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zhak Perlman(1945-)絕對是音響迷一定要喜歡的小提琴演奏家。為何我說「一定要喜歡呢」?因為他所錄製的曲目非常寬廣,古典流行爵士都有,就跟馬友友一樣。此外,他的唱片錄音幾乎張張都是發燒級的,也因為張張錄音效果頂級,所以我都懶得說了,包括這套小提琴聖經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也是如此。還記得我曾說過:如果聽馬友友的大提琴錄音覺得不好,那肯定是自家音響系統還未調校到位。現在我還要補上一句:如果聽帕爾曼的小提琴錄音覺得尖銳刺耳不甜,那也肯定是自家音響系統還不及格。
帕爾曼雖然雙腿不良於行,但他在小提琴界絕對是泰斗,即使面對那些已經作古的小提琴大師也無愧色。他雖生於以色列,不過在1958年就移民美國,在茱麗亞音樂院就讀,1964年獲得Leventritt大獎,從此打開演奏之門。他也是少數非古典音樂迷認識的小提琴家,因為他演奏了「英雄」、還有「辛德勒名單」這二部幾乎大家都看過的電影主題曲與配樂(其他電影也還有)。一位出入都必須佇著拐杖的人怎麼能夠成為小提琴大師?除了本身的天賦與苦練之外,帕爾曼自己曾說這都是許多人的幫助。在茱麗亞音樂院唸書時,有善心人士資助他計程車錢,有人資助他買樂譜,在他成長那個年代,一位殘障的年輕人能夠在樂壇大放異彩,不知鼓勵了多少身障人士。也因為自己身受別人幫忙,所以帕爾曼一生做在做公益。有關帕爾曼的一生,有興趣者可以去找Alison Chernick所拍的「Itzhak」,內中就有詳盡的資訊。
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在今天已經是很普遍的曲目,隨便就可以看到有人錄製唱片,其實在20世紀唱片業開始出現時,能夠演奏或錄製這套曲目的音樂家並不多。當時許多小提琴大師都只是演奏其中幾曲而已,例如Thibaud、Kreisler、Huberman、Elman等。到了Adolf Busch與George Enescu才有整套演出。最早的一套錄音是密爾斯坦在1930年代錄製的,接著才是Szigeti、海飛茲、曼紐因等。不過也有小提琴大師從來沒有錄製過這套唱片,例如奧伊斯特拉夫與史坦。而帕爾曼雖然在年輕時就已經上台演奏過多次巴哈無伴奏,但他認為自己還不夠成熟去錄製整套,一直到1986年41歲時才錄製。
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大家都知道是小提琴聖經,小提琴家如果沒有灌錄過這套唱片,就好像沒有攀登過聖母峰。另外一套也算是小提琴聖經的就是帕格尼尼的24首綺(隨)想曲,而帕爾曼早在1972年就錄製了這套曲目,當時他才27歲。帕爾曼的這套帕格尼尼24首綺想曲精彩至極,如果您沒聽過,那真是遺憾。而這套巴哈無伴奏是錄製於1986年6月12-16日與1987年1月6-9日、5月4-6日、6月2-4日。不僅分開四個時段錄製,連小提琴也用了二支不同的名琴,在E面 A Minor那首與F面C major那首用的是Stradivarios「 Soil」琴,其他四首用的是Guarneri del Gesu的「ex-Sauret」。考考自己的音響系統吧,看能否聽出是不同的二把琴。
這三張一套的巴哈無伴奏是2015年在倫敦Abbey Road錄音室Remaster的,但是唱片封底並沒有如其他華納唱片寫明是從數位檔來刻製黑膠的,所以不知道是用原始類比母帶?還是數位檔去刻製黑膠唱片。不過我想您也不必在乎是類比還是數位,因為這套黑膠唱片的錄音效果聽起來太棒了,小提琴很甜,很有光澤,琴音很美,演奏質感更是真實無比,絕對沒有乾澀尖銳單調之感。帕爾曼錄製過的唱片非常多,如果您不想買很多,我認為這套唱片與帕格尼尼24首綺想曲那套絕對是要收藏的。
華納唱片發行,各地唱片行都有賣。