑膠唱片中搜尋,當時是類比時代。不過要提醒你,Telarc唱片雖然創立在1977年,但他們一開始就是數位錄音,他們是以數位錄音來刻製黑膠唱片的,日本Denon唱片也是如此,當時也沒聽說有人嫌。而1980年代以後也有標榜純類比黑膠唱片者,但那畢竟是少數。
堅持純類比黑膠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理想;而接受混血黑膠則是務實的。無論是理想還是務實,終歸音樂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